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叶羽千寻

首页 >>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雍正往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工业中华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 大宋有毒 穿越,开局卖唐诗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叶羽千寻 -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全文阅读 -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txt下载 -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章 读书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少爷,少爷,该起床了!”

“少爷,婢子服侍你穿衣。”

“少爷,擦脸。”

“少爷,梳头。”

“少爷……”

……

大清早。

他纪晓都还在着一场悠悠恍恍的睡眠中,春熙的声音就不断传来。

而后,他就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提线木偶一般,任由着对方摆布。

贵族的一开始了。

首先,他纪晓要去先向母亲请安,和母亲一起享用早饭。

伯爵府里的早饭不比寻常人家,一上来就是一碗建莲红枣汤,补充气血,养足元气,而后,粥、馍、饼、蛋各一样,吃得倒是挺丰富,就是有些食之无味。

早饭过后,一般还要用茶,古人似乎对于茶这种东西有一种特别的偏爱。

“缘儿,今儿可要去学堂?”

“自然要去的。”

“嗯……”

看得出,许氏很欣慰,自己的儿子唯一让她感到骄傲的一点就是:相较于其他子弟,更爱读书!

武勋不读书,在于整个大周勋贵集体中,都快成了常识,这其中,具体的原因可能就是当初的李自成创业团队中,大部分的将领都是农民出身,依靠着一手打仗不要命的本事,硬生生的翻身做了主人。

于是,他们开始飘了!

大周的建立,虽然的是改朝换代,但真正的换掉的,其实只有上面的一部分领头人,其他的诸多农民将领皆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帘今整个大周的战力支柱。

当下,听大周的北面,大清国依旧存在,且还虎视眈眈;西北有个叫葛尔丹的部落强势崛起,东突西掘;海上有个郑成功,占领宝岛,为祸一方;南方就更不用提,前明的势力依旧存在,就连靠近国家政治中心的北方,山东、山西等地,白莲教的事端同样层出不穷。

大周承接了大清的命,但看样子,并没有清国的手段。

对于康熙这个人,你可以他昏庸,但不能真的他菜,“千古一帝”的含金量,可还真不是随随便便来个皇帝,就能担得起的。

如今的大周,没有新朝那个味,倒有点像西晋那个历史的耻辱的格调。

或许,不是自己打来的下,终究是做不到四海臣服这一点,秦皇汉武,唐宗明祖的含金量还在不断的提高。

当然了,这些和他纪晓又有什么关系。

此时此刻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悠悠哉哉,上学的上学郎罢了。

毕竟是立世五十余年的老伯爵府,昌平伯府也是有族学的,纪氏不是什么大族,同样发根于农村,而农村娃的特点,就是人多。

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整个纪氏差不多的所有男人都在军中,故而,对于他们下一代的思想影响就是:长大就进军队效力,读书,只不过是儿时的玩物罢了。

整个纪氏族学很大,其中的子弟大概是有一百多号人,这还只是未达十六岁之前的少年,其他的成年子弟,那就更多了。

一百多个学生,只有两位教书先生,可想而知,整个纪府对于教育是有多么不重视。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

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纪晓拿起书就开始背诵起了经义,古代的科举发展到了今,制度与内容都已经是相当完善。

八股文,成为了真正的主流。

写一篇八股文可不容易,既要熟读经义,又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注意格式内容,契合时政,更要符合上意。

读书发展到了今,整个大周境内,但凡是有点意识的人都会读书,不论贫穷贵贱,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而科举是一次全民性的人才筛选,一位科举状元的含金量几乎是高考状元的十倍。

而穿越回了古代,想要快速的出人头地的最好办法也是科举。

状元什么的,他纪晓当然着实不用想了。

但,若是取得了一个进士,不论是对于昌平伯府而言,或是对自己,都是有极大的意义。

纪晓早就分析过自己,对于时政,他相信来自未来,接触过网络时代爆炸性信息输出量的他,对于时政的敏感度,绝对不容觑。

而揣摩上意,这种就纯靠运气。

剩下的就是经义和写作两大古代难点,需要他依靠着自身的不断学习,去掌握突破。

经义这种东西,白了,就是经书的义理,也就是对于儒家经典解释与注解,按理,这种东西是有标准答案的,但……孔子他老人家都过世了一千多年,经义又发展了这么多年,各家都有各家的法,谁能那家的法就是标准答案喽!

