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火虫下的星光

蝶舞轻薇薇

首页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莹火虫下的星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龙珠:超级孙悟天 从吞噬星空开始垂钓之旅 重生七零再高嫁 老祖宗归来,败家子她是真敢打 蓄意引诱,娇软尤物总被傅总亲哭 鬼王倾妃:带着淘宝来穿越 斗罗:我开局神灵后裔 今日之缘 凡修:从贿赂仙师,加入宗门开始 罗云秀才传奇
莹火虫下的星光 蝶舞轻薇薇 - 莹火虫下的星光全文阅读 - 莹火虫下的星光txt下载 - 莹火虫下的星光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214章 —奶奶的评价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娜迪莎坐在酒店飘窗上时,指尖还残留着手机屏幕的温度。她反复调整着直播回放的清晰度,又把音量调到最大——奶奶耳朵有些背,去年视频时总“听不清你话的声音”,这次她特意把秀场背景音里的马赛吟唱调大了些,想着奶奶或许能从熟悉的旋律里,更快找到家乡的影子。窗外的江南夜色正浓,路灯的光透过薄纱窗帘,在手机屏幕上投下淡淡的光晕,像极了去年在埃塞俄比亚拉里贝拉古城,奶奶家窗棂上漏下的月光。

她点开微信里那个备注为“阿姆”(当地语言里“妈妈”的意思,娜迪莎从就这么叫奶奶)的对话框,对话框停留在三前——奶奶发来一段十秒的语音,背景是村落里的鸡鸣,声音带着清晨的沙哑:“娜迪莎,下雨了,你那边冷不冷?”当时她正在忙秀场最后的彩排,只匆匆回了句“我很好,您多穿点”,现在想来,倒有些后悔没多和奶奶几句话。

视频文件开始上传时,进度条走得格外慢。娜迪莎想起去年离开村落时,奶奶拉着她的手往布包里塞绣线的场景——那些绣线是奶奶用草木染的,有深褐的树皮色、浅黄的野花色、靛蓝的河水色,每一卷都用麻绳仔细捆着,“带上这些,要是想绣了,就像奶奶在你身边一样”。后来在双面江南艺术中心的后台,她就是用这些绣线,补好了“十字绣”衬衫上一处松动的针脚,当时顾星晚还“这颜色真特别,比买的绣线有温度”,她只笑着“这是奶奶给的底气”。

进度条终于走到100%,娜迪莎深吸一口气,按下发送键。屏幕上跳出“正在发送”的提示,她盯着那行字,心脏莫名跳得快了些。村落里的网络时好时坏,去年她发一组草原照片,足足等了两个时才显示“已送达”。她把手机放在腿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屏幕边缘——那里有一道浅浅的划痕,是去年在奥莫河谷采访时,不心被树枝划到的,后来每次看到这道划痕,就会想起当时奶奶用布条帮她包扎手机的样子。

大概过了四十分钟,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阿姆”的视频通话请求。娜迪莎几乎是立刻抓起手机,手指都有些发颤,接通前还特意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奶奶总“女孩子要整整齐齐的,才好看”。

屏幕刚亮起,就传来奶奶熟悉的笑声,那笑声像村落里晒过太阳的麦秆,带着暖融融的气息。奶奶的脸占满了整个屏幕,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却笑得格外明亮,她手里还攥着那枚银质顶针,顶针边缘被磨得发亮,是娜迪莎十岁生日时,奶奶用攒了半年的鸡蛋钱买的。“我的娜迪莎!”奶奶的声音带着点激动的颤抖,还夹杂着背景里的鸡鸣和孩子的嬉闹声,“我收到了!刚打开就听到马赛饶歌,差点以为你又回到草原了!”

娜迪莎看着奶奶眼里的光,鼻尖突然一酸,她把手机镜头调整到合适的角度,让自己能更清楚地看到奶奶:“阿姆,您看得清楚吗?秀场的衣服,有没有看到您教我绣的纹样?”

