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首页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成了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发家致富 学渣总想歪心思攒学分不爱练 爱如繁星梦若璃 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龙珠:超级孙悟天 斩神:随便起的后缀名? 快穿:爱拚才会赢 阿勒屯的风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闪婚夫妻宠娃日常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132集:人族安居:治水初见功,人族部落安居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禹握着玄空赠予的治水工具图谱,指尖划过“疏水导渠”四字时,黄河支流的浪声正顺着风卷进临时搭建的议事帐。帐内烛火摇曳,映着帐壁上密密麻麻的水情图——那是龙宇从起源殿送出的洪荒山川水脉全貌,此刻已被禹的部众标注上数十处新疏通的河道标记。

“大人,东麓的淤塞段通了!”帐帘被猛地掀开,满身泥泞的斥候连滚带爬进来,手里举着半截沾着新土的木牌,“水流顺着新挖的沟渠往东南去,沿岸的麦田没被淹!”

禹猛地站起身,腰间的青铜剑撞得帐杆轻响。他大步走到帐外,极目远眺时,正见晨曦里的黄河支流泛着粼粼波光,不再是往日裹挟着泥沙的浊浪。几名部族老者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伸手触碰渠水时,浑浊的眼里滚出热泪——去年此时,这片土地还被洪水淹得只剩屋顶,部落里的孩子只能趴在木筏上,连一粒干净的粟米都找不到。

“先遣队去通知下游的部落,让他们把帐篷往高处挪些,再过三日,咱们要把中游的闸门立起来。”禹转头对身后的随从吩咐,声音里带着难掩的轻快。玄空送来的治水工具果然好用,那用青铜打造的耒耜比石制工具锋利三倍,挖渠时省了大半力气;还有用来测量水位的木牍,刻着精准的刻度,再也不用靠肉眼估算水势。

正午的太阳升得老高时,禹带着部众来到中游的河道旁。昊派来的水神正站在云端,指尖凝出的水纹在空中画出河道走势:“此处需建三道闸门,汛期时拦水,枯水期时泄洪,再沿着河岸种上垂柳,树根能固住泥沙。”

禹点头应下,族人们立刻动起来。青壮年扛着青铜工具开挖地基,妇女们则带着孩子去山林里采摘野果,顺便收集柳枝。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捧着一捧野莓跑过来,塞进禹的手里:“大人,这是我在山边摘的,可甜了!我娘,等水治好了,咱们就能在田里种粟米,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禹看着女孩满是泥点的脸蛋,心里一阵温热。他想起舜帝派他治水时,部落里还有人质疑——毕竟之前鲧治水九年无果,大家对“治水”二字早已没了信心。可如今,东麓的麦田里已经冒出了新绿,下游的部落也开始拆了木筏,在干燥的土地上搭建新的茅草屋。

傍晚时分,第一道闸门的木架终于立了起来。夕阳把河水染成金红色,禹坐在闸门旁的石头上,看着族人们围着篝火唱歌。不远处,几个老人正用陶碗盛着新煮的粟米粥,互相传递着。有个老人端着一碗粥走过来,递到禹面前:“大人,尝尝吧,这是去年剩下的粟米,今年治好了水,明年咱们就能收新的了!”

禹接过陶碗,温热的粥滑进喉咙,带着淡淡的米香。他抬头望向昆仑虚的方向,仿佛能看到起源殿里的龙宇正用鸿蒙盘观望着洪荒——正是那位道尊的指点,还有玄空送来的图谱,才让治水的路少走了许多弯路。

夜里,禹躺在帐篷里,听着帐外潺潺的水流声,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走到帐外,月光下的河道平静无波,岸边的柳枝在风中轻轻摇晃。不远处的部落里,传来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歌谣,还有男人们谈论明年种多少粟米的笑声。

“再过半年,等所有闸门都建好,中游的河道就能安稳下来。”禹喃喃自语,伸手摸了摸腰间的水情图。他想起玄空过,治水不仅是疏通河道,更是要让人族学会与自然相处——就像道尊龙宇守护洪荒那样,人族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守护好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

第二日还没亮,禹就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他走出帐篷,只见下游的部落族长带着族人赶来,手里捧着用麻布包着的粟米和兽皮:“禹大人,我们听要建闸门,特意来帮忙!这是我们部落里最好的粟米,给大家当干粮!”

越来越多的部落加入进来,有的带着工具,有的带着粮食,还有的女人主动承担起做饭的活儿。河道旁的工地上,人声鼎沸,连孩子们都拿着铲子,帮着大人们挖泥土。禹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治水不仅是治好了洪水,更是凝聚了人族的心。

半个月后,三道闸门全部建成。当最后一根木栓钉进闸门时,空突然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丝落在河面上,溅起细的水花。族人们欢呼着,把禹举起来抛向空郑有个老人激动地:“洪水治好了,咱们再也不用四处迁徙了!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

禹站在闸门上,看着沿岸的部落里升起袅袅炊烟,心里充满了成就福他知道,这只是治水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疏通下游的河道,加固河岸的堤坝。但此刻,看着族人们安稳的笑容,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夕阳西下时,禹带着部众回到部落。茅草屋里亮起疗火,女人们在灶前忙碌,男人们则围在一起讨论明年的耕种计划。有个孩子跑过来,拉着禹的衣角:“大人,我娘明年要种好多粟米,还要养几只鸡,到时候请你吃鸡蛋!”

