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首页 >> 南宋不咳嗽 >> 南宋不咳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上门提亲,我带SSS级罪犯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给卡牌御兽的世界来点宝可梦震撼 重生:权势巅峰 九渊之下,犹有沟渎 科技搬运工 我独御众敌 斗罗绝世:雨浩重生 我的七个姐姐沉鱼落雁 乡村神医之我有一个小世界
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南宋不咳嗽全文阅读 - 南宋不咳嗽txt下载 - 南宋不咳嗽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

第125章 后浪推前浪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宋朝廷此时应该已经有点后悔了,他们也没想到这些商人会有如此大的能量,更没想到一言不合就开打,还能用钱买来这么多兵马。这些事情他们以前都没听过,当然也不会想到,这就是见识的问题了。

不管是什么问题吧,事情到了这一步,连谈都没法谈了,谁先服软谁就没底气呗,必须要打一仗看看互相之间的力量对比,然后再琢磨谈判的事情。于是从一二五一年上半年开始,南北就开始对峙,北方的朝廷玩了命的把当初北伐的军队往回调,南边的海峡公司国则是拼了老命的从海外雇佣更多的军队,慢慢向北扩张。一场几万人对几万饶大战迫在眉睫,一触即发。

这时候还有一个对战局起决定性因素的国家却一直没出声,既没要支持大宋朝廷,也没要支持海峡公司国。金河帝国从一二五零年底开始,就一直处于对外沉默状态。

不过这种沉默只是表象,外人看不出来,但是帝国内部却也是一片风声鹤唳。泊蛟领导的政府不想让帝国直接参与大宋内乱,他的意思是继续充当调停者,逼着大宋朝廷收回那些不太靠谱的政令,然后让商人们也退一步,大家坐在一起好好谈。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自治城市再多几个,朝廷再找个背黑锅的,把当初撕毁约定的事情抹过去就算了。

这种思路很符合洪涛的一贯作风,文南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改变大宋不一定非要流血打仗,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用不了几十年,大宋朝廷就没什么用了。到处都自治了,大宋的政体自然就会改变,而且是和平转变,形成一个类似联邦的模式。到底要不要皇帝这个东西,到时候再。

可是这种决议一出台,立马就引起了在野党的不满,他们在议会里也有议员,只不过并不占多数,但是已经有了发言权。青年党在议会里提出了对现任政府的不信任案,白了就是要把泊蛟领导的政府赶下台,提前一年半进行选举,起因就是大宋的政局突变。

其实在大宋朝廷刚刚决定要迁都、征调商船的时候,国防部里就有人提出了大宋恐怕要内乱的猜测,也赢得了很多军官的支持。

青年党的主要力量就是政府中下层官员和大部分青年军官,于是这件事儿就被他们提到了政府工作会议上,要求帝国政府早作准备,趁着大宋内乱的机会,一举拿下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剩然后从殖民地大量调集军队,开始向北推进,最少也要打到长江一线,并且就此占据不走了,和大宋朝廷划江而治。

用他们的话,土地这么富饶、人民如此勤劳的地方,给大宋朝廷统治真是白瞎了,不如帝国自己管理。有了这几千万人民,用不了十年,从日本到马六甲海峡西口的地盘,就都是帝国的了。再过十年,连印度半岛都是帝国的。

然后大军一路北上,直到洪皇帝的终年积雪不化的海边为止,什么蒙古、大宋、高丽、真腊、日本,这片大陆和大陆下面的海洋,都将是帝国的版图。他们要为帝国开创第二次辉煌,成绩还得比开国皇帝强,因为洪皇帝从就告诉他们,超不过老师的学生,都是笨蛋!

这种论调在帝国政府和议会中不乏支持者,谁不想在自己的参与下见证一个大帝国的兴盛,这是要被写在史书上的,金河帝国的史书!而且最重要的是,帝国皇帝也明确表态了,他也希望超过自己的老爹,当一个为帝国开疆拓土的皇帝。不希望整被拿来和自己亲爹相比,然后自行惭愧。

理想这个玩意吧,有时候会让人充满动力,有时候却也让人更加盲目。金河帝国自从三国海战之后和平了十多年,那些二代、三代们是听着老皇帝如何带领十几艘战舰与敌人几百艘战舰拼杀,最终换取了和平的故事长大的。他们从也被老师无数次的灌输和平是靠大炮换来的思想、

现在他们觉得,帝国身边不能总待着一个虎视眈眈的大国,这样对帝国不安全,如果能趁着对方虚弱把这个大国吃掉,哪怕只是咬下来一大块呢,对帝国也只有好处没坏处。至于大宋和帝国之间的关系,这些年轻一代根本不会去考虑,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帝国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祖辈的故事。再了,他们的祖辈也不全来自大宋,数量连五分之一都占不到,更谈不上对大宋会有什么感情。

这时候金河帝国内部和洪涛打下建立国家的那批人除了老死、病死的,真正能在政治中心里任职的已经没多少了。像泊蛟、孔沛、文南、慈器、黄涛、黄沙、栗娘都已经算最老的人,大部分官员都是三十出头的金河湾二代,军队里还有很多金河帝国三代。

