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优英

首页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荣耀鹰旗飘扬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七页禾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大唐钓鱼人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明末的王朴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优英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txt下载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9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我们三个年长的皇子便终日顽皮,后面弟弟们也纷纷效仿。每到此时,父皇总要责骂,有时还免不了鞭笞。”

“可我仍觉快活,能多见父皇几面,便是儿时最欢喜之事。”

“来可笑,那时宫中每逢父皇责打我们兄弟三人,竟比过年还要热闹。”

言至此处,两行清泪自朱棣颊边滑落。他深深怀念着长兄,坦言更愿做一员将领——沙场征战远比处理朝政轻松自在。

若非兄长早逝,他决计不愿回京受这般煎熬。而朱允炆作为太孙的所作所为,更让他清醒认识到:朱标是独一无二的。

朱标待兄弟宽厚,不代表旁人也会如此。就连备受朱标爱护的晋王,不也曾暗中加害?

这只会让继任者对藩王更加戒备。若不能登上储君之位,乃至君临下,他朱棣的身家性命便全系于他人一念之间。

这让他怎能不争?

因蠢衍设计何秋,逼其揭发吕氏罪行,他默许了。唯有借何秋之手将此事揭开,他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嫌。

谁会想到朱棣竟敢以何秋为棋子?

第276章 朱棣进京

姚广孝静默聆听。他明白此刻的朱棣最需要的不是劝解,而是倾诉。他只需做个安静的听众便好。

朱棣又絮絮诉许久兄弟往事,醉意渐浓时,望着边明月,忽而轻笑出声。

朱棣在心中默念,大哥,即便朱允炆不仁义,但我朱棣不会失去道义,无论如何终究会给他一条生路。

次日,朱棣携徐氏、朱高炽、道衍以及几位心腹将领进入京城,此行之后,他即将成为大明的继承人。

尽管朱棣对南京处处看不顺眼,可既然此行是去担任储君,便不必太过纠结这些琐事。

不到半个月,朱棣便快马加鞭赶至京城,还未稍作休整,就接到朱元璋的诏令,匆匆入宫。

朱元璋坐在庭院中,一边捶着腰背,一边感叹岁月不饶人,自己是真的老了。想当年他还能挥锄耕作,如今却连宫中这片的田地,除草都如此吃力。

朱元璋心里清楚,宫中这块地,必然有太监暗中打理,即便如此,他依然感到力不从心。

正在闭目养神之际,一名太监快步走近,低声禀报太子已到。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让朱棣进来。

他眯着眼,望向步履稳健走来的朱棣,恍惚中仿佛看见年轻时的自己,英姿勃发。

朱棣脸上带着疲惫,毕竟连续赶路半个多月,劳累是难免的。但他的精神却十分饱满,仅这一点,就已胜过朱允炆。

朱元璋拍了拍身旁的石凳,示意朱棣坐下。朱棣略带拘谨,安静地坐在石凳上,准备聆听父皇的教诲。

然而朱元璋并未训话,反而称赞道:“老四,你在北平做得非常好,出乎朕的意料!”

这一点朱元璋一直清楚,只是从前很少当面夸奖朱棣。

如今大明东北边境,全赖朱棣一手经营。他凭借何秋带来的种种新事物,如水泥、高炉、晒盐等,一手武力震慑,一手安抚 ** ,使草原各部纷纷归顺,不再侵犯大明边境。

此外,他率军出塞,征讨辽东,设立新都司,为大明开疆拓土,连军中勋贵也对他颇为敬服。

在与他同龄的勋贵子弟中,几乎无人能与他相提并论。或许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具备帅才,可与之相比,但徐辉祖多年被朱元璋压制,未经历战事,尚不知其军事才能尚存几分。

何况如今大明军中崭露头角的将领,大多聚集在朱棣麾下,这也是形势使然。毕竟要在军中脱颖而出,首先得有仗可打,而眼下仍持续发生战事的边境,只剩下北平一带。

至于云南平定土司的规模战事,更多依赖地方官员的政治手腕,而非军事手段。

朱棣并未因此自傲,而是恭敬地对朱元璋道:“与父皇相比,儿臣的手段还显得稚嫩。”

