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玄武季

首页 >> 且隋 >> 且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逆天明末三十年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穿越,开局卖唐诗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最强退伍兵 三国:开局获得三千斤炸药
且隋 玄武季 - 且隋全文阅读 - 且隋txt下载 - 且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7章 仕途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那这龙涎香的事情?”

“让灰一,紧急跟进,问问他,最近睡得可好!灰五,就不要让他参与此事了,专心给我盯着河西、陇右!”

“另外,将灰十一正式调入总部,由灰一直接指挥,专题对着那个什么隐娘!”

看着胡图鲁一一在本本上记录,阿布的脑海中,却显现着一个叫梦儿的姑娘身影……

一颦一笑,甚是妖娆……

接下来的日子,阿布是两头跑。

一面忙着雍州总管府的事情,一面还忙乎着陇右河西的事情。

特别是陇右牧,关乎的可是他自己骁果卫的军马供应问题。

对于扶风郡的乱象,他现在受限于权力,还无法直接插手,可是通过杨义臣和鱼俱罗,他倒是可以做一些必要的布置和策应。

怎么做呢?

就是送人!

简单点,就是苏威、萧瑀、韦津、杨子灿在一起,想办法在法度允许的范围内,选调一些得力的文臣武将,给这两个人送过去!

此外,借机调整陇右和河西诸郡的官员!

这些地方的太守、通守、刺史这个等级的,当然在没有广皇帝的诏令下,杨侑的朝廷是调不得的!

但是,郡丞、都尉、副都尉、县令、县丞等及以下官员,除了河南郡和京兆郡的不能动,全都是还是可以的!

!!!

这,就为阿布闪挪腾移,留出了巨大的空间!

二百四十五名大官吏,全都赶在十二月前,撒了出去!

里面,有中央各部、台、寺、监的官员,也有京师赋闲待职的官员子弟,还有太学、国子等官学的学生!

最重要的,还有历次科举考试中虽未中举,但成绩异常优秀者。

同时,那些被替换的人,全都被诏令限期前往雍州总管府、京师两地,另有任用。

这期间,窦彦的两个儿子,被派了出去。

窦德明,派往张掖郡,任张掖县县令;四弟窦德远,派往兰州郡,任狄道县县令。

……

当然,表面看,这都肯定不能是他杨子灿的私货。

这些人,全都是通过苏威和萧瑀控制的政事堂,走兵部、吏部、民部、礼部、刑部的正规路子。

到哪儿寻摸来这么多的人?

自然是他夹袋里、雍州总管府辖区内的人才!

至于许多很有能力、但一直蹉跎在中央各部的那些年轻干吏、进士公,大量的给送出去。

只要他愿意去这些地方,官升两级,副职变正职。

其俸禄,也是在其本职规制基础上,增加一到两成。

卫王杨子灿,还给这个政策起了个很后现代的名字。

挂职!

对口支援!

为了增加他们的积极性,政事堂出台诏令。

允诺这些前去陇右、河西的官员,只要干满三年,并且被吏部、刺史监察机构、民间评价中上者,调回中央各部或东部大郡,擢任更高一级职位。

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还在其子弟选用任职方面,打开方便之门。

可不要看这个方便之门,威力可大了!

千万不要认为大隋的官好当好升,就像杨子灿这样,一路飞升,平步青云!

大隋的公务员的之门,可一点儿也不好进和混!

君不见,长孙晟的儿子长孙无忌、鱼俱罗的儿子鱼城、李渊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二等,都老大不了,要么是白身一个,要么还是芝个麻绿豆的角色。

在京师一带,这样的贵族、官员子弟,简直不要太多!

好一点的,凭借祖荫,可以进入到禁军中,干个看似风光、却是路人甲的近卫,然后慢慢耗资历!

又次一点的,拼着死学或关系,考入国子学、太学,毕业后再进入六部三台九寺五监,干个差事!

再次一点的,通过关系进入到全国各郡县中,当一个非公务员的地方府衙聘用的书佐等吏。

在再次一点的,啃老!

对,就是啃老!

啃老这玩意儿,华夏早就存在了!

大隋朝当个公务员,咋就这么难呢?

这还得大隋朝的选官体系。

在隋以前,人们要做官,主要靠门荫入仕。

啥是门荫入仕?