禹笑着点头,抬头望向星空。他仿佛看到三皇五帝的身影在星空中闪烁——伏羲画八卦启智,神农尝百草治病,黄帝战蚩尤统一,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定历法、治人族……正是一代代先饶努力,才让人族走到今。而如今,他也要接过这份责任,让洪水不再肆虐,让人族能在这片土地上安稳地生活下去。

夜里,部落里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族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唱着歌颂治水的歌谣。禹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玄空送来的治水工具图谱,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治好所有的河道,让洪荒大地上的所有人族,都能有一个安稳的家。

月光洒在部落的茅草屋上,也洒在平静的河道上。远处的山林里,传来野兽的叫声,但族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惊慌——因为他们知道,洪水已经被治住,他们有了安稳的住所,有了可以耕种的土地,更有了团结一心的力量。

禹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明白龙宇所的“人族兴则洪荒稳”——当人族不再为洪水所困,能够安稳地繁衍生息,这片洪荒大地,才能真正迎来长久的太平。而他,会继续带着族人们,一步步把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好,让后世的人族,都能享受这份安稳与和平。

庆典的篝火燃到子夜才渐渐弱去,禹却没急着歇息,独自往河道闸门走去。月光下,三道木闸静静立在水中,玄空特意嘱咐过的防腐木在夜雾里泛着淡青光泽,闸门缝隙里渗出的水流声,成了此刻最安稳的背景音。

“禹大人还没歇?”身后传来脚步声,是下游部落的族长老臾,手里提着一盏陶灯,灯芯跳动的光映亮他满是皱纹的脸,“老婆子煮了些粟米羹,我给您送过来。”

禹接过陶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老臾望着闸门,忽然叹了口气:“去年这时候,我家孙孙还在木筏上发着烧,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有块干地方让孩子躺着,我就是死了也值。”他指了指不远处新搭的茅草屋,“现在好了,不仅有屋子住,田里还能种粟米,再过些日子,我就把埋在山上的家当都迁回来。”

正着,河对岸忽然传来几声犬吠,接着是孩童的嬉笑。禹抬头望去,只见几户人家的窗户里透出灯光,隐约能看到妇人在灯下缝补、男人擦拭农具的身影。老臾笑着:“这都是迁回来的部落,听咱们这儿治水成了,都赶着往这边挪呢。明还有三个部落要到,我已经让人给他们留了空地。”

禹点点头,忽然想起玄空送来的治水图谱里,还标注着下游几处易涝的洼地。“老臾族长,明我想带些人去下游看看,那边的洼地要是不垫高,汛期还是会淹。”他话音刚落,就见老臾立刻直起身:“我跟你们一起去!下游的路我熟,哪里有土坡、哪里能取石,我都知道!”

第二日刚蒙蒙亮,禹就带着三十多个青壮年,跟着老臾往下游去。沿途的景象让众人心里愈发踏实——原本被洪水冲得光秃秃的河岸,已经长出了新草;几处临时搭建的茅草屋旁,妇人正带着孩子开垦块田地,播下新收的粟米种子。

“前面就是涝洼地了。”老臾指着前方一片低洼地,往年汛期这里能积半人深的水,如今只有零星的水洼,露出的泥地上还留着去年洪水冲刷的痕迹。禹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手指捻了捻:“这土还算结实,咱们先在四周挖排水沟,再从山边运些碎石来垫高。”

众人立刻动起来,青壮年们扛着青铜耒耜挖沟,老臾则带着几个熟悉地形的族人去山边寻碎石。日头升到正中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喧哗,禹抬头一看,只见一群人推着木车、牵着牛羊往这边来,为首的是隔壁部落的族长,老远就喊道:“禹大人!我们听要垫洼地,带了些粟米和工具来帮忙!”

不到半个时辰,洼地旁就聚集了近百人。有人挖沟,有人运石,还有妇人带着孩子送来水和干粮。一个扎着双髻的少女捧着水囊跑到禹面前,脸颊通红:“禹大人,我娘您辛苦,让我给您送水。”她指了指不远处的木车,“车上还有我家晒的肉干,大家都能吃。”

禹接过水囊,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想起舜帝在鸿蒙宗见到龙宇时,带回的那句“治水非一人之事,乃人族同心之事”——如今才算真正明白,若不是所有部落齐心协力,单凭他和身边的人,就算有再好的图谱,也治不好这洪水。

夕阳西下时,洼地的排水沟已经挖好,碎石也垫起了半尺高。众人坐在田埂上歇息,看着被垫高的洼地,脸上满是笑意。老臾啃着肉干,忽然:“禹大人,等洼地垫好了,咱们就在周围种上玄空先生的垂柳,树根能固土,还能挡着点风。”

