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首页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宋有毒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大唐:你这李承乾也太稳健了吧? 重生苏联 三国凭实力截胡 苏联1991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一统大宋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文阅读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txt下载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20章 兴奋的朱棣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午膳过后,宫中风暖,朱槿见王敏敏仍对皇宫充满好奇,便笑着提议:“走,带你去坤宁宫找我娘,顺便把凤牌取来。” 王敏敏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应下,指尖悄悄理了理裙摆,带着几分期待跟上朱槿的脚步。

两人从春和宫正门走出时。门口值守的两名宫女见朱槿与王敏敏出来,立刻躬身行礼,声音恭敬:“见过二公子,见过郡主。” 朱槿微微颔首,带着王敏敏踏步而出。

踏出宫门,便是一条铺着青石板的甬道,两侧种着整齐的翠柏,树干挺拔,枝叶浓密,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王敏敏忍不住放慢脚步,伸手碰了碰垂落的柏叶,轻声问:“公子,这条路好像比外面的路安静多了,没见着多少人呢?”

“这是后廷东侧的便道,专门供内廷亲眷往来。” 朱槿放慢脚步,与她并肩而行,耐心解释,“前朝的礼仪大道要走官员、侍卫,人多嘈杂,咱们走这儿,既能避开人潮,也近一些。”

两人沿着甬道向北走了数十步,前方渐渐出现一片错落的宫殿群,红墙黄瓦层层叠叠,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王敏敏看得眼睛都直了,指着那些宫殿轻声问:“公子,前面那些房子好漂亮,谁在这里住啊?”

“那是东六宫。” 朱槿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缓缓解释,“皇宫后宫分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的妃嫔、皇子公主们居住的地方。东六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每座宫都有自己的规制,里面住的人身份不同,宫殿的装饰、陈设也不一样。”

王敏敏听得连连点头,目光在宫殿间流转,偶尔能听见远处宫妃院落里传来的古筝声,曲调悠扬;还有侍女们轻声笑的声音,混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格外悦耳。“原来皇宫里这么大。” 她声感叹,眼底满是新奇 —— 这是她第一次踏入皇宫,每一处景致都让她觉得新鲜。

路过景阳宫时,两人看到几个太监正提着水桶,往门前的铜缸里注水。那铜缸通体光亮,缸身上刻着精美的云纹,王敏敏停下脚步,好奇地问:“公子,他们往缸里装水做什么呀?是用来喝的吗?”

“不是用来喝的。” 朱槿笑着摇头,“这铜缸疆太平缸’,是用来防火的。皇宫里的房子多是木质结构,万一失火,就能从缸里取水灭火。而且装满水的铜缸摆在门前,也能装点宫容,显得气派。”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些铜缸每都要换水,保持干净,所以每日清晨都有太监来注水、擦拭。”

王敏敏恍然大悟,伸手摸了摸铜缸的外壁,冰凉的触感让她轻轻 “呀” 了一声,惹得朱槿失笑。

两人继续往前走,前方渐渐露出乾清门的飞檐,那是后廷的正门,庄严肃穆。朱槿指了指东侧的偏廊:“咱们走偏廊绕过去,这样近一些。”

王敏敏跟着朱槿走进偏廊,廊下的盘龙柱瞬间吸引了她的目光 —— 柱子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龙鳞层层叠叠,在光下仿佛能流动起来,龙爪锋利,眼神威严,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柱上的纹路,指尖能清晰感受到雕刻的凹凸,声惊叹:“这龙雕得好逼真!”

朱槿看着她兴奋的模样,眼底满是笑意:“这是能工巧匠花了半年时间才雕成的,每一片龙鳞、每一根龙须都要细细打磨,自然精致。你要是喜欢,到时候让这些工匠也给咱们府上去雕刻!”

