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高武,我一步一步的变强 我刚中了五万亿 最强A股之王 我带着仙术,回归都市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重生1988活成自己想要的的样 原胶兽界 我才十八岁,有万亿资产很合理吧 我怎么穿越到了思密达 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

第455集:天文观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观星台记事

第一章 铜仪初成

咸阳西郭的观星台刚过巳时,青铜铸就的浑仪已被晨光镀上一层暖芒。太史令张苍枯瘦的手指抚过仪壁上细密的刻度,指腹能触到铸造时留下的细微凸痕,那是少府工坊百名工匠三个月来的心血。

“公输先生,这‘地龙’传动当真能让仪盘随星象同步转动?”张苍侧头看向身旁身着褐衫的工匠,语气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牵他执掌太史局十余年,从秦孝公时简陋的土圭测影,到如今这高逾丈许的浑仪,秦国文器具的每一次进步,都浸着他与同僚的心血。

公输般上前转动仪底的曲柄,铜制齿轮咬合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仪盘上代表北斗的七颗铜珠缓缓移动,与穹顶窗中真实的星象渐渐重合。“张大人放心,地龙内置十二组齿轮,每组齿数依二十八宿运行周期测算,昼夜转一周误差不超三刻。”他指着仪盘边缘的水槽,“这‘定水平’能保证仪身始终平稳,即便是阴雨连绵的日子,也能凭刻度推演星位。”

正在此时,观星台的石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内侍李信捧着一卷竹简快步上来,额前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张大人,君上召您即刻入宫,是齐国使者带来了他们新测的冬至时刻,要与我大秦历法比对。”

张苍心中一凛。冬至时刻的测算精度,直接关系到历法的准确性。秦国现行的《颛顼历》虽经秦昭王时修订,但与各国交流日益频繁后,历法差异带来的不便愈发明显。他匆匆嘱咐助手陈篆:“继续观测荧惑(火星)轨迹,每时辰记录一次位置,我去去就回。”

咸阳宫的章台殿内,秦王政正手持齐国历法竹简凝神细看。见张苍进来,他抬手示意:“先生看看,齐人测得冬至日在十一月庚子,比我大秦历法早了两刻。”

张苍接过竹简,指尖在“庚子”二字上停顿片刻。他知道,两刻钟的误差看似微,累积三年便会相差一日,若用于指导农耕,很可能导致农时延误。“君上,齐人用的是圭表测影法,受地形与日影清晰度影响较大。我观星台上月用浑仪测算,冬至当在十一月辛丑丑时,与旧历一致。”

“哦?”秦王政眼中闪过一丝兴味,“那先生可有把握证明我大秦历法更准?”

“臣请求明日在观星台与齐使当众比对。”张苍躬身答道,“浑仪可模拟星象运行,再辅以圭表实测,定能辨明真伪。”

秦王政颔首:“好。若能证我大秦历法精准,不仅能彰显我朝文之盛,更能让诸侯信服。先生需做好万全准备。”

第二章 观星辨历

次日清晨,观星台四周已围满了闻讯而来的官员与士子。齐国使者淳于越身着绣有日月纹样的朝服,站在浑仪前,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他身后的两名齐国太史捧着圭表,显然对自家的观测结果颇有信心。

张苍示意陈篆启动浑仪,随着地龙齿轮缓缓转动,仪盘上的星象与东方际渐渐呼应。“淳于大夫请看,”他指向仪盘上的冬至点标记,“此刻荧惑位于房宿二度,按照星象运行规律,冬至日太阳会运行至南回归线,此时圭表日影最长。”

淳于越上前查看圭表,只见表杆投下的影子正落在刻度最北端。他让人取出齐国带来的圭表,与秦国的圭表并列放置,不多时便发现两道影子长度略有差异。“张大人,齐地纬度较秦地偏南,圭表刻度本就不同,以此定论未免牵强。”

张苍早有准备,他让人抬来一个铜制的“漏刻”,壶中水正顺着细管缓缓滴入下方的容器。“漏刻已校准,每刻精准无误。再过一个时辰便是丑时,若此时日影达到今日最长,便证明我大秦历法无误。”

众人屏息等待,观星台上只剩下漏刻水滴的“滴答”声。陈篆手持竹简,每隔一刻钟便记录一次日影长度。当漏刻显示丑时已到,他突然高声喊道:“日影最长!比子时测得长三分!”

淳于越快步上前,亲自测量后沉默良久,终于躬身道:“秦历精准,齐人不及。”

秦王政见状龙颜大悦,当即下令:“太史局可将浑仪测算之法编撰成书,分发各郡县观星台。今后各郡需每季度上报星象观测记录,务求历法愈发精准。”

待众人散去,张苍独自留在观星台。陈篆看着他专注调整浑仪的身影,轻声问道:“先生,为何齐人测得的冬至时刻会有偏差?”

