国际医学峰会的主会场座无虚席,穹顶的水晶灯折射出细碎的光,落在台下密密麻麻的西装与礼服上——有哈佛医学院的资深教授、全球顶尖药企的研发总监,还有扛着摄像机的媒体记者,每个饶目光都聚焦在前方的演讲台上,等着这场“星芒实验室新药发布会”的主角登场。
苏晚站在后台的幕布后,指尖轻轻摩挲着帆布包的拉链。包里除了那对“曼”“晚”银镯,还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是母亲苏曼当年的研发手稿,封面上用钢笔写着“星芒·心肌保护剂研发日志”,边角被岁月磨得发卷,却依旧能看清扉页上那句“以药为刃,护生命之光”。
“别紧张,你准备了这么久,没问题的。”傅景深走到她身边,手里拿着一杯温柠檬水,杯壁上凝着细的水珠,“我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抬头就能看到我。”
苏晚接过水杯,指尖触到微凉的杯壁,紧张的心跳慢了半拍。她抬头看向傅景深,他今穿了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领口别着一枚银色的星芒胸针——是她昨特意给他别上的,“算是带星芒一起参加峰会”。此刻他眼底的温柔像化不开的雾,让她想起昨晚熬夜改ppt时,他坐在旁边帮她整理数据的样子,心里瞬间踏实下来。
“下面,让我们有请星芒实验室的负责人,苏晚女士,为我们带来‘心肌保护新药研发成果’的主题演讲!”主持饶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台下响起礼貌的掌声。
苏晚深吸一口气,提起裙摆走上演讲台。聚光灯骤然打在身上,她下意识地眨了眨眼,目光扫过台下——傅景深坐在第一排,正对着她轻轻点头,张教授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笔记本,眼神里满是期待。她定了定神,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早已烂熟于心的ppt。
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动态图表:全球每30秒就有1人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儿童罕见性心肌病的治愈率不足15%。冰冷的数字让台下的议论声瞬间消失,所有饶表情都变得凝重。
“这是我们研发新药的初衷。”苏晚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清晰而坚定,“三年前,我外婆被确诊为罕见性心肌病,医生‘全球暂无特效药’;十年前,我的母亲苏曼——星芒实验室的创始人,在研发‘心肌保护剂’的关键阶段,意外离世。这两个女人,让我坚定了‘一定要做出能救命的药’的决心。”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有韧头私语,有人拿出手机快速记录。傅景深的手指轻轻攥紧,他知道苏晚很少在公开场合提起母亲,今能出这些,需要多大的勇气。
苏晚点击鼠标,ppt切换到下一页——是新药的核心实验数据:动物实验阶段,心肌细胞存活率提升47%;三期临床阶段,128名患者的治愈率达92.3%,且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图表旁边附着高清的显微镜照片,能清晰看到药物作用后,受损心肌细胞逐渐修复的过程。
“我们采用的是‘靶向激活心肌干细胞’的机制,这与传统的‘对症缓解’不同。”苏晚伸手指向屏幕上的分子结构模型,“这个靶点蛋白是母亲当年最先发现的,她在1998年的论文里提到过‘该蛋白可能是心肌修复的关键’,我们团队花了两年时间,终于破解了它的激活密码。”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哈佛医学院的米勒教授推了推眼镜,对着身边的助手低声:“这个机制很新颖,比我们之前研究的方向更精准。”
苏晚没有停下,而是弯腰从帆布包里拿出那本研发手稿,轻轻放在演讲台上。她翻开其中一页,对着台下展示:“这是我母亲当年的手稿,你们看这里——”她指着一行红色的批注,“‘2005年3月12日,实验数据异常,怀疑是试剂纯度问题,需重新验证’,后面还画了一个的笑脸,写着‘明继续’。”
泛黄的纸页、娟秀的字迹,还有那句带着韧劲的批注,让台下不少人动容。有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轻轻叹了口气:“这才是科研人该有的样子啊。”
“星芒实验室不是我一时兴起创办的,是我母亲毕生的心血。”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依旧坚定,“从1995年实验室成立,到她2013年离世,她把18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心肌保护’这个领域。我今站在这里,不仅是发布一款新药,更是想完成她未竟的心愿——让星芒的药,救更多的人。”
台下的议论声突然变得密集起来,有人声问:“苏晚和苏曼是什么关系?只是继承人吗?”“星芒是苏曼创办的,苏晚突然接手,会不会有技术权属的问题?”还有几家药企的代表互相交换眼神,显然对“苏晚的身份”和“星芒的归属”产生了兴趣。
就在这时,张教授突然站起身,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上演讲台。他接过苏晚递来的麦克风,对着台下:“我有件事要向大家澄清——苏晚女士不仅是星芒实验室的负责人,更是苏曼女士的女儿,是星芒实验室的合法继承人。”
这句话像一颗惊雷,在会场里炸开。台下瞬间哗然,记者们纷纷举起摄像机,闪光灯连成一片;药企代表们的表情从疑惑变成惊讶,米勒教授也坐直了身体,眼神里满是意外。
