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寻宝记

多情神刀

首页 >> 京城寻宝记 >> 京城寻宝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原胶兽界 视野之外 重生2010:傍富婆赚钱两不误 开局上门提亲,我带SSS级罪犯 反派:舔女主干嘛?女反派不香吗 首富从看广告开始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我家菜地连通小人国仙侠世界 都市修仙之我是仙尊 高龄巨星:六十岁才出道不算晚吧
京城寻宝记 多情神刀 - 京城寻宝记全文阅读 - 京城寻宝记txt下载 - 京城寻宝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

第13章 意外收获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等我回到店里,我赶紧问道,“大哥,是怎么回事啊?我这正谈着大买卖呢!”

老张满脸神秘,关好门窗,还拉上窗帘,低声对我,“我收拾房间的时候找到好东西啦,你好好看看,是不是宝贝。”

我还不以为意,心想这个破房子难道发现袁大头了?当时袁大头也不值钱,发现一个压胜的袁大头也不是什么大事啊?难道发现了一坛子袁大头,那可不错!

那几年,收藏市场上刚刚掀起了一股持续升温的\"袁大头\"银元收藏热潮。这种民国时期发行的袁世凯像银币,正从昔日的流通货币华丽转身,成为当下收藏界的新宠。在北京报国寺、上海云洲古玩城等全国各大收藏市场,袁大头交易区总是人气最旺的角落。品相普通的通货袁大头价格已突破千元大关,而诸如\"甘肃版\"、\"签字版\"等稀有品种,成交价更是屡创新高,一枚顶级品相的珍稀版别甚至能拍出数十万元的价。

老张着,从货架子下面掏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给我看,我心想,我那一坛子袁大头飞了。

我把这个黑乎乎的东西拿在手里一掂量还挺有分量,取笑道,“就这个啊,不就是个印章吗,在古玩市场一圈下来就能收百十斤。”又补充一句,“还不带重样的!”

我这不是故意挤兑老张,是有感而发。如今逛古玩市场,想淘方真印章可不容易。各个摊位摆满的\"名家篆刻\",十有八九都是新仿的玩意儿。上周在潘家园,就看见个老板信誓旦旦地推销一方\"齐白石刻印\",要价八万八,结果懂行的拿放大镜一照,连刀工都是机器刻的。现在的造假技术实在撩,老寿山石泡药水做旧,新刻的边款拿鞋油一抹,再配上个仿古锦盒,活脱脱就是\"流传有序\"的老物件。更离谱的是,有些摊主还会现场编故事,什么\"祖上在琉璃厂开过古玩铺\"、\"文革时藏在墙缝里躲过一劫\",得有鼻子有眼。倒是那些真正的好东西,要么被行家早早收走,要么就锁在保险柜里等着上拍卖会。普通收藏者想捡个漏,怕是比中彩票还难。

老张一本正经道,“你认真点,古玩城那里都是假玩意,这个肯定是真东西。”

“大哥,你怎么知道这是真东西?我看这就是个赝品,不值钱!”着,我就去拉窗帘开窗户,这屋子里一股子霉味,我过敏性鼻炎可受不了。

老张一把拉住我,眼里冒着精光,郑重地对我,“我对老玩意没啥研究,但我敢保证这肯定是真东西,而且是个官印。”

听他这么一,我也认真起来,问道,“你怎么这么肯定?要是真的,八成是金子做得呢!”

老张兴奋地道,“我以前当兵的时候,在河北保定,满城你知道吧?那里有个汉代侯王的墓,对,墓主是《三国演义》里大耳贼刘玄德的祖宗。我听老兵,1968年工程兵部队在满城一个山上实施一项国防建设工程。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并没有炸地碎石飞溅,战士们好奇向前探查,有一名战士竟然踏了空掉进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郑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墓。据老兵,当时出土了不少宝贝,其中有很多王爷的印章。我看这枚印章就像他们讲的那种印章。”

满城大墓我也比较熟悉,我看这块黑疙瘩不像汉印,迟疑地道,“这座大墓的主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共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等文物一万多件,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最为珍贵,出土文物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在已发掘的汉墓中首屈一指。但据我所知,墓里并没有发掘出金印,只发现了铜印和玉印。况且汉印都很,长宽不会超过1寸,因此也叫寸印,1寸是多长?古代按照“黄钟累黍”计量标准,1颗黍米是1分,10颗累长是1寸,100颗累长是1尺。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条件不同,生产的黍米大也不同,不同时期分、寸、尺实际长度也不同,根据很多专家考证汉代1寸大约2.1-2.3厘米,因此汉代印章尺寸一般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以前不是三寸金莲吗,脚长不超过10厘米,多可怕,那时候的妇女可遭罪了。我看这个印章长宽都要超过3寸了,肯定不是汉代的。虽然分量很重,但也肯定不是金子做得。”

老张疑惑道,“你刚才不是这八成是金子做的吗?”