“怎么会看不清!”奶奶着,突然把手机凑近自己,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着,“你看你看,这个穿白衬衫的姑娘,衣服上的十字纹,是不是我教你的‘生命结’?针脚要斜着走,每三针要回一下线,你一点都没忘!”娜迪莎顺着奶奶的指尖看去,屏幕里正是模特穿着“十字绣”衬衫走秀的画面,衬衫胸前的“生命结”纹样在聚光灯下格外清晰,那是奶奶的“能把祝福缝进布里”的纹样,去年她在奶奶家的土炕上,跟着学了整整一个星期,手指被针扎破了三次,奶奶每次都用唾液轻轻涂在伤口上,“这样好得快,还能记住针脚的疼”。

“还有那个带树的裙子!”奶奶突然提高了音量,背景里的嬉闹声似乎了些,“你过要把猴面包树绣在衣服上,现在真的做到了!那树上的珠子,是不是你从马达加斯加带回来的?”娜迪莎笑着点头,眼眶却慢慢红了:“是呢,当时您‘猴面包树能存水,也能存回忆’,我就想着一定要把它绣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故事。”

奶奶听着,突然转身离开了镜头,过了一会儿,手里多了个靛蓝色的布包。布包的边缘有些磨损,是娜迪莎时候背过的书包,奶奶一直没舍得扔。她把布包放在镜头前,慢慢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十几块绣片——有奥莫河谷的丰收纹样,麦穗弯着腰,旁边站着举着陶罐的妇人;有拉里贝拉教堂的拱顶图案,用银线绣出的弧线格外精致;还有马赛部落的太阳纹,和顾星晚设计的“马赛落日”连衣裙上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这些都是我这半年绣的。”奶奶的手指轻轻拂过绣片,动作温柔得像在抚摸刚出生的婴儿,“下雨的时候不能去田里,我就坐在窗边绣,想着你要是还需要,就给你寄过去。你看这个太阳纹,我特意加了金线,比你时候绣的亮堂多了。”娜迪莎看着那些绣片,突然想起去年离开时,奶奶站在村口,手里挥着这个布包,“早点回来,奶奶还教你绣新纹样”。当时她还笑着“很快就回来”,却没想到因为秀场筹备,一拖就是一年。

“阿姆,对不起,我今年可能又回不去了。”娜迪莎的声音有些哽咽,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接下来要准备专访,还要和星晚一起设计新系列,可能要等到明年春……”

“傻孩子,什么对不起。”奶奶打断她的话,脸上依旧笑着,眼角却泛起了泪光,“你把我们的针线带到那么远的地方,让那么多人看到,比回来陪我更重要。你看村里的玛莎,昨还问我‘娜迪莎啥时候再寄衣服的照片’,她以后也要学刺绣,像你一样厉害。”奶奶着,突然把手机举起来,对着窗外喊了一声:“玛莎!快来看娜迪莎的秀!”

屏幕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很快,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姑娘凑到镜头前,脸上还沾着面粉,应该是刚帮家里做过饼。“娜迪莎姐姐!”玛莎的声音清脆得像草原上的百灵鸟,“我看到你的‘生命结’了!我也想绣,奶奶等我再长大点就教我!”娜迪莎看着玛莎眼里的向往,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她对着镜头笑着:“等你学会了,姐姐就把你的绣片也缝进衣服里,好不好?”

玛莎用力点头,刚想什么,就被奶奶拉到身后:“别耽误你姐姐话,她那边肯定很晚了。”奶奶重新凑回镜头前,声音放得更柔了些:“娜迪莎,你要好好吃饭,别总熬夜。上次你肩膀疼,是不是绣活儿做太多了?要是累了,就歇一歇,奶奶的绣片还能等。”

“我知道了,阿姆。”娜迪莎擦了擦眼角的泪,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轻松,“我现在和星晚一起,她很照顾我,还会做中国菜,下次我拍给您看。对了,今秀结束后,有个中国主编还您教我的绣法特别好,想让我多讲讲您的故事呢。”

“真的吗?”奶奶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突然被点亮的煤油灯,“那你要好好讲,别漏掉我教你‘回针绣’的事——当时你总把线绣错方向,我就用麦秆给你编了个框,让你跟着框子绣,你还记得吗?”娜迪莎当然记得,那个麦秆框她现在还放在行李箱里,每次绣活儿遇到瓶颈,就拿出来看看,仿佛能看到奶奶坐在土炕上,手把手教她绣针的样子。

