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还用问吗?
“当然是兴王跟皇帝关系近了。”
人家兴王是同父的亲兄弟。
自己也就是皇帝的远房本家!
朱右材觉得这问题很莫名其妙。
但汪伦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起了一身冷汗:
襄王啊!你十多岁就掌管这襄王府,能维持这份富贵,将襄王府搭理得井井有条。
实话,臣真是佩服您呢!
像您一样跟皇帝关系这么远的藩王能如此富贵逍遥的真不多。
纵然那些田产是英宗赏给您曾祖父的,您可别忘了,现在的大明朝是谁当家?
那些田产原本就在安陆,本就是安陆封地的财产,你不给当今皇帝面子,跟他的弟弟闹得不可开交。
即使这些田地你抢在手里,您觉得皇帝会高兴吗?
他会站在您这边不站在自己弟弟那边吗?
你可别忘了凤阳高墙里那些同宗啊!
凤阳高墙朱右材没去过,但那里被关押的皇室子孙生活他可是从听过。
想起自己这次的鲁莽行径,朱右材身上不由冷汗直渗。
“汪寺卿,那……那我该如何去做?”
“把那些地给兴王得了,您主动相让,皇帝定然觉得委屈了您,不定还能给您些补偿。补偿咱们就不了,能避灾避祸才是最重要的,您呢?”
……
摆平了襄王那边,汪伦又去了安陆州兴王府那边。
兴王自然也是热情接待了汪伦,毕竟这可是皇帝派来的。
汪伦先是对兴王就藩安陆还要找寻丢失的土地表示了同情,惹的兴王很是感动。
这事实话他也很委屈。
自己封地少了几万亩地,这事搁谁谁也不能忍。
特别是那襄王,竟然还跟自己打擂台,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真是太张狂了!
汪伦跟兴王推心置腹地表达了自己理解兴王的委屈后,传信襄王已经同意将土地还给你了。
兴王听了心里舒服了些,但是还是对襄王先前不给自己面子的行径很是不满。
“王爷,既然襄王同意将田地归还与你,这事也算圆满解决,毕竟您的目的不就是要回那些土地吗?”
“皇帝因为这事发了好几火,觉得你们让他为难了!朝廷事多,皇帝最近心情一直不佳,威难测呀……”
汪伦传递了消息欲言又止。
是的,威难测!
纵然自己以前跟皇帝走得还算亲近,但皇家无父子,更何况是兄弟!
自己如果继续闹,那就是不给皇帝面子,毕竟这地也算积留问题。
既然襄王愿意退让,自己也退一步。
距离自己封地较近的那些地兴王决定收回来,应山交界的那些荒芜盆地,地太贫瘠,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襄王,让皇帝也看到自己是大度之人。
襄王不是喜欢玩马吗?那几百亩地就算送给他,让他跑马得了!
汪伦一听兴王的态度,大呼叫好,直夸两位王爷仁义大气。
然后心满意足地回京回旨。
事情圆满解决,明孝宗很高兴!
专门给两位王爷搬了嘉奖谕旨,并赏赐了不少金银细软以作安抚。
兴王让出的那些地正是秦邵看到那部分盐地。
那些地贫瘠朱右材其实也看不到眼里,虽然归到到襄王府名下,但从不曾派人前去打理。
弘治十七年,朱右材薨,这兄弟也是个绝户头,没留下一个子嗣。
正德三年,朱右材弟弟朱佑櫍袭襄王之位。
那块盐地如今还处于荒芜当郑
秦邵听了许牙婆一番解,头都有些大了。
奶奶的,这块地还真够麻烦的。
“我秦公子,您的事情都是我老婆子的事情,不是老婆子不努力,是这地太过于曲折,费了老大努力才找到主,哎哟!累死我了!”
许牙婆叫道。
“辛苦大娘了!”
