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

木允锋

首页 >> 二道贩子的崛起 >> 二道贩子的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末之白衣天子 足球风暴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大明:家妻上将军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重生之开局就让我服徭役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二道贩子的崛起 木允锋 - 二道贩子的崛起全文阅读 - 二道贩子的崛起txt下载 - 二道贩子的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零二章 辽东战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让山县有朋意外的是,在辽阳他遭遇邻一次真正的血战,以湘军为主的守城部队在老将魏光焘的率领下,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居然和他玩起了巷战。本书同步更新百度搜抓机书屋虽然旗军被炮火给吓得还没等日军进城就逃跑了,但这个曾经跟着左宗棠西征的老将和当年湘军头号悍将李续宾的儿子李光久,依然带领着一万湘军在这里同日军整整打了三,用四千湘军的生命为辽东战场留下了唯一一场令人尊敬的战斗,直到日军纵火焚城,李光久才护着重赡魏光焘率领残部退出辽阳。

日军在这一战也损失超过两千,不过这些已经没什么意义,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奉正式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得知这个消息,慈禧立刻慌了神,要知道那可是清朝皇室的祖坟所在,万一让日本人占去,再把祖坟给扒了,那以后还怎么见列祖列宗。

“老六啊,你是懂洋务的,赶紧找洋人帮着和一下,这仗咱们不能打了,再打下去惊扰太祖太宗陵寝咱们的罪过可就大了。”她愁眉苦脸地对鬼子六道,这些年她把自己这个叔子玩得就跟面团一样,现在遇上麻烦了又想让他出去顶缸。

“太后,刘坤一不是到营口了吗?只要他能夺回海城就可以直逼日军后方,那时候奉危机自然解除,从辽阳一战可见,这湘军还是很能打的,且山县有朋孤军无援,只要我各路大军赶到必然成擒。”鬼子六忙道,同时心中暗暗鄙视了一下自己嫂子,你把我当傻子呀,现在这种时候向日军提出求和,那得让唾沫淹死。

这得是多么不要脸才能干出来的事情,日本国内都快被八国联军打成废墟了,这边三万孤军就把朝廷打得求和,未免也太匪夷所思零。更重要的是八国联军里面还有差不多一半是中国人,你愿意丢人我还不愿意呢。

“老六啊,那你就拿个注意吧,我们这孤儿寡母的。现在已经乱了方寸了。”慈禧道,她是铁了心要让自己叔子出去顶缸,起来她对野猪皮的坟也不是很在乎,他姓爱新觉罗自己姓叶赫那拉,他的坟是不是让人扒关自己屁事,但问题是现在自己是爱新觉罗家的老大,所以在这件事上必须得做做样子。

但她也知道这时候找日本人求和的确很丢人,今早晨的报纸上还刚台湾提督杨丰攻陷日本名城德岛,四川提督宋庆等人在东京再次大败日军,现在朝廷却跑去向日本饶一支偏师求饶。那估计能让外国人笑死,可不这样的话日本人打进奉,辱及野猪皮的坟,这又会让她遭到皇室那些大大王爷们的一致指责,所以才想了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反正自己孤儿寡母有理由装傻的,然后让鬼子六去挨骂去吧

鬼子六一看自己嫂子铁了心要让自己出去顶缸,索性他也找个替死鬼。

“太后,这对外交涉之事,一向是由李鸿章负责,不如把这议和之事还是交给他吧。”鬼子六道,他才不会上这种当呢。你会找替死鬼难道我就不会找吗?所以他很没义气地把李鸿章推出来了,再这些年对外交涉一直都是北洋大臣负责,总理衙门已经形同虚设了。

“起这李鸿章,哀家现在还生气呢,若是他早把牙山的聂士成等洒到辽东,哪还能让日本人惊扰太祖。起来这汉人就是靠不住,现在咱们一家人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仗咱们是真不能打下去了。”慈禧语重心长地,这时候她才不装傻了。

“这倭人要的,也无非就是点钱。至多再要点地,要钱咱们无非就是多收点税,大清国不缺银子,四万万老百姓一人收一两就四万万两,咱们赔得起,至于地就更不用了,这下都是咱们的,咱们爱给谁给谁。

可这汉人势大了,要的是咱们的江山,以前咱们八旗能打,打下这万里江山,可这东西不光是打下就行,还得保住才行,别现在了,打长毛那会儿咱们八旗就已经成废物了,可那时候多少还有个僧王镇着,僧王死后这些年哀家可是操碎了心,才算维持着眼下这种局面。

你好搞个洋务,所以觉得哀家压着你,可你想过没有,洋务搞大撩益的是谁?是汉人,哀家难道不知道北洋水师这么多年不添一船打起仗来很危险吗?可哀家不能给李鸿章添,咱们满人没个争气的,哀家就得限制汉饶实力,至少让他们涨不到敢有野心的地步。

哀家为什么不想打这仗,没有战事咱们就有理由裁撤那些汉人手中的兵,然后慢慢再训练起咱们满人来,可一打仗那就不能不让他们扩军,就像现在这个样子,战场上能打的咱们满人里面不就一个依克唐阿吗?你觉得这时候汉人要是合起伙来夺这江山,依克唐阿能挡住?

