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天苍野茫到处白眼狼

首页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从反骨皇孙,到永恒帝王 大宋有毒 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重生苏联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工业中华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天苍野茫到处白眼狼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全文阅读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txt下载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0章 卢植蔡邕入朝堂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洛阳的初夏,已有了几分燥热。蝉鸣声声,搅动着人心。

昭宁元年,就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中,悄然流逝了数月。

皇帝刘辩“招贤纳士”的诏书已明发下,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激起的反响远比预想的要复杂和微妙。

公车署前,确实比往日热闹了些。一些衣着朴素、面带风霜的寒门士子,怀揣着精心写就的策论或自荐书,怀着忐忑与希望前来投递。

他们中有的确实胸有丘壑,有的则只是抱着侥幸之心。

负责接收的文吏态度算不上热情,但也依令行事,将堆积如山的简牍帛书分门别类,送往尚书台。

更多的变化发生在水面之下。袁绍府邸的“热闹”并未停歇,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在袁氏门生故旧的游下,也开始隐隐倾向于“皇帝年幼,宜有重臣辅政”的论调。

甚至永宫中,何太后耳畔吹过的此类“忠言”也日渐增多,让她本就不甚坚定的心,更加动摇。

尚书令署内,陈宫的眉头锁得更紧了。他面前摆着两份名单,一份是公车署送来的、经过初步筛选的寒门士子名录及他们的策论摘要,另一份则是曹操暗中送来的、关于近日与袁绍过从甚密的官员及宗室名单。

“陛下,情况不容乐观。”陈宫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袁本初串联之势已成,其意在借太后之势,行伊霍之事。若任由其发展,恐酿成大变。”

刘辩坐在他对面,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感受到了压力,来自盘根错节的世家势力的反扑,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凶猛。

仅仅一道“招贤纳士”的诏书,还不足以撼动这棵深深扎根于帝国土壤中的巨树。

“先生,可有破局之策?”刘辩沉声问道,目光锐利。此刻若退一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陈宫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陛下,袁本初等人所恃者,无非是陛下年少,以及……朝中缺乏足够分量、且心向陛下的重臣坐镇。

吕布将军虽勇,远在西线;曹操虽能,根基尚浅且其心难测。

故,当务之急,是请回几位德高望重、足以震慑宵的老臣,入朝辅政!”

“老臣?”刘辩心中一动,“先生指的是……”

“卢植,卢子干!还迎…蔡邕,蔡伯喈!”陈宫一字一顿地道。

卢植!蔡邕!

这两个名字如同惊雷,在刘辩脑海中炸响。

卢植,文武双全,刚正不阿,平定黄巾有功,更是海内人望所归的大儒,因得罪董卓(此前时空)而免官隐居。

蔡邕,当世大儒,博学多才,声望极高,同样因得罪宦官而流落江湖。

此二人,皆是清流领袖,士林楷模,若能请他们回朝,不仅能为朝廷增添栋梁,更能极大地抵消袁绍借助“清议”带来的压力,吸引一大批中间派的士人!

“此二人……如今在何处?可能请得动?”刘辩急问。

“据臣所知,卢子干因董卓之事心灰,如今应在幽州上谷郡老家隐居。蔡伯喈则辗转于吴越之地,避祸讲学。”陈宫显然早已做过功课,

“此二人皆心系汉室,只是对朝局失望。若陛下能效仿古人,备厚礼,遣重臣,持陛下亲笔书信,以国士之礼相邀,陈明陛下中兴汉室之志与当前艰难,臣以为,至少有七成把握,可请动他们出山!”

“好!太好了!”刘辩猛地站起身,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若能得此二位大贤辅佐,何惧他袁本初串联!先生,此事宜快不宜迟!你看,派何人为使最为妥当?”

陈宫思忖道:“卢子干处,可派一稳重且有清名的官员前往,以示陛下对老臣的尊重。蔡伯喈处……或可派一能言善辩、熟知经典之士,方能投其所好。”

“具体人选,先生可与朕细细斟酌。”刘辩压下激动的心情,“朕这就亲自草拟征召书信!”

接下来的几,尚书令署与皇宫之间信使往来频繁。

刘辩绞尽脑汁,回忆着前世所知关于卢植、蔡邕的只言片语,结合陈宫的建议,写下了两封情真意洽姿态放得极低的亲笔信。

在给卢植的信中,他痛陈董卓之祸,自省年少德薄,恳请老臣出山,如孩提仰望父执。

在给蔡邕的信中,他则大谈文化典章之重要,称唯有伯喈公这等大儒,方能定礼乐、正典籍,使文明不坠。

同时,经过与陈宫反复商议,决定派遣太常卿周奂前往幽州征召卢植,派黄门侍郎荀攸前往吴地征召蔡邕。

此二人身份、才学皆能胜任,且相对中立,不易引起袁绍等人过度警惕。

两支使团带着皇帝的亲笔信和丰厚的礼物,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洛阳,分别向北、向南而去。

消息自然无法完全保密,很快便传到了袁绍耳郑

袁府书房内,袁绍将手中的玉如意重重拍在案上,脸色铁青:“好个皇帝!好个陈公台!竟然想到去请卢植、蔡邕这两个老顽固回来!”

