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真英雄也!”
张伟离开后的首个夜晚,一队人马悄然南撤,显然是意图归顺。赵明派遣一名副将暗中跟随。
翌日,追击的副将归来,还带回了另两支队伍和诸多战利品。
随后张伟亦归,向赵明汇报战况。
“统帅,尚有四个部落坚守,其中三个誓死抵抗,另一个今晚可能会潜逃。”
“辛苦了,先去歇息吧。”赵明拍了拍张伟的肩头。
当晚果然有部落遁逃,似是两部同时北撤,赵明派兵追上并将其歼灭,次日满载战利品而归。
晨曦初照,赵明高擎旗帜,令将士们埋锅造饭饱食一顿,随后率先向营地发起冲锋。猛虎炮轰塌了木栅,精英队士兵掩护炮手稳步向前。
营地敌军试图反击,但在猛虎炮的猛攻下,难以组织有效防线。
部落首领见势不妙,欲图逃跑,却被张伟率众截住。
这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斗,在火炮的支援下,以微伤亡取得大胜。
“统帅,此番俘虏众多,搬运颇为棘手。”一名队长向赵明禀报。
此战不仅收获满满,还夺得大批牛羊。时值深秋,牲畜膘肥体壮,这些“冬日储备”竟提前落入赵明之手。
望着战果清单,赵明颇为惊讶,未料这些部落如此富足。
“统帅,俘虏已清点完毕,共计一万八千余人,多为老弱妇孺,战场上捕获者仅三千。”
此时,张伟亦步入帅帐,向赵明汇报。
“怎会有这么多人?”赵明讶异道。
张伟稍停,答道:“有两部落主动归顺,其妇孺与战士皆在其郑”
“可信吗?”赵明追问。张伟思索片刻道:“不过是部落,闻我朝边境开放牧场,许其入关定居,故而投靠,应可信任。”
“让他们负责押送战利品,如何?”赵明继续问道。
“给予适当奖赏,应无问题。”张伟回应。赵明起身道:“那便由你处理,告诉他们,将战利品运至边境,每家奖五羊一牛,愿入关定居或嫁女入关者,另赠一牛三两银。”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归心如箭
一名队长急切言道:“统帅,赏赐是否太过丰厚?”
“总比遗弃无用之物要好,且他们迟早会成为我国子民。”赵晗言道。
未几,阿勇回报:“大人,两族已允诺,将遣三千勇士相助押运。”
“甚妙,即刻筹备,明日拂晓向延宁城进发,自延宁入关。”
“遵命。”阿勇与众统领退去准备。
离家近两月,赵晗心中所念,不单是家中娇妻,还有那庄园中的几亩番薯。若能速归,或许尚可赶上番薯丰收。
再者,后院栽种的玉米想必早已熟透。行前已托李五照看,且有专人守护。
玉米储存简便,去壳晾干即可,料想他们处理得当。
念及此,赵晗决定致书兄长,早前已告知兄长所种两物,然兄长始终半信半疑。
此番欲偕李浩共赴丰收之地,盼其惊愕之态。
信中详陈战功,拟至延陵即遣人送达李浩。
次日黎明,两大归顺部族襄助驱赶万千牲畜,及众多俘虏与辎重车马启程,于草原上蜿蜒如龙,沿途时有神策军士兵押送俘虏及战利品加入。
历经半月有余,缓缓抵达延陵。
城门之处,张龙率军迎候,望远方浩荡队伍,即刻命人协助搬运。
“拜见王爷”张龙率众将向赵晗行礼。
“众卿免礼”赵晗含笑示意众人起身,逐一寒暄。
“王爷,卑职已在城中备好薄酒,为王爷洗尘”张龙满面春风地对赵晗道。
“张国公太客气了”言毕,赵晗自怀中取出一信,递与张龙,“张国公,本王有急务需返京城,烦请加急派人送往晋阳,亲手交予家兄。”
张龙接信,即刻吩咐手下前往送信,随后对赵晗道:“王爷既有要务,卑职不便再留。”
“张国公言重了。”
赵晗罢,便携神策军向京城进发,战俘及归顺的部族民众暂安于城门旁草场。
