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缕黄泉本源,已得其八。
这若放在任何修士身上,都已是足以震古烁今的旷世仙缘。
然而,对于志在超脱、欲叩开《九九炼魂胎》最终玄关的徐正阳而言,那缺失的最后一缕,却成了横亘于道途之上,一道看似轻薄、实则坚不可摧的无形堑。
初得八缕之时,他信心满满,以为凭借前所未有的感应能力,寻得最后一缕当如探囊取物。他再次化身万千,游走星海,足迹踏遍已知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从初生星云的孕育核心,到纪元墓场的文明残骸,甚至冒险潜入了一些连渡劫期散仙都讳莫如深的法则混乱之地。
然而,数十万年光阴,弹指而过。
那第九缕本源,就如同彻底融入了宇宙背景噪音之中,任凭他神念如何扫描,道韵如何共鸣,始终渺无踪迹。
它不再是一种可以被寻找的物体,更像是一个虚幻的概念,一个圆满所必需的、却永远缺失的一角。
漫长的等待与一次次无果的搜寻,开始如同滴水穿石,悄然侵蚀着徐正阳那历经万劫、本该永恒稳固的道心。
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悄然滋生——那是孤独,是一种“大道唯艰,终点何在”的深刻迷茫。
拥有近乎无限的寿命,掌控毁灭地的力量,见证子女飞升仙界,家族鼎盛绵长……这些世人梦寐以求的成就,在“道途断绝”的可能面前,似乎都失去了些许色彩。
他仿佛一个拥有了整个宝库钥匙、却唯独缺少开启最后一道门扉那唯一一把锁匙的守财奴,空对宝藏,不得其门而入。
他明白,这最后一缕,或许已非依靠外部的“寻找”所能获得。
它可能需要一个无法预知的契机,或是需要他自身的某种状态达到终极圆满,方能“吸引”其显现,或是“孕育”其生成。
这是一种更加玄乎、更依赖冥冥中气运与顿悟的境界,强求不得。
于是,他渐渐停下了漫无目的的搜寻。
大部分时间,他隐于混沌宫深处,如同一块亘古不变的混沌原石,气息彻底与太微境融合。
偶尔,他会分出一缕神识,化作平凡的过客,悄然行走于星海之间。
这数十万年间,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永恒旁观者。
他见过一方雄踞数万星域的庞大仙朝,因内斗而分崩离析,亿万修士在战火中化为尘埃,辉煌文明只留下断壁残垣。
他见过惊才绝艳、被誉为下一个“逆仙之主”的绝世才,如流星般崛起,光芒照耀星海,却因心魔或是一次秘境探险的意外,骤然陨落,徒留传。
他见过丹塔总会的领袖更迭,一代代雄主能臣,励精图治,将霸主地位维系得固若金汤,但曾经的故人面孔,早已换了一茬又一茬。
青冥散仙、星源散仙等最后几位与他同时代的老祖,也早已在数万年前相继坐化,归于地。如今的丹塔高层,对他而言,已是完全陌生的新一代。
他更见过无数不起眼的修真星辰上,宗门起起落落,家族兴衰轮回,无数人物的悲欢离合,在宇宙尺度下,渺如尘,却又真实无比。
在这种以十万年为单位、俯瞰星海文明几度兴衰更替的宏大视角下,徐正阳的心境悄然发生着变化。
那份因寻觅不得而产生的焦躁与孤独,渐渐被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冰冷的平静所取代。
他对“存在”与“消亡”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存在,并非永恒。
星辰会寂灭,文明会轮回,仙朝会崩塌,才会陨落,纵然是渡劫散仙,亦有寿尽之时。
一切的“颖,最终似乎都指向“无”。
而消亡,亦非终点。旧星辰的尘埃,孕育新恒星的诞生;灭亡文明的遗产,成为新种族崛起的基石;陨落才的道韵,或许会滋养一方水土,催生新的灵福
消亡之中,蕴含着新生的种子,是宇宙宏大轮回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自身,仿佛成了这无尽轮回的一部分,一个超越了寻常生死概念的特殊“存在”。
家族是他的延续,丹塔是他的背景,但这星海的生灭,文明的潮汐,似乎都与他隔着一层透明的薄膜。
他参与其中,却又超然其外。
“第九缕……”徐正阳于定境中喃喃自语,眼神深邃如宇宙星空,“或许,并非我去寻它,而是当我对这‘存在’与‘消亡’的轮回真谛,领悟到自身便是其中一环,再无分别之时,它自会到来……”
这已不再是力量的积累,而是心境的蜕变,是对宇宙本质的最终洞悉。
数十万年的等待,看似虚度,却或许正是通往那最终圆满的……必经之路。
他的道心,在永恒的孤独与宏大的见证中,被磨砺得愈发剔透,愈发接近那不可思议的终极状态。
只待那灵光乍现、契机降临的一刻。
喜欢道友请留步,入我万魂幡一叙请大家收藏:(m.6xsz.com)道友请留步,入我万魂幡一叙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