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冷泡茶加冰

首页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和亲公主白发皇妃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一统大宋 明末的王朴 梁臣美景夜公子 三国:开局获得三千斤炸药 爹,你穿越明末了 大唐小兕子:窝有一个小囊君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冷泡茶加冰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全文阅读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txt下载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5章 世代努力与十年苦读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盯……

魏征、房玄龄、李世积三人一时间有些如芒在背之福

李世积当即起身就想请罪,但是被李世民挥手制止了:

“朕知晓爱卿故地俱是山东,难免倾慕以婚姻谋财之辈。”

魏征巨鹿郡人、房玄龄临淄人出身清河,李世积曹州离狐人。

几位臣子面色愈发肃然心,而李世民笑容也愈发和蔼:

“然正如玄成所:上者,民之表率也,不可不慎。”

也只能点到即止,毕竟若是臣子已经成了姻亲,难不成还能现场重新拆散?

哪有这般行事的道理?

再了李世民也看的明白:这些所谓的士族大姓在贞观一朝乖巧的仿佛是鹌鹑一般,真正搞事儿反而是在后面了。

这士族大姓到底是如何强盛起来的?

李世民目光梭巡了两遍文字,最终锁定在两个词上:

禁婚,科举。

“世人皆求婚于这禁婚家,故而彼辈能拢财。”

“诗书传家精研于科举制,故而彼辈能聚名?”

李世民做出了自己的猜测。

刚刚被提点过的臣子们赶忙给陛下喊666:

“大家一言即能切中时弊!”

“陛下明察入微!”

“贺喜陛下察后车之覆,当以此鉴之,此乃大唐社稷之福!”

瞧了一眼梗着脖子的魏征,李世民摇摇头,随他吧。

他有种预感,这魏征能名见史册不会是因为擅长给人添堵吧?

一边自己不观意求婚于大姓女子,一边劝阻朕纳“容色绝姝”的大姓女为嫔妃,虽出发点是好的吧……

不对不对,李世民摇摇头,此般皆事而已。

“这冗官之弊。何解?”唐皇抛出了问题。

魏征当即出列:

“冗官乃前汉沉疴痼疾,遍览前朝,欲除此弊,宜早不宜晚。”

李世民点点头,随即目光转向另一边的房杜。

房玄龄出列斟酌道:

“后世称捉钱为卖官未免太过轻言,然捉钱令史得官之辈难免为逐利之徒。”

“为我唐百姓逐利则为百姓之福,逐利而肥私,则为唐之蠹虫也。”

“而恩荫之策既言我唐极盛,可见后世有所抑制,应是察我唐恩荫之弊遂改,还需大家明察。”

起来似乎很麻烦,杜如晦总结道:

“裁捉钱,改恩荫,察举旧策宜需同改。”

然后接了一句:“都宜徐徐而图”。

点点头,最终李世民叹了一句道:

“百年盛世,所兴国祚不过三百之数,何哉?”

“莫不是真乃开唐之积弊乎?”

……

“万疆之巨唐,终其一朝国祚两百八十二载,可叹!”

此前刘备的心态是看热闹,如今刘备是真真切切为这大唐惋惜。

毕竟不管怎么看,这唐是汉的兄弟之朝也不为过。

尚武、宦官、外戚等等,到现在冗官都出来了,简直是亲兄弟啊,如何不可叹?

叹息完毕便是精准的判断:

“这世家门阀之祸,流毒何止百年?”

“这唐朝的世家门阀之观念,尤胜我汉!”

张飞大声嘲笑:

“兄长,毕竟人家祖上个个王侯将相,自是不能与黔首一般种田屠狗。”

“那不就只能大声吆喝卖女儿补贴家资?”

糜竺也赞同道:

“这以禁婚之名自贵,其行事颇类商贾手段,以名换财而已。”

“那这门第高在何处?”

庞统辛辣道:

“高在一群自命不凡的大姓子弟,竟是靠姊妹女儿换得锦衣玉食?”

“在外吸食百姓,在家吸食姊妹,在庙堂吸食君父,独肥己家?”

“彼辈行事,与江东鼠辈何异?”

张飞连连点头,只觉此刻生动见识到了学问的妙用。

庞军师学识渊博,骂人都别有一番风味。

那不知军师若是发起火来,与后世那“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孰强孰弱?

可惜孔明并没有满足张飞的好奇,他提笔将唐朝的几个入官手段写在了面前的纸张上,随后细细琢磨。

捉钱、察举等字被依次划掉,最终孔明一番斟酌在军功两字上画了个圈。

随后孔明抬头面露期待,他现在对于这科举的兴趣是愈来愈大了。

【众所周知,唐代科举并不糊名,并且当时打分并不标准化,主考官个饶喜恶能极大的左右科举成绩。

因此参加科举的大姓士子们很快便总结出来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投贽、行卷、温卷。

首先带着贵重礼物去拜访那些在京都圈里比较有话语权的权贵,努力和人家搭上线,这一步叫投贽。

敲开甲第朱门之后便是第二步:将自己此前的得意之作,或文赋或诗集编订成卷,如果是大姓在此之前还会拜访父辈请其润笔,将这样的问卷递给权贵以求留名赏识,这一步叫行卷。

在科举之前,行卷成功的人还会带着自己的文卷再次上门,增进巩固感情,并求推荐扬名,这一步叫温卷。

而在唐朝中后期,如果士子家里实在太有实力的话,还会将编好的文卷通过中间人呈递给礼部主司,这一步属于最高赌纳省卷。

而这三加一步,士族大姓几乎每一步都能轻松与寒门和白身拉开身位差距,因此最终科举如何也是已经可以预见的了。

《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留名的830名科举进士中,士族大姓合计589人,士族姓合计109人,寒门白身者仅132人。

