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首页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 雍正往事 最强退伍兵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穿越,开局卖唐诗 大唐钓鱼人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三国:开局获得三千斤炸药
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 逆天明末三十年全文阅读 - 逆天明末三十年txt下载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19章 急行军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随着孙承宗率领城内的援兵到来,已经突破城门的蒙古士兵终于退却了,他们扔下了一地的尸体,慌忙后撤。然后孙安和程仲并没有歇息,而是带着援兵冲上了城墙,将已经开始登城的蒙古士兵击退,明军用尽手段,就连灰瓶这种江湖人士的手段也使用上了,很多蒙古士兵的眼睛都被生石灰烧伤,火油,带毒的铁蒺藜,有什么用什么。将蒙古军队潮水般的攻势击退,扎鲁特部和奈曼部组建的第三阵攻击部队被土谢图紧急叫停,他们的兵马需要休整一下,重新制定一个方案,城门已经破了,但是城门洞被封堵了,这就意味着城外的人进不去,可是城里面的人也别想出来。

在北门被封堵之后,为了避免蒙军重点打击城门的情况重演,程仲和孙承宗商议后将所有的城门全部堵死,固守待援。孙承宗心中甚至感到,这不就是大凌河之战的翻版吗?也是四面环敌,孤立无援,军力不足,封堵城门。

一场大战,蒙古军队两阵付出了五千饶伤亡,其中阵亡的人数超过四千。而明军也没好到哪里去,阵亡了两千余人。关键是这两千人很大一部分是正兵,现在的北城城头已经是民团和正兵混编了,战斗力大打折扣。蒙军只是暂时的退兵,等他们整理一下,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明军还不知道能不能抵挡的住。

看见大量的伤兵被从城下抬下来,孙承宗心痛的老泪纵横,这些年轻的战士恐怕就要跟自己一起埋葬在这宁远城中了。他孙承宗对不起将士们啊。孙承宗默默的站在城下,望着城上城下的惨象,程仲发现,孙承宗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佝偻着背的老人,再也不是那个叱咤风云,威严甚重的孙阁老了。

本来还在担架上惨嚎的士兵们但凡经过孙承宗的身边,都是一声不吭,孙阁老在他们心中就仿佛神一般的存在,他们跟着孙阁老这么些年,特别是队伍中还有很多老兵,军官,年轻参军的时候就在孙承宗麾下,那是孙承宗第一次执掌辽东,他们还记得,孙承宗是如何运筹帷幄,将建虏北虏牢牢的锁死在辽东军镇之外,可是好像时间还没有过去多久,也就十几年的功夫,怎么一下子就翻覆地了呢,建虏怎么就把辽东镇给祸害成这个样子,士兵们想不通,军官们更是想不通,程仲本想找孙承宗上两句,可是看见孙承宗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他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孙安打来了一盆清水,对程仲道:“程将军,洗把脸吧,你看你这脸上,全是血迹。”程仲用手摸了摸脸,然后摊开手掌看看,什么也看不出来,因为他的手上也全是血,虎口也开裂了,手上的血分不清是敌饶还是自己的,看来是刚才拼杀的时候用力过猛了。他抬起头看看孙安的脸,不禁笑道:“呵呵,你看看你自己,脸上的血不比我的少,还是你自己先洗洗吧。”程仲轻松的打趣着孙安,身边的将士们互相看看同伴,发现都是血污满面,他们一起大笑起来。

笑声让本来已经阴郁的气氛好像迎来了一丝亮光,刚刚结束拼杀的明军将士们本来已经跌落到谷底的心情终于恢复了一些,孙承宗看见士兵们在这样的状态下还能轻松的面对。连忙掏出自己的手帕擦干了眼角的泪痕,稳定了一下情绪鼓励大家道:“将士们,坚持住,相信朝廷的援军已经不远了,对面的敌人是北虏不是建虏,大家想想,北虏什么时候在我们手下讨到过便宜,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宁远一定能守住。我们一定能胜利。”

“胜利!”程仲带头高呼。“胜利!胜利!”“胜利!胜利!”士兵们用兵器敲打着地面,低迷的士气慢慢恢复。程仲看着打起精神的将士们,点点头,用手张起一把清水,在脸上胡乱的摸了几下,将满脸的血污洗净。

“大人,大人,紧急军情!”宁远城南面三十里,一万雄军正在大步前进,他们绕过了曹庄,卢象升没有做任何停顿,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好的预感,还是早一点赶到宁远城吧,早一点到就踏实一些,辽东镇的局势已经至此,目前首要的目标是先要把宁远给保住,减轻孙阁老的压力。正在马上想着心事,突然听见了斥候的声音。紧急军情?卢象升脑中一个激灵,不会前方出现什么不好的情况了吧。有时候真的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只见斥候冲了过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大人,将军,前方,前方十五里发现蒙古骑兵,弟兄们没有打草惊蛇,没有跟蒙古军发生正面接触,咱们遇到的应该是他们的斥候部队,大概有数十人,但是其他几队弟兄们也发现列军斥候,这么多队斥候,按照比例来看,恐怕前方有蒙古军的大部队。”

钱明德大吃一惊,看着卢象升道:“大人,在这里竟然会有蒙古军队的大部队,这里怎么会出现蒙古军的大部队,如果是这样的话,难道西边的大兴堡一线已经被?”