朱元璋不禁失笑,没想到朱棣也学会了奉承话,而且得如此恰到好处。

确实,朱元璋一向自豪,从一介平民,甚至一度沦为乞丐,一路征战最终成为下之主。他身经百战,经历远比朱棣更为艰难。如今世人只知徐达、常遇春是下名将,却忘了朱元璋当年比他们更善于用兵。

朱元璋笑了几声,随即转为一声感慨。

“你可知朕为何立你为太子?”

朱棣声音沉稳,答得斩钉截铁。

“为变法!”

“不错,正是为了变法,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不敢奢望千秋万代,但求国祚能尽量绵长一些。”

“中原历经这许多王朝,朕也算看明白了,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千年王朝。”

“原本,朕最中意的是你大哥。他秉性仁厚,却并非没有手段,多年观政,在朝中也颇有威望,只是……”

言及此处,朱元璋不禁潸然泪下,那是他最为钟爱的儿子啊。

朱棣心中也泛起一丝复杂情绪,直到此刻,父皇心中地位最重的,依旧是故去的长兄。

不过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无论如何,最终是他朱棣走到了这个位置。

朱元璋拭了拭泪,继续道。

“后来,朕立允炆为太孙,固然是因他孝顺,也是因为看到老三竟敢与地方上抵制变法之人勾结,暗害太子。你们这些藩王,各自又存着什么心思呢?”

“为了国本稳固,朕宁愿再扶起允炆,也要避免朝堂因你们藩王内斗而消耗。”

“儿臣明白。”朱棣应道。

朱元璋长叹一声。

“可朕万万没想到,允炆如此不堪大任。他疏远蓝玉,抵制变法,缺乏担当,反倒与那些地方士绅走得亲近。”

“这便让朕不得不忧心,将来大明会不会有人亡政息的一。得难听些,若真让允炆登上帝位,你会老老实实地听命于他吗?”

朱棣面露尴尬,笑了笑,他自然不会蠢到承认自己早已做好了其他准备。

但朱元璋何等人物,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虚,冷笑了几声。

随即,他神色一正,对朱棣肃然道。

“朕今年六十有二,年事已高,对朝堂的掌控已大不如前。至于变法之事,如今也只是勉力推行,全仗着朕昔日杀出来的威望支撑。”

“这变法的重担,接下来就要交到你肩上了。你,切莫让朕失望。”

朱棣用力点头,郑重起誓。

“儿臣定当竭力推行变法,助我大明继续前校”

父子间的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朱元璋沉吟片刻,还是对朱棣道。

“朕还有最后一个要求,望你能善待你大哥的子嗣,至少……要保全允熥的地位。至于其他,便由你一言决断吧。”

这话的言外之意,便是默许了朱棣日后如何对待朱允炆,他可自行处置。朱元璋心里清楚,一旦朱棣登基,朱允炆这个曾经的太孙,终究难有好下场。

即便此刻求得朱棣的承诺,又能如何?真到了那时,想杀朱允炆的,恐怕未必是朱棣本人,而是他麾下那些臣子。

朱棣心中顿觉一松。他来之前,还思忖着要如何保全朱允炆,如今父皇既已表明态度,意味着关于朱允炆,他能保则保,若事不可为,也不必强求,他的选择余地便大了许多。

第277章 昏暗的东宫

朱棣与朱元璋这番密谈,最终在颇为融洽的气氛中结束。随后,朱棣先行返回燕王府——毕竟,东宫尚未收拾停当。

朱标与朱允炆这对父子在东宫经营多年,积攒的人脉根基,并非朱棣一朝一夕所能清除。此时即便请朱棣入住东宫,他亦不敢贸然搬入。

燕王府内,徐氏含笑搂着何栋,与朱玉颖闲话家常。朱高炽三兄弟在旁争得面红耳赤,不知在议论什么。

见朱棣归来,朱玉颖先是面露喜色,随即故作委屈道:\"父王回来了。\"