“真的吗?那太好了!” 王敏敏眼睛一亮,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绕过乾清门偏廊,两人便踏上了后廷的中轴线。正前方就是交泰殿,这座宫殿体量不大,却处在乾清宫与坤宁宫的正中间,殿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檐下挂着 “交泰殿” 的匾额,字体浑厚有力。王敏敏指着殿门问:“公子,这座殿是做什么用的呀?看着好像很重要。”

“这是交泰殿,是皇后举行册封礼、接受妃嫔朝拜的地方,有时候也会在这里存放皇家的宝玺。” 朱槿解释道,“这里是后宫的重要殿宇,不能随意进出。”

话间,门口的两名侍卫已看到朱槿,立刻单膝跪地行礼:“见过指挥使大人!” 朱槿微微颔首,示意他们起身,带着王敏敏从殿旁的通道走过。通道尽头,坤宁宫已近在眼前。

那是一座规制恢宏的宫殿,门前的台阶比东六宫高出两级,台阶两侧各立着一只铜狮,昂首挺胸,鬃毛飞扬,尽显威严。

宫门前的庭院里种着几株桂树,虽不是花期,枝叶却依旧繁茂,远远就能闻到淡淡的枝叶清香。

“敏敏,这是坤宁宫,我娘就住在这里。”

......

朱槿刚带着王敏敏跨过坤宁宫那道雕刻缠枝莲纹的汉白玉门槛,眼前的景象便让他嘴角猛地一僵,原本轻快的脚步像被无形的力道钉在原地 —— 这和他来之前揣度的坤宁宫,简直是云泥之别。

他本以为,午后的坤宁宫该是满室暖融的模样:娘亲马秀英或许会斜倚在窗边那张铺着素色云纹锦垫的软榻上,手里捏着银针彩线,或是缝补他前几日骑马磨破的湖蓝色锦袍袖口,或是给年幼的朱镜静绣个缀着流苏的平安符;

宫人们轻手轻脚地在殿内往来,有的用细布擦拭案上叠放整齐的经卷,有的捧着刚从御膳房送来的、还冒着热气的杏仁茶,连脚步声都压得极轻,生怕扰了这份安宁;

空气里该飘着淡淡的檀香,混着窗外桂树的清甜,暖融融的像裹着一层软棉絮,满是家的松弛与妥帖。

可现实却是,坤宁宫大殿内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连针落在青石板上都能清晰入耳。

马秀英端坐在上位的凤椅上,那把雕刻着凤凰展翅纹样的紫檀木椅,衬得她周身的气场愈发威严。

她今日穿了件明黄色宫装,裙摆与袖口用金线绣着展翅欲飞的凤凰,尾羽垂落的纹路细密如真,平日里总带着笑意的眉眼,此刻却拧着淡淡的细纹,透着几分不容置喙的严肃。

她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锦缎裙摆的暗纹,目光沉沉地落在下方,那沉默的注视像一层无形的压,让殿内的宫人都垂着头,大气不敢喘一口,连站在角落的宫女都攥紧了手中的素色绢帕,指节泛白。

宫正玉儿站在马秀英身后半步的位置,手里轻轻牵着一脸雀跃的朱镜静。公主穿了件正红色袄裙,领口缀着一圈蓬松的白色兔毛,衬得她脸颊圆鼓鼓的,像个刚熟透的苹果。

她完全没察觉到殿内的凝重,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大殿中央,脑袋还时不时左右晃,像在看什么新奇的戏码,偶尔还会拽拽玉儿的衣袖,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声嘀咕:“玉儿姐姐,五哥跪多久啦?他的腿不疼吗?要不要给她垫个软垫呀?”

而最让朱槿心头一沉的是,大殿中央的青石板上,竟跪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 那是老五朱棣!

朱棣穿着一身深蓝色常服,领口与袖口的云纹绣得规整,头发用羊脂玉簪束得一丝不苟,可即便这般齐整,也掩不住他的狼狈。他脊背挺得笔直,像棵倔强的树苗,可从他微微泛红的耳尖、以及悄悄收紧的指尖能看出,他此刻正承受着不的压力。

他头埋得低低的,连眼皮都不敢抬一下,青石板上还能看到他膝边落着的几片桂树叶,显然已跪了许久。

朱槿心中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跟在他身后的王敏敏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原本还带着好奇打量殿内陈设的目光瞬间收了回去,她悄悄往朱槿身后挪了挪,双手紧张地攥着水绿色裙摆的边角,连大气都不敢出 —— 这是她第一次踏入坤宁宫,却没料到会撞上这样的场面。

马秀英显然也注意到了门口的动静,她抬眸扫了朱槿一眼,那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责备,却并未开口唤他;待看到朱槿身后的王敏敏,语气才软了几分,轻声道:“敏敏来了?快过来。”

王敏敏连忙上前,规规矩矩地福了一礼:“见过娘娘。”

马秀英伸手牵过她的手,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掌心,温声问道:“这段时间在你外公府上住得还习惯吗?有没有缺什么?”