就是你子要入仕为官,就得凭借父祖官品、门第或其他硬杠杠入门。

这,就是延自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

大隋立国,门荫制度还是帝国朝廷选官入誓重要途径。

现在大隋朝的绝大部分五品官员,就是靠这个制度走上公务员的岗位。

不过,老早的门荫入仕制度,都是世袭。

但它的恶果,就是让政治生态一潭死水,活力低下。

更可怕的,就是阶级固化、社会矛盾横生!

结果,就是王朝变化,同时进行也让门荫制度也在渐渐变弱、变废。

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改为军功授爵制度。

两汉时期,选官制度进化成为任子制,“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白了,就是嫡子继承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落魄寒门弟子,奋力崛起,势力上升。

官分九品,身阶有勋,勋爵制产生!

文帝的选官制度,吸收前朝各代的优点,自成体系。

怎么个自成体系法呢?

那就是,门荫制度与官员官阶制,二者紧密结合。

就是,给你一张表,你的嫡子嫡孙要门荫啥样的散实官,是严格对应你子现在的本阶官品。

怎么?

首先,一个大条件,大隋的门荫制度只对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开放!

特权,妥妥的特权!

这就是为什么,在大隋,你只有进入五品官,才算是妥妥的高官。

就像阿布的前世,华夏的真正的官员起步,必须是县级实权正处才算。

其他的,就是个吏!

其次,就是门荫对照表。

一品官,嫡子循例可直接获得五品散实官阶,除仪同外,也可任千牛备身。

二品官,嫡子可从亲卫或太子千牛起家。

三品官,嫡子可从亲卫或太子亲卫起家。

四品官,嫡子依例从勋卫或太子勋卫起家。

五品官,嫡子可荫为翊卫!

怎样?

谨慎,严密,清晰、生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会打洞!

如此一来,是进步了,但同样忽视了广大中低级官员群体的政治利益。

这群人,规模更大啊!

毕竟能攀登到五品高位的,屈指可数,也没有那么多五品的位置设置啊!

最最主要的是,文皇帝还是个勤俭节约、抠抠搜搜的主!

他不仅生活节俭,而且大力提倡精兵简政。

这,就更让广大的啃老族的规模,扩大!

纵观大隋,广大准啃老族入誓途径,门荫当然是最便捷最主流的途径。

可是,门荫制度也只能解决五品高官及以上的嫡子入仕门槛问题。

要想当个真正的官,可还得看机遇,或者慢慢的熬!

有资料表明,当前大隋的五品以上高官中,靠门荫入官并爬上高位的也仅有五成。

其他的,还是在茫茫人精中辛苦蹉跎!

有的,因为吃不得苦、走错了路、不想当牛后,纷纷回归家族,继续啃老……

但是,那些大量的高官庶子呢?

这个异常庞大的队伍,只能将目光瞄准下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自由竞争的森林!

唉,贵族们往往除了正妻之外,还有很多如花似玉的平妻、妾啊的!

而这些女人,最大的依靠,除了颜色,就是生给你看!

嗬!!!

那个,叫多啊!

李渊十几个儿子,嫡子才几个?

窦彦那样的,一下子生六个,嫡子才两个。

这样的贵族家庭,可谓是数量惊人!

唉,年轻能生的平妻、妾、婢女……总是……很多啊!

那余下的中低公务员岗位,好进吗?

你呢?!

据搜影统计,大隋六品及一下可供选择的岗位空间,也极其有限。

研究大业五年的这一数字可知,朝廷也就大致能解决官员啃老子弟大致四成的数量。

为啥?

因为这些中下级官吏岗位,还有更多的人竞争。

那些人呢?

无数刀笔吏,普通士人,寒门子弟……

这些人,有征辟来的,有察举来的,有军功入仕来的,有流外入流来的……

但威胁最大的、也最具有竞争力的,便是通过大隋科举考试来的!

不过还好,在关陇贵族刻意打压和限制下,大隋在阿布穿越以前通过这条途径入誓士人,屈指可数。

但是,但是,唉,那个万人争过的独木桥,却显得更加拥挤!

那比阿布前世考个清华、北大,要难上一百倍!

最终,肯定还有那四到六成的官员贵族庶子、部分嫡次子,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他啃老族的纨绔事业!

但是,谁真正愿意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啃老族呢?

谁又愿意,一辈子踟蹰在社会阶级底层吃沙子呢?

所以,科举制,真是一项华夏祖先最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它给了所有无望通过门荫、征辟、察举、军功、流外入流的人,一个相对自由而公平的入仕机会。

但,然并卵!

如慈视寒门白丁、普惠下的选官制度,其伟大的优越性却始终被从门荫制获益的贵族势力所压制!

