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富养流放权臣,从拜财神开始 赌博的爹,生病的妈,破碎的他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快穿:爱拚才会赢 四合院:许大茂,我要上月球 乱世宿命思念如风 恶灵女骑士 穿越成了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发家致富 幸福了爷,夫人重生啦 盗墓之谁偷了我的轮椅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伤寒心法要诀1-5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表热里热阴热阳热

发热持续不断,像羽毛覆盖体表般微微发热,叫做热翕翕;而像蒸笼热气向上蒸腾一样的发热,称为热蒸蒸。表热时便色白,里热时便色赤。表热无汗,需用麻黄汤;有汗则宜用桂枝汤。里热轻的,适合用凉膈散;里热重的,适宜用三承气汤。发热伴有口燥、舌干、烦渴,属于阳经之热;发热伴有厥冷、下利清谷,属于阴经之热。阳经之热适合用白虎汤、解毒汤等清热;阴经之热适合用四逆汤、白通汤等温阳。

【注释】“发热无时热翕翕”,意思是发热没有停止的时候,如同羽毛覆盖在体表一样的表热。“炊笼腾越热蒸蒸”,指的是发热像蒸笼热气向上蒸腾,是从体内向外散发的里热。表热时,热不在里,所以便色白;里热时,便就会色赤。“外需麻桂”,即表热无汗的情况适合用麻黄汤,有汗的适合用桂枝汤。“内凉潮,就是里热轻的适合用凉膈散,里热重的适合用三承气汤。发热同时伴有口燥、舌干、烦渴的,是阳经的热证。发热同时伴有厥冷、下利清谷的,属于阴经的热证。阳经之热适合清热,用白虎汤、解毒汤这类方剂。阴经之热适合温阳,用四逆汤、白通汤。

【按语】热翕翕和热蒸蒸这两种发热,都伴有出汗,两种症状相似。如果把热翕翕这种表热,误当作热蒸蒸的里热而用攻下之法,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如果把热蒸蒸这种里热,误当作热翕翕的表热而用发汗之法,会进一步损伤正气。热翕翕出汗的热感虽与热蒸蒸相似,但用手触摸,热翕翕只是微微温热;不像热蒸蒸出汗的热,用手触摸有热气透出手掌。这两种情况有时疑似难辨,此时应当审察便的颜色是白还是赤,舌苔是干燥还是润泽,自然可以做出判断。

恶寒背恶寒辫

对于恶寒这一症状,需要从表、里、阴、阳的角度进行辨别。发热且恶寒,这是阳经表证,若有汗,适宜用桂枝汤;若无汗,则适宜用麻黄汤。不发热却恶寒,这是阴经里证,若有汗,适宜用桂枝加附子汤;若无汗,适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背部恶寒且口中不燥,这属于少阴经的情况,适宜用附子汤;背部恶寒且口燥口渴,这属于阳明经的情况,适宜用白虎加人参汤。

【注释】恶寒这一病症,存在表证、里证以及阴证、阳证的区别。发热并伴有恶寒,这是阳经表证的表现。若同时有汗出症状,依据病症特点,适合使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若无汗出,这种情况适合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不发热却出现恶寒症状,这是阴经里证。当伴有汗出时,此时阳气可能受损,适宜用桂枝加附子汤,以在解肌祛风的同时,温经复阳;若无汗,则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背部感觉恶寒,且口中没有干燥的感觉,这里所的“阴”,指的是病症属于少阴经范畴,适宜用附子汤来温经散寒。背部恶寒且伴有口燥口渴,这里的“阳”表示病症属于阳明经,适宜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津。

【按语】阴阳两类经脉的病症中,恶寒症状虽然相同,但身体有无发热却不一样,阳经表证的恶寒发热用发汗的方法治疗,阴经里证的无热恶寒用温阳的方法治疗。少阴经和阳明经的背部恶寒症状虽然相似,然而口中是否干燥的表现却不同,针对少阴经的背恶寒口和用温阳之法,针对阳明经的背恶寒口燥渴用清热之法。恶寒虽然看似是较为轻微的症状,但从仲景所立的这些治法中,可看出辨别病症的要点,其他病症也可依此类推进行辨析。

恶风

风邪与寒邪大多相互伴随,较少单独出现。三阳经的病症,大多都有恶风与恶寒同时存在的情况。恶风与恶寒都属于表证,治疗应当从解表入手。然而风属阳,寒属阴,所以三阴经的病症通常只有恶寒,而没有恶风的症状。

【注释】风邪和寒邪,总体来,常常相互关联,单独出现的情况较少。寒邪致病时,往往也伴有风邪;风邪致病时,通常也有寒邪相随。因此,在三阳经的各类病症中,恶寒与恶风这两种症状常常同时出现。恶风与恶寒都属于表证的范畴,按照治疗原则,应当采用解表的方法来治疗。不过,风在属性上属于阳,寒在属性上属于阴,所以在三阴经所表现出的病症中,一般只有怕冷(恶寒)的症状,而不会出现怕风(恶风)的症状。