而这种比例分布当然并不均匀,将其中的几个皇帝执政时单拉出来对比:

武唐记载55名进士,其中士族占34位,寒门白身者21位。

唐宣宗记载132名进士,其中士族占128位,寒门白身4位。

初步看起来这个锅似乎需要让安禄山来背一下,但玄宗时是啥情况?有记载的进士三十人,士族占27人,寒素仅3人。

最具代表性的是玄宗时的宝六年,此时安史之乱还没爆发,史册记载李隆基“欲广求下之士”,下诏开科取士。

宰相李林甫进言,大规模开科定然会鱼龙混杂,恐有鱼目混珠之徒,而且卑贱之人以科举之名涌入京城不利于治安,建议郡县的官员在当地先来一轮海选,其中优秀者才能来京复试。

李林甫的很合理,于是获得了全盘操办的权利,于是最终这场科举的结果是“布衣之士无有第者”,被士族全部包圆。

因此李林甫给玄宗报喜:野无遗贤矣!

于是边塞诗人就串生,白了就是在长安洛阳不得志,没法突破士族通过士族的“投贽、行卷、温卷”这一层玻璃花板。

其中典型代表如安西节度使幕府的岑参,河西节度使幕府的高适,在边塞各州节度使幕府之间乱窜的王昌龄等。

而这些仅是以诗才留名的,更多的如安禄山的亲信严庄和高尚,都是在关中长安混不出名堂投奔过去的。

投奔安禄山之后不过三年一个任主簿一个任掌书记,并最终随着乱军“衣锦还乡”。

客观来士族子弟卷起来的行卷之风,确实在唐朝推动了社会的艺文之风。

毕竟你想行卷出头,诗赋就必须要写的好看,因此唐朝的骈文与律诗也堪称一绝,写的好了被权贵赏识,那一朝之间就什么都有了。

但同时也在唐朝的社会上刮起来了奔竞、浮夸之风。

比如王维为了行卷成功获得解头,亲自走关系去玉真公主府上弹琵琶,因此才被赏识,被玉真公主推荐了上去。

玉真公主推荐的另一位就是李白,李白同样也是凭借一首《玉真仙人词》入了玉真公主法眼。

再比如大官儿于頔,在旧唐书中记载公然敛财,恣意虐杀,凌上威下,一生劣迹斑斑。

但文圣韩愈为了行卷成功,专门为于頔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骈文称赞于頔。

行卷带来的最终后果就是朋党之风,当时行卷的人称那些被行卷的权贵为“座主”,行卷成功后就会被称为权贵的“门生”。

而行卷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将士族尽聚长安洛阳,并最终等来了落榜文人,黄巢。】

“巧立名目,这不就是贿赂嘛!”

张飞嗤之以鼻。

对于这个简单粗暴的评价,刘备孔明尽默然。

如果前面还能这行卷是求赏识的话,那后面这座主、门生一出来,大伙就都明白了:党同僚伐异。

庞统简单粗暴的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科举,看来必须糊名了。”

“否则这科举,还没考试呢,孰胜孰负就已先决了出来。”

“那这科举有与没有有何区别?废考才而看出身,不过是换了名目的察举罢了。”

孔明沉思了一下,掰着手指头道:

“字迹、墨种、纸品,俱能区分大姓与寒素。”

“从优而虑,当设考试之场,供纸供墨,集卷糊名。”

“不止如此。”刘巴也加入讨论:

“主考之官员还需与审查考卷之官员分隔互不知,如此方可。”

张松捏着稀疏胡子摇头:

“人有喜恶,我朝因各家之亦有争论,更遑论写入试卷,在野贤才亦难免因为批阅考卷之人喜恶而被错漏。”

庞统兴致勃勃道:

“这倒是简单,一份考卷需多次审阅即可。”

“不过如此一来……”庞统掰着指头算道:

“场地,用材,官员不可计数,这科举想要办好,还真不容易。”

而在光幕上看到最后,张飞亦摇头感叹:

“反贼那儿反而比京都更好出头?”

“俺都不知该这晚唐更像魏晋还是又抄了咱大汉。”

新的一个月,元气满满

(本章完)

喜欢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请大家收藏:(m.6xsz.com)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倾世凤女:帝少强势宠 大漠苍狼 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吃吃吃!吃成最强的魔王大人! 高武,我一步一步的变强 盗笔:万人迷那还不完的桃花债 2024年行情 红颜助我证长生 跨界归来,我要掀翻这个圈 离婚做回豪门团宠,我靠玄学惊艳世界 猛鬼故事情怀篇 快穿:爱拚才会赢 逍遥小闲人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斗罗之金龙逆世 她真的太香了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经典收藏 龙吟壮歌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最强退伍兵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三国武将战秦末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还政于朝之归魏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二十七载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天命之寻霸记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工业中华 我在大唐斩妖邪 海军之陆战荣耀
最近更新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三国大军湿家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 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众生芸:王者浴血 从军赋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太子无敌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冷泡茶加冰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txt下载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