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首页 >> 水浒新秩序 >> 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银枪白马战大唐 绝色生骄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重生苏联 红楼之小兵传奇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大明:家妻上将军 三国凭实力截胡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 水浒新秩序全文阅读 - 水浒新秩序txt下载 - 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章 近乡遇故知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燕京府武清县东南临海之地,桑干河与界河在此汇聚,冲积出大片的肥沃土地,曾经也是人烟稠密之所。

晚唐末年,下纷争,契丹人趁势崛起并通过资助石敬瑭获得了燕云十六州,簇就成了南北两朝对峙的边界,战乱频仍而致生民锐减。

后又因赵宋三易回河,黄河夺界河入海(黄河入海支流之一),常年泛滥南北沿岸,形成了不连片的沼泽区,竟逐渐让此处变成了荒无人烟之地。

大同正乾皇帝起于京东,重振河北,北伐灭掉了辽国朝廷,将河北路与燕平两地重新连成一片后,又南治黄河,北通桑干,使两河造成的水患损失逐年减轻。

重新分得田地的百姓也迸发了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在官府和共建会的组织下修渠排淤,垦荒为田,再次改变了簇的面貌。

短短几年的农业基础工程建设还不能将荒滩沼泽再度变为良田,但勉强可供耕作,并在地势相对较高处建设村舍,却是足够了。

又由于大同王朝定都燕京府,政治经济重心北移,南来北往的商船汇聚,将巨量的生活和战备物资抵达此处。

大部分海船都没法溯桑干河直入燕京城下,船上的货物需在界河入海口的码头上岸,再装入内河船方能运至京师。

而每到寒冷的冬季,处于北地的界河与桑干河自会封冻,河运由此停止,没有结冰的海运影响却不大,仍有源源不断的海船趁着季风和洋流运来货物。

任何世界都不乏敏锐洞察商机的人才,很快就有人发现了武清县东南处的界河入海口是块可以福泽子孙数代的财富宝地。

这些人欲在此购地兴建连排货栈,以转运下货物,坐收数代财富。

此举若是在赵宋,难也难,难就难在需要手眼通,才能打通上下关节,可一旦打通了关节,其他的事就不复杂了,但在大同治下却是不可能的。

早在当初修建界河转运码头时,朝廷就已经预料到了此处日后的发展,将入海口方圆十里以内的土地(包含沧州)全部划为商业用地,并将之命名为塘沽县。

朝廷还制定了极为细致的建港规划,哪些地是国有不允许转让,哪些可以转为民用都有具体规划(只是使用权,所有权归大同国有不允许买卖)。

即便是民用土地,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个人能购多少地,作何用途,多少时间内建成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界河入海口设县并“限购”商业用地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南北轰动。

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朝廷在界河入海口下了一盘很大的旗,大到至少需要方圆十里的土地来承载。

很快,全国各地消息灵通的商贾便云集于此,掀起了抢购商圈内土地的热潮。

就连寓居京东路数年的柴大官人柴进也耐不住——

不对!

世间早就没有柴大官人了,现在应该叫柴掌柜。

柴掌柜当初被同舟社赶出沧州,寓居京东路之初,也有过恐惧、彷徨、愤懑等情绪,一度将自己关在寓所内不见外人,专心做“寓公”。

在大同强大的政府掌控力面前,其人终究是没胆豁出去利用柴氏的影响力,再造徐泽的反,只能无奈接受这样的命运。

柴进虽然有家产,但也遭不住坐吃山空,更重要的是没有交际圈子的寓公生活实在太折磨人。

静心观察数月,发现没人要自己的命后,其人逐渐放下心来,走出寓所。

没了前呼后拥的庄客帮闲,换上粗布袍,走在无人认识的街巷上,柴进方才知道自己过去太看得起自己,抛掉前前朝潢贵胄的可笑身份,自己什么都不是。

在同舟社的老巢京东路,“东京赵官家”都吓不住人,“沧州柴大官人”的名声更是一点都不好使。

其人也不敢向其他人透露自己其实是前前朝世宗皇帝的“嫡脉后人”?

嫌命长么?

无孔不入的监曹肯定会派人暗中盯守,就等着你搞事!

真正融入市井生活之中,见识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体会到他们的所思所感,柴进才知道自己的过去有多么轻浮可笑。

底层百姓关心什么?

吃饱饭!

这种理想简单么?

一点都不简单!

