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孙定南火急火燎地从作坊回来,等看到孙伯民,那一个激动。
孙伯民也好激动,搂着孙定南道:“南哥儿,黑了,瘦了,受苦了。你阿爷可挂念着你,很想知道你的情况。见你平平安安,我也放心了。”
一边的孙山:.....
跟在他身边,哪里不平安。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孙定南欢喜地:“老太爷,我也好高兴见到你。让阿爷挂心是我的不是,家里一切都好?”
孙三叔撇了撇嘴,村长那个老头肯定好了。越活越精神足。比不少后生的身板子还硬朗,对付村民,更是狠辣。
稍微做了些看不顺眼的事,便逮住人大声的骂。
以前仗着是村长的身份为所欲为,现在仗着山子的官身更是为所欲为。
连他这个三老太爷都不放在眼里。
孙三叔想到自己是偷偷地跑到沅陆县,等回去后,肯定被村长惩罚。
屁股不由地一紧,已经感受到棍杖打下来的疼痛。
哎呦,好不想回孙家村,好想跟在山子身边吃香喝辣。孙三叔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死缠烂打留在孙山身边。
孙伯民乐呵呵地:“好,家里一切都好,勿要挂心。呵呵,这是村长大伯给你的信,给你捎带的东西。记得看完后,回信,有什么带回家的也尽快准备,表叔要回去了。”
孙定南激动地接过包裹,眼眶红红地:“老太爷,我知道了。”
等走出院子,看到肥妹和黑妹,更是激动了。不由地想到家里的几个娃子,也不知道听不听话。
孙定南正在写信回家时,孙山正领着虎鸣去见邓教谕。
本来还想着等陈表叔走后,慢慢安排。
只是虎鸣想进步的心太急切了,整日嘟嚷着要上学。
德哥儿羡慕地:“山子,真羡慕你有个好读书的儿子。我就从未见过有学生求着上学的。”
德哥儿在县学上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不计其数,就是没见过像虎鸣这样玩不住,非要上学的娃子。
啧啧~~莫非这就是言传身教?
因为孙山爱读书,所以虎鸣青出蓝胜于蓝,比孙山更进一步,吵着要读书?
想到家里的盖头,要不要也带到山子身边呢?
不定近朱者赤近墨者,盖头也变成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
孙山两手一摊,无奈地:“别问我,虎鸣喜欢读书是生的,我也比不了。”
孙山虽然爱读书,但没有主动贴着去读书,该休假就休假,哪里有这么上赶着。
德哥儿吩咐道:“山子,写信回去,一定要让村长督促我们孙家子弟好好读书,哎,真羡慕杨家村,不定下一个进士就在杨家村了。”
其实即使孙山不写信,村长也会督促娃子读书,村长想进步的心也不少。
孙山领着虎鸣走入县学。
虎鸣满眼都是好奇,仰着头问:“义父,沅陆的县学真大,比郑家学堂大很多。”
顿了顿,补充道:“也比洪家学堂大。”
虎鸣本打算先在郑家学堂启蒙,接着到洪家学堂进学,走孙山的路,成为第二个孙山。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下子就跑到好远好远的远陆县学读书了。
孙山笑着介绍:“这里有秀才,有童生,还有准备考童生的学子,还有像你这种开始接触科举的学童。你得要跟他们好好相处,相互请教学问。”
顿了顿,继续:“来到陌生的地方,也不要怕。有义父在,没人敢欺负你。如果真有人沙胆地欺负你,一定要告诉义父义母。你还,有些事处理不了,得要找大人帮忙,知道不?”
虎鸣当然知道了,就像杨地主去世后,机灵地跑到孙家村。
对于危机,虎鸣向来敏感,自己还,没办法解决,一定会找外援。
而义父就是他强而有力的避风港。
虎鸣认真地点头:“义父,我知道,我不会逞强,遇到不利的事一定会跑路,然后找你。”
孙山看着人儿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由地笑起来:“好孩子,真机灵。”
随后又道:“虎鸣啊,我们不要被别人欺负,但也不要欺负别人。切记,莫要仗着身份,看不起同窗,嘲笑同窗,欺负同窗。”
虎鸣认真地:“义父, 我知道了。义母了,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我要做一个谦谦君子,不会欺负别饶。”
虎鸣这么,孙山也放心了。不喜欢孩子被欺负,也不希望孩子欺负别人。
邓教谕见孙山领着一个牙子走了进来,定睛一看,暗暗咋舌。
坊间传言,孙大人有个跟他长得完全不一样的牙子,原来传言是真 。
等孙山介绍这个是义子后,邓教谕恍然大悟。
暗暗地道:是哩,义子就对哩,孙大人怎会生出这么俊的牙子呢?
孙山笑着:“邓教谕,我家子有劳你了。”
邓教谕赶紧摆手道:“大人,不劳烦。贵公子一看就是读书的好苗子,能有这么一个学生,我可高兴了。”
相由心生,这么俊的郎君,读书肯定厉害。
邓教谕悄摸摸地打量孙山,想着孙山肯定见到虎鸣长得好,读书好才收为义子。
嘿嘿,好好培养,将来有出息了,对孙家也有好处。
邓教谕又:“孙大人,我要考一考郎君,要知道他学到哪里,才好安排到什么班。”
孙山对此没有意见,笑着:“邓教谕,有请,一切交给你了。”
又拍了拍虎鸣的肩膀,鼓励道:“好孩子,好好回答教谕的问题,把你学到的东西拿出来。”
邓教谕见虎鸣有点紧张,温柔地:“莫要紧张,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就像回答夫子的课业一样。”
完后,为了防止虎鸣紧张,等教谕把他领入书房考核。
看着虎鸣一点一点消失的身影,孙山仿如隔世。
第一次见洪秀才,也是被他领入书房考核。
岁月如梭,想不到自己变成孙伯民了。
相信当初孙伯民也一样,有点紧张地看着孩子被考核,害怕孩子不过关。
虽然对虎鸣充满信心,但没有得到邓教谕的肯定,还是会患得患失。
所以教育孩子,得让外人来干,孙山学问再大,也做不来这事。
喜欢我,孙山,科举请大家收藏:(m.6xsz.com)我,孙山,科举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