坐在下首的许攸阴恻恻地道:“本初兄不必动怒。卢子干脾气倔强,蔡伯喈胆怕事,他们未必肯应召。

即便应召回来,两个迂阔老儒,又能掀起多大风浪?难道还能比吕布的方画戟更厉害不成?”

“你懂什么!”袁绍厉声斥道,“卢植、蔡邕之名,重于千斤!他们若回朝,那些还在观望的清流、甚至部分宗室,立刻就会倒向皇帝!

我们好不容易营造出的‘主少国疑,需贤臣辅政’的舆论,顷刻间就会瓦解大半!这是釜底抽薪之策!”

他烦躁地在室内踱步:“皇帝这一手,真是又准又狠!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他难道不知道卢植当年也曾……罢了!我们必须阻止!至少……要拖延!”

逢纪在一旁低声道:“是否……可在路上做些手脚?或者,派人先去游卢、蔡二人,陈明利害,让他们拒绝征召?”

袁绍停下脚步,眼中寒光闪烁,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不行!风险太大!卢植、蔡邕名望太高,若他们在赴京途中出事,下人都会怀疑是我们所为,届时我们将成为众矢之的!

至于游……卢子干那个倔脾气,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蔡伯喈看似随和,实则外柔内刚,未必能被动。此计……难校”

他感到一阵无力。皇帝用的这是阳谋,凭借的是大义名分和皇帝的身份,堂堂正正,反而让他这些阴私手段难以施展。

“那我们……”许攸有些不知所措。

“静观其变!”袁绍咬着牙,“加紧我们的串联!必须在卢植、蔡邕回到洛阳之前,造成既定事实!

另外,让人在士林中散布言论,就皇帝征召老臣,实为架空太后,有不孝之嫌!”

他只能尽力拖延和抹黑,但心中已然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位少年子的手段,越来越让他感到心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时间在各方势力的焦灼等待中缓缓流逝。

一个多月后,前往吴地的荀攸使团率先传回消息:蔡邕已被动,感念皇帝诚意与中兴之志,已随使团启程北上!

消息传来,刘辩和陈宫精神大振。而袁绍方面,则气氛更加凝重。

又过了近一个月,就在洛阳城内的气氛几乎要凝固的时候,前往幽州的使团终于回来了!而且,是与蔡邕几乎前后脚抵达的!

这一日,洛阳城南的平城门外,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皇帝刘辩竟然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这是极高的礼遇,通常只有迎接凯旋的大将军或者极为尊贵的宗室亲王才会如此。

刘辩身穿庄重的朝服,站在銮驾前,目光灼灼地望着官道尽头。

陈宫、曹操等重臣分列两侧,神色各异。陈宫面带期待,曹操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袁绍也站在班列中,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但微微抽搐的嘴角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何太后并未亲至,但派了身边得力的宦官作为代表,也显示了对这两位老臣的重视。

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议论纷纷,都想一睹这两位名满下的大儒风采。

终于,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官道尽头出现了车队的身影。

先是荀攸陪同的蔡邕车队,蔡邕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目光温和中带着睿智,虽经风霜,但气质儒雅,令人心折。

他见到皇帝亲自出迎,慌忙下车,快步上前便要行大礼。

“蔡公不必多礼!”刘辩抢先一步,亲手扶住蔡邕,语气诚挚,

“公乃海内大儒,国之瑰宝。朕盼公如久旱盼甘霖!一路辛苦!”

蔡邕看着眼前虽然年少,但眼神清澈、态度恳切的皇帝,想起途中荀攸描述的洛阳局势和皇帝的志向,心中感慨万千,眼眶竟有些湿润。他

颤声道:“老臣……老臣山野之人,蒙陛下不弃,以国士相待,敢不竭尽驽钝,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辩又与蔡邕寒暄几句,目光便急切地投向后面那支风尘仆仆的车队。那是前往幽州的使团!

车队停下,车帘掀开,一位老者缓缓下车。

他年近六旬,身材不算高大,却站得笔直如松,面容刚毅,皱纹如同刀刻,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开合间自有一般凛然不可犯的威严。正是卢植,卢子干!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袍,并未穿着官服,表明他此刻尚是白身。

但他的出现,却让整个迎接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刘辩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竟朝着卢植,躬身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学生刘辩,恭迎卢师回朝!”

这一下,不仅百官哗然,连卢植本人也愣住了。

皇帝称臣子为“师”,并执弟子礼,这是何等的尊崇!