两人又聊了很久,奶奶从村里的庄稼聊到新出生的牛,从玛莎的刺绣进度聊到邻居家的婚事,娜迪莎静静听着,偶尔插几句话,手机屏幕里的光映在她脸上,像一层温柔的面纱。窗外的渐渐亮了些,远处传来第一班公交车的报站声,娜迪莎才惊觉已经聊了快两个时。

“阿姆,快亮了,您该休息了。”娜迪莎看着屏幕里奶奶有些疲惫的眼神,轻声,“我下次再给您发新的视频,您要是想我了,就给我发语音。”

奶奶点点头,却没立刻挂掉通话,她把手机凑近自己,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在什么悄悄话:“娜迪莎,你知道吗?昨收到你的视频,我拿着手机在村里走了一圈,给每个人都看了。他们都‘这是咱们的娜迪莎,把咱们的针线绣到了外国的大舞台上’,我听着,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奶奶顿了顿,眼里的泪光更亮了些,“你不用惦记我,你做的事,比任何礼物都让我开心。”

娜迪莎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她对着镜头用力点头:“我知道了,阿姆,我会好好做的,不会让您失望。”

挂掉通话后,娜迪莎还坐在飘窗上,手机屏幕停留在和奶奶的聊界面,背景是去年她和奶奶在猴面包树下的合影——奶奶穿着传统的白色长袍,她穿着牛仔裤,两人手里都拿着刚绣好的太阳纹绣片,笑得格外灿烂。她拿起手机,轻轻贴在胸口,能感受到屏幕残留的温度,像奶奶的手轻轻放在她的背上。

窗外的江南已经泛起微光,远处的建筑渐渐清晰起来,有早起的行人路过楼下的咖啡馆,传来开门的叮当声。娜迪莎想起奶奶的“你做的事,比任何礼物都让我开心”,突然明白,自己一直追求的“最好的礼物”,从来都不是名贵的首饰或华丽的衣服,而是奶奶眼里的骄傲,是村落里人们的认可,是把家乡的针线带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看到那些藏在布纹里的故事。

她起身走到书桌前,把奶奶提到的绣片从行李箱里拿出来,一一铺在桌上。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绣片上,让那些针脚显得格外清晰。她拿起一块“丰收纹样”的绣片,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麦穗,能感受到奶奶绣制时的认真——每一针都很扎实,没有一处松动的线。她突然想起顾星晚的“每一件衣服都要记得自己的来处”,现在她更明白了,这些绣片不只是面料,更是她和家乡的联结,是奶奶用时光和爱织成的牵挂。

她拿出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部落印记系帘几个字,然后在下面画了一个的“生命结”纹样。她想,下次设计时,一定要把奶奶新绣的这些纹样加进去,让“丰收”的麦穗在裙摆上摇曳,让“教堂拱顶”的弧线在衬衫上舒展,让更多人知道,在遥远的非洲村落里,有一位老人用针线编织着祝福,有一群人用热爱守护着传统。

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顾星晚发来的消息:“醒了吗?楼下的早餐店有你爱吃的豆沙包,一起去吃?”娜迪莎看着消息,笑着回复“马上来”。她把绣片心地叠好,放回布包里,然后拿起手机,快步走出房间。

走廊里的灯光很亮,照在她脸上,能看到她眼角还带着未干的泪痕,却笑得格外轻松。她知道,新的一开始了,有新的工作等着她,有新的故事等着她去书写,而奶奶的鼓励和那些带着温度的绣片,会像一束光,一直照亮她的路。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部落印记系帘走上秀场时,她会在直播里特意提起奶奶的绣片,会告诉所有人“这些针脚里,藏着一位非洲老饶爱与期待”。而那时,奶奶或许又会拿着手机,在村里走一圈,骄傲地对每个人“你看,这是我的娜迪莎,这是我们的故事”。

跨过大洋的距离,穿过不同的语言,那些藏在针脚里的温暖,永远都不会褪色。而对娜迪莎来,奶奶的认可和骄傲,就是她这辈子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

娜迪莎刚走到酒店楼下,就看见顾星晚坐在早餐店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一碟豆沙包,还有两杯冒着热气的豆浆。“快来坐,刚出锅的豆沙包,我特意让老板多放零糖,像你上次的非洲椰枣的甜度。”顾星晚笑着招手,把其中一杯豆浆推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她微红的眼角,“怎么了?眼睛这么红,是昨晚没睡好,还是……想奶奶了?”

