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浪潮一旦掀起,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一切角落。“杨伟”事件在网友孜孜不倦的挖掘下,正朝着祁国栋都始料未及的方向深度发展。
起初只是对“杨伟”身份的猜测,但很快,有精通军队编制和保密原则的资深军迷指出,“‘杨伟’这个名字本身,很可能就是一个临时性的、带有一定隐蔽或调侃性质的代号。其发音……嗯,大家都懂。这明安排此事的上级,与当事人关系非同一般,甚至可能带有戏谑成分。”
这条分析,隐隐将矛头指向了敢和祁国栋如此“开玩笑”的极少数人,比如孙陆雨,或者省军区主要领导。
强大的网友开始利用公开信息进行反向工程。他们调取了祁国栋作为省委书记的公开活动报道,发现就在“杨伟”出现在那个装甲步兵连的大致时间段内,祁国栋的公开行程出现了几的“空白期”,官方报道语焉不详地称之为“处理专项工作”或“深入基层调驯。
“太巧了!祁书记‘调询消失的时间,正好对得上‘杨伟’在连队出现的时间!”
“什么样的‘基层调询需要完全脱离公众视野好几?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最致命的证据,来自对那几张模糊训练照片的极限放大和技术处理。
有人扒出了祁国栋多年前在一次公安系统表彰大会上佩戴过的一款众且独属于体制内的腕表,虽然表盘看不清,但表带的独特编织方式与“杨伟”手腕上的模糊影子高度吻合。
还有人利用数学公式等比例放大人物尺寸,确认其身高在185cm左右,又根据体检中心内部人员提供身高数据,确认与祁国栋个人条件相吻合。
至此,“杨伟”就是祁国栋,几乎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网络舆论彻底沸腾:
“实锤了!就是祁书记!”
“我的!省委领导伪装成列兵,跟战士们一起爬泥潭、吃大锅饭?这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求战士们心理阴影面积:他们竟然让第一政委给自己示范低姿匍匐?还调侃人家名字?”
“祁书记:我不要面子吗!?”
“这绝对是本年度最硬耗亲民操作!没有之一!”
“从‘花手书记’到‘列兵杨伟’,高桥省的领导画风为何如此清奇?”
“#实锤祁国栋下连当兵”、“#最硬核政委”、“#心疼祁书记三秒钟”等话题牢牢霸占热搜前粒祁国栋的个人社交平台账号粉丝数再次激增,评论区被各种“杨伟同志好!”、“祁政委辛苦了!”、“首长您还缺跟班吗?”的调侃刷屏。
甚至连一些国际媒体都开始关注这一奇特的“政治明星”现象,报道称“中国的一位地方领导以其非常规的、极具个人魅力的方式深入基层,引发了国内社交媒体的狂热追捧”。
宣传部的压力更大了!之前的“不回应”策略在如此确凿的“证据”面前显得有些苍白。
孙陆雨看着舆情报告,笑着对祁国栋:“老祁,这下算是被网友们扒得底朝了。你这‘杨伟’的代号,估计要进史书了。”
祁国栋看着网上那些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的细节都被扒了出来,也只能苦笑。
他再次领略到了“万能的网友”那无孔不入的能量。在这种全民关注的浪潮下,任何秘密都难以长久保持。
他思考良久,最终指示宣传部:“可以适当释放一些非官方的、正向的引导信息。重点强调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实情的重要性,肯定基层官兵的可爱与奉献,但依旧不要正面确认‘杨伟’的具体身份。让这件事,成为一个鼓舞士气、拉近干群关系的佳话,而不是一场满足猎奇心理的闹剧。”
于是,一些经过默许的、带有官方背景的媒体评论员开始发文,探讨“新时代领导干部应有的作风”、“从‘杨伟’现象看军民鱼水情”等话题,巧妙地将舆论焦点从八卦引向了作风建设和社会正能量。
尽管如此,“祁国栋就是杨伟”这件事,已然成为亿万网民心中确认无误的事实。
他的形象,在“实干书记”、“网红书记”、“夺笋书记”之外,又增添了一个“硬核政委”的标签。
这份由“万能的网友”强行赋予他的、带着几分尴尬却无比亲民的传奇色彩,为他接下来驾驭庞大的新高桥省,无形中积累了更深厚的民意基础。
网友的力量,不仅扒出了秘密,也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一位高级领导干部的公众形象,让他从高高在上的庙堂,真正走进了江湖的烟火人间。只是这个过程,对当事人而言,着实有些惊心动魄。
喜欢祁国栋的进部之路请大家收藏:(m.6xsz.com)祁国栋的进部之路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