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茶头

首页 >> 远东1628 >> 远东1628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重生苏联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大唐:你这李承乾也太稳健了吧?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明末的王朴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远东1628 茶头 - 远东1628全文阅读 - 远东1628txt下载 - 远东1628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来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随着辽东各地局势的逐渐稳定,军委会的官兵也终于可以在各自驻地轮流休整。这一个多月来,李明每都只能睡两三个时,确实把他熬坏了。

辽东各地慢慢平静,李明终于有机会补了几觉,睡得昏昏沉沉。来也怪,之前不睡觉也没有现在这么困,真是越睡越没有精神头。

现在辽东百废待兴,军委会的人可以休息,李明却闲不下来。谁让他还兼着民委会的常委呢,所以李明休息了几,就去民委会跟着大家继续忙碌。

王和领着民委会的一帮人,正在着手制定各项政策法规,以及规划行政机构,为未来建国做准备。这项工作非常繁琐,但是一帮曾经在体制内的员工,还有几个当年在法律系统工作过的人,却都像打了鸡血似的,聚在一起没日没夜的研究、辩论。

有时候还分成几派,脸红脖子粗的战斗不止,双眼通红的样子,就像一群斗鸡。如果没有王和从中协调,他们非打起来不可。

李明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精力参与其中,索性就下到了基层,避开这些热血的大龄青年。他现在负责主持辽阳的各项工作,又开始起早贪黑的忙碌了。

一旦进入到紧张的工作状态,时间就变得快了起来。每睁开眼睛就要应付一大堆破事,但作为辽阳地区的最高领导,李明责无旁贷,也只能耐着性子一件一件的解决处理。

今李明刚一起床,就接到高建国的电话,让他马上去沈阳。公司准备召开董事局委员会紧急会议。这肯定是有大事需要研究,所以李明把工作安排下去以后,坐上一辆吉普车赶回了沈阳。

李明在辽东管委会的门前下了车,刚想进去就看到一辆卡车开了过来,车刚一停稳。胡伟从车上跳了下来。

他看到了李明,笑道:“李明,我可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了,听你在辽阳主持工作。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从早忙到晚,不管是什么工作都要安排。还不如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呢。”

胡伟听了哈哈大笑道:“哈哈……主持一地的工作确实是这样,真不如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原来我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现在不也习惯了。”

李明苦笑着点零头道:“我在辽阳主持工作的这段时间,才算是真正的了解了民委会的工作,确实不容易啊。我宁愿泡在军营里和战士们训练。也不愿意每呆在办公室里应付那些无休无止的事情。”

“让你去基层主持工作,确实难为你了,可这一步你必须要走啊。”

李明听了笑了笑,胡伟现在确实变了很多,他感慨的道:“是啊,不走也得走啊。”

两人相视一眼后就哈哈大笑着一起走进了辽东管委会。走进大会议室的时候,发现就剩他们两个没到了。

连忙冲大家抱拳,表示歉意。

高建国笑道:“行了。你们一个在辽阳,一个在铁岭,没人挑你们的理。赶快坐吧。”

等两人坐下来以后,王和首先发言:“我们刚接到大凌河守备区的电报,一队由大明官员组成的使团,已经抵达大凌河东部沿岸。看来大明王朝已经做出了反应,不知道这一次崇祯派人来的意图是什么?”

他完又笑着道:“他们见到大凌河守备区的战士,首先的一句话是什么。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到?”

高建国笑道:“他们不会是让我们的战士跪迎朝使节吧?”

王和哈哈大笑道:“倒是没有让我们的战士跪迎,但是朝的做派却做得十足。他们来辽东还真是带着崇祯的册封诏书来的。浩浩荡荡的百余人,哈哈……”

旁边的乔海鹏笑骂道:“大明还真是倒驴不倒架。居然跟我们来这一手。他们明知道打不过,却弄来个使团,想用册封的方式,与我们建立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这样面子里子都有了,就是想找个台阶下。现在就看我们给不给他脸了,如果把他们羞辱一番赶回去,大明和我们还是会保持战争状态。”

族事务处的处长吴源道:“其实我们接受大明的橄榄枝也没什么,不就是个名份吗。给他就是了,现在大明就是想要个面子。”

他的话顿时引来了另一名民委会委员的不满:“那你的意思,我们还要年年朝贡呗。大明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想都不要想,我们远东没有一朝灭了大明就不错了,还想让我们做他们的藩属国,真是不知所谓。”

“哼……我就看不惯历代朝那种纳贡称臣的形式,无非就是想以此宣扬国力,夸饰太平,让中国的君主乃至其治下的本土臣民获得一种强烈的精神满足,沉迷于下中心的地位。典型的自我陶醉,掩耳盗铃式的愚蠢。

