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兰记事

书虫小小

首页 >> 新科兰记事 >> 新科兰记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和亲公主白发皇妃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无敌六皇子 七页禾 重生苏联 绝色生骄 最牛妖孽兵王 北雄 绵羊不吃素
新科兰记事 书虫小小 - 新科兰记事全文阅读 - 新科兰记事txt下载 - 新科兰记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2章 织布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张帅随着赵大,在海上行驶了三,才到了目的地:江阴。江阴是大陈水军重镇,各类战船数量很多,张帅仔细数了一下,战船大概有一百条,而其它各类辅助船的数目更多。赵大的船是一种常见的样式,它不是专用的战船,更注重的是运货的能力,但遇到敌人时也不是毫无抵抗之力,属于多功能船。到了这里,如果没有人指引,很难在众多船中分辨出要找的那艘。

赵大的船很快停到岸边,指示人开始卸货,然后带着张帅他们找了个客栈休息,嘱咐他们他第二才会有时间来,就带着几个船长去复命了。

张帅带了三个人,一个是老头子宗孝先,他本身就是南陈的中产阶级,对南陈的各种关系门道和物产人力都有所了解,张国庆想了很久,觉得张帅一个人出去,需要这样一个“办公室主任”,就让宗孝先跟他去,宗孝先听可以回到陆地,激动的“老泪纵横”。

休息到傍晚,张帅就喊:“老头子,我们出去逛逛。”然后不由分,拽起老头子,然后向后一招手,“大个、木匠,一起去。”

大个名字叫罗文远,原来家里是做生意的,他也继承了部分斤斤计较的特点,被张帅拉来当跟班,其实这个大个打仗训练的成绩并不怎么样,计算方面有些赋。木匠本来的名字是宣大,张帅给他改名叫宣志光,他木工手艺不错,其它人都叫他木匠。这两个人今年都是十七岁,已经是成年人了。

张帅出去逛街完全是猎奇心理,想看看古代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这次他有些失望了。

街道非常的窄,因为色有些晚,大多铺子都关了门,开着门的铺子基本都是饭馆和茶舍,街两旁的房子大多都是一层或一层半的,很不整齐,看得出,这个地方肯定没影城市规划局”这个单位。

有几个身着古装的军人从他们旁边挤了过去,嘴里嘟噜着张帅听不懂的话,这让张帅突然有些眩晕,感觉时空错位,眩晕并没有持续太久,他很快恢复过来,只觉得气有些阴冷。

没多久,弯曲的街道就走到了头,可以称之为“手工业”的只有两个铁匠铺子和几个木匠铺子,这让张帅很失望,感觉这个地方很不发达,也许这里更像一个军事要地,大部分的服务设施可能都跟军事有关,不少秘密设施可能在军营里,他们这些人暂时是没有条件进去看了。

色渐黑,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少,张帅一行回到客栈。张帅问宗孝先:“老头子,不是江南的丝绸、陶瓷很有名,怎么什么都没有呢?”

“唉,那些铺子都关门了。这里是军事要地,这些东西也本就不多。”

“那这些东西哪里多呢?”

“要到酥杭一带,离这里不远。”

“哪家的货最好?”

“罗盛祥,他们的货又轻又薄,本来罗家只在江南一带有名,朝廷南迁后,北边的大户损失都很大,一时难以恢复,再就是南方湿热,罗家的货更舒适些,就成了贡品,名气自然就大了。”

“那他们的厂子在哪里?”

“什么是厂子?”

“哦,就是他们在什么地方织这些绸缎,这么有名,销量又大,总得很多人吧。”张帅费劲的解释厂子。

“有呀,听是在酥杭一带,有巨商之家,几百人在一起纺线,场面很是壮观。”

“哦,那我们也到那边去看看。”

赵大第二来到客栈,问张帅如何打算,张帅告诉他想到吴下郡一带盘下个绸缎铺子,看看情况怎样。赵大,他可以带他们过去,但收铺子这种事,需要张帅自己谈。

到了酥州,张帅感觉这里有大城市的味道了,从服装上看,人们穿的都不错,街上人也多,很繁荣,感觉不出这是一个每都面临强大军事压力,奄奄一息的社会。

张帅他们在吴下郡一带跑了半个月,每都去收集信息,拜访各类商人,想盘下一个卖布的铺子,效果很不怎么样,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卖,有些愿意转让的,价格也很高,这里的物价水平比北方高多了,戚严买的地不到半两银子一亩,而他们能够找到的铺子贵的多。

张帅的信心受到了打击,他问宗孝先:“老头子,转个铺子就这么难?”