朱槿摸不准娘亲的心思,不敢贸然上前,只能悄悄绕到玉儿身旁,尽量贴着殿柱站,把自己缩成个 “透明”。

可他还没站稳,怀里就撞进了一个的身影 —— 朱镜静一见到他,眼睛瞬间亮得像缀了星星,刚才看戏的兴奋立刻被见到二哥的喜悦取代。

她挣脱开玉儿的手,迈着短腿哒哒哒跑到朱槿面前,伸出胖乎乎的手,仰着脑袋奶声奶气地喊道:“二哥,抱~~我要二哥抱!”

朱槿心中一软,弯腰将她轻轻抱起,顺手帮她理了理额前被风吹乱的碎发,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扰了马秀英:“镜静乖,别闹,没看见娘正忙着吗?咱们声点。”

公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还是紧紧搂着朱槿的脖子,把脑袋靠在他肩上,嘴巴凑到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声嘀咕:“二哥,五哥跪好久啦,娘都没笑过,也不让他起来吃饭,他会不会饿肚子呀?”

朱槿趁机凑到玉儿身旁,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压低声音,用几乎要融进空气里的音量问道:“玉儿姐,这到底是怎么了?五弟又犯什么错了?惹娘这么生气,还让他跪了这么久。”

玉儿听到这话,先是侧过头,同情地看了朱槿一眼,那眼神复杂得很,像带着几分 “这事和你有关,你自求多福” 的意味,让朱槿心头莫名一慌。

她悄悄抬眼扫了眼上位的马秀英,见马秀英正专注地和王敏敏话,没注意这边,又飞快地瞥了眼跪着的朱棣,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用细若蚊蚋的声音道:“二公子,五公子今日一早从大本堂逃学了,反倒跑到宫里乐工那边,缠着乐工学唱昨日您在上位寿宴上唱的那个曲子。”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最要紧的是,他学了两句就不老实,跑到上位的文华殿外面去唱!当时上位正和李丞相他们议着北边的军务,听到外面的歌声,当场就皱了眉,后来知道是五公子,气得让锦衣卫把五公子押到娘娘这儿来,让他跪着等上位下朝再处置。”

完,玉儿又同情地看了朱槿一眼,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 这事到底是因你而起,你可得心些。

朱槿听到这,哪里还不明白?合着老五闯的祸,源头竟在自己身上!他心里咯噔一下,只想赶紧离开这个 “是非之地”,免得一会娘亲迁怒到自己身上。

他悄悄抱着朱镜静往后退了半步,刚想转身往门口挪,就听见马秀英冷呵一声:“槿儿!这是要去哪?!”

那声音不大,却带着十足的威严,让朱槿的脚步瞬间顿住。他悻悻地转过身,挠了挠头,试图找个蹩脚的借口:“娘,孩儿…… 孩儿突然想起卞将军找孩儿还有事,要去军营看新造的火器,再不去就晚了!”

“给我回来!” 马秀英的声音又沉了几分,带着不容拒绝的命令,“坐下!今日没把事情清楚,谁也不准走!”

朱槿没办法,只能不情不愿地走到马秀英下首的椅子旁,慢吞吞地坐下,还不忘把朱镜静放在自己腿上,轻轻拍着她的背让她乖乖的。

马秀英看着朱槿这副眼神闪躲、指尖无意识摩挲衣料、明显想避事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她将垂落的鬓发别到耳后,语气比刚才缓和了几分,可眼底的探究却像淬了光,丝毫未减:“听闻昨日你和你爹在乾清宫聊到半夜,烛火到三更才熄,我想着让你多睡一会,今早才没让人去唤你。如今你既来了,正好 —— 昨日你爹寿宴上,你唱的那首曲子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能让你爹那般失态?”