头痛

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头痛时,身体都会发热。而厥阴经头痛,多伴有四肢厥冷且无发热症状,还会呕吐涎沫。如果患者大便不通、便红赤,应当考虑用攻下之法;若便色白,明表症还未清除。

【注释】这里的三阳指的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头痛身皆热”,意思是三阳经引发的头痛,身体都会出现发热症状。对于三阳经头痛,治疗应依据三阳经的病症特点来处理。厥阴经头痛,大多四肢厥冷且不发热,还会呕吐涎沫,这是厥阴经挟带寒邪向上逆行导致的,适宜用吴茱萸汤温通并降逆。三阳经头痛,如果出现大便不通、便红赤的情况,表明是里实热证,按照治疗原则应考虑攻下,适宜用承气汤。要是便颜色清白,即便大便不通,也明里热尚未结实,表证还没有解除,此时治疗应先从解表入手。三阴经一般没有头痛症状,只有厥阴经会出现头痛,这是因为厥阴经的经脉与督脉在头顶部位交会。三阴经通常不会发热,但厥阴经和少阴经也会出现发热,称之为“反发热”,这是因为这两脏内有相火,阴寒过盛将阳气格拒于外所致。

项强

项背拘强、转动不灵活,这是太阳经相关病症。若脉象浮且无汗,宜用葛根汤;若有汗,则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葛根。若脉象沉,宜用栝楼桂枝汤。结胸病出现项强,如同柔痉之状,宜用大陷胸丸,服用后病情必定好转。若见到病症表现符合少阳经特点,就不要再用发汗、攻下之法,用柴胡汤去掉半夏加入栝楼为宜。

【注释】项强,一般属于太阳经病症。项背强,通常是太阳经与阳明经合病。“几几”,是形容拘紧强直较为严重的样子。脉象浮,属于太阳与阳明两阳经的表脉。如果没有汗,明病症是从伤寒发展而来,适宜用葛根汤;若有汗,表明是从中风发展而来,适宜用桂枝加葛根汤。脉象沉,意味着邪气已经进入胸里,适宜用栝楼桂枝汤。结胸,指的是结胸病,项强如柔痉,即项部拘强、背部反张,伴有出汗,如同柔痉的症状,这种情况适宜用大陷胸丸。“但见少阳”,指的是太阳与少阳并病出现的项强。“休汗下”,意思是邪气进入少阳经,不能再用发汗、攻下之法,适宜用柴胡汤去掉半夏加入栝楼来治疗。“良”,就是好的意思。栝楼桂枝汤的方剂记载在《金匮要略》郑

身痛

身体疼痛,若还未发汗,多属表实证;发汗之后仍身体疼痛,则属表虚证。表虚证身痛,适宜用桂枝新加汤,即桂枝汤中加倍使用生姜、芍药,并加入人参。若尺部脉象迟缓,表明血虚,宜用建中汤加黄芪。若出现少阴经的身痛,伴有脉象沉、四肢厥冷,宜用附子汤治疗。若属厥阴经身痛,见有四肢厥逆、汗出不止、下利清谷等症状,应以四逆汤治疗。若是风湿导致的身痛,全身疼痛且难以转侧,筋脉牵引、烦疼不宁,宜用桂枝附子汤。

【注释】身体疼痛,尚未发汗时,这种情况大多属于表实证,适宜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发汗之后仍存在身体疼痛的症状,属于表虚证,此时适宜用桂枝新加汤。这里的“桂加”,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具体为桂枝汤中加倍使用生姜和芍药,并加入人参。“尺迟血少建中芪”,意思是身体疼痛且尺部脉象迟缓,这表明血虚,营气不足。即便还没有经过发汗,也不能再用发汗之法,适宜用建中汤加黄芪来补益营血。“少阴”,指的是身体疼痛同时出现少阴经的沉脉以及四肢厥冷的症状。“附子治”,即适宜用附子汤来进行治疗。“厥阴”,指身体疼痛伴有厥阴经的四肢厥逆、汗出不止、下利清谷等症状。“四逆医”,就是要用四逆汤来治疗。“风湿”,指的是因风湿导致的身体疼痛。“尽痛难转侧”,是湿气会让人全身都疼痛,并且难以转侧身体。“掣引烦疼”,是指风邪会使人筋脉受到牵引,产生烦疼且不得安宁的症状。“桂附宜”,即适宜用桂枝附子汤来治疗。