朱棣心知女儿在作戏,暗自在心中向何秋致歉,面上却笑眯眯道:\"怎么,颖儿不欢迎为父?\"

朱玉颖噘着嘴瞪向耍赖的父王,最终只能轻哼一声。

朱棣笑道:\"莫要这般作态。何秋虽去云南,未必就会受苦,你要相信自己的夫君。\"

\"那等瘴疠之地,夫君独往实在太危险了,若是......\"

朱棣没好气地打断:\"莫非你想跟去照料?\"

此言一出,朱玉颖眼中顿时绽放光彩,显然确有此意。

朱棣当即沉下脸来:\"胡闹!你们夫妇同去云南,何栋这孩子谁来照料?\"

朱玉颖笑盈盈道:\"可以让母妃代为照看啊。\"

朱棣心情愈发不快,沉着脸将朱玉颖与朱高炽等人统统赶出屋去,只留何栋与徐氏在室内。

年幼的何栋不解外祖父与母亲因何争执,只顾好奇地盯着朱棣的胡须。待朱棣在徐氏身旁坐下,他伸手便揪住胡须不放。

朱棣疼得脸色骤变,却只是无奈地轻拍两下外孙的屁股:\"你们爷俩真是我的克星!\"

若此话被何秋听闻,定要出面辩驳:分明是朱棣屡屡设计于他,怎倒成了他克朱棣?

徐氏面色平静,只觉得好笑。向来沉稳的朱棣竟也会露出这般孩子气的一面。

朱棣将何栋搂在怀中,倚着徐氏的肩头闭目轻叹:\"真好啊!\"

不知他所指为何,徐氏却顺势提起一事:\"今日辉祖兄弟来见我,了些家常闲话。\"

朱棣轻声问道:\"他们可有何打算?\"

徐氏略作迟疑,摇头道:\"倒未谈及政事。不过以我看来,辉祖怕是有些耐不住寂寞了。\"

朱棣顿时心领神会。徐辉祖——不,如今该称徐允恭了。既然朱允炆已非太孙,徐允恭自然无需再避讳改名。

作为徐达长子,徐允恭自幼秉承家学,颇具统兵之才。只因先皇心中顾忌,始终未得正式领兵之机,想必早已憋闷难耐。

如今他以朱棣姻亲身份执掌兵权,倒也合情合理,再不必担心功高震主。此次前来探望徐氏,想必正是要传递这层意思。

确实今时不同往日。当年徐达在军中威望过盛,朱元璋自然不愿见他们父子同时执掌兵权。这也是为何选定常遇春之女而非徐达之女为太子妃的缘由所在。

尽管徐达与朱元璋交情深厚,但若真让徐家女儿坐上太子妃之位,日后的大明下究竟该姓徐还是姓朱?

反观常遇春之子常茂资质平平,蓝玉在开国将领中也算年轻一辈。让常家与太子联姻,反倒少了这些顾忌。

朱棣悄悄抬眼打量徐氏,压低声音道:

喜欢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反派:听到心声后,女主总是撩我 ben10:我,成了残暴英雄!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穿书之嫡妻悠闲 六岁金丹大佬在乡野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爱如繁星梦若璃 重生:权势巅峰 律师:我一句话,立法委修改法条 完美世界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富贵天下 仙魔:我靠加点肉身成圣 洪荒之永恒天帝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侯府来了个女煞星 大医无疆
经典收藏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三岁无敌小皇孙 开局穿成奶娃子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大明第一败家子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开局签到百万神魔,我在异界称尊 沸腾的青泥洼 穿越:重塑大唐 大秦二世公子华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立渊传 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 我在大唐斩妖邪 新刺客列传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抗清
最近更新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回到东汉当赵云 奋斗在洪武元年 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 东汉不三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东晋风华 穿越古代,靠卖猪头肉养活儿女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明末之白衣天子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沉默的战神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优英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txt下载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