实则赵晗并不急于归途,如今神策军人人均备双骑,若快马疾驰,三两日内即可至京城。
或许赵晗至时,李浩尚未收信。
然赵晗不欲与朝中重臣过多纠葛,以免招摇过市,引来猜忌,即便父皇不除己,亦恐遭人监视,再者,显露过多才智,必受父皇重用至极。
数日后,赵晗终抵京城。
因未事先通告家中,故赵晗归来无人相迎。
但神策军骑兵入城的消息迅速流传,在外奔忙的王六率先闻讯,疾步奔回王府。
自家王爷归来,自己终可心安,不必再惶恐度日。
自上次受皇后惊吓后,王六恐惧至极,因教导赵晗之子,二人情谊深厚,赵晗无半点王爷架子,期间赵晗多次安抚王六,然王六心中恐惧依旧。
毕竟那是皇后娘娘,若真迁怒于己,赵晗未必能阻,尽管皇后平日待人和善,不代表其不会发怒。
张三身为仆从,在那时代等级制度森严,他怎能不心怀畏惧。
多数情况下,张三不敢返回王府安歇,只能在城外的客栈勉强过夜。
再加上之前林轩承诺要帮张三成家立业,张三因此更加卖力地发展生意。
知晓张三的处境后,婉儿亲自劝解了一番,张三的心情才略微舒缓,但那日王妃那股威严的气势已深深刻印在他的脑海里。
受此鼓舞,张三工作愈发勤勉,如今王府的商业活动正逐步向南方延伸。
在离王府还有几条街远的地方,张三便望见林轩骑着骏马,悠然地在市集上闲庭信步,张三激动得眼眶湿润。
“呜呜呜,大人,您终于回来了,我都快想死您了!”
话音未落,他已冲上前去,紧紧抱住了林轩的马腿,心中暗喜,自家大人归来,自己也有了依靠。
林轩略带不满地把腿抽回,迟疑片刻,终究没有踢出去,而是大声道:“别哭了,我刚回来,你就这副丧气样?”
“的见大人归来,心中太激动了。知道大人上了战场,的时常挂念您啊。”着,张三接过林轩的马缰绳,在前面为他牵马引路。
“最近府里有什么事吗?”林轩问道。
“大人,陛下得知王妃有孕,皇后娘娘便急忙赶来,一直住在王府。得知王爷去了前线,皇后娘娘竟吓得昏厥过去。”张三低声道。
闻听此言,林轩连忙追问:“王妃现在如何?”
“几位大人和太医都看过了,是惊吓过度,休养了两日已无大碍。可把我吓坏了。”张三回想起那日的情景,至今仍感到后怕。
得知无事,林轩心中一宽。他本是写信让兄长回来的,这下可好,有好戏瞧了。
话间,众人已至王府门前。林轩让张三留在门口,帮忙安顿随从,自己则匆匆朝府内走去。
林轩归来的消息自然有人禀报。进门后,他便遇见了匆匆而来的婉儿。见到林轩衣衫破旧、满脸风霜的模样,婉儿满心的思念瞬间化作泪水。
两人相隔数步,默默地凝视着对方。接着,林轩张开双臂,婉儿不顾仆人在场,径直扑入他怀郑
“呜呜,夫君,你终于回来了,吓死我了。”
林轩轻抚着婉儿的秀发,安慰道:“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别哭了。”
正当两人紧紧相拥时,皇后也听到林轩归来的消息,扶着丫鬟快步赶来。却只见两人相拥而泣的场景。
张三默默地遣散了所有仆人。林轩和婉儿拥抱了许久,才听见皇后缓缓道:“好了,进屋吧,在大庭广众之下成何体统。”
完,她带着丫鬟前往大厅。林轩和婉儿被皇后得有些羞涩。婉儿轻拍了一下林轩的肩膀,嗔怪道:“都怪你,让我失态了。”
林轩微微一笑,在婉儿耳畔轻声细语了几句,令婉儿脸颊绯红,欲伸手轻拧他的腰间,却落了空。
此时,林轩仍身着战甲。
二人相携步入正厅,张皇后已端坐于主位,林夫人于侧座静待,随后步入的还有张宇,在一旁恭敬站立。
林浩放开了婉晴的手,上前恭敬跪拜道:“孩儿北伐归来,参见母后。”
林浩跪伏在地,向张皇后行了大礼,举止恭敬至极。
张皇后的笑容温婉如初,起身望着林浩略显疲惫的面容,眼眶微湿。尽管他身披残破的战甲,却难掩其超凡的英姿。
“吾儿此行,战绩几何?”
