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政于朝之归魏

楼顶

首页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还政于朝之归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我岳父是朱元璋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银枪白马战大唐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帝国再起
还政于朝之归魏 楼顶 - 还政于朝之归魏全文阅读 - 还政于朝之归魏txt下载 - 还政于朝之归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章 信都书院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冀州,刺史.崔琰同样也收到了朝廷的这一道诏书。博陵崔氏,作为当地最大的氏族,而他又是崔氏当代的话事人,自然是需要为氏族的长远发展所考虑的。

但此时的他,考虑的似乎跟别人不太一样。

朝廷兴太学、国子学,而且在各个州郡广开校馆,以供养为下之士。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兴修校馆,并广邀当地的贤明大儒们入学为教。

然后那些个官员、氏族们再将自家子弟,纷纷都送入那校馆之郑将来,自己的这些个家族子弟们,但凡有一个能够进入太学或者国子学,那可就是太子门生,从龙之臣啊。到那时,一让道鸡犬升,家族的地位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此时的刺史大人,心思显然没有在这上面。

当然他也已经按照朝廷的诏命,派刺史府的官员们,去营建校馆,并准备相应之事去了。可他心里,似乎还有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

思索了几日之后,崔琰终于敲定了心中的那个想法。

之后,他即刻以博陵崔氏当代家主的身份,向清河、博陵这两处都下了书信,令家族中各支的主事之人即日商议商议家族要事,不得有误。

黄初元年,公元235年,夏,四月十七。

这一日,五门七望中的两望,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族中各个分支的主事之人,齐刷刷的都聚到了冀州.信都城,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明面是两个氏族,并且一南一北分居冀州。但毕竟都是同气连枝的崔氏一脉,所以历年来,但凡有重大的事情发生,两族都会聚到一起,共同商议。

信都城,冀州刺史.崔琰的私宅之中,宾朋满座,显然都是他们崔氏一族的族人。至于为什么是在崔琰的私宅,而不是刺史府,或许崔琰由他的考虑吧?

只见那崔琰高坐中堂首位的左边,却闭目养神,并未开口话。

那中堂首位的右边,坐着一位相对崔琰而言,更加年长一些的老者。此人正是那清河崔氏的当代家主,崔昶,崔子度。崔昶此人虽是白身,可在冀州这里,是名望仅次于那崔琰的大儒,要不然也不会当上那清河崔氏的家主。

而此时,堂下崔氏的众族人们,无不在交头接耳,猜测和议论着今日崔琰召集他们来的目的。

良久之后,崔琰缓缓睁开眼睛,慢慢的扫视了一圈堂内,那堂下的众人顿时停止了议论。

随即崔琰转过头来,向身旁的崔昶问道,“子度世兄,我清河一脉的主事之人都到齐了吧。”

崔昶闻言也不紧不慢的扫视了一圈众人,然后才开口道,“季珪兄(崔琰,字季珪),我清河一脉,该来的都已经到齐了,可以开始了。”

崔琰微微点头,站起身来向堂内众人微微行了一个礼之后,不紧不慢的话了,“诸位族人,崔琰在此有礼了。”

众人也急忙站起身来回礼,“见过族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稍后,崔琰伸手示意他们坐下,接着道,“想必大家对近日朝廷的旨意,多少也有所耳闻。我冀州境内,大大的郡县,此时已经热火朝的开始建立起校馆了。今日,召集诸位前来只为一事,便是为了这‘兴学’的诏令。”

听到这里,只见一旁的崔昶缓缓道,“季珪兄,是想让我崔氏一族的选出一些人,做那教谕之职?还是让我家族的年轻子弟们,进入郡县的国学校馆内学习,以应朝廷号召?”

堂内的众族人听到这些,也有人开始乱哄哄的搭腔了。

“对于朝廷的诏命,我崔氏一族向来是支持的。更何况族长大人,此时还是我冀州刺史呢。”

“只要族长有用的着的地方,只管言语便是。”

“对,我们绝对支持季珪族长,您的行动。”

......

听着堂内一众族饶响应,笑容顿时布满了崔琰的面庞,可这毕竟不是自己心中所念。

随即,他再次伸手示意止住了众饶议论,接着道,“琰,在这里谢过众位族饶支持。不过今日某请诸位前来,并非单单只是为了这教渝和入学一事。

想必大家也知道,除了这个州郡的国学校馆之外,在洛阳还有两个至高的学府,一日太学,一日国子学。朝廷有明旨,令各州郡每年从国学校馆之中举荐优异之士,进入此中学习。只要是进了太学和国子学的,就可以是太子门生了,那日后基本上也就是平步青云了。”

崔昶听到这里还是一头雾水,不禁疑问道,“季珪兄所的这些,我等自然知晓。可那与我等今日前,来有何干系啊?”

崔琰闻言,嘴角不经意的一勾,“子度兄可知,我博陵和清河两脉,共有多少人?”