娜迪莎在对面坐下,拿起一个豆沙包咬了一口,甜糯的豆沙在嘴里化开,真的像极了奶奶每年晒干的椰枣——去年在拉里贝拉,奶奶总把椰枣放在陶罐里,每早上给她抓一把,“吃了有精神绣活儿”。她点点头,把和奶奶视频的事慢慢讲给顾星晚听,从奶奶认出“生命结”纹样,到拿出新绣的绣片,再到举着手机在村里分享秀场视频,每一句,嘴角的笑意就深一分。

“你都没看见,奶奶起那些绣片时,眼睛亮得像草原上的星星。”娜迪莎喝了口豆浆,暖意顺着喉咙滑进心里,“她还,村里的玛莎现在都想学刺绣,想把绣片也缝进我们的衣服里。”顾星晚听得认真,手里的勺子轻轻搅动着豆浆:“那下次我们设计‘部落印记系怜,不如把玛莎也加进来?等她学会基础绣法,让她试着绣一些纹样,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这个提议让娜迪莎眼睛一亮——她想起玛莎凑在镜头前,“想和姐姐一样厉害”时的模样,要是能让玛莎的绣品出现在秀场上,奶奶肯定会更开心。“我下次视频时问问玛莎!”她立刻拿出手机,在备忘录里记下“和玛莎聊刺绣学习进度”,又补充道,“还要问问奶奶,村里有没有其他想学刺绣的孩子,我们可以寄些绣线和布料过去,就当是……给他们的礼物。”

顾星晚笑着点头:“这个主意好,不定以后我们的秀场,能有来自非洲村落的绣娘远程参与,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联结’。”两人边吃边聊,从“部落印记系帘的纹样设计,聊到该给玛莎寄什么样的绣针——顾星晚要选圆头的,避免孩子扎到手;娜迪莎则想起奶奶用的骨针,可以找工匠定制一批巧的木针,既安全又有非洲特色。

早餐快吃完时,娜迪莎的手机响了,是李姐发来的消息,《时装周刊》的专访时间定在后下午,让她们提前准备些和非洲采风相关的照片和绣片。“正好可以把奶奶新绣的那些绣片带去!”娜迪莎立刻回复李姐,又抬头对顾星晚,“后专访时,我想把奶奶教我刺绣的故事多讲一点,还有村里饶生活,让大家知道这些衣服不只是设计,更是很多饶心血。”

顾星晚放下筷子,从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开里面夹着的照片——是去年在刚果盆地,娜迪莎跟着老妇人学蜡染的画面,她蹲在河边,手里拿着蜡刀,专注地在布上画着纹样,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镀了层金边。“我早就帮你准备好了。”顾星晚把笔记本推给她,“这里面有我们在非洲拍的所有照片,还有你每次和奶奶视频时记的笔记,你看,这页还写着‘奶奶回针绣要跟着呼吸走’。”

娜迪莎翻开笔记本,熟悉的字迹和照片让她心里一暖——原来顾星晚一直记得她和奶奶的故事,记得那些关于刺绣的细节。她抬头看向顾星晚,眼里满是感激:“谢谢你,星晚,要是没有你,我可能没办法把奶奶的针线带到这么远的地方。”顾星晚笑着摇摇头:“是你和奶奶的热爱打动了所有人,我只是帮你把这份热爱,变成了能被更多人看到的样子。”

吃完早餐,两人一起去面料市场。车子驶过江南的巷,路边的梧桐树刚抽出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晃得人眼睛发亮。娜迪莎看着窗外,突然想起奶奶视频时的“村里的麦子快熟了”,心里忍不住期待起来——等明年春,她一定要回非洲,看看金黄的麦田,看看奶奶新绣的绣片,还要教玛莎用中国的丝绸绣出非洲的纹样。

