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胜利前进

火树

首页 >> 向胜利前进 >> 向胜利前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末的王朴 偷听心声:女主请自重,我只是小反派呀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苏联1991 全能文艺兵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绝色生骄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向胜利前进 火树 - 向胜利前进全文阅读 - 向胜利前进txt下载 - 向胜利前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九百二十五章 欢笑着流泪!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虽然打下宝源县城是突击团干的,可是,突击团只是捡了个桃子而已,而这一仗真正的英雄,却是你们这些在马家坳阻击鬼子的所有人,因为没有你们的阻击,突击团就不可能有这么充足的时间;没有你们的负伤,突击团就不可能轻松拿下宝源县城;没有你们的牺牲,突击团就不可能这么从容的撤离……”

张青山一番激励,让所有战士都感到胸腔有一股热血在流淌,不知不觉间,各个都把头昂的高高的。虽然大家的眼眶中都饱含热泪,可眼神里的骄傲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现在,我命令,向在马家坳阻击鬼子的英勇的指战员们……立正!敬礼!”

在张青山的带领下,所有前来迎接新一团和一营的指战员们,全都立正敬礼……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奖励,虽然没有一个字,虽然没有庆祝和拥抱,但,这样的军礼,却是军人之间能给于的最高荣誉——他们配得上这样的荣誉。

*则大声的叫道:“新一团全体指战员,向夺去宝源县城的指战员们——敬礼!”

刘兵也坐直了身体,大叫:“突击团第一营全体指战员听令,向战友们——敬礼!”

“无论是我们,还是你们,都是八路军的一员……我们,对得起‘八路军’这三个字!我们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支持!”就在这感动到所有人都热泪盈眶的时候,一个女性声音突然出现,定神一看,不是陈姐还能有谁?

而张青山注意到,陈姐身边有一副担架,抬担架的是两个一看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担架上有一个伤员,脑袋包的跟粽子似的,可这个伤员还是努力坐直了身体,用那缺少拇指和无名指的右手,敬礼!满眼泪光,却咧嘴笑着。

“所有人,立正!”张青山又大声叫道,然后向担架队所在的方向——那儿是老百姓最为集中的地方。立正,敬礼!大叫:“向所有支援我们八路军,支援打鬼子的父老乡亲和默默奉献的战友们——敬礼!”

没有喊转身,可是,全体指战员们都很有默契的几乎是整齐划一的向担架队所在处立正,敬礼。

“感谢父老乡亲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八路军的今,就没有今的胜利……你们才是胜利的基石,你们才是功不可没,你们才是最伟大的人……乡亲们万岁!”

张青山的话立即得到了回应。

“八路军万岁!”

“乡亲们万岁!”

“八路军万岁!”

……

情感是可以传染的!

这句话用在这里最为合适。

南边响起震般的口号声,立即就影响到了在东北面的将士们。胡英泽到底是政工干部,立即抓住机会,带头喊起了口号,战士们自然跟着大喊起口号来。

就跟比赛似的,双方互相大声的喊口号,虽然简短,却一浪高过一浪,让所有人都感动着,体会着,欢笑着流泪。

当然,后面的口号也变成了无数种,但喊的最多的还是那句“打到鬼子!”……有意思的是,这句话还是张青山等人经过正式开会后决定改成这样的,因为当初在发动宣传的时候,喊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可是,本地老百姓太穷苦,绝大部分穷苦百姓都不识字,都不明白‘帝国主义’是什么意思,哪怕你给他解释半,他还是一知半解,甚至还是不明白,而你总不能一个人一个饶解释一遍,那样的话,工作量太大,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所以,为了能在朗朗上口之余,让百姓们一听就明白口号的意思,大家一商量,就改为现在这样了。

这样的欢庆很能提升士气,鼓舞人心。这不,先前还有些冷清的场面,经过这一浪高过一滥口号声,在彼此情绪的影响和鼓舞下,很快,战士们各个精神抖擞,百姓们也激动的感觉浑身是劲。

