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号”蒸汽机车的成功轰鸣,如同一声强劲的号角,宣告了大齐在工业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然而,就在这钢铁与蒸汽谱写新时代乐章的同时,另一场静默却同样伟大的革命,正在仁慧亲王齐凌云的“济世堂”及他设于京郊的隐秘医学实验场内悄然进校这场革命的目标,是那个困扰了人类数千年、令人闻风丧胆的恶魔——花。
花,时人称之为“痘疮”,其恐怖之处在于极高的传染性与死亡率,即便侥幸存活,也会留下满身的疤痕,甚至失明。每逢花流行,便是哀鸿遍野,十室九空,堪称人间惨剧。齐凌云自幼习医,对此疾有着深刻的认知与强烈的攻克意愿。母后林清玥早年便曾与他提及过一种名为“疫苗”的预防理念,以及一种源于牛只、名为“牛痘”的温和疾病,可使人获得对花的免疫力。这如同在黑暗中为他点亮了一盏明灯。
然而,理论归理论,如何将之变为现实,是无比艰巨的挑战。齐凌云深知,此事关乎万千性命,绝不能有丝毫差错。他在京郊建立了高度保密的实验场地,亲自筛选性情温顺、健康的牛只,心翼翼地观察、采集牛痘的脓液。
过程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他需要找到毒力最弱、最适合人用的牛痘病毒株系;需要确定最安全的接种部位与接种剂量;更需要验证其预防花的确切效果与安全性。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了无数次试验,观察反应,记录数据。随后,在征得自愿者并确保万全救治准备的前提下,开始了极其谨慎的人体试验。
林清玥也通些医理医理,又她凭借超越时代的科学素养,时常与齐凌云交流,强调“对照组”、“重复实验”、“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并提醒他注意器械的严格消毒采用煮沸和酒精浸泡,避免交叉感染。齐凌云将这些理念一一贯彻,其严谨细致的态度,远超这个时代的寻常医者。
景和十六年春,经过长达数年的反复实验、观察与改进,齐凌云终于成功培育出了安全有效的牛痘疫苗,并总结出了一套规范的“种痘”流程。他将其命名为“仁慧痘苗”,以此铭记母后的启蒙与自己的使命。
他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禀报了父皇母后与皇兄皇帝齐安邦。当齐安邦看到那厚厚一叠记录详实的实验数据,以及那些接种后确对花具有免疫力的案例报告时,龙颜大悦,他立刻意识到了此物的无量功德。
“皇兄!此乃活民无数、功盖千秋之举!”齐安邦激动地拍案而起,“朕即刻下旨,由太医院与你主持,在全国范围内推挟牛痘接种’!”
圣旨很快颁行下。朝廷宣布发现预防花之神技,命名“种痘”。由朝廷设立“官痘局”,免费为百姓施种。太医院与齐凌云麾下培养出的首批种痘医师被派往各地,培训当地医官。朝廷邸报、各地官榜详细宣传种痘之利,破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等迂腐观念。
推广之初,并非一帆风顺。民间有疑虑,有观望,甚至有一些愚昧的反对之声。但在朝廷强大的执行力与齐凌云及其团队展现出的显着成效面前,阻力被逐渐瓦解。皇室率先垂范,齐安邦的子女、各位亲王的子嗣,皆首批接种了牛痘。各地官员亦需带头。
齐凌云更是呕心沥血,亲自编撰了图文并茂的《种痘指南》,详细明牛痘的安全性、接种方法、护理要点,分发各州县。他还建立了严格的报备制度,要求各地官痘局详细记录接种人数、反应情况,及时上报,以便追踪效果,处理极少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数年之间,“种痘”之风席卷大齐。曾经令人谈之色变的花,在接种过牛痘的人群中几乎绝迹。即使偶有输入性病例,也无法形成流校因花而造成的死亡与毁容案例呈断崖式下跌。
这是医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是齐凌云以其仁心仁术,结合母后带来的超前理念,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无上福祉。朝廷史官郑重记载:“景和朝,仁慧亲王凌云制牛痘苗,普惠万民,自此,花之患绝于中土。” 民间更是将齐凌云奉若神明,称其为“痘神王爷”,其声望甚至超越了许多功勋卓着的将领。
当齐凌云看着各地报上来的、显示花发病率已降至近乎为零的奏报时,常年沉静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疲惫却无比欣慰的笑容。他来到坤宁宫,向母后林清玥深深一拜:“若无母后当年指点迷津,儿臣断无今日之功。此乃母后泽被苍生之德!”
林清玥扶起儿子,眼中满是骄傲的泪光。她知道,自己带来的那颗来自未来的知识火种,终于在儿子手中,燃成了驱散千年病魔的熊熊圣火,拯救了无数生命。这份功德,比任何工业成就都更让她感到心灵的满足与平静。牛痘问世,花绝迹,这是属于齐凌云的荣耀,也是穿越者林清玥为这个时代留下的最温暖的印记之一。
喜欢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请大家收藏:(m.6xsz.com)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