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首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穿越,开局卖唐诗 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 红楼之小兵传奇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七页禾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57章 珊瑚泻湖与耐湿豆种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船帆带着海峡的咸味继续前行,甲板上的陶仓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早熟麦种的金黄色与耐盐禾的红褐色在舱底形成渐变的色块。宝儿用细针将海峡的穿堂风路径绣在海图边缘的麻布上,丝线的走向与罗盘指针的摆动轨迹完全重合 —— 这是她新创的 “风迹绣法”,比朱砂标记更能体现风向的细微变化,针脚间还夹着几枚早熟麦的颖壳,钩毛勾住丝线,恰似作物与环境的紧密相连。

“夫人,海水在发光!” 哈桑举着舀水的铜瓢大喊,瓢中的海水泛着淡淡的蓝绿色荧光,随着晃动在舱板上留下蜿蜒的光带,“这水比环礁湖的还清,能看见底下的石头,像撒了一地的碎玻璃!” 他得没错,测深绳显示水深两丈,却能清晰看见水下的珊瑚礁,形状如同盛开的花朵,紫色的鹿角珊瑚与黄色的脑珊瑚相互交织,形成一片绚丽的 “水下花园”,鱼群穿梭其间,鳞片反射的光芒比阳光更耀眼。

老舵手用篙杆试探水下的珊瑚,竹篙触到坚硬的礁石时,发出清脆的 “当” 声:“是珊瑚泻湖!” 他粗糙的手掌抚过船舷的铜钉,“这种地方被珊瑚礁围着,浪进不来,水像镜子似的,就是底下的礁石锋利,船底蹭一下就会开花,得顺着珊瑚间的水道走。” 他的话很快得到印证,了望手在桅杆上大喊,声音里带着紧张:“正西方向有暗礁!像露出水面的牙齿!”

众人望去,只见泻湖中央矗立着一片浅滩,珊瑚礁的顶端露出水面,在阳光下泛着白色的光,如同巨兽的獠牙。潮水退去时,这些礁石会形成然的屏障,将泻湖与外海隔开;涨潮时则被淹没,只留下微弱的漩涡标记位置。更奇特的是,珊瑚礁能过滤海水,泻湖中的水盐度比外海低三成,用舌头尝之,带着淡淡的甘甜,适合饮用。

正午的阳光格外强烈,泻湖水面蒸腾起白色的雾气,湿度计显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八成,甲板上的桐油布能拧出清水,船员们的衣服始终处于半湿状态,贴在皮肤上如同第二层皮肤。更奇特的是,泻湖的降雨来得突然,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下一刻便暴雨倾盆,雨水砸在水面的声音如同鼓点,与珊瑚礁反射的回声形成共鸣,恰似大自然在演奏交响乐。

“看那些珊瑚礁缝隙!” 曾在岭南水乡种过田的船员突然喊道,他指着一片鹿角珊瑚的根部,几株藤蔓植物正从礁石缝隙中钻出来,茎秆细长如绳,叶片呈心形,表面覆盖着一层蜡质,能凝结雨水,顶端结着串状的豆荚,外壳呈深紫色,饱满得仿佛要裂开,豆荚表面的绒毛能吸附空气中的水汽,形成细的水珠。

“是黧豆!” 船员的声音带着激动,他摘下一个豆荚,轻轻一捏,“啪” 地裂开,露出黑色的豆粒,表面光滑如漆,“俺们老家疆水藤豆’,田埂边的水沟里能长,不怕涝,就是豆荚有毒,得用草木灰水浸过才能吃,饥荒年景救过不少人!” 他得没错,测量植株的生长环境,发现它们扎根的礁石缝隙中,积水常年不涸,ph 值偏碱性,却富含珊瑚风化的钙元素,适合豆类生长。

宝儿让人记录黧豆的特性:茎秆可攀爬,最长达三丈,能借助珊瑚礁或其他植物向上生长,争夺阳光;叶片的蜡质层能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防止雨水冲刷导致的养分流失;豆荚的绒毛能吸附水汽,为种子发育提供湿润环境 —— 这种特性让它们在泻湖高湿度、多降雨的环境中,仍能健康生长,从开花到结果只需三十,且产量比旱地豆类高两成。

午后的暴雨来得更猛,泻湖的水位在短时间内上涨尺许,珊瑚礁缝隙中的积水漫过黧豆的根部,却丝毫没有影响其生长。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植物的根系会分泌出一种黏性物质,能将周围的珊瑚沙黏结成团,形成型的 “储水罐”,即使在干旱时段,也能为自身提供水分,恰似然的灌溉系统。

“这豆子比耐涝粟还耐湿!” 哈桑用手触摸被雨水浸泡的豆荚,表面的绒毛吸附着一层水膜,“刚才那阵暴雨,换了海峡的早熟麦早被淹烂了,它倒像喝饱了水,长得更精神了。” 他得没错,检查被淹没最严重的植株,叶片反而更加翠绿,豆荚也更加饱满,显然有很强的耐湿能力,能在积水环境中正常生长。