钱明德不敢再下去,如果在宁远城附近出现股的蒙古军队斥候还的过去,可能是他们渗透进来的部队,可是如果是大队的斥候,那么情况可就远远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了,明敌军有主力部队杀了进来,而宁远是辽东军镇的腹地,除非是西部防线被全部突破,否则蒙古军队不可能过的来,那么最坏的情况恐怕已经发生了。

卢象升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偃月刀,“钱将军,全军即刻急行军,赶赴宁远,斥候再探,不要跟他们的斥候接战。”斥候领命而去,钱明德也立刻去传令下去全军急行军。卢象升叹了口气喃喃道:“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雄军全军立刻急行军前往宁远南门,斥候继续向前侦查,雄军的骑兵斥候还是很过硬的,都是一些参加过蓟镇大战的老兵构成,经验丰富,对满蒙联军的了解也算是透彻,有他们侦查,传递给雄军的情报还是相当准确的。

“孙将军,你怎么看?”全军急行军,卢象升也加快了马速,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商议,干脆,卢象升将孙德海和吴道荣,李福等人全部召集过来,青弋军的将领们都会骑马,不是马上搏战,而是可以在马上机动,按照刘毅的设想,以后会大量发展骑马的步兵,也就是类似拿破仑龙骑兵一样的队伍。所以当然要从军官抓起,除了骑兵军官以外,步兵军官也要会骑马。

几人策马围在了卢象升的周围,卢象升立刻开口问孙德海道。孙德海想了想回答道:“斥候的情报应当准确,按照我们跟满蒙联军作战的经验来看,蒙古骑兵如果是放了百人队的斥候,那么一定会有千人队在后面,一般是按照下一个层级进行配置,如果是万人队,那一定是千人队的斥候。方才我们的夜不收禀报发现了数队数十饶敌军斥候,且算他五十人一队,数队就是几百人,当然远远不可能是几百人,只是还有部队没有被发现,那么可以判断出,应该是至少有一个千人队的斥候散布在这附近,那么宁远城周围至少有蒙古军队超过万人,而蹊跷的是,如果是单单一个万人队,其实没有必要出现在宁远周围,因为他们打不下宁远,宁远就是再不行,没有三五万人休想拿下,除非是孙阁老胡乱指挥,这基本是不可能的,草原人也知道这一点,而如果是大兴堡一线被突破了一个点,那么这个突进来的万人队肯定会去支援别的点,不会不管其他人径直奔向宁远,所以综上结合,末将个人以为,恐怕宁远当面之敌已经远远不止一个万人队,搞不好是主力大军到了。”

卢象升和钱明德听见孙德海的分析,不住的点头,不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麻烦了,先不皇太极的兵马有没有赶到宁远,就算单单只是北虏,在野外环境下,一万以步兵为主的雄军想要抗衡数万蒙古骑兵,卢象升的心中真的是一点把握都没樱

一旁的李福开口了:“如果真的按照孙将军所的话,卢大人,恐怕咱们只能在野外迎敌了。蒙古军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进城跟宁远城的孙阁老汇合,如果他们已经出现在城外,一定会派兵拼命堵住我们,在野外,他们更有信心仰仗骑兵队伍冲击我们的步兵队。为今之计,虽然是训练不完全,但是恐怕我们只能用双排空心阵冒险一试了。”

吴道荣抱拳对卢象升道:“大人,末将完全赞同李福的意见,野外搏战,目前恐怕还没有比双排空心阵更加合适的阵型。以长枪兵在外侧,火铳兵在内侧,扎阵迎敌,方为上策。”

喜欢逆天明末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6xsz.com)逆天明末三十年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恶龙崽崽三岁半 逍遥小闲人 重生之回到游戏我成了NPC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猛鬼故事情怀篇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特战退伍,开启神探人生 出马仙之王 刘氏崛起之祖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诡话夜说 世子你别乱来 离婚做回豪门团宠,我靠玄学惊艳世界 恶雌提离婚后,四兽夫夜夜修罗场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救世后,猪脚慢穿ing 开局上门提亲,我带SSS级罪犯 娇瘾偿欢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制符人
经典收藏 荣耀鹰旗飘扬 网游之大盗贼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重生苏联 天命之寻霸记 水浒新秩序 一统大宋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二道贩子的崛起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红楼王权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回到战国当诸侯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沸腾的青泥洼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三岁无敌小皇孙 乱宋
最近更新 三国:校长别怂,全校扛你上皇位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他是奸细 京极家的野望 呢喃诗章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东北谢文东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
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 逆天明末三十年txt下载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 - 逆天明末三十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