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楚寒轻轻摇摇头,“你们想都想不到是为了什么。”
“案子是叔祖亲自审的?”看到楚寒点头,沈昊林、沈茶相互对望了一眼,“他们是有钱财上或者感情上的纠纷吗?”
“多少沾点边了。”楚寒看到几个孩绞尽脑汁想的那个样子,忍不住笑了笑,道,“想别想这个了,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古往今来,很多王朝并不喜欢寒门出身、甚至是寒门以下出身的读书人为官,根本的原因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跟几位长辈都讨论过了。”沈昊林轻轻敲了敲桌面,道,“虽然法不太一样,但意思其实是差不多的,后患比较多。”
“后患?”薛瑞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很好奇的看着沈昊林,道,“什么样的后患?”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讨论世家、寒门之争,但本质上还是权力之争。”宋爻佳轻笑了一声,“寒门总觉得世家占尽了优势,有底蕴、有资源、有人脉,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要超过普通人,普通人努力一辈子,终点可能是世家的起点。”
“这话吧......”薛瑞叹了口气,“听着特别的腻味,毕竟世家也不是生世家,世家也是他们的先祖一代代积累起来的,有的家族在这种积累的过程中破败了,有的家族就幸阅存活下来。谁都不容易,各有各的艰难,不是吗?何况,所谓底蕴、资源、人脉,难道不需要付出的、是白得的吗?这青白日的,可没有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可这些并不能被外人看到,他们只能看到世家的光鲜亮丽,看不到背后的苦楚。”楚寒叹了口气,“我朝禁止世家科举,除了想给寒门学子一些机会,让科举更公平一点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想让他们看清楚,阻碍他们成为新的世家、新的权贵的,并不只有世家而已,更多的还是他们自己。”
“叔祖的是。”沈昊林轻笑了一下,“澹台老前辈和我师父过同样的一句话,优秀的年轻人本不应该分世家还是寒门,确实是应该因材而用。但是......”他迟疑了一下,又继续道,“他们不敢冒险,因为在这些寒门学子的身后,还站着一群嗷嗷待哺的族人。”
“嗷嗷待哺的......族人?”薛瑞想了想,恍然大悟,“明白了,很多能真正考中的,都是举一族、一村之力,甚至是一个镇子、一个县的希望,一旦考上了,一旦派了官,这些人就能沾沾光,耀武扬威起来,指不定会借机做出什么事儿来。”
“哥的不错,就是这个意思。”沈茶点点头,“我们常,世家容易出纨绔、出蛀虫,但他们多少知道有个限度,做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危及到家族,做什么事情不会影响家中做官的人在朝堂上的地位,都是有分寸的,甚至家里会有严格的规定,实在不成样子,还有可能会被逐出家族。当然,很少有这样的情况,除非是事态紧急。”
“茶这一点的对,虽然很多世家最终败落的罪名都是侵占良田、欺行霸盛收受贿赂之类的,但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对外的辞,可以摆在明面上的,真正的原因......”沈昊林一摊手,“其实就是挑错了要效忠的人,站错了队罢了。”
“你们两个的非常对,可惜,不在这个局中的人,是看不明白的。”楚寒一脸赞许的看看沈昊林、沈茶,又继续道,“但寒门犯事儿,通常跟夺权夺位没什么关系,单纯就是突然间手里有了一点权力,不知道怎么用才好,无论是本人还是自己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彰显自己与以前的不同,想要跟原本出身一样的同伴分割罢了。”
“叔祖的是。”宋爻佳打了个哈欠,慢悠悠的道,“这样的话,我们也不是平白出来的。大夏建朝初期,最开始的二三十年,这样的例子可是数不胜数。十个寒门学子,得有三两个族里都会出问题的,不是跑马占地就是欺压佃户,欺男霸女这种情况都不稀奇了。不过,也有不少学子有先见之明,有了功名之后,严厉的约束自己的族人,制定严苛的族规等等,这样的也不在少数,所以,慢慢的风气就变好了,到我们这一代,这种暴发户一样的寒门学子已经少了不少。”
“叔祖突然提起这个,是因为什么?”沈茶摸摸下巴,看看沈昊林、宋爻佳,头看看楚寒,“杜太师......也是这样的情况?”
“对!”楚寒也不卖关子了,一五一十的把原委都明白,“这桩惨案从根子上来,还是因为贪心不足导致的。杜老太师的祖籍是燕州府治下的杜家村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户,老太师是杜家村百年来唯一一个连中三元的读书人,也是整个燕州府近百年唯一一个状元。你们也知道,北边的学子比南边要少很多,学问好、见识广的先生也是不多见的,因为这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还有时不时的战争,并不适合读书。”
“这倒是,尤其靠近边关的地方更是这样的。”沈昊林、沈茶和薛瑞都比较赞同楚寒的这个法,“不要百年来了,就是现在,也是南方学子比北方学子参加科举的人数更多,考上的也更多。但北方学子人少,也不至于像最开始的时候,中举的人数那么少,只是不能比较。”
“所以,杜太师一举夺魁,给北边的学子很大的信心,对吧?”
“没错。”楚寒点点头,“随之而来的,就是杜家村的水涨船高。杜家的族人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很老实的,毕竟杜太师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个翰林,修修书,没什么实权。等到他外放开始,杜家的族权子变大了一点,从最开始收钱请杜太师给某个铺子提个字,到后来公然卖官。杜太师也因此受到了训斥,本来已经可以调回京城,但因此被一撸到底,直接罚到一个贫困的县做县令。而杜太师在赴任之前,回到杜家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喜欢嘉平关纪事请大家收藏:(m.6xsz.com)嘉平关纪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