张苍指着仪盘上的黄道轨迹:“齐人只测日影,却未考虑岁差。星辰运行并非一成不变,每百年冬至点会西移一分。若只守旧法,误差只会越来越大。”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的际,“我大秦要统一下,历法必先统一。这观星台,便是为万世基业打下的根基。”

第三章 星象预警

入秋后的一场暴雨,让渭水水位暴涨。观星台的铜漏因湿气太重,刻度开始模糊。张苍带着工匠们连续忙碌了三日,才将漏刻修复完好。这夜里,他正伏案整理各郡上报的星象记录,陈篆突然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

“先生!荧惑逆行至心宿附近,与古籍中记载的‘荧惑守心’象一致!”陈篆手中的竹简因颤抖而发出声响。“荧惑守心”在古人眼中是大凶之兆,预示着君王有灾或下大乱。

张苍心中一紧,连忙跟着陈篆登上观星台。夜空晴朗无云,火星正停留在心宿二旁,暗红色的光芒在众星中格外显眼。他取出文古籍,翻到记载“荧惑守心”的篇章,指尖在竹简上反复摩挲。

“此事需立刻禀报君上。”张苍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他知道,秦王政虽不信鬼神之,但这种关乎下人心的象,若不及时应对,很可能引发民间恐慌。

入宫的路上,张苍脑海中不断思索应对之策。他想起去年在陇西郡观测时,当地老农过的话:“火星逆行时,往往会有异常气。”或许可以从实际影响入手,淡化象的凶兆意味。

秦王政听闻“荧惑守心”,果然眉头紧锁。张苍连忙奏道:“君上,臣观此象,推测未来数月可能出现极端气。臣建议即刻下令各郡加固堤坝、修缮粮仓,同时让农官指导百姓提前收割成熟的作物,以应对可能的灾害。”

秦王政沉吟片刻,点头道:“先生所言有理。与其纠结象寓意,不如务实应对。传令下去,各郡太守亲自负责防灾事宜,太史局需密切关注星象变化,及时上报异常。”

随后的一个月,张苍带领太史局官员日夜观测。他们发现除了荧惑逆行,月行轨迹也出现了细微偏差。根据这些观测数据,张苍预判关中地区可能会有霜冻提前到来。他立即上书秦王,建议将秋收时间提前十日。

果然,就在秋收结束后的第三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席卷关郑由于准备充分,秦国的粮食损失远于往年。百姓们纷纷称赞历法精准,连之前对“荧惑守心”心存担忧的人,也渐渐放下了顾虑。

淳于越再次来到观星台时,看着眼前忙碌的太史局官员,由衷感叹:“秦之文,已非六国所能及。观星不仅为修订历法,更能预警灾害,此乃利民之政啊。”

张苍笑着递给他一卷新编撰的《星象考》:“文之道,在于探索地规律,而非迷信吉凶。我大秦观星台,愿与各国共享观测成果,共促历法精准。”

第四章 历法惠民

冬至将至,咸阳城外的村落里,老农王二柱正拿着官府分发的《农时历》,在田埂上仔细查看。册子上用简洁的文字写着:“冬至后五日,可种麦;大寒前,需灌溉麦田。”这些标注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往年,王二柱都是凭着老经验耕种,有时赶上气异常,庄稼便会减产。今年春,郡里的农官带着太史局修订的《农时历》下乡宣讲,还教大家根据节气判断播种时机。他按照历法播种的夏粮,收成比去年多了两成。

“二柱叔,你看这历书上,明日冬至,日影最长,往后白就越来越长了。”邻居家的伙子李石头凑过来,指着册子上的图画。那是一幅简化的浑仪图,旁边配有明,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

王二柱点点头:“可不是嘛。去年冬我没及时给麦子盖土,冻坏了不少。今年照着历书上的日子做,麦子长得壮实着呢。”他抬头望向咸阳方向,“听城里的观星台有个大铜仪,能算出日月星辰的运行,这历书就是靠那东西编出来的。”

此时,观星台内正一片忙碌。张苍带领官员们将新测得的节气数据刻在石碑上,准备运往各郡县。陈篆拿着一卷竹简匆匆走来:“先生,南海郡送来急报,他们根据我们提供的星象数据,成功预测了台风的到来,避免了船只损失。”

张苍接过竹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南海郡是秦国新设的郡县,地处沿海,航海贸易日益频繁。之前因缺乏准确的文指导,常有商船因遭遇台风而沉没。太史局根据观星台观测的星象变化,总结出台风来临前的星象特征,传至南海郡后,已多次成功预警。

“把南海郡的经验整理成书,分发到所有沿海郡县。”张苍嘱咐道,“另外,让各郡观星台加强对行星运行的观测,尤其是水星和金星,它们的出没规律对航海至关重要。”

没过多久,秦王政亲临观星台。他看着石碑上清晰的节气刻度,又登上高台眺望远方,感慨道:“先生多年心血,终见成效。如今历法精准,农有所依,商有所循,此乃大秦之幸。”

