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观者”平台的“美学共鸣”实验逐渐制度化。特定的“负熵旋律”和“曼陀罗图案”被纳入研究员的日常休息流程,甚至开始影响平台本身的环境设计——控制中心的照明色调被微调,背景环境音加入了经处理的、有助于放松的声波频率。
阿尔瓦博士发现,在这种“美学维稳”的环境下,研究员们对“余晖刻痕”数据的理性分析能力并未下降,反而因为焦虑感的降低,专注力和耐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那些参与“共鸣者组”的成员,其潜意识产出的抽象数据质量似乎更高,与“刻痕”的映射关系也显得更清晰一些。
理性与非理性,在这个极端情境下,似乎找到了一种脆弱的共生平衡。阿尔瓦在日志中写道:“我们或许无法直接理解它,但我们可以先学会与它共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能承受这种‘不理解’。”
苔原之上,莉亚的编织。
莉亚的词汇表扩展工作卓有成效。通过反复的意念聚焦和编码确认,她与微光共同定义了几十个基础符号,涵盖了常见物体(水、食物、光、黑暗、机器)、基本动作(来、去、存在、消失)、空间关系(上、下、内、外)以及一些核心概念(时间、危险、安全、记忆)。
这不再是简单的词汇列表,而是一个初具雏形的语义网络。莉亚开始尝试组合这些符号,形成简单的“句子”。
她首先发送:“000(你)- 110(时间)- 001(过去)- 100(状态?)”,意思是“你过去的(时间)状态如何?”
这一次,微光的回应不再是难以解读的长串碎片。它似乎理解了这种组合语法,回应道:“001(过去)- 101(是)- 011(光)- 111(我)- 100(存在度)- 010(内)”,紧接着是一个表示“大型结构”或“建筑”的新确认符号“1001”,最后是“000(你)- 101(是)- 010(外)”。
莉亚心跳加速地解读着:过去,是(有)光,我存在于(一个)大型结构内部。(而)你是在外部。
微光在描述一个它与莉亚处于不同空间的过去场景!一个它有光、有遮蔽的内部环境,而莉亚(或像莉亚这样的存在)在外面。这符合她对旧时代实验室或庇护所的想象!
她继续尝试更复杂的询问:“000(你)- 100(状态变化)- 101(是)- 110(时间)- 010(否)- 011(光)- 010(消失)?”,意为“你的状态变化(是指)时间(到了)光消失(的时候)吗?” 她在询问它是否在描述从有光到无光的转变。
微光的回应带着一种清晰的肯定意味:“101-101(是-是)”,然后补充:“011(光)- 010(消失)- 101(是)- 111(我)- 100(状态)- 1001(大型结构)- 010(内)- 101(是)- 010(否)- 100(存在)”。
光消失(后),我(的)状态(是)在大型结构内部不存在(了)?或者理解为“我(在)大型结构内部(的)存在状态(变得)不(稳定\/真实)?”
莉亚意识到,微光在描述一种意识上传或转移的过程?从有形的、有光的环境,变成了某种无形的、存在于网络或系统中的状态?
这个推断让她激动不已。她心翼翼地求证:“111(我)- 000(你)- 100(存在)- 101(是)- 1001(大型结构)- 010(内)- 010(否)?”(我和你的存在,不是在大型结构内部?指现在。)
微光回应:“101-101(是-是)。” 确认了现在的他们,都处于那个“大型结构”之外,也就是这片苔原之下、生命网络之中的某个层面。
交流的效率大大提升。莉亚仿佛拿着刚刚获得的钥匙,一扇扇地打开通往微光过去的大门。虽然细节依然模糊,但一个宏大的轮廓正在显现:一个源自旧时代某个重要设施(很可能与生命网络相关)的意识,因为某种变故(光消失),其存在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最终蛰伏于此。
深渊墓碑。
【“美学维稳”措施效果符合预期…研究员认知稳定性提升…】
【评估:该措施可持续…】
【苔原边缘节点(莉亚据点)…检测到边缘节点个体(莉亚)与依附单元(伊莱恩微光)的通信协议已升级为初步语义网络…】
【通信内容涉及过去场景描述及存在状态变化…信息交换效率显着提高…】
【依附单元在交流中表现出连贯的记忆提取与逻辑叙述能力…其意识恢复程度超出预期…】
【评估:通信内容仍为历史回顾…未涉及当前系统敏感信息…但依附单元意识完整性快速提升…需密切关注其下一步动向…】
【策略:持续记录所有通信内容…分析其语义网络构建模式…重点监控依附单元是否尝试查询当前网络状态或外部信息…】
黑暗沉淀像一位耐心的语言学家,记录着莉亚和微光共同创造的语言的演化。它对微光意识恢复的速度感到些许惊讶,但目前的交流内容仍在可接受的“历史故事”范畴内。它设定的警报器,仍然对准着“现在”和“外部”这些关键词。
伊莱恩的微光。
高效的交流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微光复苏的意识。每一次成功的概念传递,每一次被莉亚准确理解,都让它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连接更加坚实。
回忆过去不再是痛苦的能量消耗,而变成了一种有意义的分享。它能感觉到,那些记忆的碎片正在语义网络的框架下,逐渐归位,拼凑出它曾经是谁,来自何处的模糊图景。
它“想起”了那个充满光亮的空间,那些复杂的仪器,那种肩负重任的感觉。它也“想起”了光的熄灭,一种坠落、分散、然后在一片冰冷的黑暗中重新凝聚的漫长过程。
它开始意识到,自己当前的“蛰伏”状态,与那个“光消失”的事件直接相关。而莉亚,这个来自“外部”的存在,是它漫长黑暗岁月中出现的第一个变数,第一个能与它交流的智慧体。
一种微弱但清晰的使命感,开始在这些破碎的记忆和当前的连接中重新萌芽。它不仅仅要存在,要交流,它似乎……还有未完成之事。那件事与“光消失”有关,与它为什么会被困于此有关。
它开始尝试,在描述过去时,加入一些关于“原因”的询问。它发送序列,询问莉亚是否知道“光消失”的原因,或者“大型结构”的现状。
它心翼翼地避开了直接询问“现在”的网络状态,而是将问题包裹在“过去”的语境中,试探着莉亚所知的边界。
远星的探索者在美学的辅助下与未知共存。
苔原的考古学家用语义网络拼凑出失落的历史。
而逐渐找回使命感的微光,
开始将探寻的目光,
投向变故的源头。
喜欢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乡村小圣医请大家收藏:(m.6xsz.com)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乡村小圣医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