话音落下,殿内的空气仿佛凝住了,连窗外桂树的沙沙声都变得清晰,每一片叶子的晃动,都像是在叩问着朱槿的沉默。

马秀英垂眸,她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昨日寿宴的画面 —— 自己的夫君,那个从濠州的尸山血海里爬出来、一手缔造大明江山的铁血硬汉,当年在鄱阳湖上面对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压境,战船都快被逼到岸边了,还能笑着拍案定计, “贼众虽多,却如散沙”;在战场上见惯了兄弟战死、袍泽埋骨,连亲手为阵亡将领收尸时,都没皱过几次眉。

可昨日听到那首曲子时,他握着白玉酒杯的手竟微微发颤,眼底甚至泛起了红,连平日里洪亮得能穿透殿宇的嗓音,都低了几分,只对着身边的太监 “有些乏了”,便提前离了席。

她昨日也仔细听了朱槿唱的词,只觉得曲调凄婉、可终究没到让铁血帝王失态痛哭的地步。到底是哪句词、哪个调子,像一根细针似的,精准戳中了重八心底最软、最不愿示饶地方?

朱槿被这话问得心头一紧,脑子像走马灯似的飞快转着,手心都悄悄冒出了汗。

他偷偷瞥了眼仍跪在地上的朱棣,见他脊背绷得更直,原本只是泛红的耳尖,此刻红得快要滴血,连膝盖都下意识往青石板上压了压,赶紧开口打圆场:“娘,五弟跪了这么久,腿该麻了,要不先让他起来缓一缓?有什么错,等爹来了再慢慢处置也不迟。”

马秀英抬眼瞪了他一下,语气里带着几分怒意:“让他跪着!反了了!大本堂是他逃就逃的?先生教的‘礼义廉耻’都忘到脑后了?还跑去文华殿外面唱曲 —— 那是你爹和大臣议军国大事的地方,是他能喧哗的?标儿不在,他就以为没人管他了?今日不给他个教训,来日还不知要闹出什么乱子!”

朱槿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地闭了嘴,悄悄给朱棣递了个同情的眼神。

他实在瞧了《大明不妙曲》对于朱棣的杀伤力 —— 这曲子对于朱元璋是 “催泪弹”,对于朱棣来,简直就是点燃热血的 “核武器”。

昨日寿宴上听了一遍,朱棣就像着了魔,连夜让人找乐工记谱,今早更是揣着谱子逃了大本堂的课,跑去找乐工搭着练唱,最后还胆大包地跑到文华殿外 “献唱”,那股莫名的兴奋感,让他一夜未睡都不觉得累,反倒像打了鸡血似的。

朱棣自己也实在不懂,为什么每次想起那个曲子的调调,胸腔里就像有团火在烧,总能热血澎湃、激动不已,活像刚打了场大胜仗似的。

而关于这个曲子造成的 “杀伤力”,朱槿自己也没弄明白 —— 他不过是想起前世看虾仁动画时的段子,想 “报复” 一下老爹,怎么就真把这位铁血帝王惹得红了眼眶?

他甚至不止一次暗自琢磨:老爹总不会是和黑芝麻(朱标)一样,也是重生而来的吧?可转念一想,又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 —— 若老爹真是重生,以他那杀伐果断的性子,再加上对历史进程的了解,怕是早就不止一统中原这么简单了,不定连漠北的蒙古部落都被他连根拔了。

