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厅等候片刻后,一身常服的长孙顺德缓步而来。
他面容清癯,目光沉静,看不出喜怒,只是周身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沉稳气场。
“晚辈李北玄,拜见长孙叔叔,给长孙叔叔拜个晚年。”
李北玄立刻起身,拱了拱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晚辈的谦逊笑容。
长孙顺德微微颔首,受了礼,在主位坐下,语气平淡:“定远伯不必多礼,坐吧。年节刚过,不在府中休息,怎有空到老夫这寒舍来?”
李北玄依言坐下,笑容不变,语气诚恳道:“回司徒公,晚辈年前偶感微恙,未能参加元日大朝会,心中一直惶恐。”
“后来听闻……听闻竟因此事,劳动司徒公挂心,甚至上达听,晚辈更是惭愧无地。”
“思来想去,晚辈想着,定是晚辈平日言行有何不周之处,惹得司徒公不快,这才特意前来,一是向司徒公赔罪,二是感谢司徒公的教诲提点。”
李北玄的这番话,把自己姿态放得极低。
完全将弹劾之事,定义为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和关心,绝口不提任何可能的经济利益或政治敲打。
而长孙顺德听见这番话,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抬起眼皮,深邃的目光落在李北玄脸上,似乎想从他真诚的表情里看出些什么。
花厅里一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李北玄一脸无辜,明知故问。
而长孙顺德心中却是百味杂陈,甚至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闹心。
实话,他之前对李北玄这子,观感是相当复杂的。
一方面,觉得此子行事跳脱,不循常理。
弄出的许多东西,都冲击着现有的秩序。
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其才华横溢,于国确有大利,陛下又对其宠信有加。
而在废太子一事之前,他长孙顺德作为皇帝的心腹重臣兼大舅哥,地位超然,基本保持中立,对几位皇子皇女都算公允。
哪怕李北玄再怎么跳,其实对他的影响也不大。
毕竟如果赢高明登基,那李北玄日后顶了就是个驸马,国公之类的玩意儿,所以一开始,长孙顺德是真的把他当个晚辈,当个可用的臣子来对待的。
但随着太子赢高明倒台后,长孙顺德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朝局微妙,新储君未定。
他长孙顺德虽是纯臣,但也要为家族长远计,不得不考虑下一任君主的人选。
魏王赢高熙、晋王赢高治、乃至长乐公主赢丽质,理论上都有机会。
所以他这段时间,其实一直在不动声色地观察和暗中下注,对三方都释放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善意,试图维系一种平衡。
以便将来无论谁上位,长孙家都能有转圜余地。
比如魏王掌管弘文馆,需要一些古籍善本充门面,他便以私人名义,捐赠了几部珍本。
晋王后宅不宁,王妃母家有些跋扈,他便寻了个由头,敲打了王家一下,算是卖了个人情给晋王。
而对于赢丽质这边,他自觉给出的善意是最实在的。
李北玄那块骊山封地的落实,过程中其实遇到了不少阻力。
是他看在赢丽质和李北玄的份上,暗中使了力气,帮忙协调、斡旋,才让户部和工部那么痛快地划拨了土地和人口。
所以在他看来,这已经是一种相当明确的示好和投资了。
而他也本以为,李北玄收到这份大礼,就算不立刻感恩戴德、投靠过来,至少也该明白这其中的情分,行事时,也会多少顾及一下他长孙家的脸面和利益。
结果呢?
结果这子倒好!
地刚到手,热乎劲儿还没过呢,第一把火就烧到了他长孙家旁支关联势力的头上!
虽然万年县那点利益,对庞大的长孙家来也是九牛一毛。
但这件事背后代表的意味,却让长孙顺德极其不快!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
是过河拆桥!
是把他长孙顺德的示好当成了空气!
这让他如何能不生气?如何能不觉得被冒犯?
而除了闹一闹情绪之外,长孙顺德还考虑到了一个更深层次、更长远的问题。
门阀。
长孙家,是关陇门阀的代表,是现有秩序和利益格局的维护者与受益者。
而李北玄呢?
这子从一开始,走的就不是门阀的路子。
他兴书院、提拔寒门、弄出的那些新式产业,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巨大利益,甚至增强了国力。
但从长远看,无一不是在松动、在削弱门阀对知识、对人才、对经济资源的垄断地位。
而去年,他更雷厉风行,直接摁死了荥阳郑氏。
虽然郑氏是山东士族,与关陇集团并非铁板一块,但同样是高门望族。
李北玄动手时那份果决和狠辣,长孙顺德可是看在眼里。
那绝不仅仅是为了维稳,李北玄当时的操作,更是透露出一种对传统世家大族,毫不留情的态度。
是,现在长孙家还是外戚,与皇家关系紧密,看似稳如泰山。
但赢世民还能在位多少年?
十年?
二十年?
一朝子一朝臣啊!
等新君上位,无论是魏王、晋王还是长乐公主,他们与长孙家的血缘关系就远了一层。
到那时,长孙家还能有如今这般超然的地位和影响力吗?
未必。
而再过几十年呢?
等现在这批与皇家有姻亲关系的老人都故去,新长起来的皇帝,还能记得多少长孙家的情分?
到那时候,长孙家与其他那些盘根错节的门阀世家,在皇帝眼里又有多少区别?
而到了那个时候,这个李北玄,如果他还活着,并且按照他现在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他会成长为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他手中掌握的技术、经济力量、以及通过书院,培养出来的遍布朝野的寒门子弟……
将会形成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
到那时,这样一个对门阀体系毫无好涪甚至充满颠覆欲望的李北玄,会如何对待他们长孙家?
会如何对待所有的门阀?
是会像现在对待郑家那样,找个由头连根拔起?
还是用更温和却更彻底的方式,将他们这些曾经的勋贵世家,一点点边缘化,最终扫进历史的故纸堆?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长孙顺德就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6xsz.com)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