文皇帝、广皇帝既然要持之以恒地打击和排斥传统贵族涉政,那他们就必须通过开创性的科举制度,储备足够的非贵族人才!

然而,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阿布仔细做过统计,到大业十二年止,朝廷共举办过科举试才五次!

开皇七年,文帝下诏,命令各州每年举荐三名人才到京师参加考试,通过者则留在长安做官。

文帝初期,共分八大州。

也就是,第一次科举试,才共有二十四人参加。

文帝后期,共有297州,所以第二次共有三百五十人参加科举试。

广皇帝时,三百人成为定数,共有三次,总计九百人参加科举试。

这加起来,大隋目前为止参加科举试的士子,共计1274 人。

这,看起来不少啊?

然而,共有多少人成为秀才呢?

对,这时候中举的人,叫秀才,不叫进士。

当然,还是三甲取士,也就是三个人!

至于状元、榜眼、探花之,自由投考之,都是当初阿布和杨侑在大兴城监国的时候,才胡乱鼓捣出来的玩意。

那政策是下发了,但还没真正开始开过科呢!

现在北方监国政府推出的恩科,算是新科举试的第一次!

但在人数上,还有了不少调整和妥协……

那么以前的五次科举试,到底取了多少人呢?

十五人!

对,可怜的十五人啊!

都有谁?

能上名字的,就刘焯、侯白、王贞、杜正玄、杜正藏、杜正伦、房玄龄、许敬宗、孔颖达、孙伏伽、韦云起、杨纂、张损之 。

另外两位,竟然都不知道姓名,更查不到去向。

怪哉!

这也就是,五次科举考试,大隋共选官十五人。

按这全国士人中的佼佼者,应该都得到朝廷重用的吧?

呵呵,想多了!

这些类似状元的秀才们,都干啥去了?

查查才知道,这可怜的这十五人,竟然没有一个让到重用。

有的人,竟然活活被关陇势力排挤,郁郁而终。

比如,刘焯、侯白,王贞,或许还得加上那两个不知名者。

没死的,都是在一些毫不起眼的岗位上,继续默默散发着他们幽暗幽怨的光芒!

杜氏三兄弟,还活着!

杜正玄,做着齐王府记室的官,只负责撰写章表文檄。

杜正藏,初授纯州行参军,现在是河南浚下邑县的县令。

杜正伦,初授羽骑尉,现在是太学的一个讲读。

房玄龄,十八岁秀才及第,初授羽骑尉,后为隰城县尉,不过遇到了杨子灿获得飞升!

许敬宗,其父礼部侍郎许善心,二十四岁的这家伙,现在还是吏部的一名书佐。

孔颖达,孔子的后裔,刘焯的学生,现在却不在京师了,早被阿布偷偷拐带到了粟末地当经学博士教书。

孙伏伽,阿布前世称之为华夏第一位正规状元,现在还是大兴西京万年县的一名法曹。

韦云起,这家伙的官途,就相对比较出彩。

开皇时,补任符玺直长,后迁通事舍人、谒者仆射。

后因孤身前往突厥借兵二万骑,大破契丹,拜治书侍御史。

再后,因弹劾内史侍郎虞世基和御史大夫裴蕴,被贬为大理司直。

对,这家伙没有被广皇帝带走,算是正儿八经给杨侑留下来的可用之才!

杨纂,初仕朔方郡司法书佐,后因亲属杨玄感造反,被废为庶人。

现在举家迁于冯翊郡蒲城县,其姓为枭,算是彻底废了!

张损之,现在是御史台的侍御史诸曹员外郎,也就是个部门秘书。

从以上资料可以观之,大隋科举的秀才公们,境遇是何等的不堪!

选人,而不用人!

用人,而不保护人!

不仅不保护,而且还糟蹋人!

真他娘的,岂有此理!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m.6xsz.com)且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女修她只想长生 制符人 烈火南明二十年 阴孕难违 我独御众敌 绵羊不吃素 重生:权势巅峰 爹地,妈咪真的会魔法!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妖孽霸主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逍遥小闲人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井姐传奇 恶龙崽崽三岁半 天选与创世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经典收藏 在下北地王刘谌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我在大唐斩妖邪 立渊传 开局穿成奶娃子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 三岁无敌小皇孙 网游之大盗贼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荣耀鹰旗飘扬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最近更新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梦幻旅游者 烈虎军 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刷视频:震惊古人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北雄 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三国之争霸天下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且隋 玄武季 - 且隋txt下载 - 且隋最新章节 - 且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