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红楼之小兵传奇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穿越,开局卖唐诗 无敌六皇子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8章 桓温北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一、从“复仇少年”到“灭国名将”的逆袭之路

公元347年的成都城,桓温立于成汉皇宫的废墟之上,靴底碾着李势的龙袍残片。这位时年35岁的荆州刺史,刚以万余精兵攻灭立国44年的成汉政权,此刻正对着满目疮痍的宫殿朗笑:“谁书生不能破万军?”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权臣、军事家。他出身士族,其父桓彝为“江左八达”之一,后在苏峻之乱中遇害。年少时的桓温便以“枕戈泣血”的复仇之志闻名,15岁时得知杀父仇人已死,竟持剑追至灵堂,逼其子弟自刎,时人谓之“勇烈”。《晋书》称他“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成年后尚南康长公主,以驸马身份跻身朝堂。

其成名之战——灭成汉一役堪称军事奇迹。当时成汉皇帝李势荒淫无度,桓温率数千精兵逆流而上,连东晋朝廷都以为他是“以卵击石”。在笮(zuo)桥之战中,晋军前锋失利,参军龚护战死,箭矢直射马前,桓温却反败为胜——因鼓吏误击进军鼓,士兵误以为胜券在握,竟爆发出惊人战力。

战后更见其权谋:他将李势押解至建康,却命成汉旧臣常璩(qu)编撰《华阳国志》,笑言:“你若将我比作‘当代韩信’,便饶你性命。”常璩连夜奋笔,在书中盛赞桓温“神兵降,席卷巴蜀”。

二、三次北伐:以战功博取政治资本的跌宕历程

桓温一生三次北伐,每一次都试图以赫赫战功巩固权位,却屡因内外掣肘功败垂成。

第一次北伐(354年)· 关中鏖兵

桓温率四万大军攻入关中,沿途百姓牵牛担酒相迎,白发老者流涕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然而他进至灞上便按兵不动——实为待麦熟后收割军粮。前秦君主苻健看穿其意图,抢先收割粮食并坚壁清野。晋军缺粮被迫撤退,遭秦军追击,死伤万余人。

此间最富戏剧性的是王猛(325—375) 的拜见。这位后来的前秦“功盖诸葛”的丞相,彼时尚是布衣,竟穿着破衣一边捉虱一边与桓温纵论下。桓温问:“我奉子之命北伐,关中豪杰为何不附?”王猛冷笑道:“您深入敌境,却不渡灞水直取长安,众人不知您是志在收复中原,还是欲割据自立。”桓温闻言默然,三日未食。

人物注:王猛,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人,十六国时期着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出身贫寒,却博学多才,后辅佐苻坚统一北方,推行改革,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其“扪虱而谈”的典故,成为士人不拘节的象征。

第二次北伐(356年)· 洛阳复失

此次桓温吸取教训,直捣河南收复洛阳。入城之日,他立于残破的城墙之上,对部将道:“昔刘琨守晋阳,祖逖中流击楫,今轮到我了!”然东晋朝廷对北伐本无诚意,他前脚撤离,洛阳后即被前燕夺回。更讽刺的是,当他提议迁都洛阳以固根本时,江南士族集体反对:“我等在建康有田宅美妾,岂愿北迁?”

第三次北伐(369年)· 枋(fāng)头之败

这是桓温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他率五万大军直抵枋头(今河南浚县),距前燕都城邺城仅百里之遥。前燕皇帝慕容暐(ěi)惊惧欲逃回辽东,幸得宗室慕容垂(326—396) 力谏:“且容我一战,若败再走不迟。”

人物注:慕容垂,字道明,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十六国时期后燕开国君主。他自幼善战,影孙策”之称,在枋头之战中以“拖字诀”耗尽晋军粮草,又派慕容德截断粮道。后因遭前燕太傅慕容评猜忌而降前秦,淝水之战后重建燕国,史称后燕。

慕容垂以骑兵骚扰晋军粮道,又散布“井水有毒”的谣言。桓温信以为真,命士兵“凿井而饮”,数万大军边行边掘井,疲惫不堪。慕容垂趁机追击,在襄邑(今河南睢县)设伏,斩首晋军三万级。桓温烧船弃甲,步行南撤,五万大军仅存万余人,归至建康时须发半白。

三、“废立皇帝”:权臣的终极政治豪赌

北伐失利后,桓温决意以废立之事立威。公元371年,他以“皇帝阳痿,皇子非亲生”为由,废黜晋废帝司马奕。此事荒诞至极,《晋书》仅载:“帝少患痿疾,嬖(bi)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嬖人:男宠)。