我,“刚刚我掂量着很重,随口的,谁不想要金子。但如果这是金子做得,就这么大一坨要好几斤重了,肯定不是金子做的。我看应该铜做得或者某种硬木。”

现在我们看到的古代印章,大多数都是金属质地的,其实在古代木质印章使用更加普遍,远比我们想象的广泛。上至官府衙门,下至商贾百姓,木质印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玉石、金属印章相比,木质印章取材容易、制作简便,价格也更为亲民,成为寻常百姓最常使用的印信工具。在明清时期的市井生活中,几乎每个商铺都会备有一方木质商号印,用来盖在账本、契约上;读书人书房里也常备木刻的闲章,用于书画题跋或藏书钤印。这些木质印章多选用黄杨木、梨木等质地细腻的木材,由民间刻字匠人手工雕琢而成,虽然不及官印考究,却自有一番质朴韵味。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木质印章的使用还发展出独特的\"朱记\"传统——由于木质易吸油墨,人们更习惯用朱砂印泥,这反而形成了中国印章文化中独特的红色印记美学。不过木质印章也有其局限,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开裂,因此重要文书往往还是需要加盖更为持久的石材或金属印章。如今在博物馆里,偶尔还能见到保存完好的古代木质印章,那些深浅不一的刀痕中,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匠人远的力度与寻常百姓生活的温度。

老张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一听铜做得甚至有可能是木头做的,也有点气馁,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我一看这样子,也不好挫伤他的积极性,笑着对他,“我的好大哥,感谢你找到好东西不自己留着还想着我,你要是自己掖着,我也不知道啊。这件东西值不值钱不重要,你对我的情谊让我感动啊!”

老张道,“你的房子嘛,发现东西肯定是你的。不过我还是希望这件东西值点钱,卖了钱你总不能不分给我点吧!”

我一听差点摔倒,心想这个哥哥真是个实诚人。嘴上也不含糊,道,“肯定少不了你的。咱们都不懂这个,还是找个专家挂个号吧!”

我们正商量着,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等收拾好东西打开门走出去一看,原来是街道上的一群联防队员正在使劲摁住几个民工,那几个穿的又破又脏的民工吓得连话都不出来,脸上流露出痛苦和无奈的表情。

现在一些年轻朋友不知道什么是联防队员,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联防队全称\"治安联防队\",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1990年代)在公安机关指导下成立的群众性治安组织。主要存在于城市街道、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属于半官方性质的辅助治安力量。其成员多为社会待业青年、退伍军人或单位抽调职工,非正式警察编制。他们佩戴\"联防\"红袖标,部分配备警棍等简单装备,但无执法权。工资多由街道\/乡镇自筹,常与罚款金额挂钩。

在90年代的城乡结合部,联防队员欺压农民工的现象尤为突出。当时暂住证制度刚全面推行,许多进城的农民工因不熟悉政策或无力支付办证费用,成为联防队的重点\"关照\"对象。这些戴着红袖标的联防队员常在清晨堵在工地门口,或深夜突袭工棚,用警棍敲打着铁皮门喝令查证。农民工稍有迟疑,就会被推上三轮摩托\"带走教育\"——要么交上百元罚款(相当于几工钱),要么被送去筛沙子\"劳动学习\"。

更常见的是在街头随意拦截盘查。农民工穿着沾满水泥点子的工服走在路上,突然就被喝令站住。联防队员翻着证件挑刺:\"这照片不像你\"、\"印章模糊是假的\",然后直接撕毁证件要求\"补办\"。有些联防队甚至在长途车站设卡,刚下车的农民工还没找到工作,就先被罚得身无分文。敢争辩的往往会被扣上\"盲流\"帽子,连人带行李塞进面包车拉到郊外丢弃。

这些行为背后是扭曲的\"创收\"机制——当时许多联防队的工资与罚款金额挂钩。农民工既无维权意识,又怕得罪\"穿制服的\",只能默默忍受。这种系统性欺压,成为那个年代农民工进城必须经历的\"入门课\"。

老张是个极其富有正义感的男子汉,看到这种情况,气得他不轻,知道这群闲散青年组成的联防队又在欺负没有暂住证的民工了,如果放到平常,敲诈民工点钱也就罢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竟然打起人来。

那时候,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背井离乡,怀揣着改善生活的朴素愿望,却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遭遇了种种不公与欺辱。这些来自乡间的劳动者,往往被贴上“外来者”“低端劳动力”的标签,成为城市底层最脆弱的群体。

在建筑工地、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农民工的权益被系统性漠视已成常态。包工头肆意克扣血汗钱,工人们攥着皱巴巴的欠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简陋的工棚里挤着十几号人,发霉的被褥与裸露的电线交织成危险的生活图景;城市管理者挥舞着罚款单据,将摆摊谋生的贩追得四处奔逃。更令人心寒的是,当这些皮肤黝黑的劳动者挤上公交车时,常有乘客掩鼻侧目,仿佛他们身上带着原罪般的污秽。

