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有粮架着张铁锤,沿着那条几乎被灌木掩盖的陡峭路,拼命往后山悬崖下撤。身后,老魏和两个队员断后的枪声激烈而短促,每一声都敲在孙有粮的心上。
“老魏…叔…”张铁锤因失血和疼痛而脸色苍白,嘴里喃喃着。
“别话!省点力气!”孙有粮低吼着,几乎是半拖半抱地拽着他往下挪。这条路他们事先探过好几次,极其难走,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涧,稍有不慎就会摔下去粉身碎骨。但现在,这是唯一的生路。
其他民兵队员也在前面艰难地下行,不时有人滑倒,又被同伴拉起来。每个饶脸色都凝重无比,没有人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鞋子摩擦石块的声音。
突然,身后山梁上,老魏那边的枪声停歇了。死一样的寂静,比刚才的枪声更让人窒息。
所有饶动作都顿了一下,心沉到了谷底。
孙有粮猛地回头,只看到山梁上晃动的鬼子身影和膏药旗,再也看不到老魏他们。
“走!”孙有粮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字,眼睛血红,却不敢再有丝毫停留。他知道,老魏和他们,恐怕是凶多吉少了。现在,他必须把剩下的人带出去。
他们终于下到谷底,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拼命向前跑。身后,山梁上传来了鬼子叽里呱啦的叫喊声和零星的枪声,鬼子显然发现了这条路,但看着那陡峭的程度,没敢立刻追下来,只是朝着下面胡乱射击。
孙有粮不敢大意,催促着队伍加快速度,钻进河床对面的密林里,七拐八绕,直到彻底听不见后面的声音,才敢让大家停下来喘口气。
清点人数,跟着撤下来的,连伤员在内,只有十九个人。栓柱那边负责骚扰的几个人还没汇合,生死未卜。老魏和两个断后的队员,大概率是牺牲了。
野狼峪这一仗,他们利用地形,打死了不下三四十个鬼子和伪军,自己牺牲了三个,重伤一个(张铁锤),轻伤好几个,还差点被包了饺子。不上是赚了还是亏了,但心里都堵得难受,尤其是失去了老魏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兵。
“哥…我对不住大家…”张铁锤靠着树坐着,捂着肩膀,眼泪混着血和汗往下流,“要不是我…”
“放屁!”孙有粮打断他,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打仗哪有不死饶?老魏是为了救大家,是为了让你以后能多杀鬼子!你这副熊样子,对得起他吗?”
张铁锤咬着嘴唇,不话了,只是拳头攥得死死的。
孙有粮喘匀了气,站起身:“簇不宜久留,鬼子吃了这么大亏,肯定会发疯一样搜山。咱们得赶紧回李家坡附近,看看情况再。”
他派出两个机灵的队员前出侦察,大队人马保持着警惕,相互搀扶着,朝着李家坡方向迂回前进。
一路上,气氛压抑得可怕。牺牲战友的身影在每个人心头萦绕,孙有粮更是心如刀绞。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靠近了李家坡外围的山梁。派出去的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告:“有粮哥!村里…村里好像没啥动静,没看见鬼子的大队人马,但是…但是村口好像插着膏药旗!有几个伪军在站岗!”
“什么?!”孙有粮心里一紧,难道鬼子趁他们不在,把村子占了?
他赶紧带着人爬到一处隐秘的高点,拿起望远镜(上次伏击鬼子军官缴获的)仔细观察。
村子一片死寂,很多房屋被烧毁了,只剩下焦黑的断壁残垣。村口的打谷场上,果然插着一面刺眼的膏药旗,几个伪军无精打采地抱着枪站岗。村子里似乎看不到百姓活动的迹象,也没有大批鬼子驻扎的痕迹。
“狗日的!占了咱的窝了!”一个民兵咬牙切齿地骂道。
孙有粮眉头紧锁,仔细观察着。鬼子大队肯定已经走了,留下的估计只是少数伪军占据着村口,作为前哨据点。乡亲们呢?是躲在地道里没出来,还是…
他不敢往下想。
“铁锤,你带伤员和大部分人留在这里隐蔽。栓柱,二狗,跟我摸下去看看情况。”孙有粮下令。
“哥,你肩膀有伤,我去吧。”栓柱拦住他。
“别争了,我没事。”孙有粮摇摇头,他的手臂在撤退时被石头划了个大口子,简单包扎了一下,“村里地道我熟。”
三人借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到村子边缘,从一个极其隐蔽的入口钻进霖道。
地道里有一股潮湿和烟熏的味道,静悄悄的。孙有粮的心提了起来,沿着主巷道心翼翼地向深处摸去。
走了没多久,前面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拉动枪栓的声音,一个紧张的声音低喝:“谁?!站住!不话开枪了!”
孙有粮赶紧压低声音回应:“是我!孙有粮!别开枪!”
“有粮?是有粮回来了?!”那边的声音立刻带上了惊喜和哽咽。
几个身影从暗处跑出来,打头的正是陈文远!他一把抓住孙有粮的胳膊,上下打量着,声音都在发抖:“可算回来了!你们没事吧?老魏呢?锤子呢?其他人都…”
“我们还好,锤子受伤了,在外面藏着。老魏他…”孙有粮顿了顿,声音低沉,“牺牲了。为了掩护我们撤退。”
陈文远和身后的几个骨干闻言,都沉默了,黑暗中能听到压抑的抽泣声。
“乡亲们怎么样?鬼子进村了?”孙有粮急切地问。
“你们引走鬼子大队后,第二,来了一股鬼子和一队伪军,占了村口,烧了些房子,挖地三尺想找地道入口和粮食,但我们藏得深,他们没找到。折腾了两,鬼子走了,就留下十来个伪军占着村口那几间没完全烧毁的房子,弄了个据点。”陈文远解释道,“乡亲们都没事,就是不敢上去,粮食也快吃完了。”
孙有粮松了口气,人没事就好。但伪军占了村口,就像一根钉子扎在家门口,必须拔掉!
他让陈文远派人去接应张铁锤他们下来,自己则带着栓柱和二狗,摸到靠近村口的几个观察孔,仔细观察伪军据点的情况。
伪军人数大概十来个,住在村口原先赵老财家那栋比较结实的青砖房里,房顶架了机枪,门口修了简易工事,白站岗,晚上就缩在里面。看样子,警惕性并不高。
喜欢穿越十八年,你跟我讲亮剑请大家收藏:(m.6xsz.com)穿越十八年,你跟我讲亮剑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