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共和国来,1990年受人瞩目的大事,固然发生了不少。
但最有群众基础,最能激发老百姓热情,牢牢把五十六个民族的心凝聚在一起的,却无疑只有一件大事。
那就是当年九月份,要在京城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
本届亚运会赛事共设27个运动项目、308个项,参赛国家和地区达36个,可谓规模空前,意义非凡。
此前,共和国仅作为普通成员参与亚运会。
而此次承办,对我们来,无疑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迈入亚洲顶级体育赛事承办行粒
它不仅仅是一场体育比赛,更像是一整个国家、一整个民族共同完成的一次盛大亮相。
尤其这届的承办资格,还是京城和日本广岛硬碰硬抢过来的,就更令人倍感期待和激动。
所以为了办好本届亚运会,国家自然不遗余力,当成头等大事。
实际上,别看目前时间才进入五月份,距离亚运会正式召开还有好几个月呢。
但随着因为对这件事的重视,京城市委在五月初召开工作会议,已经正式传达中央对亚运会筹备工作的重要指示,让整个京城提前开始为即将到来的亚运会骚动不止了。
手持金牌做奔跑状的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将体育热潮带进了大街巷,满大街都是亚运宣传曲《亚洲雄风》的声音和支持亚阅横幅。
摇呼啦圈的大爷大妈和屁孩们玩儿的不亦乐乎,彻底取代了那些原本占据街头的霹雳舞者和马路歌手。
京城几乎所有三星级的酒店都接到了相关的接待任务,外语培训和亚运标语成为了酒店行业的考核目标。
大中学校开始为了亚运会开幕式的表演,选拔优秀学生,准备集训。
交警开始严查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就连街道大妈都开始重提“五讲四美”,严抓随地吐痰和乱扔烟头的肇事者了。
尤其伴随着京城五洲大酒店竣工……
京城民航营业大厦竣工……
京城国际会议大厦启用……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竣工……
这一个个与亚运会有关的重大项目完工的喜讯依次被各路媒体披露出来,全国人们的精神状况彻底被点燃了骄傲和自信。
可以现在京城就像响了一声发令枪似的,几乎各行各业,各个政府部门,以及各基层组织,都在为了即将到来的亚运会而加倍忙碌起来了。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这样豪迈的口号或许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夸张。
但此时的京城,真真切切就是这么个氛围,为了办好它,大家伙儿绝对掏心掏肺。
以至于在媒体揭示,本届亚运会还存在着一定的的财政窟窿后,一场自发的、轰轰烈烈的捐款热潮也在这个时候迅速燃起,并且席卷了全国!
于是全国各地,从学生开始,都把舍不得花的零用钱、买冰棍的钱、存了很久的硬币,认认真真地塞进了各个学校的捐款箱。
老师们捐给亚运,为国家做贡献,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
工人们,无论是国营工厂还是刚起步的私营企业员工,哪怕工资不高,也会拿出几块、几十块捐出去。
做生意的个体户们更是慷慨解囊,不少人都拿出了相当可观的一笔钱。
文艺界也没闲着。
有不少歌手、演员,为了支持亚运,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好多场大型的慈善义演,然后把收入捐给了亚组委。
那种“掏空家底”、“砸锅卖铁也要支持”的劲头,是这个年代人们朴素又炽热的爱国情怀最真实的写照。
而如此一来,也就愈发彰显出宁卫民携巨款衣锦归乡的实际意义。
虽然,无论是其就职的皮尔卡顿华夏公司,还是他名下的云裳服装公司,又或是与人合作的姜饼人快餐,都已经提前捐款捐物,成了本届亚运会的赞助商。
其实在这些公司的踊跃出钱出力的帮扶下,已经大大的改善了本届亚运会的承办状况,让这个时空的亚运会远不像原有历史中感到处处捉襟见肘。
但话回来了,谁家办事儿不是手里的活钱越多越好啊,谁不是钱越富裕越能办出彩儿来啊。
所以无论怎么,宁卫民把他从日本搞回来的钱用在现在的京城,都是恰逢其时,雪中送炭。
只是还是那句话,钱虽然要给,可怎么给,却是会对宁卫民的未来造成重大影响的技术活。
别的不,在那吃过饭送走肖市长夫妇后,宁卫民和霍延平私下交流的时候。
宁卫民坦言相告,自己在日本的收获,以及这次回来想要“劫富济贫”反哺国内的目的,霍延平直接就被他的“大言不惭”给吓迷糊了。
极度的震惊过后,经过反复询问,他才认定自己不是酒后恍惚,听错了。
他刚才从宁卫民口中吐露的数字,的的确确就是二百亿日元,也就是官方汇率差不多八亿人民币!
但即便如此,霍延平接受这个摆在他眼前的事实,也用了好半的工夫呢,完全没办法马上给出什么具体建议来。
没办法啊,毕竟这个年代的共和国经济条件在那儿摆着呢。
以当前来,举办亚运会还需要集资多少,媒体刚刚披露相关消息。
那么好,想想看,现在宁卫民居然对他,这子自己在日本倒腾倒腾商铺,轻易赚到的金钱,就足够覆盖剩下的所有财务窟窿了。
这让他怎么可能不迷瞪,不为之惊叹?