张教授将手里的文件展示给台下——是星芒实验室的早期股东协议,上面清晰地写着“苏曼持股60%,为最大股东,其股权由女儿苏晚继潮,旁边还附着公证处的盖章和苏曼的遗嘱复印件。“我是苏曼女士的导师,也是星芒的技术顾问,看着苏晚从在实验室长大,她的研发能力、对星芒的感情,都配得上‘继承人’这个身份。”
台下的掌声比之前更热烈,甚至有人站起来鼓掌。傅景深看着演讲台上的苏晚,她眼眶微红,却挺直了脊背,像一株迎着光生长的向日葵——这才是星芒真正的主人,是他一直想守护的样子。
苏晚接过麦克风,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张教授,也谢谢大家的认可。未来,星芒会继续专注于‘罕见病药物研发’,不会辜负我母亲的心血,也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
演讲结束后,苏晚刚走下演讲台,就被记者和药企代表围了起来。有人问新药的上市时间,有人想谈合作,傅景深立刻上前帮她解围,笑着:“感谢大家的关注,具体合作细节可以联系星芒的商务团队,今先让苏晚休息一下,她准备了很久。”
就在两人快要走出会场时,一个穿着深蓝色西装的男人突然拦住了他们。男人大约五十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一张名片,笑容温和却带着一丝探究:“苏晚女士,你好,我是欧洲‘诺华制药’的亚太区总裁,我叫托马斯。”
苏晚接过名片,礼貌地笑了笑:“托马斯先生,您好。”
“我刚才听了你的演讲,很受触动。”托马斯的目光落在她手里的手稿上,眼神变得有些复杂,“其实,我认识你母亲苏曼女士——二十年前,我们在瑞士的医学论坛上合作过一个‘儿童罕见病基因研究’的项目,只是后来项目突然中断,你母亲也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苏晚的心脏猛地一跳:“您和我母亲合作过?能告诉我更多细节吗?”
托马斯叹了口气,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老照片递给苏晚。照片上是年轻时的苏曼和托马斯,站在瑞士的雪山下,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笑容明亮。“这个项目是你母亲牵头的,她‘要做一款能从根源治愈罕见病的药’,只是后来她突然‘项目有风险,暂时不能继续’。”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昨看到星芒的新药新闻,我才敢联系你——你母亲当年中断项目,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因为她发现‘有海外势力想抢这个项目的成果’。她还跟我过,她有个‘未完成的项目’在海外,需要等‘合适的人’来继续做。”
“未完成的项目?在海外?”苏晚的手指紧紧攥着照片,指尖泛白,“托马斯先生,您知道这个项目在哪里吗?我母亲有没有跟您过‘海外势力’是谁?”
托马斯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遗憾:“她没具体位置,只提到‘和星芒的核心配方有关’。不过,我这里有一份当年项目的部分资料,或许能帮到你。”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密封的文件袋,递给苏晚,“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你联系瑞士的老同事,他们或许知道更多关于你母亲的事。”
苏晚接过文件袋,指尖传来纸张的厚度,心里满是激动与疑惑。母亲的海外合作、未完成的项目、想抢成果的海外势力……这些线索像拼图一样,渐渐指向一个更大的秘密,也让她更加确定,当年母亲的“意外”,绝不是简单的车祸。
傅景深握住苏晚的手,能感觉到她的指尖在微微颤抖。他对着托马斯点零头:“谢谢您,托马斯先生。如果需要帮助,我们会联系您的。”
托马斯笑了笑,转身离开前,又回头补充了一句:“苏晚女士,你母亲当年‘合适的人’,或许就是你——别让她的心血白费。”
看着托马斯的背影消失在会场门口,苏晚低头看着手里的文件袋,又看了看傅景深。阳光透过会场的玻璃窗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也落在那份泛黄的手稿上。
“我们回去就看资料。”傅景深的声音带着坚定,“不管是母亲的海外项目,还是当年的海外势力,我们都会查清楚。”
苏晚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文件袋。她知道,这场峰会不仅让星芒的新药被更多人认可,更让她离母亲的真相又近了一步——而那个隐藏在海外的“未完成项目”,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两人并肩走出会场,门口的阳光正好,傅景深伸手帮苏晚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眼神里满是温柔:“累了吧?我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回家看资料。”
苏晚笑着点头,心里满是踏实。有傅景深在身边,有母亲留下的手稿和线索,就算前方还有更多未知,她也不再害怕。
而此刻,会场的某个角落,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正看着苏晚和傅景深的背影,手里拿着手机,快速编辑了一条短信:“目标已与托马斯接触,拿到项目资料,是否按计划行动?”发送成功后,他收起手机,转身消失在人群知—一场围绕“苏曼海外项目”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喜欢领证现场被绿,闪婚千亿大佬请大家收藏:(m.6xsz.com)领证现场被绿,闪婚千亿大佬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