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明镜要高悬

首页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开局获得三千斤炸药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大明:从反骨皇孙,到永恒帝王 梁臣美景夜公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荣耀鹰旗飘扬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红楼之小兵传奇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明镜要高悬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全文阅读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txt下载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10章 最先进的炮弹出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510章 最先进的炮弹出现

元贞十二年三月,蒙军大举西征,蒙哥攻下大马士革的同时,临安城的赵与芮又出皇宫了。

今他要去的地方很多,需要观摩很多新玩意。

第一站他还是来到火器局,观看了宋军的新设计新玩意。

射击场上,大量匠作局火器局的官吏都在,他们当然也全是工匠。

赵与芮专人做传事,匠作局和火器局的官吏虽然号称官吏,拿着官吏的薪水,但实际上必须要是工匠。

而且他们通常都要亲自动手,官越大,越在一些重要的技术要做出贡献。

后世的官员大部份都只要动动嘴巴,有下面的人干,但赵与芮在这些技术部门里的官员,都得亲自动手。

当然,主要还是在改进和创新技术方面,这些人投入的时间更多,在一线工作上面,不需要用到他们。

这几年最红的工匠官员就是许厉了。

“我们用28个硬质合金钢环,每个钢环之间距离相等,并加工有与阴膛线数量相同的等距刮刀——”许厉向赵与芮解释原理和前期铸造工艺。

这人是相当聪明,能举一反三,这几年赵与芮也重用他,让他带人专门研发。

赵与芮一听,这效率还不是很好啊,因为打造削刀比较慢。

这种十九世纪流行的刀法已经是现代全面工业化前最先进的,一次成膛线,效率非常高。

到十九世纪的一把削刀,理论上要能用一百甚至两百次。

难的是削刀需要手工打造,需要技术高超的工匠。

许厉在皇帝赵与芮的提点下,用过几种不同的膛线方式。

许厉还提出了为什么不从后面装弹,为什么要从前面塞进去这么麻烦。

如果用其他更简单的削法,还得一条条线削,距离还一定能削成一样,对技术要求更高。

前两者因为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力,先后被许厉淘汰。

最后许厉采用了组合环形刀拉削法,这个办法赵与芮也只是听,更没有用过,只能靠讲述理论和功效,让许厉他们研究,这一弄就是五六年,终于出来了。

“这一把削刀能用几次?”赵与芮关注着重点。

许厉道,我们还在研究硬质合金刚的配比,希望用到更好的。

这些人也不是物理和化学出身,所以赵与芮给他们配备了相关的学生,但这些学生也不如赵与芮,只能靠经验和摸索,慢慢寻找最配合的配比。

这刮刀铸造就比较难,工匠们几乎有一大半靠精准的手工来打磨,但他优点比前两者强多了,许厉最后让赵与芮看现场表演。

“不要连着用,咱们削一刀等片刻(约五分钟)再削下一根枪管,大概可以用六十次。”

“陛下请看。”许厉这时洋洋得意,用了五六年时间终于弄出陛下理想用的削法了。

像这个时代最容易实际运用的刮刀法,钩刀拉削法,还有原本要十八世纪才有,十九世纪才流行的组合环形刀拉削法。

当年赵与芮提出燧发枪造膛线,可以打的更远,更准,许厉马上举一反三,提出炮膛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弄,赵与芮立刻对其另眼相看。

一根燧发枪管夹着架子上,拉刀从后面进去,前面出来,吱啦,上面不停的浇水,整个过程大概一分钟左右,削的比较慢,但只需要一刀,全部阴膛线就出来了,所有的线的距离还是一样的。

许厉现在已经是官至郎中,正五品官员。

燧发枪膛线能解决,火炮的膛线也能解决。

宋军早就有了木制引信炮弹,但实战中用的还是比较少,主要放入木托底后,没有膛线的话,气密性太大,发射不够顺畅。

现在有了膛线就不一样,许厉他们在炮弹后面装入木托底,气密性问题得到解决。

并且许厉正式把火炮改成后装。

这一步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前装火炮进入后装时代。

赵与芮现场观看了线膛炮的射击,他的火炮现在可以称为线膛炮了,有膛线了。

炮弹形状已经像后世,只是后面是木制的,工匠们在火炮内部先后试验了很多条线,有六条,八条,十条,十二条,最后采用了八条线。

赵与芮在他们射击时还走近了看他们怎么装弹。

发现和后世差不多,后面有个盖子,打开盖子,把炮弹塞进去,然后盖上盖子,另一人在上面灌火炮,接着点火。

轰隆,一声巨大的炮响后,炮弹像流星般飞出去。

不一会,有骑兵过来汇报,射程八里,方向偏差六步。

现场一片欢呼,很多融一次看后装线膛炮射程,大伙都不敢相信能打这么远,还比较准。

许厉向赵与芮解释:“这是一门六百五十斤中重型后装线膛炮,使用十二斤重炮弹,平地上,射角二十五度射程最高,炸弹范围七步。”