哪怕他这样的地位,这样的见识,也想象不到宁卫民出国这才折腾了几年,居然真就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亿万富豪。
这也太容易了吧!就跟笑似的。
关键是发了这么大的洋财,一般人恐怕无论如何都会选择留在海外过奢靡的生活了,可宁卫民居然还愿意回来,心甘情愿主动报税,尽一个共和国公民的义务。
甚至不求回报,还想方设法不炫耀,避免荣誉加身,这就更让他有点难以置信。
这可是富可敌国的财富啊,是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抵制不聊诱惑,始终看不破的东西。
通常一般人处于这种情况下,不要逃税,也会合理避税,能少交就少交。
哪怕有人嘴上的好听,但身体也会诚实的去放纵欲望。
偏偏宁卫民,他一个年轻人,明明处在在人生阶段欲望最旺盛的阶段。
居然能够如此坚定,做出这样有损于个人利益,却一心为公的选择。
而且还能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这未免也太神奇了一些?
要知道,虽宁卫民现在已经“有信仰”了,也算是“组织”中的人了。
可其中到底怎么回事儿,没人比负责牵线搭桥的霍延平更清楚的。
他其实一直对于宁卫民都带有一定有色眼光。
虽然欣赏他的才华,认为可以培养,可以扶植,可以利用。
但也一直心怀成见,觉得适当时候对宁卫民也需要敲打,需要约束,要把缰绳牢牢攥在手里的。
尤其他清楚宁卫民绝不是那种死心眼的人。
以其的灵活的心性和聪慧的头脑,不会不明白,这样的财富代表着什么样的力量。
然而这子还坚持这么做,居然表现出了超越世俗的觉悟道德。
如此违背常理的一个结果,这不能不让霍延平内心大受触动,思绪万千。
他不可避免的,感到要多花一些时间好好去重新琢磨一下宁卫民这个人了。
他完全想不明白,宁卫民如此杰出的品性和觉悟到底是先生成的还是后养成的?到底是什么缘故能让他做出这种堪称“圣人”一样的事情来?
反正不管怎么吧,宁卫民所做出来的事情,完全让霍延平他对于商人必定唯利是图的看法产生动摇。
如果过去,他对宁卫民始终抱有一定程度的警惕和戒心的话,那么通过这次的事情,这一切都几乎不复存在了。
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人愿意为了自己的国家放弃这么一大笔个人财富,更能证明这个人是否人品过硬的了。
霍延平现在完全相信宁卫民是心中充满报国热忱,到做到的人。
他对于宁卫民的欣赏和看重也因此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些事儿即便一时还想不通彻,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他只需要知道宁卫民这个人诚实可信就够了,这样的人自然要不遗余力的加以帮助。
于是很快,霍延平就主动为宁卫民缴税的事儿跑前跑后,张罗起来了。
就这样,宁卫民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跟着为他协调各路关系的霍延平跑了不少个地方,见了不少有份量的人物。
最终,他在如愿以偿完成了报效国家的愿望同时,也成功的避免了由此而来,声名鹊起的副作用。
他根本不用怀疑,就能看出,霍延平为了替他圆满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甚至为了更好的保护他,应该是把几乎所有的人脉关系都用上了。
对此,他也是相当感动的,感觉霍延平对待自己恐怕比真正的子侄还要好。
这还不算,上面既然领了宁卫民的情,也没打算让他白做贡献,该有的奖励还是要有的。
要知道,宁卫民可是以各种方式掏了三亿人民币出来呢,对于政府来这件事简直就是飞来横财啊。
所以,解除了燃眉之急的京城政府做出回报的心情也很真诚。
了解了财源之后,除了震惊还有热情,他们仍旧是通过霍延平做中介来奖励宁卫民。
一方面是亚组委主动给与宁卫民名下的企业和公司,承接更多的亚运会业务的机会。
比如礼品、工艺品,这些过去都是民营企业无法染指的合作项目。
宁卫民虽然有不少资源,但却和他毫不沾边,现在就成了他能够回血的渠道了。
另一方面,是市政府问过了宁卫民的意见,见他对房地产开发挺感兴趣。
市政府便答应给他大北窑和潘家园两块三环路沿边有待开发的地皮。
两块地,一块九万多平方米,一块五万平方米,都加在一起大致十五万平米左右。
尤其是潘家园那块较的地块,也是巧了,就挨着宁卫民已经拿下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不远,最适合他搞个古玩大厦了。
现在只要宁卫民能拿出两千多万缴纳土地出让金,并且准备好补偿和拆迁方案,一旦获批,就可以对这两块地着手进行开发工作了。
市政府甚至还准备让四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给宁卫民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并且还把他纳入了亚运会礼品供应商的名单之内。
所以毫无疑问,在未来的数年里,宁卫民除了即将拥有一个和龙潭湖公园共同开发的水族馆项目,还能拥有自己的两处商业大厦,并且成功成为了政府的礼品供应商之一。
他的私人产业,已经注定会超越皮尔卡顿华夏公司的发展速度了。
就这样的商业含金量,都不算地皮的价值,谁还能他这几个亿花得冤枉?
什么都是相互的,爱国之人,必得国家庇护。
自私自利的守财奴和短视之人,是永远不会懂得“吃亏就是占便宜”,也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运气的。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m.6xsz.com)国潮1980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