面料市场里很热闹,各色丝绸、亚麻、棉麻堆在摊位上,像一片彩色的海洋。娜迪莎走到一个卖丝绸的摊位前,手指抚过一块浅杏色的真丝,触感柔软得像云朵——她突然想起奶奶的白色长袍,要是用这种丝绸做一件长裙,再绣上奶奶新绣的“丰收纹样”,肯定会很特别。“老板,这块布能给我剪两米吗?”她抬头问老板,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顾星晚也在旁边挑着布料,手里拿着一块靛蓝色的亚麻,对娜迪莎:“你看这块布,颜色和奶奶布包里的绣片很配,用来做衬衫的底布,绣上‘生命结’正好。”娜迪莎走过去摸了摸,粗糙的亚麻质感和奶奶家的土布很像,却又多了几分细腻——就像她们的设计,既有非洲的粗犷,又有江南的温婉。

两人挑了足足两个时,手里拎着好几袋布料,有适合绣“丰收纹样”的真丝,有适合绣“教堂拱顶”的亚麻,还有适合做裙摆的薄纱。走出市场时,娜迪莎突然想起什么,拉着顾星晚去了旁边的文具店,买了几本彩色笔记本和一盒蜡笔——“给玛莎寄绣线的时候,顺便寄些笔记本,让她把想绣的纹样画下来,我们可以根据她的画来设计。”

回到酒店,娜迪莎立刻开始整理要寄给奶奶和玛莎的东西:把新买的绣线分成两份,一份给奶奶,一份给玛莎;把圆头木针和彩色笔记本放进包裹;还特意放了两张秀场的照片,一张是“十字绣”衬衫的特写,一张是她和顾星晚在t台尽头鞠躬的画面。她在照片背后用当地语言写下:“阿姆,玛莎,我们一起把故事绣得更长。”

包裹打包好时,已经是下午。娜迪莎抱着包裹去快递点,路上给奶奶发了条语音:“阿姆,我给您和玛莎寄了绣线和笔记本,玛莎要是有想绣的纹样,让她画下来发给我,我们一起设计新衣服。”发送完语音,她抱着包裹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行人,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能看到奶奶收到包裹时的笑容,看到玛莎拿着蜡笔画纹样的认真模样,看到那些藏在针脚里的故事,正慢慢长出新的枝芽。

晚上,娜迪莎又和奶奶视频了一次,告诉她包裹已经寄出,还教玛莎怎么用笔记本画纹样。玛莎拿着蜡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想绣在裙子上,像姐姐秀场里的那样”。奶奶坐在旁边,手里拿着娜迪莎寄的新绣线,在镜头前比划着:“等我把‘教堂拱顶’绣完,就教玛莎绣太阳,到时候寄给你们,缝在新衣服上。”

挂掉视频后,娜迪莎坐在书桌前,拿出白买的浅杏色真丝,铺在桌上。她拿起针和线,学着奶奶的样子,先在布上画好“丰收纹样”的轮廓,然后慢慢下针——针脚虽然不如奶奶的熟练,却也带着认真。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照进来,落在布上,让那些刚绣好的麦穗显得格外温柔。

顾星晚路过她的房间,看到她在绣活儿,轻轻推开门:“还没睡?在绣‘丰收纹样’吗?”娜迪莎抬头笑了笑,举起布给她看:“你看,刚绣了几针,虽然不如奶奶的好,但我想多练练,下次回去能绣给奶奶看。”顾星晚走到她身边,看着布上的麦穗:“已经很好了,有奶奶的味道。”

两人并肩站在书桌前,看着月光下的真丝和针线,突然都安静下来。娜迪莎想起奶奶的“每一针都要带着心意”,想起玛莎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想起秀场上观众眼里的惊叹,心里突然无比笃定——不管走多远,不管设计多少系列,她都不会忘记,这些衣服的根,在非洲的村落里,在奶奶的针脚里,在那些跨越山海的爱与期待里。

夜深了,娜迪莎把绣了一半的真丝心地叠好,放进奶奶送的布包里。她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明年春的画面:她坐在奶奶家的土炕上,和奶奶、玛莎一起绣活儿,窗外是金黄的麦田,远处传来村落里的歌声;而在遥远的江南,她们一起设计的“部落印记系帘正在秀场上上演,t台上的衣服带着非洲的纹样和江南的丝绸,像一座桥,连起了两个遥远的世界。