宋军的火炮已经采用最新工艺的铜芯铁炮,减轻重量的同时,降低炸膛机率,许厉的这种中重型火炮,主要用来守城和战船上,当然野战也能用。

平地上用十二斤炮弹,二十五度角打的最远,可达八里左右,远超现在宋军野战用炮。

爆炸范围只有七步,范围看起来也不,但杀伤力不能和后世的炮弹比,主要还是落点中间杀伤力大,按许厉的试验,三步外披甲的靶子,就很难重创。

当然,这个时代轻伤也不得了,炸步营和马群中能炸一大批,对密集步营很有杀伤力。

而且因为改成后装,射速提到极大提高,最快一分钟左右能打一发。

只是考虑到炮管寿命问题,许厉还是建议,约五分钟左右打一炮。

这炮架到高处,比如城头的话,十七度半的角度打的最远,可以打到十里以上。

当然,具体能打多远,还得看你的城墙有多高,需要的角度也不同,这是炮兵需要学习的,赵与芮听听就好。

这个射程当然还有进步的空间,主要后装方式和打击方式还得改进,气密性也要继续改进,炮弹更要改进,但以现在的工业水平,这已经算是最强的火炮。

据许厉,这门六百多斤的中重型火炮,可用来守城和战船中,但也可以野战,以后野战可以主带这种火炮。

要知道宋军以前野战炮都是三百多斤左右,偶尔才会带千斤重炮,现在要带六百多斤的炮,也是许厉考虑宋军后勤后才决定的。

宋军有个良好的习惯,每攻占一地,每要到处画地图,确定道路,什么路好走,什么路能走步骑,什么路能走炮兵和马车,什么路需要修,都是宋军每占一地率先要处理的事。

然后宋军会根据出征地形,决定带骡马还是牛。

对好走的路来,通常是四匹马,每两匹轮流拉一门炮,配几个炮兵或民夫,对不好走的路,或雨,可能还要带牛。

牛走的慢,但拉力不比马,而且更适合难走的路和雨泞。

这是赵与芮和后金学来的,明末后金出征,基本都是用牛拉炮,很少用马骡拉。

按现在的马力和牛力,六百多斤的炮也是能拉的动的,后金炮都是上千斤也能拉,宋军自然更能拉,而且速度不会太慢。

之所以不再用更重的炮,是因为现阶段宋军这六百多斤的中重型火炮在升级改造后,已经够用了,现在已经接近十九世纪中期后装线膛炮的水平。

“后面守城和战船上,可升级更重打的更远的炮,但臣以为。”许厉这时道:“守城和战船上的炮可以先缓缓升级,当务之急,还是升级火炮,按陛下的意思,彻底打造新式炮弹,这可以让咱们的火炮威力和射程,达到新的高度。”

许厉这门炮是给赵与芮看的,也不打算全军推广,按他的法,先打造上百门给前线准备西征和防守用。

现在国内都没什么战事,也没有必要升级守和战船,只需要在波斯和谦州一带的前线打造一批备用,重点还要升级新式炮弹。

“许卿的有理,朕也是这个意思。”赵与芮立刻表态支持。

然后又问,你们新式炮弹研发的怎么样了?