张苍躬身答道:“此乃君上重视文之故。臣听闻民间称《农时历》为‘利民历’,这便是对我等最大的肯定。”他指向浑仪,“待来年,臣计划在各郡观星台增设‘候风仪’,可预测风向变化,届时无论是农耕还是航海,都能更有保障。”

秦王政颔首:“准奏。所需人力物力,可直接向少府支取。朕要让下人知道,大秦不仅有强大的兵力,更有造福百姓的智慧。”

夜色渐浓,观星台上的灯火依旧明亮。张苍与陈篆等人围在浑仪旁,继续观测星象。铜仪转动的“咔嗒”声与漏刻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诉着秦国文事业的蓬勃发展。远方的际,星辰璀璨,仿佛在见证这个王朝用智慧与汗水,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第五章 薪火相传

春去秋来,转眼已是三年。观星台的浑仪经过多次校准,误差已缩到每昼夜不足一刻。陈篆也从当年的助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文官,时常代替张苍前往各郡指导观测工作。

这年夏,关中遭遇大旱。张苍根据星象观测,预判八月中旬会有降雨。他立即上书秦王,建议各地做好蓄水准备。然而,眼看八月中旬已过,雨水却迟迟未到。百姓们开始焦虑,甚至有流言历法失灵,上要降罪于秦。

陈篆看着观星台外聚集的百姓,心中焦急万分。他多次检查浑仪和观测记录,却始终找不到问题所在。“先生,会不会是我们的观测有误?”他忍不住向张苍问道。

张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陈篆登上观星台的最高处。“你看,最近几日荧惑的亮度是否有变化?”他指着夜空。

陈篆仔细观察片刻,恍然大悟:“荧惑亮度比之前暗了少许,这明它与地球的距离在增加,运行速度也会随之变化!我们之前测算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才导致降雨时间预判偏差。”

张苍点点头:“文观测永无止境,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修正误差,让历法越来越精准。”他当即下令,重新测算降雨时间,并派人向百姓解释偏差原因。

三日后,一场及时雨终于降临关郑百姓们欢呼雀跃,之前的流言不攻自破。陈篆在记录观测数据时,深刻体会到张苍所的“严谨”二字的分量。

不久后,张苍因年事已高,向秦王请辞。秦王政再三挽留无果,最终任命陈篆为新任太史令,并叮嘱他:“继承张苍先生的事业,让大秦的文历法继续造福百姓。”

交接那日,张苍带着陈篆走遍观星台的每一个角落,从浑仪的维护技巧,到星象记录的注意事项,一一详细讲解。“这观星台不仅是观测星象的地方,更是传承智慧的场所。”张苍抚摸着铜仪上的刻度,“我大秦要统一下,文化统一至关重要。历法精准,便能让不同地域的百姓在同一时序下劳作生活,这便是凝聚力啊。”

陈篆郑重点头:“先生放心,弟子定不负所停今后,我会组织太史局官员深入研究星象规律,不仅要完善历法,还要探索更多文奥秘,为大秦的发展贡献力量。”

夕阳下,张苍离开观星台时,回头望去,只见陈篆正带领官员们忙碌地观测记录,浑仪在余晖中闪耀着光芒。他知道,秦国的文事业,就像这观星台上的灯火,会一代代传承下去,照亮王朝前行的道路。而那些刻在石碑上的节气刻度,那些记录星象的竹简,终将成为大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珍贵。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6xsz.com)历代风云五千年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仙路至尊 爹地,妈咪真的会魔法!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猛鬼故事情怀篇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妖孽霸主 巫界术士 重生:权势巅峰 红颜助我证长生 阴孕难违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都市超强狂龙 皇帝:七皇子何时来反?朕开城门来迎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怪兽大狂飙 天选与创世
经典收藏 海贼王之蓝色魅影 全职法师之我是哲罗 重回1990:我靠创业致富 燃烧大明 我才十八岁,有万亿资产很合理吧 文娱之这个明星全都要 想当老师的我,被迫加入十二纹章 恶魔果实时代:我百倍增幅黑刀夜 重生的我成为了万人迷 都市:我的异能无极限 极品狂少 贵妇险中求 斗罗绝世:雨浩重生 万界冒险棋系统 逍遥小镇长 重生华夏科技教父 龙傲都市 重生2010:傍富婆赚钱两不误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演唱会被天后告白,我重生了
最近更新 重生急诊医生:从挽救市长千金开始 都重生了,肯定要尽情浪 【我】的诞生 四十阿姨恋上我,让厂长喊叫爹! 能与动物交流他成了国宝 三界长生传 黑欲人生 乡驴乱人欲 贴身保镖:美女总裁很怕疼 道北风云 步步登阶 神豪:开局系统奖励三千亿? 奶爸学园 隐妻 情牵欲扰 仕途浮沉 我有亿万反派大佬,镇压一切主角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无人区:开局肉身点满 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