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五味酒

首页 >> 乱唐 >> 乱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一统大宋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苏联1991 无敌六皇子 穿越,开局卖唐诗 三国之袁家庶子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乱唐 五味酒 - 乱唐全文阅读 - 乱唐txt下载 - 乱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尔又反尔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卑下与将军有着共同的敌人,自荐可为将军出谋划策!”

边令诚哈哈大笑,满脸的不屑和鄙夷:“你这田舍翁,何德何能,大言不惭为某解惑?”

他对范长明立时就失去了兴趣,想不到一时兴起却见了个只知道些疯话的田舍翁。

岂料范长明却嘿嘿冷笑两声,“将军可知股间之赡始作俑者是何人?”

屁股上的伤是边令诚的心头恨,现在被这个邋遢田舍翁提起,立时脸色就由红转白,已然到了发怒的边缘,怒声道:

“又与你何干?”

范长明自问自答,一字一顿的出了八个字:“神武军中郎将秦晋!”

这八个字一经出口,边令诚长明顿时就愣怔住了,然后又失声道:

“你是哪个秦晋,秦晋?”

“正是此人!”

“莫要在此处胡!”

边令诚亦曾怀疑过秦晋,但他不相信秦晋有这么大的能力,甚至可以将势力渗透到宫禁中去。

“卑下绝非虚言,这是卑下数日以来暗中探查后的结果。”

范长明一直幽冷的目光中似乎透出了灼热的火焰,使得边令诚不自觉边将眼睛看向了别处。他能在这个老翁的目光中感受到,那灼热的火焰中弥漫着浓浓的仇恨。

边令诚忽而心中一动,莫非这老翁的仇人就是秦晋?

“你与秦晋有仇?来听听!”

提及与秦晋仇恨范长明目光中的火焰越发的炽烈,回忆是痛苦而又难以忍受的,每一次回忆就好像将刚刚结痂的伤口又硬生生撕裂,血肉模糊一片,痛苦不堪。

然而,这却是他每日必做的事,只有这种彻骨的痛楚才能使他心中的仇恨不敢有一日减淡,因为正是这浓浓的仇恨,才能支撑着他去完成一个普通老翁难以完成的复仇大业。

从新安长石乡二子的惨死,到皂水河谷中熊熊的大火,范长明经历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历尽九死一生才在这繁华的长安城找到了一日都不敢忘的仇人。

范长明隐去了自己勾结崔安世谋反的事实,反而诬指秦晋为了谋夺他的家产,先后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使得他白发人送黑发人,其身后一脉就此绝嗣。

除此之外,又颠倒黑白,将崔安世谋反欲投安禄山的举动安到了秦晋的身上,崔安世反倒成了阻止不成被害惨死的大唐忠臣。

边令诚听的心头突突乱跳,心道,不管这老翁口中所言是真是假,也真真是令人心惊不已唏嘘叹息。

“秦晋既有献城之功,为何后来又与安贼决裂了?”

如果按照范长明所言,秦晋投降献城,安贼叛军自然会给他高官厚禄,这厮也就不会九死一生带着新安军那千把人转战千里,逃回关中了。

范长明目光中毫不掩饰自己对秦晋的恨意,“将军有所不知,安贼以秦晋为新安县令,这厮却得罪了叛军大将孙孝哲。孙孝哲欲杀此寮,然则竖子儿奸狡过人,被他事先知悉此事,竟带着心腹一把火烧掉了整座新安县城。”

到此处,范长明的极是艰难,仿佛回忆起那一段不堪往事,令他难以承受。

“整座县城啊,一夜之间就成了一片火海,废墟,上万人活活被烧死。只可惜孙孝哲那厮命大,当夜之时已然离开了新安……”

范长明描绘的如亲临一般,就连边令诚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这也的确像是秦晋的手段,这竖子善用火攻,又杀伐决断辣手无情。

边令诚最初只当范长明再讲故事,可听到半路,他已经难以分清这究竟是杜撰之言,还是曾经切切实实发生过的惨剧。

“都死了?就没人逃出去?”

范长明神色安然。

“姓秦的竖子封了四门,百姓们逃不出去,都被活活烧死!”

边令诚虽然生性贪婪,狡猾,却不代表他是个冷血屠夫,听到数万百姓被活活烧死也禁不住心下凛然。然而,这更使他确信这是秦晋的手段,当初此人在崤山纵火的时候不也一样辣手无情吗?都那场大火烧死了数万叛军,可茫茫大山中又有多少大唐百姓因这场大火而家破人亡,又有谁知道?

“秦晋贼子,想不到竟是如此卑劣不堪!”

边令诚忍不住抬手重重的拍了一下软榻,却因为动作激烈而牵动了伤口,疼的他直咧嘴。

“所以,卑下与姓秦的竖子有着血海深仇,恳请将军能为卑下,为新安百姓,除掉此贼,将来一定功德无量!”

见到范长明言辞恳切,边令诚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想,甚至连做梦都想。

“除掉此贼谈何容易,你这些事都空口无凭,子不会相信的!”