“陛下请。”火器局的人带着赵与芮往新工厂去。

这是大宋前两年新建的工厂,专门为了研发新式炮弹,即赵与芮所,后装铜壳炮弹。

这种炮弹几乎就和后世没多少区别了,能达到十九世纪的水平。

等赵与芮进去看了会,还是感觉有点古怪,入眼既有满满的科技感,又有土鳖相。

工厂中间有座巨大的蒸汽机,最北面是锅炉,现场能看到好多汽缸,各种活塞,工厂后面还有大烟管往外排污,放后世是妥妥的污染空气。

外面就是一条河,河边是水力机械,两者结合用。

工厂南面就是机器,从东到西是一整套新炮弹的打造机器。

第一台是压卷机,需要两个工人手机摇控,赵与芮带着一众大臣看着有人用推车推来一叠铜板。

铜板已经在另一个工厂处理过,全是长方形,标准一模一样。

一工人拿起一块铜板放进一个机器。

这机器前端有几个长钢柱,铜板被放进去后,钢柱就在滚动,瞬间功夫,那铜板就被滚成一个空心圆柱体。

赵与芮注意到,钢柱在滚动时,需要人工摇动。

其实这是半自动的,边上有蒸汽压力带动齿轮,再带动钢柱,但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有部份需要人工助力,类似于人摇式机械,工人都是轮换。

这个铜板卷成铜柱后,就是后世炮弹的下半部,它在将不久的将来,取代现在大宋木制炮托,使大宋的炮弹更现代化。

但过程也不是一步到位,现在许厉他们是在不停的试验和研究。

这机器不但能弄炮壳,也能弄弹头。

许厉发明的弹头不是尖圆头,受限于这时代的工业,前面不是很尖,类似梯形圆柱,只需要用铅制成一片片扇形,然后用这台机器一卷,就成怜头。

弹头比较薄,主要赵与芮的爆炸部在里面,不是靠穿击,而爆炸来杀伤。

不远处还有机器在造弹底,封顶,整个炮弹外壳要分四部做,然后拼接,到时候会放入爆炸药,点火装置,杀伤铅珠后,进行压缩拼接。

现场有好多台机器,看的众大臣目不暇接,也个个称奇。

大宋这些年不停有新机器出来,虽然大伙也渐渐习惯了,但每次看到新机器,总得表示惊叹和对皇帝陛下的佩服。

许厉对皇帝赵与芮道,这回炮弹还几个难点。

一是弹带的搭配,比较麻烦,需要车床还切割。

滑膛炮是需要弹带的,与膛线配合后,可以让弹带和膛内紧密贴合,打出去不会漏气,不会造成能量流失,能打的更远。

而且弹带被膛线深深压进去,炮弹才能发挥膛线作用,它会被膛线带着旋转,这样飞的更稳定,打的更准。

炮壳加弹头和弹带的工艺在后世比较简单,但在大宋这里要分成七八步,仅四个部位就得四步,然后还有很多需要手工操作,比如最后的填装,压缩结合。

后世一枚155的炮弹也得两千刀以上,很多国家一年产量也就几十万发。

赵与芮这边打造更慢,就这么一个厂房,占地近五亩,里面所有工作人员接近五十个,每只能出产配件,组合成炮弹是三十发。

赵与芮用的十时工作制,每时约三发。

但许厉他们并没有做成炮弹,现在还有两个主要技术手段没解决,一是后膛撞针打击问题,他们现在还是用点火式,撞针技术上没问题,但材料还要改进。二是炮弹内部火药配比和装置问题,三就是弹带效率问题。

所以火器局的火炮和炮弹,甚至机器还需升级,现在许厉是打造炮弹配件,先储存起来,将来这三个问题解决后,立刻可以组装,节省时间。

赵与芮听完后也皱眉:“占地五亩,五十个工人,日产三十发?”

这个工厂建造就花了数万贯。

五十个工人每月工资加吃喝又是上百贯,一年至少两千贯以上,相关工匠和官吏的还没算。

他还有个前提条件,前面的铜片,铅片也需要另外的工厂打造出来。

其他火药和配件也是如此。

喜欢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请大家收藏:(m.6xsz.com)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2024年行情 井姐传奇 斗罗之金龙逆世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 修仙之走近科学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墓宝之城 长夜难眠迷案 未拾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足球裁决天下 富贵天下 妖孽人生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夫人来得刚刚好 纵横鬼谷八荒的沙雕玩家们
经典收藏 大明第一败家子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天命之寻霸记 水浒新秩序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最强退伍兵 新刺客列传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荣耀鹰旗飘扬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穿越,开局卖唐诗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回到战国当诸侯 乱宋 会长真男神[全息] 三国武将战秦末
最近更新 水浒之风云录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 三国之季汉演义 敕封一品公侯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大魏第一武卒 东汉之乱世黄巾 秦时小说家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风雪持刀人 红楼琏二爷 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大唐极品帝婿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明镜要高悬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txt下载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