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蓁蓁对她们彼此之间的热络并不在意,反倒因为得知这次“鸿门宴”的真实原因是来陪选太子妃伴读而踏实不少,不定还能见到李斐呢。
不一会儿,她们几个就被嬷嬷领着走进一处园子,一路上,姜蓁蓁头都微微低着,目不斜视,虽然好奇宫里的摆设,也尽量保持知礼守礼。她未抬头观察身边其他女子,但也能从余光中从气氛中察觉到她们比刚才收敛不了。
跟着走过几条长廊,路过两座亭,她们一行人拐进一处花园,花园入口立着一块奇高的太湖石,绕过太湖石往里看,别有洞,花团锦簇,争芳斗艳。
“刚才母后还着,这不就都来了”,不远处传出一道兴意阑珊的声音。
姜蓁蓁只觉得这声音有几分耳熟,待看到来人,姜蓁蓁多了几分抑郁,选太子妃伴读,太子来凑什么热闹。
太子楚适扶着一位衣着华贵的女子,年级不大却十分威严,单看一眼就让人不寒而栗。反而是他们身旁另一位女子,慈眉善目,还未话就让人觉得亲近。
就在这时,身边的嬷嬷提醒众女,“快快拜见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众人不约而同赶忙作礼,空气中凝结着严肃与不安,大家都不苟言笑起来。
被太子搀扶的女子明显比面善的女子年纪稍大,姜蓁蓁只能心里揣测她们的身份,不过她们看起来真的很年轻,若不是嬷嬷提醒,姜蓁蓁未必能对上号。
几番客套,姜蓁蓁听得明白,大概就是一园春色,独赏不如众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让这些姑娘一起来赏花,她们当中有太傅之女叶幼安、秦府嫡女秦珊还有户部尚书家的长女顾元等贵女,也有像她一样身份不显的女子,但极少。不一会儿,只听她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让人不注意都难,原来是宝华郡主姗姗来迟,一进园子就依俳了太后身旁,撒娇的赔不是。
姜蓁蓁在队伍后方微微探头往前方看去,并未发现李斐,不免有些遗憾。
恰巧这一眼,与太子楚适来了个对视,太子从鼻间轻哧一声,一脸不屑,姜蓁蓁感觉身上没来由的飘来一股冷气,她从太子身上感到列意。
姜蓁蓁下意识地蜷缩起自己,就想这样默默地混过赏花宴,她心想,众女现在边走边赏花,贵人们大概是在看各位女子的仪态和气质,保不齐一会还要考考智力和才能。园子里的花确实好看,但长得都什么样,姜蓁蓁着实没记住,更别提都是什么品种了。若是一会儿贵人们来个记忆力大测试,比如园子里一共多少种花,都什么颜色,再旁征博引秀诗词、比才艺,她可比不过众多贵女,走走过场就好。
果不其然,她们没走多远,就看到前方一块空地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一排坐席,桌子上还陈设着笔墨纸砚。姜蓁蓁听从嬷嬷安排,知趣地站在一处并不显眼的角落里。
但接下来并未像姜蓁蓁预料中的秀诗词、比才艺,而是让各位女子祈福。
“太平盛世,歌舞升平,都依仗边疆将士们的流血牺牲,只愿不再有纷争,不再有战事。此情此景,我们为圣上祈福,表达赤诚心意。”皇后娘娘面露善意的看着众女道。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是变了个方式比才艺呗。姜蓁蓁看向周围,有的女子已经下笔了。祈福自然抄经最为合适,中规中矩也不会出风头,但眼下并无经书,桌案上只有笔墨纸砚,姜蓁蓁仔细回忆着,亏得她来之前恶补过,挑了一段合适的默下来。
祈福一结束,太后就乏了,先回去了,其他人又是一番热闹的寒暄。
姜蓁蓁也想先撤,但碍于人微言轻,只能继续假言欢笑。
赏花宴进行到此刻,众人也多少有些倦了,三三两两分开聚,皇后眼见身边贵女不多,低声对太子道:“可有中意的?”
“一切都听母后安排,除了宝华和那个姜蓁蓁。”太子楚适恭敬地道,眉宇间透露着不耐烦,“若无他事,儿臣也先告退了。”
楚适对赏花宴的缘由心知肚明,表面上是赏花,知情的顶多知晓是选太子妃伴读,实际上是随太子妃一并学那些繁文缛节,一并入东宫。宫中最讲究制衡,不可能让将军府一家独大。
皇后并不想让楚适就这么离开,继续道:“刚才太后的话你也听到了,她就中意这俩,你这是给本宫出难题啊。”
“这种问题怎会难倒母后,不入东宫可以塞给别府不是?”楚适坏笑地往宫外的某个方向一瞥,也不管皇后听没听懂就作礼离开了。
宝华郡主因与太后亲近,自然被钦点,而姜蓁蓁能在一众贵女中脱颖而出,完全是因为她之前准世子妃的身份和刚才那一段经文,正合太后心意,加之文笔俊朗,更让人赏心悦目,过目不忘。
皇后仔细思考着楚适临走前的那些话,不经计上心来。
喜欢秦晋好合请大家收藏:(m.6xsz.com)秦晋好合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