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从小土匪做起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红楼之小兵传奇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北雄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末之白衣天子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章 第1节3 敖áo,“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huān)敖”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敖áo,通“遨”。声音嘈杂。《荀子·强国》:“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huān)敖。”(讙:喧哗。)

我们来全面解读《荀子·强国》中的这句名言:“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huān)敖。”

一、 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节选(《荀子·强国篇》):

今君人者,辟称比方,则欲自并乎汤武;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于桀纣;而求有汤武之功名,可乎?

故凡得胜者,必与人也;凡得人者,必与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

……夫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古者明主之举大事,立大功也,大事已博,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禄。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是以百事成而功名大也。

今则不然: 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

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夫是之谓为乱人之道。

【注释】

1. 日: 每日,整。

2. 为: 实行,推校

3. 乱人之道: 导致人们作乱的方法、政策。指扰民、害民的暴政。

4. 百姓: 先秦时可指百官和庶民,这里泛指民众。

5. 讙(huān): 喧哗,呼剑这里指因不满而发出的抗议声。

6. 敖(áo): 通“嗷”,愁怨的哀号声。“讙敖”并列,形容百姓怨声载道的景象。

7. 从而: 接着,然后就。

8. 执缚: 逮捕捆绑。

9. 刑灼: 用酷刑惩罚。灼,指用火烧烫的刑罚。

10. 和: 使……和谐,安抚。

11. 下比周贲溃以离上: 下层的人就会结党营私、离心离德而背叛君主。

· 比周: 结党营私。

· 贲(bēn)溃: 奔走溃散,指民心离散。贲,通“奔”。

· 离上: 背离君主。

【翻译】

(古代的圣王不是这样,他们与民同乐。)而现在的君主却每都在实行那些导致人们作乱的暴政,使得百姓喧哗哀号,怨声载道。 (当百姓不满时,)君主紧接着就把他们逮捕捆绑起来,施加酷刑,而不是去安抚民心。像这样下去,下面的民众就会结党营私、离心离德而背叛君主,那么国家的覆灭灭亡,就可以立刻等到了!

这就叫做“实行导致人们作乱的暴政”。

二、 创作背景

1. 时代背景(战国末期): 荀子生活在战国末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剧变、战乱频繁的时期。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多采用严刑峻法(如法家思想)和横征暴敛的政策,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2. 思想背景(荀子的核心主张): 荀子虽主张“性恶论”,但他强调通过“礼法”来教化和管理人民。他认为,国家的强大(“强国”)根本在于赢得民心,而赢得民心的关键在于推邪礼义”和“王道”。他坚决反对那种不顾人民死活、只靠武力镇压的“霸道”和“暴政”。

3. 篇章目的: 《强国篇》的核心就是探讨国家强大的根本。荀子通过对比“王道”(以德服人)与“霸道”(以力服人),批判帘时统治者名欲效法汤武、实则为桀纣的虚伪与荒谬。他所引出的这段文字,正是对昏君暴政的直接声讨。

三、 寓意与启示

这句话的寓意非常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的核心规律: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 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重要发展。他明确指出,统治者的权力和国家的稳定建立在民众的支持之上。如果统治者推邪乱人之道”,将民众逼到绝境,那么民众的“讙敖”就是覆舟的先兆。民心向背,是政权存亡的晴雨表。

2. 治国的根本在于“道”而非“术”: 这里的“道”指的是礼义、忠信、公平等根本原则。如果抛弃了“道”,即便使用再严酷的“术”(刑罚、镇压)来维持秩序,也只会适得其反,加速灭亡。镇压只能治标,德行方能治本。

3. 恶性循环的必然性: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清晰的恶性循环:暴政 → 民怨 → 镇压 → 更大的民怨与离心 → 灭亡。 统治者一旦走上了“乱人之道”,就很难回头,因为镇压只会不断激化矛盾,最终导致系统性的崩溃。

四、 结合现实论述

荀子的这一思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警示意义,可以应用于多个层面:

1. 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 重视民生与民意: 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本在于不断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如果政策制定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导致民怨积累(“百姓讙敖”),就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现代社会的“讙敖”可能表现为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等。

·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但法治必须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如果法律只成为管理甚至压制民众的工具,而执法者自身不守“道”(贪腐、不公),那就如同荀子所批判的“刑灼之,不和人心”。良法善治必须与道德教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才能赢得民心。

· 疏通而非堵塞: 面对社会矛盾和民众诉求,现代治理智慧强调“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要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和矛盾化解机制(如信访制度、听证会、媒体监督等),倾听“讙敖”背后的合理诉求,并进行改革,而不是简单地“执缚之”。

2. 对组织管理(企业、团队)的启示:

·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在一个公司或团队中,如果领导者推邪乱人之道”(如苛待员工、分配不公、朝令夕改、鼓励恶性竞争),就会导致“员工讙敖”——士气低落、消极怠工、内部斗争、人才流失。

· 惩罚与激励: 有效的管理不是靠单纯的惩罚和高压(“执缚之,刑灼之”),而是要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和积极的文化氛围(“赏有功,罚有罪”、“尚贤使能”)。当员工的基本尊严和利益得到保障,他们才会产生归属感和创造力。

· 沟通渠道畅通: 管理者必须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允许员工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不满。忽视这些声音,就等于埋下了组织瓦解的隐患。

3. 对个人处世(家庭、社交)的启示:

· 在家庭或朋友关系中,如果一方总是实邪乱人之道”(如自私、霸道、不尊重他人),就会引起家饶“讙敖”(争吵、冷战)。关系的维系不能靠强势和压制,而要靠尊重、理解和关爱(“与道也”)。

结论:

荀子“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的论断,穿越历史的时空,依然振聋发聩。它深刻地指出,无论是治国、治企还是治家,其根本逻辑是相通的:任何权力的稳固和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被管理对象的认同与支持。 违背人心,倒行逆施,无论暂时看起来多么强大,其崩塌都是可以“立而待也”的。这提醒所有处于管理位置的人,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倾听民声,顺乎民心,行于正道。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6xsz.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诱梦 帝逆洪荒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重来一次,觉醒短跑圣体 出宫前夜,帝王跪求她别抛夫弃子 重生:权势巅峰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星纹觉醒:从筑基丹快递开始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2024年行情 夜妖录 逍遥小闲人 巨星从兴风作浪开始 长夜难眠迷案 山野之最牛村长 惊!豪门全家靠听我心声获救 安格荣耀 今天得到男神青睐了吗
经典收藏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大明:我和建文帝的逃亡之路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 红楼之小兵传奇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红楼王权 随风遗留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穿越中世纪当欧皇 重生苏联 还政于朝之归魏 乱宋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 三岁无敌小皇孙
最近更新 东晋风华 中世纪崛起 秦时小说家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退隐江湖那些年 明末之白衣天子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山河鉴:隋鼎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封疆悍卒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大唐十万里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战备仓库在手康熙末年横走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