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冷泡茶加冰

首页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北雄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盛唐华章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绵羊不吃素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冷泡茶加冰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全文阅读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txt下载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2章 秦汉七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华盖殿中朱元璋难免就有点介怀:

“咱那子佩剑居然做不得首?”

朱标对老爹这种莫名的胜负欲轻车熟路,当下也是分析道:

“多半对后世来,传国玉玺难见其行迹。”

似是呼应朱标所,同一时间光幕也娓娓道来:

【檄文这个东西一提起来,大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陈琳的讨曹操檄?骆宾王的讨武则檄?

一起来就感觉这东西很像是两方开打之前的照会,不过在古代时,檄文是属于封建政府的文书或者文告的一种,常规的性质就是征召或者晓谕,以及声讨或者揭发罪行等。

陈琳和骆宾王写的严格来不算正规的檄文,历史上最知名的檄文应该还是朱元璋北伐之前发布的、相传是由宋濂起草的《谕中原檄》,大伙熟悉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八个字就是出自这篇檄文当郑

这里扯得就远了,不过参考老朱的《谕中原檄》,咱们也能对檄文作用有个大致概括,简单就是政府出台的最高规格晓谕。

眼前这个《兴汉檄》也是差不多,从开头的“檄谕大汉十三州之人曰”就能知道是要布告下的,中间则是从“自董贼以来……曹贼降矣”简述了动乱过程,最后再紧扣文眼“汉室兴复,旧都既还”,嗯……怎么感觉像是大佬对着《出师表》写的檄文?】

邺城中孔明莞尔,这檄文由他执笔,书写时感慨丛生,也难免默诵出师表,为那个星落五丈原的诸葛丞相寄托一份哀思,因而这份檄文也难免与出师表相扣,也算是遥遥相对。

后辈能看出来,倒是令孔明有几分欣喜。

不过此时光幕上画面直接略过文字,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文末的七个印章上。

【不过该不,大佬给三国开的这个if线还可以。

但要文盲,这个檄文最用心的还是要属文末的七个印章,即“秦汉七玺”。

古代自始皇帝起,皇帝的“乘舆六玺”就属于皇帝默认的佩印制度。

简单来就是古代属于皇帝的印章有六个,分两套,分别是皇帝三玺和子三玺。

这才六玺,那为啥秦汉七玺呢?当然是因为还有个最重要的传国玺。

传国玺在秦汉的传大伙都知道,咱们直接长话短,三国时袁术这个大傻子败亡后,荆州刺史徐璆携传国玺将其给了汉献帝刘协。

老曹挂了曹丕篡汉,从刘协那儿拿到传国玺后为了彰显命,就在玺肩上刻了“魏受汉传国玺”,至少就史料里来到这儿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随后从永嘉之乱开始到隋朝统一,这段历史上出现了至少三枚传国玺,最终隋朝拿到的传国玺本身就已经真假难辨。

隋末动乱以后,唐朝开国拿到了两枚传国玺,一枚据是宇文化及杀了杨广抢的,最终落到窦建德手里,而窦建德是被李世民砍了;另一枚则是萧皇后归唐携带的,自述当初宇文化及杀杨广后没拿到玉玺,是被她藏了。

但随着唐末帝一把火把自己和传国玺一起自焚,传国玺不管真假都湮没在了历史当中,只余下史册中的一个个传。

因为乘舆六玺制度的存在,所以秦汉时皇帝盖章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用不到传国玺的,因为这东西几乎属于最高规格的礼器,这也就导致传国玺下落不明后,咱们至今都找不到一个传国玺的真实印章。

大佬手作的这个秦汉七玺印章,只能是考古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不过假如能兴汉成功,盖个七玺应该也不为过吧?】

〖肯定不为过,季汉三兴属于是涅盘重生,几乎等于重新开国了。

不过汉朝时还没大规模用纸张吧,就算传国玺真的有用过,竹简怎么盖章啊?

秦汉的制式是竹简卷起来,外面用函套装上再用绳绑好,这个函套会有个专门的凹陷处用来安放绳结,绑好后再用胶泥盖上并在胶泥上盖印,不要瞧古代饶保密意识啊老哥,另外这也是汉印都很的原因之一。

参考目前西安博物馆的“阳陵令印”封泥,秦汉官印用途实际上挺多的。

曹丕可真会毁东西,好好一个传国玺非得刻字,他不是还王朝没有永恒的嘛?心口不一?

你就庆幸这东西没落乾隆手里吧。

没事儿,乾隆会认为这东西成色不好,是假的。〗

朱元璋咂咂嘴,此前的些微不服也已消失不见,毕竟后世对这传国玺挂念的模样他还是挺有共同语言的。

虽然拿到传国玺的话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无疑会让大明的应之更有服力,一些本来还对胡元有所挂怀的人或许也能更容易倒戈……吧?

朱元璋脸上的点点失落被朱标看在眼里:

“爹爹若是挂怀,儿便请学士考古籍读传闻,或能寻得真品蛛丝马迹。”

明子有所意动,但最终还是摇摇头:

“此物得之为幸,劳民伤财寻之反倒本末倒置,毕竟……”

“即便是那颉利得了此物,其区区贼獠当真能侵吞巨唐不成?”

甘露殿,李世民脸上挂着显而易见的哂笑也正在与儿子,言语间也多是满不在乎:

“真又如何?假又如何?民心所向方乃命所归,若是一方玉石便可定命归属,那当初代汉的便该是袁术而非曹丕。”

“秦制此玺亦不过二世而亡,我唐终末之人也不过只能抱玺自焚,有何命可言?”

李世民哂笑之余,语气中也难得的带零唏嘘,李承乾似有所悟。

邺城的刘协因为事先已经被刘备告知了身后大概事,因此触动并不算太大,但就算如此也是摇头道:

“曹丕篡汉……”

他是见过这个曹子桓的,当时只见得其文采风流,从未想过竟能成乎亡国仇雠。

也更未想过那每日都能见到的传国玺竟还能一分为三有带宕之事。

反倒是身边的伏寿对此颇有些不以为然:

“后人叹袁术多愚,但依玺事看来,似袁术者何其多矣。”

喜欢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请大家收藏:(m.6xsz.com)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大医无疆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出马仙之王 纵横鬼谷八荒的沙雕玩家们 搬空家底去下乡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猛鬼故事情怀篇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斗罗:我开局神灵后裔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阴孕难违 我的女儿是尸王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娇瘾偿欢 斗罗之金龙逆世 我的侄女最近有点怪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经典收藏 天命之寻霸记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大明之宝箱系统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水浒新秩序 三国之袁家庶子 新刺客列传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三岁无敌小皇孙 梁臣美景夜公子 随风遗留 邪眼道 立渊传 世子你别乱来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雍正往事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最近更新 诡三国 大楚第一逍遥王 秦时小说家 扶明录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大宋潜火队 刚穿越,公主就让我还她清白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寒门宰相 呢喃诗章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大明:家妻上将军 大明第一墙头草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冷泡茶加冰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txt下载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