烦躁不眠懊憹

躁是身体因热而躁动不安,烦是内心被热侵扰而烦乱不宁。若只是难以入眠但不躁,应按热证看待。心中极度烦闷、坐卧不安且烦的情况,不存在寒证,都当作热证。唯有躁,需从阴阳表里的角度分析论治。各种心烦的情况,无论是否经过发汗、催吐、攻下这三种治疗方法,若大便松软,可用栀子汤、竹叶石膏汤之类煎服;若大便坚硬,热轻用白虎汤,热重就用三承气汤。若躁的同时出现三阴经的症状,就属于寒证。

【注释】身体因热邪鼓动而不安定称为躁,心被热邪干扰而不宁静称为烦。烦是在内心里受到侵扰,躁是在身体外部表现出躁动,所以会存在只有心烦而身体不烦,或者只有身体躁而心不烦的情况。一般来,烦属于阳证,躁属于阴证。如果出现心中烦闷、坐卧不安、反复颠倒,心烦得无法入睡,且这种情况不与躁同时出现,都不属于寒证,应当作热证来看待。只有躁的情况不一样,应当分辨是表证还是里证、属阴还是属阳来进行治疗。所以,太阳经病症中有因不出汗而出现烦躁的,这属于表证,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阳明经病症有心下硬满的烦躁,这属于阳证,是白虎汤的适应证;三阴经病症有呕吐、下利、手足厥冷同时伴有烦躁的,这属于阴证,是四逆汤之类方剂的适应证。这里所的“诸烦”,指的是心烦、失眠、心中烦闷不安。“无论三法后”,意思是不管是否经过发汗、催吐、攻下这三种治法。只要大便不坚硬,就可以用竹叶石膏汤、温胆汤、栀子豉汤等方剂来主治;如果大便坚硬,就要衡量热邪的程度,热浅用白虎汤,热重用三承气汤来主治。“躁同阴见”,是躁与三阴经的症状同时出现,就属于阴寒导致的躁,适宜用四逆汤、理中汤、吴茱萸汤来主治。

自汗头汗

自汗若伴有大热且汗出量多,应当尽快采用攻下之法。要是再加上发热、下痢不止,情况就很凶险。头部出汗,热气向上蒸腾却不能散发,会引发黄疸、湿邪、水火失调、瘀血等病症。

【注释】自汗症状出现在太阳经阶段,多是风邪所致,属于桂枝汤的适用证候。若出现在阳明经阶段,表明热邪向外透达,是白虎汤的适用证候。倘若出现高热,热气如蒸笼般熏蒸,且汗出过多,就适宜用调胃承气汤,赶紧泻下体内热邪,以救护津液。要是再同时伴有发热以及持续不停的下利症状,这是内外正气都有虚脱之象,所以情况凶险。仅头部出汗,到颈部就不再出汗,这意味着热邪无法向外发散,只能向上蒸腾至头部。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黄疸之邪郁积尚未发作,或者是患湿邪病症的人误服攻下之药,又或是水饮结聚于胸膈,热气熏蒸,也可能是用火法治疗时热邪逼迫,还可能是阳明经蓄血,亦或是热邪侵入血室等原因导致,针对这些不同病因,应当分别按照相应门类的治法进行治疗。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6xsz.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斗罗:穿成唐三妹妹,被迫成神 妖孽霸主 怪兽大狂飙 开局上门提亲,我带SSS级罪犯 凡修:从贿赂仙师,加入宗门开始 皇帝:七皇子何时来反?朕开城门来迎 2024年行情 长夜难眠迷案 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 恶雌提离婚后,四兽夫夜夜修罗场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工业中华 世子你别乱来 搬空家底去下乡 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逍遥小闲人 都市超强狂龙 我野钓遇上的邪乎事
经典收藏 宠妻为荣 柯学世界的水厂 战凰春 情有可原,甜妻休想逃 综影视之末世神棍和她的忠犬男友 爱如繁星梦若璃 返回高三 那一世,我成了女尊一姐 塌房后,本王和暴躁陆总双向奔赴 料峭春归 抗战:签到百万巴雷特成民国军阀 将错就错嫁高冷军官,我三胎了 焚寂神明 名门独宠,撩你不犯法 【综漫】神子富江不务正业 穿书成反派大佬的小娇妻 丑妃倾城,王爷瞎眼了 女友被掰弯后,我抢了她的心上人 斗罗之灭世龙枪 禁忌人皇
最近更新 我勒个乖乖,穿成了傻猎户的孕妻 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 八零小作精,换嫁大院就躺赢! 渣男娶平妻?我转嫁他哥做他嫂 开局被抢兽夫,我修仙征服全大陆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融入精灵世界 婚后失控 西门仙族 我走后,渣男一夜白头 顾总,你女儿在幼儿园曝你情史 嫁给温柔残疾农家举子 综影视假期脑洞 八零改嫁禁欲军少,渣男一夜白头 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王者峡谷之兔身逆袭 腹黑王爷别装蒜 神剑道尊 魂穿兽世:恶雌她翻身成团宠啦!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