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密信上达听起波澜 权衡下调研组临东河
作者:朱氏春秋
东河区表面上的暂时平静,并未能掩盖住其下汹涌的暗流。
陈临海与赵东升之间关于发展路径和权力格局的角力,在经过前期的几次正面碰撞和暗中的运筹帷幄后,并未消散,反而因为暂时找不到突破口而积蓄着更大的能量。
这种僵持与内耗,显然不符合更高层级对东河这个区域发展样板的期待,也触动了一些敏感的政治神经。
赵东升在物流园整合受挫、风头被陈临海完全压制后,内心的焦灼与不甘与日俱增。
他深知,仅凭自己在东河区内与根基深厚、政绩斐然的陈临海缠斗,胜算渺茫。他必须借助来自更高层面的力量,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扭转颓势。
在与其背后靠山、省委副书记李宁国进行了一次秘密电话沟通后,他精心撰写了一份长达万言的《关于东河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的报告。
这份报告,以探讨工作的名义,通过机要渠道,直接呈送给了李宁国副书记,并抄送了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研究室。
在报告中,赵东升没有直接攻击陈临海个人,而是以一种忧心忡忡、着眼于全局的姿态,系统阐述了他的“忧思”。
他首先高度肯定了东河区过去取得的成绩,但笔锋一转,指出在东河面临产业升级、区域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着“求稳怕乱、思想保守”的倾向,“满足于既有成绩,缺乏开拓创新的锐气和魄力”。
他批评现有的发展模式“过于依赖传统商贸物流,对新经济、新业态培育不足,发展后劲令龋忧”。他隐晦地提到,在推动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时,“往往遭遇无形的阻力,决策效率低下,甚至存在‘一言堂’现象,压制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导致东河“有可能错失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报告的后半部分,则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他所构想的东河发展“新蓝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引入高端智能制造,建设对标国际的科创孵化器,打造“江北数字经济高地”等等。整份报告,数据翔实,理论前沿,充满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链高端”等时髦词汇,极具迷惑性和煽动性,将一个因“保守势力”阻挠而可能停滞不前的东河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
这份报告如愿地摆上了李宁国的案头。李宁国仔细阅后,在其上做了批示:“东升同志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值得高度重视。东河区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态势具有风向标意义。请省委办公厅、政研室会同省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必要时可组织联合调研组,赴东河进行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这个批示,看似中立,实则巧妙地将赵东升反映的“问题”坐实为需要省级层面“调驯的对象,为介入东河事务打开了通道。
批示很快也在省长朱安邦和省委书记庄卫东那里圈阅。
庄卫东的批示言简意赅:“同意。调研要深入客观,注意听取各方面意见。” 朱安邦则批注:“调研应重点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
大佬们的批示,如同一声发令枪。很快,一个由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带队,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处级干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迅速成立,奔赴东河。
调研组的到来,在东河区引起了不的震动。明眼人都知道,这绝非一次普通的例行调研,其背后指向的,是近期东河区内部激烈的路线之争和权力博弈。
李卫国、陈临海、赵东升都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心中各自绷紧了一根弦。
李卫国召集陈临海和赵东升开了一个会,统一口径:“调研组的到来,是省委省政府对东河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我们一定要积极配合,全面、客观、真实地汇报情况。无论是成绩还是问题,都不回避,不夸大。尤其是你们两位,政府的主要领导,更要展现出班子的团结和担当。”
陈临海面色平静地表示服从区委安排。赵东升则难掩一丝兴奋,他认为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将是他在省级领导面前展示能力、扳回一城的赐良机。
调研组的组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周平,是一位年近五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言谈举止极为严谨的干部。
他到达东河后,并没有急于听取汇报,而是要求东河区提供近三年来详细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各项规划文件、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记录摘要,以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全部资料。其
专业和细致的程度,让接待人员倍感压力。
一场围绕东河发展主导权和政治前途的、没有硝烟的高级别“考试”,悄然拉开了帷幕。
陈临海和赵东升,这两位东河舞台上的主角,即将迎来他们仕途生涯中一次至关重要的“同台竞技”。
调研组的阵容和行事风格,本身就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周平副主任是省委有名的“笔杆子”和“政策通”,以作风严谨、不偏不倚着称,深得省委主要领导信任。组员来自不同部门,涵盖了综合协调、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和行业监管等多个领域,确保调研视角的多元和立体。
他们谢绝了东河区安排的豪华接待,坚持住在政府招待所,吃工作餐,显示出不扰民、求真务实的姿态。
在调研组抵达的当晚,赵东升就通过自己的渠道,私下约见流研组中一位来自省发改委、与他相熟的处长,在一处僻静的茶舍进行了“非正式沟通”。
他再次强调了报告中的观点,并“忧心忡忡”地表示,东河目前的发展思路过于保守,陈临海在政府内部威信过高,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难以得到采纳,长此以往,东河的发展潜力将被扼杀。他希望通过这位处长,能将更多“真实”的情况传递给周平副主任。
感谢所有书友的追更催更,加入书架,更感谢五星好评的所有书友。希望没有书评的书友抽点时间给个五星好评,多多章评段评,非常感谢。
喜欢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请大家收藏:(m.6xsz.com)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