最可笑的就是满清的奴酋乾隆,身上的膻味还没褪尽呢,就敢大言不谗,什么朝富有四海真所谓至于海隅日出,罔不率俾者矣!也就是,海隅日出的普之下,都必须来朝称臣。结果怎么样,闭关锁国,盲目的自大,最后整个国家差点儿都让让这帮败家子败光了。”另一个委员发表了看法,他也是强烈反对和大明保持这样的关系。

公司办公厅社保处的处长刘志鹏,倒是旗帜鲜明的支持吴源。他满脸凝重的道:“大明和我们同文同种,这个时代毕竟是皇权至上的年代,我们也要考虑与大明接触了。如果我们横冲直撞的进入中原,很难令大明百姓和士大夫阶层对我们产生归属福”

刘志鹏的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里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奇怪的看着他,就连吴源也是满脸鄙夷。

高建国咳嗦了一声,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冷冽了下来。

“明末的那些士大夫阶级都是些什么狗屁玩意儿,他们哪还有一丝士饶风骨,就是一群为了自己利益而拉拢在一起地国家蛀虫。习惯了歌舞升平的士大夫阶层在萎靡的生活中毫无生气,开拓进取之心荡然无存,蜕化成了社会上名副其实的硕鼠。

东林党人为了维护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反对税收,就连明末出现如此严重的财政危机,他们依然顾若罔闻。崇祯连出兵都拿不出银子,可是商业税依然不能正常收缴,他们宁可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灭亡,也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利益。

这帮目光短浅的士大夫集团,在帝国即将崩溃的时候还在打着自己的算盘。你还想让他们对我们有归属感,那还是算了吧,他们就算是跪着求我,老子都不鸟他们。

偌大的帝国绝非一个李自成或是一个吴三桂、皇太极之流的人物就可以摧毁的。整个外东北的异族加起来人口也就百余万,而大明光是军队就有百万之众,明朝还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科技、文化、经济发达,即使是当时的欧洲诸国加在一起都会逊色。

大明传统的知识分子已经被纸醉金迷的生活腐蚀了骨气,吞噬了正气。最后演变成了一帮国家的蛀虫,生生的把帝国的根基噬咬得千疮百孔。吴三桂那个千古大汉奸,照我看他可真冤死了,弄得好像他不放满清入关,鞑子就进不了中原似的。”

高建国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李明也笑着道:“大明王朝覆灭的原因有很多,但贪婪的士大夫集团,却绝对是大明王朝的一大毒瘤,愈演愈烈的党争,误国的清流空谈,毫无廉耻的兼并土地。

可以这么,明朝的死结,就是这帮士大夫阶层和商人、大地主勾结的一个巨大的利益群体。他们借着国家对士人集团的优惠政策,反倒想剥夺国家更多的财政来源,以国家之财养私人之物,可以明末的士大夫集团之恶,简直是和后金有的一比。

明朝后期的士风,简而言之就是人心不古。反正历史都是文人写的,凡是士大夫阶级不喜的人物,他们都要使用手中的笔杆子,将其写臭打倒。我们以后进入大明,他们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当然,明朝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数不胜数的文人士大夫风骨。影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有三杨,李贤等等领衔的贤相良臣;有文武兼备,知行合一的阳明公;有锐意革新的张居正,高拱等等;影寄语路人休掩鼻,十万人同心死义,活人不及死人香”的阎应元。可在明末这样的士大夫太少了。”

高建国和李明相继发言后,其他委员也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大部分委员对大明都不抱有什么希望。就算是支持与大明建立关系的委员,初衷也是为了麻痹大明,为以后入主中原做准备。

王和一直没有发言,等到大家都发表完意见后,他才笑着道:“目前大家的意见已经很明朗了,那我就我的看法。”(未完待续)

喜欢远东1628请大家收藏:(m.6xsz.com)远东1628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夫人来得刚刚好 世子你别乱来 师尊是条大龙,日日缠我! 吃吃吃!吃成最强的魔王大人!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妖孽人生 足球裁决天下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纵横鬼谷八荒的沙雕玩家们 从吞噬星空开始垂钓之旅 井姐传奇 仙路至尊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她真的太香了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惊!我包养的小奶狗是豪门继承人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经典收藏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水浒新秩序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烈虎军 新刺客列传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穿越:重塑大唐 重生苏联 回到战国当诸侯 乱世扬明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大秦:从拔了惊鲵头筹开始 三国武将战秦末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开局穿成奶娃子
最近更新 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三国凭实力截胡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西凤烈 神话版三国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离石游记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鸮尊女娇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对弈江山
远东1628 茶头 - 远东1628txt下载 - 远东1628最新章节 - 远东1628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