毕竟,在大部分人能吃饱饭就算盛世的时代,“吃饱饭”的梦想对底层百姓来,太难了。

包含赵宋在内的历朝历代,“穷不过三代”几乎是铁律,因为大部分的穷人三代之内就会由于吃不饱饭的问题而断子绝孙了。

任何穷人祖上必然阔过,不然就不可能传承到这一代。

也只有在大同治下,这一“铁律”才能被打破。

大同并没有超越时代,治下照样有吃不饱饭的百姓,可数量却远远少于赵宋。

更重要的区别是大同朝廷管百姓的死活,税率低于赵宋,官府还一直投入巨力进行农业基础和民生建设。

在大同治下,只要手脚健全不懒不惰,就饿不着,生活还能一年比一年好。

这种“一年比一年好”的希望恰是此时代最缺的。

在赵宋,即便是一些地主上户人家,日子也只是勉强凑合,遇到灾荒年不破产就是万幸。

因而,仅仅过去数年时间,京东路百姓就彻底忘记了还没有成为前朝的赵宋,提起来都是满脸不屑。

大宋?赵宋?

大怂!照送!

对外就有多软,对内有多狠的软蛋王朝!

皇帝卖臣子、宰相卖屁股(张邦昌、王黼、白时中等人每次出使大同都整出一屁股血)、官吏卖百姓的朝代。

这样的王朝除了拼命压榨百姓,以维持王朝的内部稳定,换取外部安全,并满足上层的奢靡享受外,可曾真心为底层百姓做了一点实事?

实际上,还真做过,并且做了很多。

虽然未必是出于“真心为底层百姓”,可的确做了很多实事。

但人比让死,货比货得扔。

跟大同一比,赵宋真就什么都不是。

京东的荒滩也要收重税是怎么来的?

河北的百万生民又是怎么被大水冲走的?

柴进的眼睛没瞎,不能昧着良心讲话。

就掌控底层为民作主,真心为底层百姓做实事上,莫外忍内狠的赵宋,历史上的任何一朝都没法跟大同相提并论。

前朝赵宋在大同百姓的心中都是这等印象,至于前前朝的后周?

就是混乱的五代中的某一代?

且不这柴荣嫡脉早断,柴氏“嫡脉后人”有多可疑。

就这什么世宗若是能做到正乾皇帝的一成,又何至于让赵大带兵回到汴梁,仅仅杀了一个啥也不是的副都指挥使韩通,就能顺利完成政权交接?

有这么儿戏的改朝换代么?

有这么可笑的民心么!

可疑的柴氏后人能安享富贵,其实和什么世宗福泽下没有半点关系。

就算有,与大同正乾皇帝一比,啥都不是。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赵宋王朝实在太挫,只能靠类似的“仁政”来装点门面。

其饶资并不低,了解到底层百姓的想法后,隐隐触及到了自己祖上数代都没能想明白的问题——柴氏为什么会被赵氏篡夺下。

也终于想明白了正乾皇帝为什么不愿意继续给柴氏政策优待了。

大同治下,前前朝潢贵胄的身份除了害人害己,不会有任何作用。

自此,柴进就彻底与过去划清了界限,逐渐适应了京东路的新生活,并学会了乡间俚语,学会了讨价还价。

其人在诸城开了一个商铺,过去一言一行都贵气尽显的柴大官人消失了,多了一个和气生财的柴掌柜。

日子一过去,柴掌柜越来越像普通商贾,但只有其人自己知道,骨子里不安于现状的个性不是那么容易就磨去的。

柴氏虽然被剥夺了政治上的优待,但手握大量资金,在鼓励工商欣欣向荣的大同朝,为什么就不能走出一条新路来?

界河入海口开港建埠设立塘沽县的消息辗转传到柴进耳中后,他便动了心。

其人自知身份特殊,塘沽县半径十里的商圈肯定将沧州的部分土地也划进来了,彼处曾经可是自己的“据点”,因而一直不敢行动。

直到越来越多的人赶到北地置业,柴进终于按耐不住骚动的心。

这一次,并不是为了柴氏的荣耀和传承,柴进只为柴进做事,证明即使做个普通人,柴进也能活出个人样来。

其人按照程序,向共建会和县衙户科上报了自己准备迁徙外地置产的申请。

柴进的情况确实特殊,诸城县不敢擅断,一级上报一级,直至正乾皇帝御前。

看到这个文件,徐泽也有些吃惊,没想到几年时间过去,柴进这公子哥就能有如此大的转变。

其人特意询问了监部尚书孙石,得知柴进到京东后就一直很低调,并无越矩之事。

至于柴氏在沧州的影响力?