“东家,这里生意好做,钱容易挣,铺子就贵一些,要不我们找个稍一点的铺子?”宗孝先现在坚持叫张帅“东家”。

“好吧, 下次你出面,我当跟班,先谈成一家再。”张帅分析,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这里人不太一样,可能是谈判失败的原因。

张帅把谈判的问题交给宗孝先,自己换了身衣服,打扮的和木匠一样,又让大个打扮成帐房的样子,跟着一起去了。宗孝先又用了五的时间,找到了一家肯转让铺子的人,花了五千两银子,把这家的铺子、进货渠道、存货和几个下人都买了下来,他们算是有了安身的地方。

宗孝先理所当然的成了掌柜,实际就是职业经理人,大个暂时是账房,也就是委派的财务主任,两个人同时向张帅汇报,张帅一边拉着木匠组装织布机,一边让宗孝先再招些人。

张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安装、调试织机,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培训新人,第一批招的新人,全部都是北边逃难过来的人,要求吃住在厂,而且这个工厂离他们铺子距离很远,工人只管生产,对其它事情并不负责。

张帅生产织机的速度大概是一个月一台,中间还要不停对出了故障的机器维修,维修的多了,也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坏,就想到用铁来代替木制零件,但是在民间根本找不到一个能加工这些奇怪形状零件的铺子,最后还是一家首饰铺子提出用铜制作,才解决了部分问题。

张帅每隔一段时间就写一封信给张国庆,但这信不寄出去,只是留在身边,等半年的时候他再一起带回去。转眼又到了夏,张帅已经有五台织机,生产的成布靠他们一个铺子已经卖不完了,宗孝先就把一部分成布卖给其它铺子,这样不降低零售价格,一来不用怕引起同行反对,二来还能保证相当的利润,有几家铺子已经有一半货都是从宗孝先这里进,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他们就会变成批发商了。

这段时间张帅的精力一直都在制造新的织机上,有一他忽然发现房子外面老有人转悠,感觉有些不对劲,就放下手上的活,专心观察。发现这些人见人就打听,就整了整衣衫,也出去溜达一下。

张帅本来是个比较重视打扮的人,但岛一年多的艰苦和现在繁忙的工作使他显得有些脏乱,为了方便工作,他一身短打扮,和其它工人没什么区别,再加上身上还粘着木屑、线头,看起来更像个下层工人。

他出门时,一直想,怎么样才能够多在外面呆会,以便引起别人注意,想来想去,不得要领,忽然看到桌子上的几个杏子,就挑了个大的,掖在怀里,出了门。

阳光很温暖,比屋里舒服很多,张帅不自觉就伸了个懒腰,然后又打着哈欠往外走,找了个树根,坐下来,拿出杏子,仔细地吃了起来。张帅尽量的拖延时间,所以咬的口很,看起来是很在意这个杏子,而且很少吃水果的样子。

他手中的杏还是吃完了,仍旧没有人与他答话,他把杏核又仔细的翻来覆去的看,最后找了块石头,要把核砸开,这些动作终于引来了人,一个看起来有些身份的人走了过来,饶有兴趣地看着张帅的动作,张帅装傻似的也看着这个人,似乎很敬畏似的又作了个揖。那人也没还礼,哈哈笑着问:“兄弟,你在这里帮忙?”

张帅没有回答,只是使劲点着头。

“那你干的什么活呢?兄弟。”那人依旧笑着问。

“木……匠。”张帅显得很不善于与人交流,两个字之间拉了很长。

“哦,兄弟,你们做什么东西呢?”那人已经觉得可以从张帅这里套到不少情报。

“什么……机器。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张帅又故意断续地回答。

“那机器是干什么用的?”那人继续问。

“不让,东家不让。”张帅觉得该中断一下,不能让对方太顺利了。

“哦。兄弟,我看看你的手就知道是什么了。”那人准备换个方法。

张帅畏缩地把手伸了出去,那人抓住张帅的手,却在里面放了块银子,张帅觉得这种行贿方法很有趣,心里思量着哪也这样实习一下。张帅把手缩了回来,自然带回银子,捏了捏,估计有半两。

那人继续:“兄弟,我的对吧。”

“对,是,是织布机。”张帅轻声,似乎是怕别人听到一样。

“不错,兄弟,很上路,前面有家酒馆,大哥很想交你这个朋友,兄弟能不能和大哥去喝一杯呢?”那人看有戏,想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这……”张帅假装很为难的看了一眼厂房,似乎是自己没有这么多时间。

“兄弟,跟大哥走一趟,肯定不会让你后悔的。”那人催促着,又笑着摸了摸袖子。

“好……吧。”张帅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到了酒馆,那人很大方的要了两个菜和一壶酒,张帅也不客气,甩开大嘴就吃,一边吃还一边喝,并且样子似乎还有些醉意,那人看张帅这样子,也只好压住心中的焦急,又要了两个菜,让张帅先填饱肚子。张帅的动作终于慢了下来,那人又问:“兄弟,还要什么吗?”张帅打着饱嗝,:“不……要了。大……哥,真是……好……人,还不知大哥尊……姓大……名,弟……”

“兄弟别急,你叫我罗大哥就行了。”那人终于出了自己的姓。“兄弟怎么称呼?”

