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一统大宋 最牛妖孽兵王 网游之大盗贼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无敌六皇子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章 第10节9 艾yi“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艾yi(义)。通“?”。惩戒,惩治。《孟子·万章下》:“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孟子·万章下》职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一句,是孟子引用商朝历史典故来阐述儒家道德修养思想的经典论述。以下进行系统解析:

一、原文语境与注释翻译

《孟子·万章下》原文选段(相关段落):

“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注释:

1. 太甲:商朝第四位君主,商汤嫡长孙。

2. 颠覆汤之典刑:破坏商汤制定的法度规范。“典刑”指法典、制度。

3. 伊尹:商朝开国元勋,辅政大臣。

4. 放之于桐:流放太甲至桐宫(商汤陵墓所在地)。

5. 自怨自艾:

自怨:自我反省过错;

自艾:原义“割草”,引申为“惩戒己身”。“艾”通“刈”,指自我砥砺。

6. 处仁迁义:居于仁德,转向道义。

7. 复归于亳:返回都城亳(今河南商丘),恢复王位。

白话翻译:

太甲继位后破坏商汤制定的法度,辅政大臣伊尹将其流放至桐宫。三年间,太甲深刻反省过错,自我责备并砥砺德行,在桐宫践行仁德、归向道义。三年后,因听从伊尹的教诲,得以重返亳都执政。

二、历史故事解析

事件脉络:

1. 背景:太甲继位初期暴虐昏庸,违背商汤“仁德治国”的遗训。

2. 流放桐宫:伊尹以辅政大臣身份强制太甲至桐宫守陵,使其面对先祖功绩反省。

3. 悔过自新:太甲在三年间经历“自怨自艾”的精神觉醒,最终成为勤政贤君。

4. 复位治国:伊尹迎回太甲,其后期治理使商朝中兴。

历史佐证:

此事亦载于《史记·殷本纪》:“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三、创作背景与思想意义

1. 孟子引典目的:

论证人性可塑:通过太甲从昏君到明君的转变,证明人性本善(性善论),即使犯错也可通过修养回归善性。

强调道德自律:“自怨自艾”突出内省与自我修正的价值,呼应儒家“修身以立德”的核心思想。

君臣关系范式:伊尹“放君而复立”的行为,体现儒家“以道事君”原则——臣子应以道义匡正君主,而非盲目效忠。

2. 深层意义:

悔过哲学:孟子将“自怨自艾”提升为道德修养的关键步骤,强调主体自觉在改过迁善中的作用。

政治启示:为统治者提供“纳谏—反省—革新”的治国模型,警示权力需受道德约束。

四、现代启示

1. 个人层面: “自怨自艾”的原始含义(自我反省与修正)对当代人格修养仍有指导意义,区别于现代语境中该词偏向“悔恨消极”的用法。

2. 管理智慧: 伊尹对太甲的“惩戒-教育-复位”过程,可类比现代组织中对失职者的挽救机制,强调教化重于惩罚。

通过这一典故,孟子成功将历史经验转化为哲学命题,彰显了儒家对道德自觉与社会教化的双重关怀。

五、儒家“亚圣”孟子的生平事迹介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他是孔子之孙子思(孔汲)的门饶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的思想记录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经典,更以其雄辩的文风、生动的比喻和严谨的逻辑着称于世。

孟子的生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 孟母教子:成长的基石

孟子的早年教育深受其母亲仉氏的影响。“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广为流传,虽带有传色彩,但深刻地反映了环境与家庭教育对孟子人格和志向的塑造。

孟母三迁:为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孟母先后从墓地旁、市场旁搬走,最终定居在学宫附近,使孟子从耳濡目染,学习揖让之礼、读书之声。

断机教子: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割断织布机上的线,以此比喻学习中断则前功尽弃,使孟子警醒,从此勤学不辍。

这些故事共同塑造了一个意志坚定、深明大义、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为孟子日后成为一代大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私淑孔子:思想的传承

孟子极其崇拜孔子,他曾:“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虽然他未能亲受孔子教诲,但他通过子思的门人系统地学习了孔子的学。他深入钻讯诗》、《书》等古代典籍,全面继承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深化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3. 周游列国:政治理想的实践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怀着“平治下”的抱负,中年以后带领弟子游历于齐、魏、宋、滕等诸侯国,历时二十余年。他试图服各国君主推行其“仁政”主张。

在魏国(梁):他见到了梁惠王(即魏惠王)。面对梁惠王“何以利吾国”的提问,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着名论断(《孟子·梁惠王上》)。然而,梁惠王不久便去世,继位的梁襄王在他看来“望之不似人君”,孟子遂离开魏国。

在齐国:这是孟子周游时间最长、报以期望最大的国家。他在齐威王时首次到齐,后在齐宣王时被任命为客卿,地位尊崇但不掌实权。他与齐宣王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对话,系统地阐述了“保民而王”、“制民之产”(让百姓拥有恒产)、“与民同乐”等仁政思想。着名的“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便发生在此期间。然而,齐宣王表面上尊重孟子,却始终无意真正推行其主张。最终,因在伐燕等问题上意见相左,加之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孟子辞官离开齐国。

4. 归老着书:思想的结晶

周游列国的失败,使孟子认识到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理想难以实现。晚年,他回到故乡邹国,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将毕生的思想、论辩和事迹整理成书,这便是流传后世的《孟子》。

三、核心思想与历史地位

1. 核心思想

性善论:孟子是“性善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人生具影四端”——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也是“仁政”学的哲学基础。

仁政学:他将孔子的“仁”从个壤德扩展到政治领域。主张君主应实邪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反对霸道和武力兼并。

民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光辉命题,将民众的地位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巅峰。

理想人格: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人格,强调知识分子的气节和独立人格。

2. 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先秦时期,孟子的学被视为“迂阔”而不受重用。但从宋代开始,随着理学的兴起,《孟子》一书的地位急剧上升。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孟子》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官方教科书和核心经典。

元朝:孟子被追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清: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深刻影响了此后近千年的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

总结而言,孟子的一生是实践和传播儒家理想的一生。他以其雄健的笔力、不屈的气节和系统化的理论,将儒家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最终确立了其在中华文化中万世不朽的“亚圣”地位。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6xsz.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黑锦鲤三岁半,被豪门美强惨团宠了 仙魔:我靠加点肉身成圣 六岁金丹大佬在乡野 听蛇语,行阴阳 逍遥小闲人 夫人来得刚刚好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惊!豪门全家靠听我心声获救 末世余光 嫡女她又美又飒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爱如繁星梦若璃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工业中华 今天得到男神青睐了吗 山野之最牛村长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遵命,鬼小姐 长夜难眠迷案 嫡色
经典收藏 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 乱宋 大秦:从拔了惊鲵头筹开始 三国之袁家庶子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龙吟壮歌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穿越中世纪当欧皇 东汉末年:我黄巾军,包吃包住! 三国武将战秦末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在下北地王刘谌 新刺客列传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穿越,开局卖唐诗 世子你别乱来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最近更新 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三国凭实力截胡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始皇让我搞星际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东北谢文东 强汉之墨色如血 穿越大唐发现被人戴了帽子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我的AI我来养 穿成程咬金四子,长乐公主赖上我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