废帝当日,桓温带甲士入宫。司马奕正与男宠宴饮,见刀光剑影,酒杯脱手落地。桓温将太后诏书掷于案上:“陛下,您被废了。”司马奕颤声问:“可保爵位否?”桓温冷笑:“特封‘海西公’。”

后续更显权谋交锋:桓温命谢安(320—385) 起草废帝诏书,谢安故意写错数处,桓温怒斥:“汝欲折辱我耶?”谢安从容道:“慈大事,生平首次,难免手抖。”最终诏书言“皇帝昏聩淫乱,不可以君四海”,成东晋最大政治笑柄。

人物注: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着名政治家。他出身琅琊谢氏,早年隐居东山,后出山辅政,在淝水之战中以“围棋赌墅”镇定军心,击退前秦大军。其“镇以和靖,御以长算”的执政风格,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

四、“树犹如此”:英雄迟暮的千古喟叹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兵败后,途经金城(今江苏句容),见昔日亲手栽种的柳树已粗至十围,不禁怆然曰:“昔年种此树时,吾方二十四岁,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言罢泪落沾衣。随从皆屏息不敢语——这位杀人不眨眼的大司马,此刻竟如失路之童。

此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后成中年危机的代名词。辛弃疾《水龙吟》云“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苏轼亦叹“桓温之叹,盖有年矣”。世人多知其叹时光流逝,却少知此语背后,是枋头惨败后、篡位功亏一篑的锥心之痛。

五、“九锡之礼”:权臣篡逆的最后一步

桓温晚年汲汲以求“九锡之礼”——此为古代帝王赐给权臣的最高礼遇,实为篡位前的铺垫。然谢安、王坦之等士族领袖故意拖延,每次桓温遣使催促,便以“文辞未工,需再润色”为由搪塞。

桓温病重时,令弟弟桓冲(328—384) 问谢安:“九锡究竟何时可成?”谢安笑答:“急甚?大司马百年之后,自当定论。”桓温闻之吐血,对桓冲道:“谢安此语,直咒我死!”

人物注:桓冲,字幼子,桓温之弟。他性情谦退,虽接掌桓氏兵权,却能与谢安协作共御前秦,时称“荆扬和穆”。淝水之战时,他率荆州军攻前秦襄阳,牵制秦军兵力,为东晋取胜立下功勋。

临终之际,桓温犹喃喃自语:“吾灭成汉、定巴蜀、三举北伐,功岂在王导、谢安之下?”然后世评其“功高盖主,威震人主”,亦惜其“志大才疏,终难成事”。

六、桓氏家族的兴衰:从权倾朝野到土崩瓦解

桓温死后,其弟桓冲、子桓玄(369—404) 相继掌权。桓玄更为跋扈,于公元403年废晋安帝,自立为帝,建国号“楚”,史称“桓楚”。然他治国无方,骄奢淫逸,终被刘裕起兵推翻,桓氏家族自此衰亡。

桓玄兵败逃亡时,仍不忘摆帝王架子:“吾桓玄乃命所归,尔等何惧?”麾下士兵窃议:“昔年桓公北伐,虽败亦有气势,岂似今日狼狈?”桓玄闻之,怒砸炊具:“此非败逃,乃战略转移!”

人物注:桓玄,字敬道,桓温之子。他继承父权后,先杀殷仲堪、杨佺期等荆州豪强,后篡晋称帝,却因“游猎无度,政令无常”失去民心。刘裕以“匡复晋室”为名起兵,桓玄兵败被杀,时年36岁,其建立的“桓楚”政权仅存半年。

七、历史的多面镜:权臣、名将与名士的交织

桓温的一生充满矛盾:他是灭成汉、三度北伐的名将,也是废立皇帝、觊觎神器的权臣;能道出“树犹如此”的千古悲叹,亦行废君篡逆的荒唐之事。这种复杂性,恰如史家所言:“历史人物非黑白两色,其人性的幽微处,正如水墨画的浓淡皴染,方见真实。”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6xsz.com)中国野史大甩卖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救世后,猪脚慢穿ing 听蛇语,行阴阳 斗罗:穿成唐三妹妹,被迫成神 仙路至尊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别乱来 夫人来得刚刚好 妖孽人生 重生:权势巅峰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诡话夜说 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天选与创世 崟河记 山野之最牛村长 出马仙之王 爹地,妈咪真的会魔法! 阴孕难违
经典收藏 三国武将战秦末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新刺客列传 大唐小兕子:窝有一个小囊君 梁臣美景夜公子 海军之陆战荣耀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 随风遗留 最强退伍兵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二十七载 二道贩子的崛起 红楼之小兵传奇 会长真男神[全息]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最近更新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臭山贼,朕怀孕了 汉末黄巾霸业 明中祖:朱慈烺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开局穿越寡妇村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红楼琏二爷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