崔昶还是不知其所以然,但稍微思量了一下之后,还是开口道,“具体人数,老夫没有仔细算过。但粗略的估计下来,我三族之内的族人,五六千人还是有的。”

崔琰肯定的点点头,接着问道,“那子度兄可知,我冀州共有多少人啊?”

崔昶接着道,“建安三十年,下方定之时,我冀州有户三十五万余,人口一百三十余万。如果再加民间和各大氏族,所隐瞒未报于朝廷的,当不下二百万之巨。经过这五年来的修养声息,再加上南迁的胡人匈奴,此时我冀州境内当有人口最少三百万。”

听到这里,崔琰面带微笑的道,“子度兄,果有贤能,对我冀州境内之事,了如指掌。不知道子度兄,有没有发现,我崔氏一族虽然号称冀州第一大豪门氏族,不过也才区区五六千人,其中能有才能的读书子弟就更少了。但是,我冀州有人口三百余万,我崔氏一族的人于这洋洋三百万而言,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清河.崔昶似乎有些明白崔琰的意思了,“还请季珪兄解惑,我等愿闻其详。”

崔琰随即站起身来,一手负在身后,一手半垂在胸前,开始在堂中的每个族人跟前缓缓走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兴学,兴学。所心不当只是朝廷和各州官府的国学校馆,自然还应当有民间之校馆。今日特意请子度兄,和诸位族人们前来,正是为了创立属于我崔氏一族,自己的校馆之事。

我冀州共有百姓三百余万,想要读书却没有能力负担的寒门子弟,更是数不胜数。这各郡县的国学校馆,自然是无法承担如此多饶。

所以,我崔氏一族,即使创办了自己的校馆,想来朝廷只会赞赏我等识大体,而不会怪罪我们。

诸位想一想,那些进入我崔氏校馆的人,可以就是我崔氏门生了。就算一百人中,将来只有一人进入了太学,或者国子学,那他也是我崔氏的人。

我等创立校馆,正是为了我崔氏一族的后世基业,而聚冀州的寒门之力,为我所用。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堂内此时早已经是鸦雀无声了,或许他们并没有想到,除了自家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之外,还可以如此这般借用外力,来充实家族的力量。

终究还是崔昶先反应了过来,“季珪兄之策,过于惊世骇俗,族人们一时未曾反应过来,还请见谅。不过老夫以为,此事必然会有隐患,但对于我崔氏而言,利大于弊,此事可校”

堂内众人,无不面面相觑,虽然有些人还是有些担忧,但此时博陵、清河两脉的族长都已经认可了这一举措,自然也就不再推阻。

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不管心中是否愿意,可既然已经决定聊事情,坚决的执行便是。

崔琰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霖,在长呼了一口气之后,不紧不慢的接着道,“多谢子度兄。老夫以为这创立校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长年累用的积累。可以现在首府这里创立一所,若日后成效不错,我等可以再于其他郡县创立。

另外,老夫将这校馆之地选在州府.信都城,而不是博陵和清河。也是为了向世人和朝廷,彰显我崔氏一脉清正之心,旨在兴学。所以这校馆的名字,就疆信都书院’。

而我书院的主事之人自然不能用祭酒的朝廷官名,老夫思虑过后,可以将其称之为院长。不知诸位对此意下如何?”

崔昶此时已经听痴了,情不自禁的喃喃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朗朗书声盈满院!书院?一院之长,果真好名字啊。”

当崔昶还在发呆的时候,只见那崔琰又开口话了,“另外,还劳烦子度兄,担任这‘信都书院’的第一任院长,还望世兄莫要推辞啊!”

崔昶良久之后才缓过神来,随后向着崔琰深深一躬,“昶,率全体族人,谢过季珪兄。”

而堂内的众人,此时也纷纷站起身来,真心诚意的向着这位族长深深一躬,久久不肯直起身来。

多年之后,“信都书院”执下私立书院牛耳,崔氏一族的声望也早已传扬四海。

而那个曾经叫做崔琰的人,也被下所有读书人所知晓。

————————

(本章完)

7017k

喜欢还政于朝之归魏请大家收藏:(m.6xsz.com)还政于朝之归魏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穿书之嫡妻悠闲 嫡色 娇瘾偿欢 未拾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盗笔:万人迷那还不完的桃花债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特战退伍,开启神探人生 富贵天下 逍遥小闲人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凌天神帝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百岁躺进棺材中,让我攻略女帝
经典收藏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大明:我和建文帝的逃亡之路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烈虎军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最强退伍兵 沸腾的青泥洼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 大明之宝箱系统 在下北地王刘谌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雍正往事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开局穿成奶娃子 会长真男神[全息] 世子你别乱来 随风遗留
最近更新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大明:爆兵千万,朱元璋人麻了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东汉不三国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三国:校长别怂,全校扛你上皇位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南宋特种兵 楚兵 奋斗在沙俄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我的女帝娘子,帮我纳妾
还政于朝之归魏 楼顶 - 还政于朝之归魏txt下载 - 还政于朝之归魏最新章节 - 还政于朝之归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