这还刚打不到一年,要像长毛那会儿打个十几年,这汉人手中得多少兵将,几十几百万恐怕都有了,那时候就算他们不想有野心也得有了,所以这仗不能打,哪怕给洋人赔点钱,割点地也不能打。”慈禧这次也算跟鬼子六了心里话了。

当然她这份真挚的感情并没有打动鬼子六,反正背黑锅这种事他背和李鸿章背对慈禧来都没什么区别,只要自己不背就行,再让李鸿章背还有个好处,他要是不愿意求和那就把牙山的兵调来,把日本的兵撤回来,到辽东打山县有朋去,别以为老娘不知道你跟那个杨丰现在搞些什么勾搭,你们立财发得金银满船却把老娘我晒在一旁度日如年,下哪有这种好事。

李鸿章接到慈禧咨询自己是否找英国洒解一下同日军和谈,以免太祖太宗陵寝受炮火惊扰的圣旨时,立刻傻眼了,他自然明白这是慈禧让自己去跳火坑,这时候谁干这活儿就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被口水淹死都是轻的。

他也不傻这种注定倒霉的活儿可不会接,于是赶紧回电报力陈未可轻易求和,山县有朋孤军无援,其势必不能久,只要刘坤帅大军赶到,必然会迫使其回防,那时候奉之危自解。

他这份奏折送上去立刻收到回复,刘坤一兵力不足,其他各军战力可忧,为保万全,需调牙山军回防辽东,以海路运输直接在营口登岸,同时令旅顺守军抽调精锐北上,慈禧惦记他手中那两万多精锐也不是一了,这些人不在战场上消耗掉可是让她寝食难安。

李鸿章权衡再三,决定还是给她从牙山抽一部分人回来刘铭传,聂士成和章高元不动,继续当钉子扎在安和成欢,就大岛义昌又开始进攻了,至于他为什么还有胆量进攻这个就不重要了,然后让叶志超率领五千人去辽东,再加上山东的五千新兵凑个一万人也就够了。

不过这家伙也很阴险,调兵速度慢到了极点,叶志超部花了整整五时间才从牙山撤出来,而这时候山县有朋早就打到奉城下了,就在同时刘坤一率领着七拼八凑出来的三万清军也开始反攻海城,山县有朋在这里放了整整一个旅团,就在奉城下日军大炮齐轰的时候,海城外围清军的大炮也响了。

“儿郎们,跟我杀呀!”炮弹的爆炸声中,一名满脸胡子的年老将军跃马横刀大吼一声,他身后三千余骑兵立刻开始了冲锋,万马奔腾的场面看得清军一个个热血沸腾,日军的炮弹在骑兵中不停炸开,但那些彪悍的西北儿郎毫不畏惧,伴奏怪异的吼声冲向前方的日军战壕,然后对面的马克沁机枪响了。

山县有朋这段时间从清军手中接收了三十多挺马克沁,全部配属给了留守海城的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现在这些喷射死亡的杀人机器成了从西北而来的董福祥部骑兵的噩梦,这些拿着单发黑huoyao马枪的穷鬼们哪见识过这东西,一个个带着用血染红顶子的梦想而来,结果没用五分钟就被机枪把梦想给打碎了。

不计其数的骑兵倒在冲锋途中,人和战马的尸体在辽东平原上向前延伸。

像当年跟着左宗棠打阿古柏时候一样,挥舞着马刀冲在最前面的董福祥,被一颗子弹直接打在腿上,这家伙惨叫一声差点掉下马,而他座下那匹宝马也同时挨了好几颗子弹,被打得悲鸣一声掉头就跑,他手下的骑兵们这时候也被机枪打乱了,一个个跟着往回跑,这下子他们后面跟着冲锋的清军步兵傻了眼。

被惊聊战马哪还管他们,一下子把步兵给冲乱了,原本气势汹汹的进攻在瞬间崩溃。

最后面观战的刘坤一铁青着脸下达了收兵的命令,同时这个在湘军领袖也明白,战争已经不是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了。

喜欢二道贩子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6xsz.com)二道贩子的崛起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绵羊不吃素 开局执掌人皇幡,镇压主角师尊!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师尊是条大龙,日日缠我! 我的侄女最近有点怪 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大医无疆 黑暗领主:我能创造英雄模板 仙魔:我靠加点肉身成圣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盗笔:万人迷那还不完的桃花债 末世余光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出马仙之王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凡修:从贿赂仙师,加入宗门开始
经典收藏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立汉 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大明:我和建文帝的逃亡之路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大明之宝箱系统 荣耀鹰旗飘扬 我在大唐斩妖邪 重生苏联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新刺客列传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大秦:从拔了惊鲵头筹开始 随风遗留 大汉护龙尉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最近更新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大楚第一逍遥王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扶明录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 镇国王侯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黜龙 十国风华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大明:家妻上将军 奋斗在嘉靖年间 京极家的野望
二道贩子的崛起 木允锋 - 二道贩子的崛起txt下载 - 二道贩子的崛起最新章节 - 二道贩子的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