秦邵拱手道。
这许牙婆当然的夸张,不过确实是多年荒地,还有这么多纠缠,找原主不容易确实是实事儿。
“不辛苦!能为秦公子办事,老婆子高胸很呢!您您这事两试桉首,以后再考上秀才、举人,不定再当上状元郎,老婆子我为状元郎办过事,这到哪里都是值得骄傲的事呢!”
许牙婆口灿莲花,怪不得生意做得好,好听的话谁不喜欢听?
“秦公子,您要是真想要那块地,老婆子就跟镶阳那边的同行打听下,看那襄王府愿意买地与否?如果愿意,老婆子再跟您商量则个!”
“谢谢大娘,大娘辛苦了!”
秦邵真心感谢道,纵然人家是做生意,但诚信用心也值得让人感谢。
“对了,秦公子,你先给老婆子透个信儿,如果襄王府愿意卖那地,那地你准备出多少钱买?买多少亩?”
许牙婆突然问道。
他们做牙行生意,得先套一下双方的心理价格,到时候也好帮忙在中间周旋,好知道生意能否成功,值不值得自己花大力气。
“当然是越便宜越好,大娘也知道,我们新搬来这京山,也就是普通户,如果价格合适,买个几十亩应该不成问题。”
秦邵委婉地道。
这搞价最忌讳将地盘露出来。
他们现在手里有几百两银子,也不能全部拿出来买地,能支出的最多也就四百两。
家里还有其他开销,8月份他还要去省府考秀才,都要开销,自然要留一些。
那盐荒地应该比普通旱地便宜,先买个几十亩占着也校
如果银子多些就好了,如果有银子,他真想将那盆地及附近丘陵坡地都买下来!
有钱真好!
他得想办法多多赚银子!
不然明知道能赚钱的买卖也没能力下手,真是悲催!
……
今年的冬季尤其冷,连安陆州这个地方都下了好几场雪。这几又纷纷扬扬飘起来了。
秦邵记得以前湖广这个地方下雪不多,即使有,也是很的,这个时代怎么会有这样的大雪。
后来想想前世世界钢筋水泥多,气候发生了变化,很多地方回暖。
这个时代基本就是全原生态,冬季寒冷些也是正常。
秦邵也不往外跑了,开始在家认真读书。
家里有暖炕和暖炉,屋子里暖和和的,比外面要舒服得多。
明年就要院试考试的了,先前县试、府试还好,院试听祝老头难度会加大。
墨义和帖经的考试比重会减少,经义部分比重加大。
就是对四书五经里面内容的解释理解这样的题型会增加。
这就好比前世的语文考试,填空和默写题少了。
阅读理解和释义部分多了。
所以,必须将那些书中的每个句子的注释和理解全部背诵默熟,这种注释还有不同朝代的、不同饶,都要熟悉。
幸好秦邵的背诵理解能力超强,这些都不在话下。
不过他也不敢骄傲,每本书都要过几通一遍。
另外,院试还是少不了作诗缓解,需要赋诗。
这是秦邵的弱项,他没别的办法,只能借一些诗集参考学习。
这万一写不出来的话,可以适当模彷一下。
他还将前世有记忆的那些试一一誊抄下来,遍成了一本集子,真写不出来了,也可以应应急。
气冷,中午他们商量好吃铁锅炖。
今他们要吃的是牛肉锅。
韩瑾蓉壹大早就买牛肉和牛骨头。
牛肉头熬汤,牛肉切成薄片。
用薄薄的五花肉炒锅,加入调料,放入骨头汤,然后下入豆腐、萝卜、白踩各种菜蔬炖煮。
炖着牛肉锅的时候,韩瑾蓉还在三子他们的帮厨下烙了软和的鸡蛋饼子。
秦邵在书房里就闻到香味。
“爷!吃饭了!”三子喊道。
秦邵过去的时候,韩瑾蓉才将牛肉下锅,免得下太早牛肉太老。
几人正准备开始大快朵颐,大门处突然传来敲门声。
喜欢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