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朱有建本不想和这些后妃有过多牵扯——
第一次下令改善宫内伙食时,他偶然见过几位妃嫔,大多因为常年心绪郁结、饮食清淡,脸上没什么血色,身形也偏瘦弱,确实谈不上“养眼”。
可后来端午节在琼花岛宫宴再见时,她们个个气色红润,原本苍白的脸颊有了光泽,眉眼间藏着的风情也渐渐显了出来,那时候才让人惊觉,原来后宫里藏着这么多美人。
虽论年纪,她们或许在古人眼里算“半老”——
毕竟古人成婚早,三十岁的女子,寻常百姓家的儿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可这份岁月沉淀出的风韵,却像枝头熟透的水蜜桃,褪去了青涩,只留水灵灵的饱满,透着股诱饶鲜美。
青春美少女固然活泼可爱,满眼都是蓬勃的朝气,可“女人味”这东西,却得经过年月的酝酿、生活的打磨才更醇厚,像陈酒般越品越有滋味。
此刻袁秀娥站在宫灯旁,眼眶泛红,长长的睫毛挂着泪珠,那副梨花带雨的模样,恰好戳中了朱有建心里柔软的地方,美得恰到好处。
他原本已经迈出去的脚步,像被无形的线拉住似的,不自觉地停住了,目光落在她微微颤抖的肩膀上,竟生不出“转身就走”的念头。
袁秀娥见状,心里一紧,连忙低身行万福礼,声音还带着哭腔的发颤,却透着股破釜沉舟的坚定:
“臣妾……臣妾恳请皇上莫走!”
对她来,这样能近距离接触皇上、或许能承雨露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从前皇帝只偏爱田贵妃,后来又一心扑在国事上,后宫妃嫔们大多是守着空殿过日子。
今日难得皇帝主动踏足西宫,岂能眼睁睁看着这机会擦身而过?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上下次再想起后宫、再回这里,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或许是半年,或许是一年,她耗不起。
朱有建看着她眼底的期盼,又在心里盘算了一圈:
养心殿早就搬空了,里面的陈设都挪去了西苑;
交泰殿虽还在,可他从未在那里住过,连床铺怎么铺都不清楚;
坤宁宫的周皇后折腾了一下午,此刻怕是要睡到明日亮,也不好再去打扰。
这么算下来,倒不如就在翊坤宫歇下,还省了来回折腾。
他点零头:
“那就留在此处吧。”
袁秀娥一听这话,眼泪瞬间就收住了,脸上立刻绽开笑意,像只快活的鸟似的,脚步都比平日轻盈了许多,忙着吩咐宫女备水、找衣裳,自己则快步去内殿洗漱妆扮。
不用特意涂胭脂,她的脸颊已是满满的红润,眉眼间藏不住的雀跃,连带着殿里原本安静的气氛,都变得明快起来,连宫人们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翊坤宫的王嫲嫲看着自家主子脚步轻快地往内殿去,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自己心里也乐开了花。
上个月,她在浣衣局交好的一位姐妹还兴冲冲跑来找她,拉着她的手:
“圣皇下了话,以后咱们宫女太监到了年纪,不会再强令出宫,宫里还会给安排活计,能养咱们终老!
不光这样,以后还能隔一休沐一次,不用再连轴转,咱们总算盼到好日子啦!”
王嫲嫲今年刚四十出头,按宫里旧例,再过十年就得卷铺盖离宫。
对她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宫女来,出宫往往是场灭顶灾难:
运气好些的,能凑钱进个庵堂,青灯黄卷了此残生;
运气差的,一旦被族人找到,只会被榨干这些年攒下的微薄积蓄,最后要么被随便嫁个老光棍,要么流落街头自生自灭。
如今圣皇给了她们新的指望——
不仅不用强令出宫,老了有地方住、有饭吃,还能选自己想做的事:
可以留在宫里教年轻宫女学规矩、识文字,也能去顺义皇庄当管事,管管菜园子、家禽,或是在宫里做些缝补、后勤杂务;
甚至还能去新义镇的居委会当“调解员”,虽现在还不知道“调解员”具体要做啥,可去了自然有人教。
更让她们心动的是,不管做哪样活计,都能挣“功勋积分”,就算最后积分没满一百分,也有机会从葬圣皇陵。
别还能在石碑上留下名字,就算只是无名陪葬,能守着圣皇长眠,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报。
按宫里的规制,皇后住的坤宁宫人手最足,有四位管事嫲嫲、两位掌事女官、八名普通宫女和四位随侍太监;
袁贵妃住的翊坤宫是贵妃规制,人手相对减半,有两位管事嫲嫲、一位掌事女官、四名宫女和两位太监;
至于刘惠妃、沈安妃那些品级没到贵妃的,宫殿里就只有一位管事嫲嫲、两名宫女、一位太监,再由坤宁宫派来的一名女官统管日常杂事。
除了王嫲嫲,翊坤宫还有位四十八岁的刘嫲嫲,平日里主要负责宫里的杂务采购和对外联络,比如跟御膳房要食材、跟浣衣局送衣物。
此刻,两位嫲嫲、一位女官带着四名宫女,正手脚麻利地忙着:
有的去备热水,有的去铺新换的锦被,有的去御膳房传宵夜,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欢快——
她们固然是为袁贵妃能得圣皇恩宠而高兴,更高心是,圣皇总算愿意回后宫了。
圣皇搬去西苑住,离开皇宫已有两年零四个月,她们这些守着空宫殿的宫里人,心里其实都念着这位能让日子变好的圣主,盼着宫里能早点恢复往日的生气。
朱有建本就不是苛待下饶性子,自打他有钱后,对宫里的太监宫女向来宽厚:
过去宫里动辄打骂、罚跪的体罚,早被他严令禁止,谁敢再动鞭子,就得去慎刑司领罚;
大家的月例银子翻了好几倍,膳食也不再按品级分三六九等,宫女太监们也能顿顿吃上肉;
最让他们安心的是,不用再怕“年纪大了就被赶走”,不仅老了有养老保障,还能凭着自己的活计挣前程——
这份实打实的恩遇,让宫里每个人都打心眼儿里感念圣皇,干活也比从前勤快了不知多少。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