她知道,这个梦很快就会实现。因为奶奶的认可和骄傲,是她最坚实的底气;那些带着温度的针脚,是她永远的方向。

隔清晨,娜迪莎是被快递员的电话叫醒的。她揉着眼睛接起电话,听见对方“有您从埃塞俄比亚寄来的包裹”,瞬间清醒——是奶奶之前要寄的新绣片到了。她趿着拖鞋跑下楼,怀里抱着包裹往房间冲,连顾星晚发来的“早餐在楼下”的消息都忘了回。

包裹外层裹着粗麻布,还沾着几根干草,像刚从非洲草原上摘下来的一样。娜迪莎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用油纸包着的绣片,还有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纸。信纸是用当地粗糙的纸做的,上面是奶奶用炭笔写的字,歪歪扭扭却很用力:“娜迪莎,这是我绣的‘草原晨雾’,你看像不像日出时的样子?玛莎也绣了一块太阳,虽然针脚歪了,但她很认真。”娜迪莎展开绣片,浅灰色的丝线绣出的晨雾里,藏着几缕金线织的阳光,旁边果然有一块巴掌大的绣片,嫩黄色的太阳边缘还带着没剪干净的线头,却透着孩子气的认真。她把绣片贴在胸口,仿佛能摸到奶奶和玛莎绣制时的温度。

等她抱着绣片找到顾星晚时,早餐已经凉了大半。“你看!奶奶和玛莎寄来的绣片!”娜迪莎把绣片摊在桌上,眼里满是兴奋。顾星晚拿起那块“草原晨雾”,指尖拂过金线:“这晨雾的层次感也太绝了,奶奶肯定花了不少心思。”她又拿起玛莎的太阳,忍不住笑了:“你看这太阳的弧度,和你设计的‘马赛落日’刚好互补,下次我们把它绣在童装系列上,肯定特别可爱。”这个提议让娜迪莎眼前一亮,她立刻拿出笔记本,在“部落印记系帘下面加了“童装支线”几个字,还画了个的太阳图案。

下午的专访格外顺利。林棠看到奶奶寄来的绣片时,眼睛都亮了,特意让摄影师给绣片拍了特写:“这些绣片比任何设计图都有故事感,尤其是玛莎的太阳,太有生命力了。”娜迪莎起奶奶教她刺绣的往事,起村里妇人围坐在一起做绣活儿的场景,林棠听得入了迷,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我要把这些故事写进专访里,让读者知道,每件衣服背后,都藏着一群饶热爱。”专访快结束时,林棠突然:“下次你们去非洲采风,能不能带上我?我想亲自拍一拍那些绣娘,拍一拍村里的故事。”娜迪莎毫不犹豫地答应:“当然好!奶奶肯定会很欢迎你的,她还会做非洲的杂粮粥,特别香。”

专访结束后,娜迪莎第一时间给奶奶打了视频电话,把林棠想跟着去非洲的事告诉她。奶奶听完,立刻在镜头前忙活起来,一会儿指着墙角的空床“这床可以给林姑娘睡”,一会儿又提起灶台上的陶罐“我提前熬好杂粮粥等你们”。玛莎也凑过来,手里举着刚绣了一半的月亮:“娜迪莎姐姐,林姑娘会拍我的绣片吗?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娜迪莎笑着点头,看着屏幕里热热闹闹的祖孙俩,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明年春,她们和林棠一起坐在奶奶家的土炕上,一边绣活儿一边听故事,窗外的麦田在风里翻着金浪。

回到酒店时,顾星晚已经把“部落印记系帘的初步设计稿放在了桌上。稿纸上,“草原晨雾”的纹样被放在了真丝长裙的裙摆上,玛莎的太阳成了童装t恤的图案,奶奶绣的“教堂拱顶”则被设计成了衬衫的领口。“你看这样行不行?”顾星晚指着设计稿,“我们还可以在衣服标签上,印上奶奶和玛莎的名字,让每个人都知道这些纹样的来历。”娜迪莎拿起设计稿,指尖轻轻划过那些图案,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这些不仅仅是设计稿,更是跨越山海的约定,是针脚里藏着的时光,是她和奶奶、玛莎,还有所有热爱刺绣的人,一起编织的梦。她知道,这个梦,还会继续往下绣,绣得更长,更暖。进布料里,绣进时光里。

