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和两个胆大的民兵立刻跟上。四人钻进了那条狭窄潮湿、几乎被遗忘的废弃巷道。这里比主巷道难走多了,很多地方只能爬校
他们循着那越来越清晰的“咚咚”声,心翼翼地往前摸。声音似乎就是从巷道右前方的土层后面传来的!
孙有粮示意大家停下,再次把耳朵贴在土壁上。这下听得更清楚了!除了“咚咚”的敲击声,竟然还隐约夹杂着几句压低的、不耐烦的咒骂!
“妈的…这玩意…真他娘的硬…”
“点声!你想把鬼子招来啊?”
“这得挖到啥时候…队长这招能行吗…”
这骂声…是中国话!虽然压低了,但绝对是!不是鬼子!
孙有粮和身后几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不定。这是怎么回事?
孙有粮心中一动,示意大家后退几步,然后他深吸一口气,用手里的短镐,对着传来声音的土壁,有节奏地、轻轻地敲了三下:“咚、咚、咚。”
对面的敲击声和咒骂声戛然而止!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十几秒。
然后,对面也传来了三声心翼翼的、试探性的敲击:“咚、咚、咚。”
孙有粮眼睛一亮,又敲了两下:“咚、咚。”
对面也回应了两下:“咚、咚。”
暗号对上了!这是以前游击队之间联系的一种简单方式!
孙有粮压抑住激动,尽量压低声音,对着土壁问道:“对面…是哪个部分的同志?”
对面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一个同样压抑着激动的声音:“我们是八路军分区敌工科的!你们是李家坡的同志吗?”
地道!是八路军!他们竟然从外面挖过来了!
巨大的惊喜瞬间冲散了所有的紧张和恐惧!孙有粮差点喊出来,赶紧捂住嘴,激动地回头对二狗他们:“是咱们的人!是分区的人挖过来了!”
二狗几人也是喜出望外,差点跳起来。
“是!我们是李家坡民兵连!我是孙有粮!”
“孙有粮同志!太好了!总算找到你们了!”对面的声音也充满了喜悦,“我们是奉命来协助你们反‘钻地’的!快!想办法打通这里,见面!”
“好!你们退后点!”
孙有粮立刻和二狗几人轮番上阵,用短镐和工兵铲拼命挖掘那面已经不算太厚的土壁。很快,土层被挖开,对面露出了几张同样激动、满是汗水和泥土的脸庞!
手电光照过去,双方终于汇合了!那边带队的是一个精干的年轻干部,一把抓住孙有粮的手:“有粮同志!你们辛苦了!分区首长一直惦记着你们!得知鬼子可能用‘钻地龙’,特地派我们队日夜兼程挖过来的!就是为了打乱鬼子的计划,给你们送补给和指令!”
原来,分区首长早就通过内线得到了鬼子可能采用坑道作业的情报,但无法确定具体位置和方式。
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为了出其不意,决定派出一支精干的工兵队,带着工具和少量炸药,选择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出发点,秘密向李家坡方向挖掘援助通道。
他们计算好了大致方向和深度,日夜不停地挖,以为快挖到鬼子作业面了,才拼命敲击试探,没想到阴差阳错,先和孙有粮他们汇合了!
这真是降神兵!
孙有粮赶紧带着分区敌工科的同志回到指挥部。带队的王科长来不及寒暄,立刻传达分区首长指示:
鉴于鬼子可能采用多种方式破坏地道,分区决定,李家坡民兵连和群众,近期要做好分批转移的准备!这条新挖通的援助通道,就是一条生命线!
同时,王科长他们也带来了一个新任务:将计就计,利用鬼子打的竖井,或者寻找合适地点,主动出击,破坏鬼子的坑道计划,最好能缴获一些工具和设备。
了解了砖窑厂竖井的情况后,王科长和孙有粮一合计,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炉了。
第二夜里,月黑风高。
砖窑厂鬼子竖井工地,哨兵抱着枪,缩在临时搭的窝棚里打盹。井口黑乎乎的,像一张大口。
突然,从井底深处,隐隐传来几声沉闷的爆炸声!地面都微微震动了一下!
窝棚里的鬼子哨兵惊醒了,慌忙跑出来查看,只见井口冒出缕缕黑烟,还传来一阵咳嗽和惊叫声!
“不好了!井底下塌方了!快救人啊!”下面传来伪军惊慌失措的喊声(这是王三秃子安排的人按计划喊的)。
哨兵慌了,赶紧鸣枪示警,同时派人飞奔回据点报信。
等到坂田带着大队人马和工兵专家急匆匆赶到时,只见井口一片狼藉,井壁坍塌了一大块,几个被“埋”了一半的伪军和民夫正被“抢救”出来,哭爹喊娘,底下遇到了坚硬的岩石层,爆破出了问题,引起了塌方。
工兵专家下井查看后,灰头土脸地爬上来,对坂田报告:井壁受损严重,继续向下挖掘风险极大,可能需要重新选址和加固,工期大大延误。
坂田气得暴跳如雷,抽刀砍断了旁边的一棵树,却也无可奈何。
他哪里知道,这所谓的“塌方”,其实是分区工兵队的好手,通过那条秘密通道,摸到了竖井底部附近,进行了精准的微型爆破造成的。
而就在鬼子注意力被砖窑厂爆炸吸引的时候,另一队民兵,在分区同志的带领下,从另一条隐蔽出口悄悄摸出,突袭了鬼子存放坑道设备的一个临时仓库,缴获了一批宝贵的工具和炸药,顺利撤回地道。
这一下,鬼子“钻地龙”计划严重受挫,还赔上了不少工具。
坂田偷鸡不成蚀把米,气得在指挥部里砸了心爱的茶杯。他看着地图上如同铁刺猬般的李家坡,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恐惧。这些土八路,怎么就像地里的蚯蚓,怎么踩都踩不死,反而越钻越深,越打越强?
而李家坡地道里,军民士气大振!分区首长的关怀和支援,就像一颗定心丸。孙有粮和王科长仔细研究了转移方案。
通过那条新打通的生命通道,第一批老弱妇孺和部分重要物资,在精干民兵的护送下,开始悄悄向根据地后方转移。
地道里,依然保持着足够的防御力量和战斗气息,不能让鬼子看出破绽。
喜欢穿越十八年,你跟我讲亮剑请大家收藏:(m.6xsz.com)穿越十八年,你跟我讲亮剑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