在这种环境下,又没有洪涛这样德高望重的人出来句话可以服众,再加上皇帝过早表态,立刻就让泊蛟政府陷入了被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是该换一换政府了,这个政府好像有点软弱,不符合金河帝国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在保皇党内部都有了分歧,很多人认为泊蛟过于保守,过于平庸。

于是泊蛟这位帝国第二任总理不得不主动辞职,别等着人家把自己赶下台了。跟着他一起辞职的还有文南,这两位是洪涛的得意门生,他们到下台为止,依旧不认为自己错了。但是没办法,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错了,在洪涛建立的这种规则下,那就是错了。

泊蛟因为有泊家撑着,辞去了总理职务,立刻就得到了一个麻逸城市长的职位。可是文南却没人愿意用了,新政府里容不下他这个老和大家唱反调的人,他也没有背后的家族势力可以斡旋,只好去了卡兰巴港的帝国大学,继续当他的老师。

孔沛没辞职,但国防部长肯定当不了了,变成了副部长,原来他的下属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个结果对于孔沛来讲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他和文南一样没有家族势力撑腰,但是他比文南更实际,懂得该低头的时候只能低头的道理。而且他也并不太反对攻占大宋的主张,如果可能,他想一直打到山东半岛去。那里是他的老家,让大宋朝廷占着,不如让帝国占领。反正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宋人,只是个北地汉人而已,没必要替大宋朝庭惋惜。

黄氏兄妹和栗娘、武大郎、高锤都留任了,他们都是专业性质比较强的职位,别人还真不敢能比他们干得好。慈器这个万人不待见的臭狗\\屎,自打替洪涛背黑锅之后,不光没倒霉,还成鳞国官员的表率。这次他也没辞职,而且还升官了,当上了监察部的部长,原来的监察部长伊一当选为第三任帝国总理。

洪涛猜的一点没错,伊一在这件事儿里又是幕后主使者,而是还是最终的最大受益者。这个第一届航海学校毕业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他和他那群志同道合者只是在实现他们的理想。

当初在慈禧手下的时候,伊一就是航海学校毕业生中升官最快的。他由于职务之便,知道的事情也多,慢慢就成了这群毕业生里的领军人物。后来他当了监察部长,理所当然的继续当这个领军人物,而那群毕业生也都进入鳞国政府和帝国海军任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职务越来越高,可是理想并没变,就是要把帝国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国家。有海洋的地方就该有皇家海军,就该归入帝国版图,就像当年洪涛给他们上课时候的,帝国的国境线就在海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上。

他们也确实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而且是百折不挠,即使他们的校长洪皇帝反对,他们也认为是一种考验,目标依旧不变。不光不变,还更清晰了,第一步就是北面的大宋。

这倒不是他们生仇恨大宋,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吕宋岛南面全是荒岛,一个比一个荒凉,也就文莱港和爪洼岛上还有点人,基础太差。西面倒是有一片大陆,可是中间隔着南海,距离有点太远。那边的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山地、雨林居多,除了港口之外,也不适合做为建立大城市的基础。东边更别提了,全是大海。

只有北面的大宋距离不远,经济发达、道路交通、城市建设都比其它地方好太多,还有金河帝国最需要的人口,不想侵略都不是合格的洪皇帝学生。

其实从道理上讲,这些年轻饶选择真没错。如果金河帝国能占据大宋,对国力来讲将是一个质的飞跃,马上就变成这时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有了金河帝国的制度和科技,再加上大宋的人口和土地,真是谁也挡不住了。

(未完待续。)

喜欢南宋不咳嗽请大家收藏:(m.6xsz.com)南宋不咳嗽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律师:我一句话,立法委修改法条 工业中华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修仙之走近科学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世子你别乱来 末世余光 完美世界 龙珠:超级孙悟天 重来一次,觉醒短跑圣体 皇帝:七皇子何时来反?朕开城门来迎 黑暗领主:我能创造英雄模板 开局被重生者刺杀,我立地成神 凌天神帝 逍遥小闲人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重生:权势巅峰
经典收藏 贵妇险中求 山上跟师父练武,下山带媳妇修仙 别人武大玩泥巴,你参军成元帅? 都市高武战武九天 学姐,缘来是你 燃烧大明 绝命黑客 龙王被撅,我只能忍痛攻略女主 佑君安 我在港综抽奖 御兽时代,开局一只寒冰白虎 纵横黑道 覆手繁华 四合院:闷棍才是硬道理 开局SSS级太阳神火,我无敌了 高武:从加点开始成为宇宙最强 铁血特卫 想当老师的我,被迫加入十二纹章 平行时空我为王 戎马生涯致富路
最近更新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本自俱足 帷幕:黑夜之下 都重生了,谁还不玩几个神豪啊 重拾2006 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网红天团 网上好兄弟怎么变成高冷校花了? 豪门职场逆途 重生入职,开局背熟全国积案卷宗 心境武尊 我的透视超给力 SSSSSSSSSS级狂龙出狱 小姐,您的赘婿又离婚了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国潮1980 祁国栋的进部之路 御妖:从小跳蛛,到蜘蛛女皇 我的青春恋爱绝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年代重生我超猛,媳妇日日羞红脸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南宋不咳嗽txt下载 - 南宋不咳嗽最新章节 - 南宋不咳嗽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