“张……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无名氏一样,当时确实很多人没名字,就是用姓加上排行作称呼的,张三这个名字更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

“张三兄弟,你们那机器织起布来快不快?”姓罗的人还是回到了自己的问题上。

“快,快得很。”张帅给出的回答似乎毫无用处,姓罗的只好继续问,“有多快?”

“一能织这么一堆布。”张帅着比划了一下,看似很随意,这个动作可以任由别人估计。

“一个人一就能织那么多?”姓罗的仔细分析了张帅的动作,继续问道。

“不是,好几个人管一台机器。有时人多有时人少。”张帅仍旧给出一个不确切的答案。

“你们卖的布都是这种机器织出的?”姓罗的还是要确认一下,别这机器根本就是个实验品,布还是用别的方法织的,那就没意思了。

“是……都是。”这次张帅算是给了个确定的答案。

“你们那机器卖吗?”

“卖?没听不卖。你要买,我问问我们东家。”张帅着还拍拍胸脯,似乎表示自己和东家关系很铁,不过姓罗的并不相信,又闲聊了两句,就结账走人了。

张帅白混了一顿饭,心情很好,唱着曲向工厂走去,又让人通知宗孝先,让他当到工厂一趟。

傍晚的时候,宗孝先来到工厂,张帅向他通报了情况,告诉他出售机器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张帅考虑了一个下午得出的:价出售机器的版权。具体的方案是,愿买的商家先要付三十万两银子的“版权费”,然后让买家派人来学习机器制造,每生产出来两台机器都要留下一台作为其它的费用,半年之内只能在张帅的厂子里生产。

宗孝先也同意出售机器,但觉得三十万两白银可能太多,建议可以用其它东西代替,比如丝线、店铺等,张帅却认为最好是土地、船只,因为织机效率提高后会使原料不足,这样土地价格必然上涨,而后也需要有更多的运力将产品运输出去。

接下来的几张帅每都在外面晃荡,各种费居然收了十几两银子,白吃的饭也不少,宗孝先每都通报潜在买家的谈判情况。

显然,没有人接受张帅定下的价格,前后买家来了七、八家,没有一家愿意出钱的。张帅也不着急,因为他算着时间,快该回岛了。

他又写了一封信,详细明了销售织机的情况,再加上前面每月写的信,给赵大送去,让他带到岛上。

宗孝先的产布量一直在稳定增加,这种情况终于让其它人感到了危机,前面离开的买家又一个一个回来谈,这些买家都是大商家,并不是出不起钱,也并不害怕这个新崛起的商户,他们更害怕的是哪个大商家出了钱,买断了技术,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不幸的是,这轮谈判依旧没有人出价,30万两银子太多了。

张帅让宗孝先把纺织界前五名的情况收集到一起,算算他们可能会出多少钱,大致的资料很快就得到了。老大“罗盛祥”有三十多家“厂”,每个厂都有八、九十冉几百人不等,大部分工饶工资按月算,折合2两银子,少数高级工人月薪居然有百两之多,张帅觉得这个数据有些问题,原来听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年的花费就是2两银子,现在看到这家“罗盛祥”的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就能收入2两银子,就让宗孝先再调查,结果还是这样。

“罗盛祥”出的产品样式很多,是中高档产品中当然的老大,但张帅的织机现在的产品是低档货,“罗盛祥”虽然来人谈了,却并不急牵

第五名“千益祥”,有十一家“厂子”,每家厂子人数也是一百人左右,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工人工资比“罗盛祥”略低,但也达到每月一两半,过年过节都有利事,工人年均收入也不低。

张帅得到这些数据,一个人盘算着,按第五名“千益祥”来,算工人一千人,平均月薪实际也有2两银子,而他们的产出则有10两银子,如果工资不变,换了新织机,按10倍的效率算,一个饶毛利从8两银子升到98两银子,一千人就是将近10万两银子,这样看来,30万两银子应该是相当低的价格,他们不愿出,一个可能是“流动资金”不足,第二个可能是不想“第一个吃螃蟹”。

喜欢新科兰记事请大家收藏:(m.6xsz.com)新科兰记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快穿之炮灰打脸忙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世子你别乱来 盗笔:万人迷那还不完的桃花债 听蛇语,行阴阳 龙珠:超级孙悟天 崟河记 她真的太香了 倾世凤女:帝少强势宠 玄幻:从狮驼岭配角开始无敌 诡话夜说 重生之回到游戏我成了NPC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帮你带崽,我直播训兽你眼红什么 中间地带 出马仙之王 罗云秀才传奇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逍遥小闲人
经典收藏 乱世扬明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海军之陆战荣耀 大汉护龙尉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大明之宝箱系统 二十七载 随风遗留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荣耀鹰旗飘扬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最强退伍兵 梁臣美景夜公子 陈武风云
最近更新 东北谢文东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赤潮覆清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西凤烈 风雪持刀人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三国之争霸天下 军游勇闯明末 沙雕网友援北伐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三国:校长别怂,全校扛你上皇位
新科兰记事 书虫小小 - 新科兰记事txt下载 - 新科兰记事最新章节 - 新科兰记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