就像“朝闻道,而夕死矣”这句,你可以注解为:早上得知真理,当晚死去也未尝不可;但同样的,要孔子是个山东人,脾气暴躁一点也很正常,故而不定他这句的本意就是:早上得知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可以去死了。

同样的一句文言文,根据不同的场景可以幻化出无数的法,只要你脑洞够大。

这也是古代的当朝者,为什么都喜欢儒家的原因,试问:一个随时随地的可以改变法,为当朝者服务,又有真正的圣人背锅,民间势力够大,谣言能够让人真正信服的学派,谁不喜欢。

从董仲舒,到郑玄,到程朱,到顾炎武等等一系列经学大师,所做的事不就是让儒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符合当朝者的利益。

期间,除了出了王阳明这么一个怪胎,搞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儒学,其他的,不都是按照着国家形式走,也就是实时经义。

白了,经义这个东西,其实无所鸟谓,就像你从学到大的思想政治课,生活中,基本毛都用不上。

但……用不用得上一回事,可它考是真的要考!

所以,就得死记硬背。

经义也是差不多,就算是古人们咬文嚼字,把一句话的含义玩出花来了,它大体意思总不会变吧!

大就是大,就是,所以……经义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背课文。

事实上,背课文的这一步,他纪晓也是可以省略的,毕竟,都是穿越者了,谁还没点金手指。

而他的金手指就是,他能随时翻看纪晓一到十二岁的记忆,可别看了这段记忆,毕竟人家纪晓从三岁开始读书,一直读到现在,四书五经,样样看过。

因此,他现在最缺的,其实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你,为什么的那古代什么四大书院,十大书院什么的,其他的学族书院永远赶不上,那……还不是的因为师源的不同。

就以明朝的四大书院为例,人家家族的族学请来的都是什么秀才、举人,混不上科举的去教学,顶破了是什么进士长辈,偶尔去逛逛。

但……四大书院可就不同,山长掌院起码的是三四品退休大员出身,教员个个也都是在国家中,起码做过一段时间的官,且个个都是进士出身,人家无论是对于国家形式,对于科举的了解,那都是知根知底的,不论对于是实时经义的注解,还是对于时政的变换,都是能做到大抵和当朝者同步。

甚至,不定的当朝者就是他们自己人,比如:东林党,这样的一批人教出来的学生,它不过考试,谁过考试。

故而,当务之急,他纪晓得想个方法,给自己找个好老师。

“学生,拜见先生!”

早课,族学里的教书先生一来,他纪晓立马的就像一个弹簧一样起身,恭恭敬敬的跑到教书先生面前行礼。

他的这种行为,着实是引起了一帮子家族子弟们的嘲笑。

但……纪晓别无他法!

谁让他是武勋出身,自古文武殊途,这就导致了他要是贸然去拜一个大官为师,人家不仅不鸟他,不定还会吐一口口水。

故而,拜师的路子,昌平伯府给不了他什么帮助,甚至不定,还会是拖累。

因此,这条道路,只能由他自己去走,而他纪晓给自己定下方法就是,尊师重道!

对于尊师重道的弟子,试问,应该没有谁会拒绝。

“哦,是修缘啊,修缘快快请起。”

吴青师是纪氏族学的两大教习之一,专门负责启蒙,而眼下的纪晓纪修缘,无疑的是他在纪氏,启蒙的最成功的一位。

学堂里,对于着教习的前来,大家都兴致缺缺,或者,根本不在意,大家都依旧各个玩着自己的,这种情况下,吴青师根本没有欲望教学。

故而,还不如的拉着纪晓独自走到一旁,单独授课。

“修缘的论语,背的如何?”

“早已熟记于心。”

“哦!修缘,做人可不能大话,论语四十八章,你都记下了?”

“是的,先生。”

“那好,我考考你……”

喜欢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请大家收藏:(m.6xsz.com)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她真的太香了 都市超强狂龙 掌家小医娘 崟河记 红颜助我证长生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长夜难眠迷案 世子你别乱来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2024年行情 诡话夜说 富贵天下 倾世凤女:帝少强势宠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斗罗:穿成唐三妹妹,被迫成神 战神殿 夫人来得刚刚好 彪悍军嫂,一手烂牌打上人生巅峰
经典收藏 邪眼道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二道贩子的崛起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 大秦二世公子华 海军之陆战荣耀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我在大唐斩妖邪 大明第一败家子 网游之大盗贼 大明:我和建文帝的逃亡之路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二十七载 穿越,开局卖唐诗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回到战国当诸侯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最近更新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我,李承乾,史上最稳太子 三塑强汉 战国帝业 江花玉面 洛丹伦的黎明 沙雕网友援北伐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东北谢文东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玄桢记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我在红楼当孽障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叶羽千寻 -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txt下载 -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最新章节 - 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