劳务市场门口蹲守的人群中,常混迹着以介绍工作为名的骗子;医院急诊室会先查验他们的暂住证才肯施救;就连子女想进公办学校,也要面对借读费的高墙。某些私营企业主将农民工视为“会话的机器”,工伤致残后往往用几千块钱打发回乡。每当春节前后的讨薪潮涌起,总有人爬上塔吊以命相搏,这些极端场面背后,是无数被碾碎的尊严。

这种集体性歧视既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惯性,也掺杂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农民工用双手托起了城市的际线,自己却活在社会保障的阴影里。他们像候鸟般穿梭于城乡之间,既不被城市真正接纳,又难以回归熟悉的乡土,成为工业化浪潮中最沉重的注脚。

因为知道农民工不容易经常被欺负,所以,当老张看到这种情形的时候,他的正义感立即爆棚,赶紧走上前去,推开那个使劲掰着一个面色黢黑的民工胳膊的联防队员,怒道,“有事事,为什么这样欺辱人,你们有什么权力!”

我虽然知道老张是武警出身,拳脚功夫不错,但双拳难敌四手,我赶紧向前帮腔,嚷道,“哥几个别大白欺负人,丢咱们京城饶脸!”

那个被老张推开的联防队员二十多岁嘴巴长得很大,本来老张把他推开他就想伸手揍老张,现在看我过来帮腔,更是怒不可遏,骂道,“哪里蹦出来的乌龟王鞍,找死吗!识相的赶紧道歉,妨碍公务的把你们抓起来吃牢饭!”

他得这些不着四六的话让我和老张十分无语,但是其他联防队员见到自己人吃了亏,都纷纷嚷嚷着要收拾我们。老张面不改色,道,“这些都是来京城打工的农民,平常挣点辛苦钱不容易,人家又没有杀人放火,你们这样做是违法的。”

大嘴巴联防队员满脸不可思议,嘲笑道,“还出来英雄了,他们没有暂住证就是犯罪,就该挨揍,就该滚回农村挑大粪!”

这时候,在录像厅门口嗑瓜子的年轻吹起口哨:\"陈浩南大战山鸡啊!\"另外一个穿的确良衬衫的眼镜男推了推金丝镜:\"见义勇为?怕不是分赃不均。\"蹬二八大杠路过的胖妇女车把上挂的芹菜一甩一甩:\"早该整治这些盲流了,净偷鸡摸狗!\"

这些话一,老张脾气再好也没法忍了,喊了一声“我他妈的干死你!”一脚就朝着大嘴巴联防队员肚子踢了过去,只听“嗷”的一声,就重重地落在地上。

“伙子,你这下可闯大祸了!”一位大妈皱着眉,忧心忡忡地道。老张面露慌张,急忙蹲下身子,伸手探向联防队员的鼻息,就在他手指快要触碰到联防队员的鼻尖时,联防队员却猛地睁开眼睛,双手胡乱挥舞,嘴里叫嚷着:“打人啦,救命啊!”还妄图伸手去抓老张的脸。老张反应迅速,侧身一闪,顺势一把擒住联防队员的手腕,将他死死摁住。

喜欢京城寻宝记请大家收藏:(m.6xsz.com)京城寻宝记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末世余光 战神殿 穿书之嫡妻悠闲 从吞噬星空开始垂钓之旅 仙路至尊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遵命,鬼小姐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巫界术士 妻女葬身火海,陆总夜夜忏悔跪破了膝盖 如果晨光有声音 快穿之炮灰打脸忙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纵横鬼谷八荒的沙雕玩家们 烈火南明二十年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斗罗之金龙逆世 大医无疆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经典收藏 别人武大玩泥巴,你参军成元帅? 一夜暴富!我的工厂通古今 抗战惊雷 龙傲都市 开局成为世界之主穿越诸天 我的十大邪王面具 都市:我的异能无极限 阴阳鬼使,坐拥两界红颜 全民御兽:手握山海经的我无敌了 重燃青春的逆袭 仙尊下凡:我那冥顽不灵的龙凤仙 演唱会被天后告白,我重生了 彪炳日月之范德彪的二三事 铁血特卫 高考还有半年,我觉醒了超能力! 我在港综抽奖 暖婚撩妻 娱乐:德云第一怼,老郭慌了 华夏英魂独领风骚 纵横黑道
最近更新 抗战穿成扶桑贵族,我也很抓狂! 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村火 都重生了,谁还不是多情小伙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重生:金融巨子归来为爱涤荡乾坤 年后一起做空华尔街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我在北极抓龙的日子 傻娃蜕变记 轻熟御姐:师弟别捣蛋,我怀孕了 我的战神女婿 打工路上遇到的女人们 穿越60年代,我有九层宝塔空间 难忘的1960 成为神医后,我被村花包围了!
京城寻宝记 多情神刀 - 京城寻宝记txt下载 - 京城寻宝记最新章节 - 京城寻宝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