范长明忽而跪了下来,磕头泣血道:“卑下所言句句属实,若有一字一句虚言,愿堕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也许是与范长明有着共同的敌人,也许是对范长明悲惨遭遇生出了同情,边令诚竟对他好感渐生,好言道:“这是作甚,快起来,快起来。除掉秦晋竖子,虽然不易,却不代表出不掉,只还须从长计议……”

范长明双目张露出喜色,直起了身子恳切道:“将军担忧所命,卑下死不旋踵!”

边令诚道:“好,你再秦晋那竖子的累累罪协…”

听得范长明数落秦晋的斑斑劣迹,边令诚心中竟又生出隐隐的快意,似乎已经看到不久的将来,这竖子必然会底细全露,罪有应得。

“卑下有个疑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范长明竟不答反问。

边令诚心情好了许多,一挥手道:

“但问无妨,不必拘泥!”

“不知将军又与那姓秦的竖子有何等深仇大恨……”

这个问题让边令诚一瞬间愣住了,他自问着,是啊,与秦晋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啊?就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从何时起开始视秦晋其人为眼中钉肉中刺,预除之而后快……

……

当夜,李隆基召来高力士。

高力士见子心事重重,便宽慰道:“圣人保重龙体,没准过了上元日,形势就好转了……”他知道河北道形势的糜烂,再一次使子深受打击。

李隆基忽而轻叹了口气。

“想不到朕做了四十余年太平子,临到古稀晚年却要经历这等内忧外患的重重危机,若是朕再年轻二十岁,哪怕是十岁……”

李隆基的话中透着无限的遗憾,似乎在为自己的力不从心而懊恼。这也是高力士侍奉他半生,所从未见过的情形,竟一时之间不知该什么好,只能静静的等着,等着子话。

果不其然,半晌之后,李隆基的声音渐趋幽冷。

“你连夜去见杨国忠……”

听罢子的嘱咐,高力士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大张,久久不能合上。

“这,这……”

“去吧,朕意已决!”

高力士再没有言语,转身而去。

……

次日,子一道诏书,再次震惊了朝野。

以刚刚罢相的杨国忠为陇右节度使兼剑领南节度使,虽然都只是遥领,无须到陇右履任,但子的这等反复举措,让百官们都错愕了,摸不清楚子究竟意欲何为。

消息传到禁苑神武军驻地,郑显礼正在与秦晋商议军器监弩坊署的赶制进度,两个饶第一反应,这道诏书应该是谣言,在得到确认以后,又各自在案头重重一击。

“子终究还是放不下他的平衡之术。”

郑显礼已经在为秦晋的将来感到了深深的忧虑,经此一役后,杨国忠肯定恨透了秦晋,将来一旦复起,必然要置之死地而后快。

秦晋却道:“子不是放不下平衡之术,而是老了,老的已经优柔寡断,反复无常了!也不知道这是大唐之福,还是大唐之祸!”

子罢掉杨国忠的相位,已经生出了渐渐将权力让渡给太子的想法,以使年富力强的太子挑起匡扶社稷的千钧重担。但是,从启用高仙芝开始,秦晋就已经觉得子的心思产生了莫名的变化,直到现在将刚刚罢相的杨国忠又抬了出来,便彻底明白,子还是放不下他恋栈了四十余年的皇权。

只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子彻底乱了阵脚,开始变得反复无常呢?这让秦晋百思不得其解。

秦晋对子的评语险些让郑显礼惊掉了下巴,他毕竟生长在唐朝,皇帝对他而言是个神圣而又不可企及的人,即便是在心里也是敬畏多过腹诽。而秦晋则不同,完全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可以通过各种朝局变化清晰的分析李隆基的心里变化。

“好在只是遥领,挂的虚衔,对朝局的影响当不至于……”

郑显礼的话到此处连自己都无法劝服……

秦晋的担心却更是深远,子仅以虚衔给杨国忠,或许是碍于,之前罢相,现在又陡而复起,脸面上挂不住。也许再过三两月,不定就会使其入政事堂,到那时,朝廷上下便要热闹了。

从哥舒翰开始算起,高仙芝,杨国忠,包括一直韬光养晦的太子李亨,哪一个是省油的灯?

喜欢乱唐请大家收藏:(m.6xsz.com)乱唐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听蛇语,行阴阳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从吞噬星空开始垂钓之旅 百岁躺进棺材中,让我攻略女帝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2024年行情 我野钓遇上的邪乎事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 井姐传奇 爱如繁星梦若璃 龙珠:超级孙悟天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红颜助我证长生 斗罗之金龙逆世 重生斗破侯府,矜贵世子日日沦陷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诡话夜说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经典收藏 足球风暴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会长真男神[全息] 二道贩子的崛起 三国武将战秦末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大唐小兕子:窝有一个小囊君 立渊传 网游之大盗贼 穿越,开局卖唐诗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大秦:从拔了惊鲵头筹开始 雍正往事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最近更新 神话版三国 大乾杀猪匠 南宋特种兵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呢喃诗章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大明伪君子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沙雕网友援北伐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铁蹄哀明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梦幻旅游者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三国之季汉再起 大唐混子生活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乱唐 五味酒 - 乱唐txt下载 - 乱唐最新章节 - 乱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