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雍端坐高堂,与谋士肥义对视一眼,平声道:
“寡人除奸扫恶,使赵国得以休养生息,然值此大争之世,环强横视,,内忧外患,各国无不治兵缮甲,以图王霸之业。”
“倘若赵国想脱颖而出,当移风俗、变服饰、强军事,方可图强求存!”
“既然胡人战法颇有值得借鉴之处,何不令我国军士仿照胡服骑射,师夷长技,建立骑兵之军,效其所长?”
早在这场朝会之前,赵雍就曾放出消息要进行改革。
空穴来风,整个赵国都议论纷纷。
所谓的胡服骑射,其本质是通过‘师夷长技’实现军事体系颠覆性升级。
首当其冲的,便是废除传统中原服饰,废弃宽袍大袖,改为穿北方游牧民族的短衣、窄袖,以便肢体活动。
以合裆长裤取代下裳,搭配皮靴和束腰带,腰间增设挂钩悬挂武器。
且观其意思,服装的推广不仅仅只在军队,而是包括全国军民,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士卒。
此乃胡服骑射中的——胡服。
骑射就更好理解了,无外乎大规模训练士兵骑马射箭,将骑兵从辅助兵种提升为主力。
然后引入游牧民族的机动战术,例如远程奔袭、迂回包抄,取代传统车战与步兵方阵。
并设立‘骑射九考’科目(马上连射、急停回射等),制定骑兵选拔标准(身高175cm以上、能开三石弓)。
将戈改为刀剑,新增短矛、投矛、钩镰等近战武器,马具革新、弓箭强化,重构战术体系,并促进中原与游牧文化的交融。
胡服骑射的改革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漫长的时间演变,同样也需要海量的金银支持。
所幸,现在的赵国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那遍布下的酒肆,赵雍已全盘接手,海量的金银完全支持他进行改革。
起来,那三人还真是赵国福星,不仅铲除秦、魏两尊大敌,还留下了庞大资产。
若非三人连带三族都已覆灭,他非得给三人磕头不成。
赵雍双眼如炬,仿佛已经看到赵国屹立世界之巅。
底下的众多大臣却是对视一眼,暗暗心惊。
到底是年轻人,上来就是大动作。
然而改革又谈何容易,其中触及了不知多少王公贵族利益,立马就有大臣跳出来反对道:
“君上,万万不可啊!”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原则中原之,以中夏之人而崇夷狄之法,何异于以人之身,而效禽兽之习?!”
“如此,赵国威严何在,君上威严何在,莫不是让下诸侯嗤笑之?”
一时间,附和声连连,反对的话语响彻朝堂上下。
看得一旁的菜头苦笑连连。
改革变法,从来都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
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多,困难重重,君不见连秦国都因此大举屠刀,杀光一众反对之人?
以甘龙为首的老氏族们被连根拔起,太子嬴驷流放山野,甚至还付出了余太傅的生命这才堪堪推动成功耕战体系。
赵雍仅凭三言两语就想推动胡服骑射,无异于痴人梦。
凡改革变法,无一不需要大志向,大毅力!
好在赵雍也不是完全没准备,眼眸轻垂间,立马就有大臣跳出来同反对派打擂台。
“此言大谬,若国破家亡,社稷不存,怕才是见笑于诸侯下!”
“曾经的魏国何等强大,可今却被秦国如丧家之犬般灭国,复国也只是苟延残喘,需看他国脸色行事。”
“秦惠文王龙门称王时,君上何等卑微哀求,几乎行家臣之礼,莫非习夷狄让诸侯嗤笑,卑微求饶就不被嗤笑了?”
“还是,你不舍手中权力,故意阻拦改革变法,君上…此人顾利而忘社稷,当斩!”
此话一出,反对派当即面色大变。
三人组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血腥屠刀遍布赵国上下,这个时间点和权臣扯上关系…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可还不等他反驳,同赵雍南征北战的将领又跳了出来,作揖道:
“君上所言是极,胡骑来如飞鸟,去若绝弦,若是我赵国加以改进,今后面对诸国岂有不胜之理乎?!”
“臣以为,推行胡服骑射,刻不容缓!”
两人你一言我一言,正式将改革变法推上风口浪口。
在他们口中,仿佛只要进行了胡服骑射,明赵国就能横推整个下一样。
不过任凭两人如何巧舌如簧,菜头都对此不抱希望,冷笑连连。
若这样就能完成改革变法,那也太瞧那些藏在阴影中的大臣们了。
遥想当年她与唐方生、秦云把控朝堂上下,要钱有钱要兵有兵,为何迟迟不推动改革变法?
是因为不想,还是因为想不出来改革方向?
都不是,而是因为不敢。
三人强大,但还不至于强大到无视满朝文武,之所以容忍三人把持朝纲,无外乎和他们核心利益没有冲突。
当触及核心利益,你看这群人拼不拼命就完事了,分分钟就是清君侧。
所以赵雍想要推动胡服骑射,绝非易事,且不国内的一众反对派,光是儒家都够赵雍喝一壶。
学习夷狄礼仪,你就看推行周礼的儒家,干不干赵国就完事了。
论语论语,先抡再语,真以为现在的儒家是后世儒家?
个个身怀绝技,习得君子六艺。
尊胡人礼仪,置周礼于何地,置儒家脸面于何地?
前有神农山墨家问罪嬴渠梁,保不齐后边就有三千儒家弟子问罪赵雍。
还是那句话:改革变法者,无一不是大毅力大志向之人!
喜欢说好做游戏,五千年历史什么鬼?请大家收藏:(m.6xsz.com)说好做游戏,五千年历史什么鬼?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