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群臣激辩,剑拔弩张。
崔题孤身立于丹陛之下,如同风暴中心的一叶扁舟,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问与审牛
“肃国公乃太后胞弟,陛下国舅,如此贵戚,竟遭无凭指证,乃至不堪其辱,自戕以证清白!敢问三法司审案之时,可有手段失当、逼供过甚之责?”一名曾为林府幕僚、后经林翎提携入誓官员率先发难,声音悲愤激昂。
此言一出,旧党官员、林氏党羽群起响应。
“听闻林府上下,无论亲疏远近,皆被大理寺、御史台传唤审问!外戚之事,本当由外宗正司审理,崔相公却仗着判官之权,僭越行事,如今竟逼死国公!试问,三法司判官便可如此枉顾王法,只手遮吗?”
“哼,什么王法,我看是徇私报复!”御史中丞刘敏踏前一步,目光如淬毒的冰锥,直刺崔题,“云集楼诗案旧怨,谁人不知?有人对肃国公怀恨在心久矣,如今好不容易攀扯上‘勾结叛国’这等滔罪名,岂能不弹冠相庆?管他有无实据,只管严刑拷打,直至将人逼死方休!”
他猛地高举手中笏板,声音拔高,响彻大殿,“陛下,若纵容慈排除异己、构陷忠良的卑劣行径,今日能攻讦肃国公,明日便能构陷宰执,长此以往,满朝文武,人人自危!朝纲何在?法度何存?臣恳请陛下明鉴,为肃国公做主!”
“请陛下为肃国公做主!”
“请陛下严惩奸佞!”
声浪如潮,黑压压一片官员躬身拜请,汇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威压,直扑崔题。
崔题立于原地,手持玉笏,身形挺拔如松,面上却无半分波澜。
他甚至微微阖上眼帘,嘴角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近乎嘲讽的弧度,仿佛在欣赏一出早已看透结局的闹剧。
御座之上,皇帝的目光扫过阶下群情激愤的臣工,又落在那道孤绝的身影上。他轻咳一声,声音带着一丝刻意压低的冷意:“崔卿,你有何话?”
崔题缓缓睁开眼,眸中一片沉静。
他持笏出列,躬身行礼,声音平稳无波:“回陛下,臣审案,皆依律循证。赵九娘指控在前,臣顺藤摸瓜,查证其与延朔党、鬼樊楼之关联,传唤林府相关热问询,皆合规合法。肃国公自戕……实出臣意料之外。”
他微微一顿,目光锐利地扫过刘敏、吴公等人,语锋陡然一转,“臣亦不解……此案分明事关林府,为何诸公,竟比林氏族人更为焦灼?”
参知政事吴公怒发冲冠,斥骂道,“崔题,你还要狡辩!难道非得将林府满门逼死,才肯罢休不成?”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僵持不下之际,殿外,一名黄门脚步匆匆,绕过群臣,疾步趋至御前何都知身侧,低声耳语。
何都知脸色微变,躬身向皇帝禀报:“陛下,外宗正司于肃国公自缢书房中,搜得遗书一封,另有关键遗物!”
“呈上!”皇帝沉声道。
黄门引着一名绿袍宗正司官员快步上殿。那官员双手高举,一手托着一封素笺,另一手,赫然托着一块玄铁幽烁、形制古朴的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
“先帝赐予林府的免死金牌?”
满殿哗然,惊呼声此起彼伏。
崔题眸光凛然,心头一沉,隐约猜投了林氏布下的局。
皇帝接过遗书,目光扫过纸页,脸色愈发阴沉。他冷哼一声,将遗书重重掷给何都知:“念!”
何都知展开遗书,深吸一口气,维持惯常平稳无波的声音,徐徐高声念道:“臣父及臣兄,侍奉先帝,披肝沥胆,建功立业,故蒙先帝恩,赐下丹书铁券,以彰忠义。臣虽无父兄之能,然时刻以父兄品性自勉,今因经营鬼樊楼失察,酿成殃民大祸,自知罪孽深重,无颜面圣,不敢求陛下饶恕……
“然通敌叛国之污名,实乃构陷!此不惟辱臣一身,更辱及父兄忠义,玷污丹书铁券之荣光,臣百死莫赎!一切皆因臣一时之过,致使家族门楣蒙羞,臣自责自醒,痛彻心扉,更不愿懦弱苟活,凭父兄以命搏来之铁券自保,唯有一死,以明心志。臣誓死忠于国君,绝无半分叛国之念!”
遗书念罢,殿内死寂一片。
何都知抬眼望向崔题,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与深深的怜悯。
短暂的死寂后,是旧党更加汹涌的攻讦。
“肃国公祖上功勋卓着,获赐丹书铁券,纵使三法司定罪,有此铁券护身,亦可免死!可他宁可自缢以证清白,也不愿蒙冤苟活,这是受了何等大的委屈,等不公的对待!”
“丹书铁券,百年难遇,慈功勋贵戚,竟被逼至如此绝境!崔题,你罪不容诛!”
“崔题此人,五年前便倒行逆施,推行新政,酿成饿殍遍野之祸!如今故态复萌,一意孤行,逼死忠君爱国、功勋之后!如催倒黑白,忠奸不分,搅乱朝纲,岂不正应帘年‘白虎星犯日’之谶言?恳请陛下切莫听信人谗言,还肃国公清白!”
“崔题身为三法司判官,手段酷烈,徇私报复,无证拘人,逼死勋贵!渎职失察,罪大恶极!请陛下严惩!”
“请陛下严惩崔题!”
“请陛下严惩崔题!”
声浪如雷,震耳欲聋。这一次,矛头直指崔题本人,这会群臣激愤进谏剥夺崔题的差遣,下一步又当如何,该像五年前,把他下狱流放,甚至更甚?
崔题立于风暴中心,目光却越过喧嚣的人群,直直投向御座之上的皇帝。
皇帝亦盯着他,眼神幽深难测,仿佛在掂量,在权衡。
崔题心中一片冰寒,并无意外。帝王心术,他早已领教。
只是他料想不到太后如此手段百出,林家当年,不过凭一介卑微出身的太后入宫得宠,便鸡犬升。
林翎父兄当年促成先帝与北契结盟,向北方纳贡,换来短暂太平,先帝为笼络林氏,加之太后盛宠,便轻易赐下这丹书铁券!
此物得来伴随国朝屈辱,林家素来很少提及,众人几乎忘了此事。
如今,太后为保根基,竟能动肃国公自戕谢罪,再抛出这封泣血遗书与象征无上荣宠的丹书铁券,一死,一证,林氏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而他崔题,这柄试图劈开黑暗的“破云之剑”,此刻却成了串在架上、任人炙烤的鱼肉。
在丹书铁券的无上权威与汹涌群僚之怨面前,他如何还能继续深挖此案?
可真是心狠手辣的断尾求生招式!
崔题眼底寒光凛冽,心中却是一片洞悉后的冰冷清明。
这盘棋,远未能结束!
喜欢墨香策山河请大家收藏:(m.6xsz.com)墨香策山河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