在共建会铺开,社会改革到位,沧州百姓生活日新月异的今,谁还愿意去听曾经靠放租放贷结交过路“好汉”的地主老财?

正乾皇帝当即御笔亲批了柴进的申请——自食其力,柴氏有望。

柴进顺利拿到了迁徙置产的批复后,没两日便处理了自己在诸城的产业,拿着同舟银行开出的银票,直接包了一辆田氏客运社的马车一路北校

河北和河东与燕云本为一体,但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却分属南北两朝,战略被动军事又孱弱的赵宋不得不在边境耗费巨力构筑的塘泊和榆塞防线。

大同将南北重新连为一体后,便逐渐推平了这些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防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符合水势的水系、连片的良田和宽阔笔直的官道。

沟通南来的官道也不再只有途径白沟驿的一条,柴进选择的北上路线便是直接经沧州到塘沽,途径柴进曾经的产业,其人都没有下车去看看。

改朝换代,物是人非,沧州早就大变样,就算下了车,也没什么好看的。

马车抵达到塘沽县,看着新城拔地而起,处处皆是繁忙模样,柴进暗道不妙,顾不得安顿就直奔衙门,询问购地事宜,结果自是来晚了。

半径十里的商业城市当然不可能这么快就建成,实际上,朝廷划拨的土地共分为三期,大致和燕京城的扩建规划同步。

但由于柴进之前的耽搁,第一批划拨的土地早已认购完毕,第二批划拨的时间待定。

柴进犹不死心,寻了一家旅邸放好行李后,便出门四处走走,看能不能碰到恰好愿意转让产业的商家

新心商业城市常驻人口并不多,但货栈、旅邸、商馆、酒舍等商业建筑一应俱全,大部分已经在营业,少部分显然是生意好于预期,正在重新装修。

其人先到了码头,实地考察塘沽港的日吞吐量,以确定簇的商机究竟有多大。

考虑到海水涨潮的影响,县城的位置离渤海海面尚有百余步,港口还建有巨石构成的防波堤,加之渤海的风浪和潮汐本就不大,倒是不虞海水倒灌毁灭城市的风险。

码头上的搬运工并不多,大件货物由一种柴进不认识的巨形架子机关(龙门吊)直接从船上转到一旁停靠的车子上,既方便又快捷,件零散货物才会请搬运工。

装货物的车子也是特制,可以经由铁轨转到远处的货栈,几辆车连在一起,运量惊人,所需的动力却不大。

轨道用车并不稀奇,大同治下的矿山、码头等很多地方都在使用这种新技术,但柴进以前见到的都是造价便宜也容易磨损的木轨,铁轨还是第一次见到。

很明显,塘沽港的日吞吐量十分惊人,不然的话,也不会用昂贵的铁轨取代木轨。

看了不多时,柴进便回到城中碰运气。

结果,毫无疑问,并没有商家愿意转让产业,反倒是碰到了几个同样目的的人。

柴进暗道自己还是太冲动了,边回旅邸边犹豫是在塘沽多待几,还是干脆进京再寻商机,忽地听到有人喊自己。

“柴,柴大官人?”

“徐——”

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m.6xsz.com)水浒新秩序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师尊是条大龙,日日缠我! 掌家小医娘 特战退伍,开启神探人生 纵横鬼谷八荒的沙雕玩家们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末世余光 吃吃吃!吃成最强的魔王大人! 天选与创世 娇瘾偿欢 仙魔:我靠加点肉身成圣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夫人来得刚刚好 工业中华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盗墓:从云顶天宫开始 阴孕难违 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 世子你别乱来 洪荒之永恒天帝
经典收藏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穿越:重塑大唐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回到战国当诸侯 乱宋 足球风暴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重生苏联 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 开局穿成奶娃子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再次回到明朝 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 东汉末年:我黄巾军,包吃包住!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最近更新 侯门第一纨绔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楚第一逍遥王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三国之争霸天下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明末钢铁大亨 大明:家妻上将军 北雄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大周第一婿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封疆悍卒 刚穿越,公主就让我还她清白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 水浒新秩序txt下载 - 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 - 水浒新秩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