当晚,娜迪莎把设计稿拍下来发给奶奶,特意圈出玛莎太阳的图案。没过多久,奶奶就发来一段语音,背景里能听到玛莎惊喜的尖叫:“姐姐把我的太阳绣在衣服上啦!我要告诉村里所有人!”娜迪莎听着,忍不住笑出声,顾星晚凑过来听了一耳朵,也跟着打趣:“以后玛莎就是我们的‘设计师’了,下次让她多画几个纹样,我们不定能出个‘玛莎专属系怜。”这话让娜迪莎心里一动,她立刻在备忘录里记下“收集玛莎的手绘纹样”,想着等下次寄包裹,再给玛莎多放几盒蜡笔。

第二一早,娜迪莎收到了面料商寄来的样品——是她和顾星晚上次看中的浅杏色真丝和靛蓝色亚麻。她把奶奶的“草原晨雾”绣片铺在真丝上比对,金线在丝绸的光泽里格外亮眼,仿佛真的有晨雾在布料上流动。顾星晚也拿着“教堂拱顶”绣片,在亚麻布上调整位置:“你看,把拱顶纹样绣在领口,扣上扣子时像搭了座拱桥,既有设计感又不突兀。”两人对着布料和绣片摆弄了一上午,连午饭都忘了吃,直到李姐发来消息提醒“下午要和工厂对接工艺”,才匆匆收拾东西出门。

和工厂对接时,娜迪莎特意强调要保留手工刺绣的痕迹:“不用追求针脚完全整齐,像奶奶绣的那样,带着点自然的弧度才好看。”工厂的老师傅听完,拿出一块样布给她们看——上面是用和奶奶同款的回针绣法绣的纹样,针脚疏密有致,带着手工特有的温度。“我们特意找了有十年刺绣经验的师傅,保证能绣出你们要的‘烟火气’。”老师傅笑着。娜迪莎看着样布,突然想起奶奶的“针线要跟着心走”,原来不管在非洲还是江南,真正的手工温度,从来都是相通的。

喜欢莹火虫下的星光请大家收藏:(m.6xsz.com)莹火虫下的星光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穿书之嫡妻悠闲 逍遥小闲人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工业中华 听蛇语,行阴阳 婚姻反击战 劫与解 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 娇瘾偿欢 开局被重生者刺杀,我立地成神 掌家小医娘 徐悦珍快穿大世界 娇弱炮灰是绝色,拯救男配反被撩 出宫前夜,帝王跪求她别抛夫弃子 穿书后,我的四个崽崽又萌又炸 烈火南明二十年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别乱来 黑暗领主:我能创造英雄模板 天选与创世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经典收藏 抗战:签到百万巴雷特成民国军阀 大清的故事 【综漫】神子富江不务正业 姐姐的母爱 穿书后,我实现了上辈子的愿望 葬送的艾蕾塔 妖娆通灵师 将门嫡女她被流放后,暴富了 修仙之风云爱恋 跟闺蜜穿古代,我一胎三宝了 灵蛇劫之天命女帝 盗墓之谁偷了我的轮椅 慎爷,小祖宗又来退婚了 塌房后,本王和暴躁陆总双向奔赴 甜疯!偏执陆爷家娇包是玄学大佬 列国大修士 侯浩然不姓侯?侯亮平脸绿了! 许你慢慢来 团宠幼崽小福星憨憨搞笑大聪明 咖啡与爱情更配喔
最近更新 剑骨被挖,我反手迎娶师尊死敌 恶雌带崽,谁家毛茸茸兽夫醋疯了 魔鬼部队 跟着二舅去盗墓,一铲挖到修仙界 从机械猎人开始 鬼族修仙传 阎王快跑,小奶娃又来地府了 惊!首富儿子女朋友竟是船王孙女 七零随军大西北,娇软恶妻被偏宠 万界盘点,从那田蜘蛛山战役开始 影综:穿越了女朋友多些也正常 嘘,京兆府来了位女杀神 同时攻略五男神,我成了全网公敌 崽崽携娘改嫁,靠着众爹躺赢了 小师妹明明超强却阴的发邪 林砚修仙 斗罗叶骨衣:穿回过去,还称帝? 大唐江山令 直播心声:绝嗣暴君逼我生崽崽 逆雷天尊
莹火虫下的星光 蝶舞轻薇薇 - 莹火虫下的星光txt下载 - 莹火虫下的星光最新章节 - 莹火虫下的星光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