在一片较大的珊瑚礁背面,船员们有了重大发现。礁石的凹处有一个然的石坑,里面散落着十几个陶瓮,瓮口用珊瑚砂密封,显然是为了防潮。其中一个陶瓮里装满了干燥的黧豆,与新鲜的豆粒相比,只是颜色稍浅,外壳的光泽依旧,瓮壁上刻着 “水豆” 二字,字体与之前发现的 “速麦”“荞” 同属一种风格,显然是古代先民对这种作物的命名。

“这些陶瓮的摆放有讲究。” 宝儿观察石坑的布局,陶瓮沿坑壁呈圆形排列,间距相等,瓮底垫着珊瑚砂,能吸收潮气,“明他们不仅种植这种豆子,还掌握了干燥储存技术,而且豆粒经过筛选,颗粒大均匀,显然经过人工选育。” 她让人将储存的黧豆与新鲜种子对比,发现两者的发芽率相差不到五个百分点,证明这种作物的特性十分稳定,经过长期储存仍能保持活力。

夜幕降临时,泻湖的降雨渐渐停止,水面泛起薄薄的雾气,与珊瑚礁反射的月光交织,形成奇特的银色世界。船员们在珊瑚礁旁搭起临时营地,用黧豆的藤蔓和棕榈叶搭建雨棚,棚顶的缝隙能漏下月光,照亮地面上的海图 —— 图上用绿色圆点标记黧豆生长区,蓝色曲线注明降雨的范围,红色箭头画出积水的流向,旁边还附上豆荚的素描,特意标出绒毛的细节。

宝儿借着月光,在海图上详细记录黧豆的生长数据:耐湿程度、生长周期、产量估算,以及与其他作物的对比 —— 比耐涝粟更耐湿,比早熟麦生长周期短,适合在南方多雨地区种植。她让人将收集的黧豆分成四份,分别用干燥的珊瑚砂、棕榈叶、草木灰、陶罐密封四种方式保存,对比不同环境下的保存效果,为日后的推广积累数据。

深夜的泻湖格外安静,只有珊瑚礁上的螃蟹爬行的 “沙沙” 声,和远处鱼群跃出水面的 “扑通” 声。宝儿趴在营地边观察黧豆的夜间状态,发现它们的叶片会微微张开,吸收夜间的露水,根须则在湿润的珊瑚砂中继续生长,即使在黑暗中也没有停止活动,仿佛在为迎接次日的阳光积蓄力量。这种对环境的精准适应,让她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些看似平凡的植物,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练就了一身应对各种极端气候的本领。

黎明时分,收集的黧豆已装满四个陶瓮,船员们用珊瑚砂将瓮口密封,再用藤蔓捆扎牢固,心翼翼地搬运上船。老舵手则在珊瑚礁上做了个标记,用凿子将黧豆的图案刻在礁石上,与古代先民的刻痕并排,新痕与旧痕交相辉映,仿佛在诉着人类与这种作物跨越时空的默契。

船队离开泻湖时,朝阳正从珊瑚礁后升起,金色的阳光穿过雾气,将泻湖染成一片辉煌。回望那些生长在珊瑚礁缝隙中的黧豆,它们仿佛在向船队挥手告别,又像是在坚守这片湿润的土地,等待着下一次被发现。船员们的脸上虽带着疲惫,却难掩收获的喜悦 —— 他们不仅找到了珍贵的耐湿豆种,更在海图上又添了一笔宝贵的记录,这些发现将为中原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船帆再次鼓满风,带着新的收获和更丰富的海图记录,继续朝着下一片海域驶去。甲板上,装着黧豆的陶瓮与之前收集的粮种整齐排列,六个容器如同六颗明珠,串联起从海洋到山地、从干旱到湿润的生存智慧。宝儿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心中明白,这些从珊瑚礁缝隙中寻来的耐湿豆种,终将在中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那些饱受洪涝之苦的百姓带来丰收的希望,而这段航海的历程,也将成为下一统最坚实的基石。

喜欢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6xsz.com)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墓宝之城 特战退伍,开启神探人生 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 夫人来得刚刚好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恶龙崽崽三岁半 吃吃吃!吃成最强的魔王大人! 帮你带崽,我直播训兽你眼红什么 绵羊不吃素 井姐传奇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未拾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阴孕难违 红颜助我证长生 巫界术士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工业中华
经典收藏 大明第一败家子 抗清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网游之大盗贼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二道贩子的崛起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沸腾的青泥洼 陈武风云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立汉 大明之宝箱系统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我在大唐斩妖邪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大秦二世公子华 天命之寻霸记 还政于朝之归魏 回到战国当诸侯
最近更新 风流俏佳人 对弈江山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民国江湖二十年 大夏第一武世子 我在大明开医馆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大明:家妻上将军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大明亚皇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嘉靖好大儿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