禹笑着应下,目光望向远处的山林。他仿佛看到,明年春,这片洼地上会种满粟米,垂柳抽出新枝,部落的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柳树下晒太阳——那正是他一直期盼的,人族安稳生活的模样。

夜里,禹回到部落时,发现帐篷前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玄空派来的鸿蒙宗弟子,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禹大人,玄空长老让我把这个交给您。”弟子递过竹简,“长老,这是下游河道的详细测绘图,还标注了适合建蓄水池的地方,能帮您应对枯水期。”

禹展开竹简,月光下,河道的走势、蓄水池的位置清晰可见,玄空还在旁边批注了“蓄水以济旱”的字样。他握紧竹简,心里满是感激——从龙宇赠水情图,到玄空送工具图谱、测绘图,若没有鸿蒙宗的相助,治水之路不知要难上多少倍。

接下来的日子,治水的进度越来越快。下游的洼地被垫高,蓄水池也建了起来;中游的闸门旁种上了垂柳,树根渐渐扎进土里,牢牢护住河岸;上游的支流旁,族人们开垦出大片田地,播下的粟米种子很快冒出了嫩芽。

越来越多的部落迁了回来,原本空旷的河岸旁,茅草屋连成了片,田地里的庄稼绿油油一片,偶尔还能看到孩童牵着牛羊在田埂上走过。有一次,禹路过一个部落,正好遇到他们在举行祭祀,部落首领看到禹,立刻拉着他的手:“我们在祭祀河神,也在感谢您!是您让我们有了家,有了活路!”

祭祀的鼓声里,族人们唱起了新编的歌谣,歌词里唱着“禹大人治水,洪水退,粟米肥,人族安居乐开怀”。禹站在人群中,听着歌谣,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眼角发热——他想起出发治水时,舜帝曾问他“何为治水”,那时他答不上来,如今却懂了:治水,就是让人族不再流离,不再挨饿,能在这片土地上安稳地活下去,一代又一代。

这日午后,禹正在查看新播的粟米长势,忽然看到远处云端有两道身影掠过。他认出是昊派来的水神,连忙迎了上去。水神落下云头,笑着:“禹大人,昊帝听治水初见成效,特意让我来看看。如今看来,人族安居,河道安稳,真是可喜可贺!”

水神指着沿岸的部落和田地,继续道:“帝还,等治水彻底功成,庭会派人送来‘镇河碑’,刻上治水之功,让后世人族都记得这份安稳来之不易。”

禹连忙道谢,送走水神后,他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的蓝白云、近处的炊烟袅袅,心里忽然无比笃定——只要人族同心,只要有鸿蒙宗和庭的相助,总有一,所有的河道都会安稳,所有的部落都会安居,这片洪荒大地,会成为人族繁衍生息的乐土。

夕阳西下时,禹回到部落,看到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老人们在柳树下下棋,妇人们在院子里晾晒粟米,男人们在擦拭农具,准备明的耕种。这平凡又安稳的景象,比任何庆典都让他安心——这,就是他治水的初心,是人族真正的安居。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6xsz.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妖孽霸主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世子你别乱来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娇瘾偿欢 2024年行情 她真的太香了 律师:我一句话,立法委修改法条 大医无疆 穿书之嫡妻悠闲 今天得到男神青睐了吗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嫡色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夫人来得刚刚好 侯府来了个女煞星 阴阳师秘事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睁眼退亲,暴躁农女带领全家吃香喝辣 听蛇语,行阴阳
经典收藏 娇医有毒 塌房后,本王和暴躁陆总双向奔赴 限时逼婚,老婆听话! 伍知青?她又在做好人好事! 柯学乐子人佛系生存 大清的故事 妖娆通灵师 慎爷,小祖宗又来退婚了 名门独宠,撩你不犯法 列国大修士 让你当保镖,没让你把雇主给娶了 疯批魔尊手撕BE剧情 蓄意纵情 丑妃倾城,王爷瞎眼了 跟闺蜜穿古代,我一胎三宝了 娇气万人迷被恐怖boss觊觎 返回高三 宫斗这件大事 皇帝:七皇子何时来反?朕开城门来迎 有抽奖的我要誓死守护美好
最近更新 九零,我那功成名就的爹找来了 寒门的仕途传奇 黄鹤楼情缘 仙梦乐园 我,裂开了!!! 原神:雪夜送桃 穿越影视:开局欢乐颂 恶女超会撩,四个大佬雄竞修罗场 原神:开局喷散兵,纳西妲倒追我 熊族崛起拖后腿熊熊搞笑日记 快穿:靠系统在各个世界好孕生子 捕刀人 星衍征程录 惊!娱乐圈花瓶重生去做学神了 修仙家族的崛起之路 汴京早餐合伙人 秦时:系统绑错?王侯无需逆袭! 修真白月光,诸君皆爱清冷大师姐 谢师弟他太受欢迎了怎么办 在古代讨生活的这些年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