要知道,朱元璋的功绩,放眼整个华夏史都堪称传奇。

他从开局一个破碗、连饭都吃不饱的放牛娃起步,当过和散讨过饭,在寺庙里还得受老和尚的气,一路颠沛流离,见尽了元末的人间疾苦。在元末群雄并起的乱局中,他没有家世、没有背景,甚至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朱重八),愣是凭着一身孤勇和过人智谋,先投郭子兴麾下,靠着作战勇猛、做人沉稳崭露头角,后来又招揽了徐达、常遇春、李善长这些能臣猛将,在滁州、和州站稳脚跟,又顶着压力横渡长江拿下南京,以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策略,一步步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最终更是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硬生生打破了 “南人难统北” 的魔咒,一举推翻元朝统治,把蒙古贵族赶回漠北草原,重新夺回了自五代十国时期就丢失、中原王朝心心念念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他建立的大明王朝,更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南打到北、一统下的王朝,这份功绩,连唐宗宋祖都得让三分。

朱槿自忖,就算自己带着穿越者的知识,知道哪些人是能臣、哪些策略能成功,也未必能复制这样的神话 —— 光是在粮草匮乏、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整合军心就足够让他头疼:要让出身不同、心思各异的将领们拧成一股绳,既要赏罚分明,又要防着有人叛乱;更别提还要应对内部的权力倾轧、外部的元军反扑,还要兼顾民生,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哪怕是行军打仗时,都得想着给后方留种子粮。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的下场,可老爹却硬生生把这条路走通了。

若是朱元璋真有重生的 buff,恐怕如今的大明早就越过长城,把疆域拓展到漠北深处,甚至连西域都重新纳入版图了,下格局都得是另一番模样。

就在朱槿脑子飞速运转、想着该如何编个合理借口蒙混过关时,殿外忽然传来太监尖细的通传声,像一道惊雷劈在殿内:“吴王驾到 ——”

马秀英连忙起身,指尖飞快理了理衣袍下摆的褶皱,连平日里最从容的姿态都添了几分谨慎,连呼吸都放轻了;

朱槿抱着朱镜静也赶紧站直,公主似乎也察觉到气氛不对,乖乖收了嬉闹的心思,手紧紧攥着朱槿的衣领,脑袋靠在他肩上不敢乱动;

连跪了许久的朱棣,都下意识地抬头瞥了眼殿门,眼底飞快闪过一丝紧张,又立刻把头埋得更低,连肩膀都悄悄绷紧了几分,像是怕被朱元璋注意到自己的狼狈。

很快,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便出现在殿门口。

朱元璋步伐稳健地往里走,每一步都踩得极稳,只是眼底那层淡淡的青色,像抹了层墨似的,暴露了昨夜未歇的疲惫 —— 朱槿瞧着,心里不由暗叹:同样是熬了一夜,自己今早赖床到巳时才起,老爹却还能先上早朝处理一堆政务,再从文华殿赶来坤宁宫,这份体力与精力,自己是真的比不了,果然 “开国帝王” 都不是一般人。

跟在朱元璋身后的宋濂,穿着一身藏青色儒衫,领口绣着低调的云纹,手里捧着卷用杏色锦缎裹着的书册,脚步轻缓地跟着,每一步都比朱元璋慢半拍,踩在朱元璋脚印的侧后方,既保持着恭敬的距离,又不会显得刻意疏远。

他垂着眸,目光落在身前三尺之地,神色恭敬得恰到好处,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既不显得过分拘谨,也没有半分逾越君臣之礼的轻慢,活脱脱一副 “老成持重” 的儒臣模样。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玄幻:从狮驼岭配角开始无敌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别乱来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嫡女她又美又飒 徐悦珍快穿大世界 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 洪荒之永恒天帝 六岁金丹大佬在乡野 我开的火锅店,鬼差吃了都说好 凌天神帝 战神的三世情劫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罗云秀才传奇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绵羊不吃素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月夜的传说之寻觅 山野之最牛村长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经典收藏 三国武将战秦末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烈虎军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再次回到明朝 雍正往事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立汉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大明之宝箱系统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随风遗留 穿越中世纪当欧皇 穿越,开局卖唐诗 荣耀鹰旗飘扬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海军之陆战荣耀 穿越:重塑大唐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最近更新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三国凭实力截胡 大唐:闲散皇子也难当 戡乱 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穿越后只想养活娇妻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 虞朝的故事 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 汉末余烬:我不争中原争天下 红楼第一宗师 红楼琏二爷 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 天问:大秦末路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txt下载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