虽然卢植当年曾在东观校书,理论上所有皇子都可称其一声“先生”,但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如此正式地称呼,意义截然不同。

卢植看着深深躬身的少年子,看着他脸上那毫不作伪的尊敬与期盼,再想起这一路所见民生凋敝、以及周奂转述的皇帝在洛阳的作为,他那颗因仕途坎坷而变得有些冰冷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触动了。

他并没有立刻上前搀扶,而是站在原地,受了皇帝这一礼。

然后,他才快步上前,伸出双手,稳稳地托住刘辩的手臂,声音洪亮而沉稳:“陛下!万万不可!老臣何德何能,敢受陛下如此大礼!陛下乃下之主,臣等皆为陛下股肱,唯有尽忠职守,以报君恩!”

他这话,既是谦辞,也是在众人面前明确了君臣名分,表明自己回朝是来辅佐皇帝,而非凌驾于皇帝之上。

这无疑是对袁绍等人“辅政”之论的一种无形回击。

刘辩顺势起身,紧紧握住卢植粗糙有力的大手,动情道:“卢师当年平定黄巾,安定社稷;如今国家有难,奸佞环伺,朕年少无知,正需卢师这等柱石之臣,执掌纲纪,震慑不臣!望卢师莫要推辞!”

卢植感受到皇帝手中传来的力量和话语中的信任,看着他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终于重重点头,斩钉截铁道:“陛下有命,老臣敢不从命!只要老臣一息尚存,必为陛下,为这大汉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有卢师此言,朕心甚安!”刘辩朗声大笑,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一手拉着卢植,一手拉着蔡邕,转身面向文武百官和无数百姓,高声道:“今日,卢公、蔡公归朝,乃我大汉之幸,昭宁之福!

传朕旨意,即日起,拜卢植为光禄勋,掌顾问应对,参决政要!拜蔡邕为议郎,领着作郎事,主掌修撰国史,定正礼乐典籍!”

光禄勋,九卿之一,地位尊崇,更关键的是“顾问应对,参决政要”,这等于赋予了卢植极高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

议郎、着作郎虽品级不算最高,却极清贵,非常适合蔡邕的身份和特长。

“臣等领旨谢恩!陛下万岁!”卢植和蔡邕同时躬身行礼。

“陛下圣明!”陈宫、曹操及大部分官员齐声附和。

许多原本中立的官员,见到卢植、蔡邕这等清流领袖都甘心为皇帝效力,心中的平也开始悄然倾斜。

袁绍及其党羽,虽然也跟着躬身,但脸色都难看至极。

他们知道,皇帝这一招,彻底打乱了他们的布局。

有卢植这面大旗在,他们再想以“皇帝年幼需辅政”为由发难,难度将倍增。

迎接仪式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刘辩亲自将卢植、蔡邕送回临时安排的府邸,又是一番恳谈,才起驾回宫。

回到尚书令署,刘辩难掩兴奋,对陈宫道:“先生此计,真乃定海神针!卢公一回朝,袁本初的气焰顿时被压下去大半!”

陈宫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陛下洪福,亦是卢公、蔡公心向社稷。如今朝堂有卢公坐镇,清议有蔡公引导,陛下已初步站稳脚跟。

接下来,便可逐步推行整顿吏治、核查钱粮等事宜了。”

刘辩点零头,目光望向远方。他知道,请回卢植、蔡邕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借助他们的声望和能力,一步步将权力真正收归己手,并开始他心中构想的改革。

与袁绍等世家势力的较量,也从之前的暗流涌动,即将转向更直接的朝堂博弈。

但无论如何,有了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加入,他不再是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年子。

他的核心班底,在武将(吕布)、谋主(陈宫)之外,又增添了足以服众的士林领袖(卢植、蔡邕)。

喜欢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请大家收藏:(m.6xsz.com)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富贵天下 嫡色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侯府来了个女煞星 遵命,鬼小姐 绵羊不吃素 睁眼退亲,暴躁农女带领全家吃香喝辣 反派:听到心声后,女主总是撩我 完美世界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重生斗破侯府,矜贵世子日日沦陷 穿书之嫡妻悠闲 从影视抽奖开始的非凡人生 山野之最牛村长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修仙之走近科学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世子你别乱来 听蛇语,行阴阳
经典收藏 网游之大盗贼 梁臣美景夜公子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我在大唐斩妖邪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足球风暴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工业中华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开局穿成奶娃子 还政于朝之归魏 龙吟壮歌 水浒新秩序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新刺客列传 重生苏联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最近更新 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水煮大明 开局被迫接受七个绝色老婆 明末铁院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侍炎 大明第一战神 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大明最强外戚! 蜀汉之庄稼汉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尸卒:开局吞噬华雄 这个师爷很科学 乱世边军一小卒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天苍野茫到处白眼狼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txt下载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最新章节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