林浩抱拳回答:“此番孩儿率五千精兵,于云州城下歼敌万余,后又亲率大军深入草原,俘虏并歼灭北夷部落数十支,缴获牛羊马匹无数,漠南草原已彻底安定。”
闻此捷报,林夫人在一旁搀扶着掩面哭泣的婉晴,张皇后的眼角也泛起了泪光,但脸上洋溢着骄傲。
“吾儿战场英勇,可有负家族之名?”
“孩儿每战必身先士卒,遇强敌而不退,令敌军闻风丧胆,斩敌无数。孩儿时刻铭记家族先辈忠君爱国之志,绝不敢有负家族之名。”
听完林浩的回答,张皇后携林夫人与婉晴向林浩深深行礼。
“吾儿为国征战,辛苦了。”
“为国为民,儿臣不敢言苦。”林浩恭敬回礼。
张皇后上前扶起林浩,一旁的张宇高声宣布:“卸甲!”
在旁的陈管家闻声,连忙带着几位侍女手捧托盘上前侍立。
此乃迎接征战归来的勇士之礼,意在向邻里亲朋、家族先辈宣告,吾儿为国而战,荣耀归乡。
询问战功,意在昭告下,吾儿为国立功。
张皇后亲手为林浩摘下头盔,心翼翼地置于侍女托盘之郑婉晴与林夫人亦上前协助卸下披风。
张皇后则代表家主林远,解下林浩的佩刀,走到门前,朝着京城与故乡的方向分别一拜。此举寓意儿孙征战归来,兵器染血,祈求祖宗庇护,保佑子孙平安。
随后,三人合力帮林浩卸下战甲。卸甲之礼,非家族长辈与妻子不可为,故张宇只能旁观。
战甲卸下后,林浩在侍女的伺候下洗漱完毕,心中暗自感叹一身轻松。
换上常服,林浩再次出现在正厅。
“二弟,太子殿下他……”林浩尚未坐稳,林夫人便急切询问,但突然意识到张皇后在场,遂戛然而止。
张皇后端坐主位,笑容满面,眼神中充满期待。
“弟妹,勿忧,大哥在大同城安好,整日随李将军在指挥部,闲暇时便漫步城墙。”
“今年的战略目标已达成,数日之后他便会归来。”
“老二,你们还有意再出征吗?”林夫人问道。
“确实如此,母亲。北疆虽已平定,但兵马集结匆忙,补给尚未齐全。我与兄长、张叔商议,打算待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再进军草原。”
“张强随父帅征战经年,经验丰富,功勋卓着,你们应多倾听他的见解。”李母嘱咐道。
“母亲放心,军中已无王爷,唯有统帅与将领。”赵煜回应。
闻言,李母满意地点头。
“赵五,你去城外铁骑营驻地找阿雷,让他率领铁骑营将士分批前往乐坊与浴坊享受一日,费用由王府支付。”赵煜不忘随他征战的士兵。
此番归来者仅千余人,铁骑营指挥官云骥仍在外未返。两月相处下来,阿雷已忠心耿耿,众人也接纳了他。
最终一战,阿雷游之功,让赵煜见识了他的能力。
赵煜有意效仿先辈,组建一支草原骑兵,由阿雷统率。
赵五离开后,赵煜又与三人深入讨论战事。夜幕降临,李母亲自下厨设宴,青莲与林氏欲帮忙。
李母让林氏离开,只留下青莲在厨房。
厨房里,两人长谈,青莲出去时脸颊微红,不时看向赵煜。
晚宴丰盛,皆是赵煜所爱。李母精心烹制,兄弟几人自受她照顾,对她的厨艺自是钟爱。
久别重逢,赵煜终于再次品尝到李母的厨艺,狼吞虎咽,让李母心疼,与青莲不停为他夹菜。
林氏忆起长子,眼眶泛红。
女子多情,此乃性。
察觉气氛微妙,赵煜放缓进食,边吃边道:“你们也吃,征战在外,总是匆匆用餐,习惯了。别只顾我,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对,都吃,都吃。”李母边边为赵煜夹了块腊肠。
此宴,除赵煜外,众人皆未尽欢,或担忧夫君,或思念孩儿。
喜欢大庆:娇妻美妾抱月楼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庆:娇妻美妾抱月楼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