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逍遥御风

首页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爹,你穿越明末了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最强退伍兵 从小土匪做起 一统大宋 工业中华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逍遥御风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全文阅读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txt下载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01章 政通人和 洪武盛世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暮去朝来,寒来暑往。

朱元璋身着明黄常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上的镇纸,目光如炬地扫过阶下众臣。

户部尚书李俨手中的奏折在殿内烛光下泛着明黄的光泽,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却又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启禀陛下,这是最新的赋税奏折。自英王殿下在大明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均田制等新政以来,不过一年零三个月,我大明田赋收入竟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新增垦田达二百三十万顷!”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礼部尚书牛谅忍不住向前半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二百三十万顷?这、这如何做到的?”

朱元璋的目光骤然一凝,落在李俨身上:“详细。”

李俨深吸一口气,展开奏折:“陛下,北方河套平原,三万移民在黄河故道旁屯田,如今那里水渠如织,新麦垂穗。”

“负责督垦的官员在奏报中写道:‘昔日白骨盈野处,现闻鸡鸣犬吠声。’辽东半岛,自设立辽东边垦司后,十万移民携带官府配发的铁犁与稻种,在鸭绿江畔开垦出六十万亩水田,稻米产量首次超过江南部分州府。”

殿外,北风呼啸,殿内却寂静如夜。众臣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撼。他们记得洪武初年,北方边疆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如今不过数年,竟有如此变化。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思绪纷飞。那时,朱文正跪在他面前,神情坚定:“四叔,如今我大明虽立,但民生凋敝,边疆不稳。若想长治久安,必须在赋税、土地、移民等方面痛下改革。”

摊丁入亩,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按田亩征税,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均田制,重新丈量土地,按人口分配,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移民拓边,将中原无地百姓迁往边疆,给予土地、农具、种子,既解决了内地人多地少的问题,又充实了边疆。

劝嫁令,鼓励适龄男女成婚,寡妇再嫁,组建新家庭,给予开垦“夫妻田”的奖励,人口迅速增长。

这些政策刚提出时,朝堂上反对声一片。有人“祖宗成法不可变”,有龋心移民会引发动乱,有人质疑劝嫁令干涉百姓生活。

如今,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李俨继续汇报:“赋税的激增带来国库充盈,朝廷得以大力发展工商业。苏州新落成的官营纺织厂昼夜轰鸣,三百架新式织机吞吐着江南的棉花与蚕丝,每月出产绸缎达五千匹。”

“苏州、杭州等地的民间纺织作坊更是如雨后春笋,仅松江府便新增纺织厂一百二十家,‘衣被下’的美誉愈发名副其实。”

“矿业也迎来黄金时代,”李俨的声音愈发激昂,“山西大同的煤矿规模扩大三倍,每日产煤千余担,运煤的车队从矿区蜿蜒至京城,沿途客栈、铁匠铺纷纷兴起。”

“人口方面,去年全国新增人口达一百二十万。各大城市商贾云集,长安街的商铺租金翻了两番,扬州码头停泊的商船数量再创新高。”

“因劝嫁令,寡妇再嫁之风盛行,组建的新家庭开垦出无数‘夫妻田’,开垦出来的田土,三分上交皇田外,余下七成划入自家永业田,农谚‘一家五口,十亩良田’成为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到这里,李俨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诸位大臣:“国家劝课农桑,民间着书立盛行,甚至出现了专门记录新作物种植方法的《垦荒要术》,成为百姓的案头必备。”

殿内,大臣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赞叹。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殿下的朱文正身上。朱文正身着亲王服色,身姿挺拔,神情依旧沉稳,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想起今日早朝之前,他收到的来自西北的密报。在与东察合台汗国边界,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市正在举校大明的绸盯瓷器在这里交易,市集上人头攒动,不同语言的交谈声此起彼伏。

当地的老驿卒感慨:“以前这里十半月都见不到几个外人,现在跟过节似的,连西域的商人都常来。”

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有长安打底,各大城池外城开始扩建,宽阔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酒楼、茶馆、戏楼鳞次栉比。每逢节庆,大街张灯结彩,舞龙舞狮、杂耍表演轮番登场,热闹非凡。

孩子们举着糖人,穿梭在人群中嬉笑打闹,老人们坐在茶馆里,一边品着新茶,一边谈论着新政带来的变化。

冬至祭仪式当,朱元璋身着祭服,站在坛之上,望着长安城外新开辟的万亩良田。

麦田一望无际,虽已入冬,却能想象到来年春的生机勃勃。

杨宪治理关中六年卓有成效,伊始便贴出《安民十二策》,首条便是“复籍归田”——凡流散百姓持旧户牒返乡者,除可赐予永业田三亩外,每丁额外分给皇田七亩,官府供耕牛一头、铁犁一具、稻麦种三斗。

关中旧有龙首渠、郑白渠等灌溉系统,因战乱淤塞多年。

朱文正征服瓦剌后,征发瓦剌牧民两万,组成“渠工营”,交予杨宪。杨宪也颇为争气,自己头戴斗笠、脚穿麻鞋,每日在渠边督工。

他采纳当地老匠建议,在龙首渠上游修筑简易水闸,又沿渠栽种耐旱的榆树、槐树固堤,修复扩建郑国渠、三白渠,灌溉面积超越秦汉。

当清澈的渠水重新流入长安北郊的万亩良田时,百姓跪伏渠边,称其为“杨公渠”。据《长安府志》载,当年秋熟,仅泾阳一县的稻米、麦产量便较洪武元年增长六成。

关中平原再度成为膏壤沃野、府之国,关中八百里秦川稻麦轮作,维持双丰格局 ,彻底摆脱对川蜀地区的粮食依赖,实现自给自足。

洪武盛世俨然已经来临。

喜欢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权势巅峰 睁眼退亲,暴躁农女带领全家吃香喝辣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完美世界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今天得到男神青睐了吗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诱梦 穿书后,我的四个崽崽又萌又炸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婚姻反击战 惊!豪门全家靠听我心声获救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夜妖录 仙魔:我靠加点肉身成圣 长夜难眠迷案 2024年行情 遵命,鬼小姐 烈火南明二十年
经典收藏 开局签到百万神魔,我在异界称尊 三国之袁家庶子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邪眼道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我在大唐斩妖邪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大汉护龙尉 在下北地王刘谌 沸腾的青泥洼 重生苏联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最近更新 穿越我有招兵系统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沉默的战神 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梦幻旅游者 烈虎军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呢喃诗章 山河鉴:隋鼎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退隐江湖那些年 秦时小说家 箱子里的山海经 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我在三国靠吐槽称霸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逍遥御风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txt下载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