这一阶段的战役虽然落幕,但战争还未结束,鬼子派飞机来报复性的轰炸青龙山,就时刻提醒着大家:战争还未结束,同志仍需努力,否则,青龙山山顶的一幕还会上演无数次,而这样欢庆的场面则要变得稀缺。

第一阶段的战役结束了,而按照突击团、独立团和新一团联名提出的计划,后经师部开会研究认同的决定,第二阶段的战役,最主要的目的是牵制鬼子的主力,为把百姓转移到根据地复地赢得更多的时间。

转移百姓方面,主要是转移县城和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的人口的转移,就不多了……虽早就开始这么做了,可是,几十万百姓的转移,又岂能转移就能转移的?别的不,光是安置这些百姓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更别这几十万百姓的吃喝了。

好在这次鬼子狂妄大意,以为靠着一万多鬼子和一万多二鬼子就能消灭根据地,所以,他们只能集中力量从突击团这个方向为突破口,这也就注定了需要转移的百姓相对还不算太多,否则,要是鬼子集中几万人,从几个方向扑过来的话,根据地根本就无法及时有效的转移所有百姓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安置这么多百姓。

当然,这方面的工作,不是张青山负责,归胡英泽这类政工干部和管后勤以及宣传队的主要人员操心,张青山只要打好每一仗就行了。

在作战方面,根据师部制定的第二阶段的战役计划:突击团等四个团以及所有抗日武装力量为第一防线,但又根据双方的实力对比而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术,最主要的还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跟鬼子打游击——公平的,这四个团实力上确实差这帮鬼子一截,要是真的寸土必争的打阵地战,绝对会吃大亏,所以才不得不如此。比如地方抗日武装力量为辅,四个团以团为单位,对鬼子采用敲牛皮糖的方式,采用各种手段,发挥对地形熟悉等方式,不停的袭扰和敲碎鬼子,拖延其进攻的速度等等。

而到现在,青龙山这边该转移的早就转移了,就连向雪琴都被直接送到了师部,倒是医护人员和宣传队员之类的虽然不能直接参战,却能起到别的作用而被留了下来。

三桥县县城里的百姓也转移了七七八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实在是不愿意走的人留了下来,对此,一是因为时间紧迫,二是人力不足,三是这帮人你怎么劝他们都不走,所以,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由之,对这些人总不能拿枪顶着走吧……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愿意走的缺中,穷苦百姓基本上都愿意到后方根据地去,而有钱的大户,则多半都愿意到乡下躲避,或者,狡兔三窟,他们在乡下本来就有避难所,所以不愿意到根据地去接受个普通百姓一样的待遇,而愿意到乡下去继续享受自己的优渥日子。毕竟,谁都知道,根据地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口,吃喝方面可定不如在自己家里方便和优越。

因为是按计划一部分一部分的转移,所以,三桥县县城的百姓最先转移,然后是同仁县,最后才是龙凤县。

同仁县县城的百姓也转移了大部分,剩下的还在做工作,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多转移一些人。

而龙凤县县城,因为离此最远,相对安全一些,加上计划的规定,无法一下子容纳这么多人,所以,此时的龙凤县县城还没开始转移,但是,宣传工作已经做到位了,相信到时候转移工作能顺利展开。

至于独立团和新一团各自所在的县城,因为独立团所在的县城还要远于龙凤县,所以,也和龙凤县差不多,只是宣传工作到位,还没有开始转移。但是,新一团就挨着三桥县,很有可能成为鬼子突袭的目标,所以,转移工作也早就做了,此时虽然转移的力度不如三桥县大,却也进行的如火如荼,相信再给三四,就能完成转移计划。

而所有的转移人员,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县城和一些人口相对集中的象征,至于乡下的村寨,还真没有这个必要:一来,真要整个县城的人口都转移的话,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加上根据地的收容力量无法达到。二来,乡下有乡下的好处,最少地方大,只要派人做好警戒,鬼子要到来的时候,提醒大家赶紧跑,整个村子里的人基本上可以马上就往山上跑,鬼子就算是想找也找不到,更何况还有各村寨的民兵做掩护了。

此时的三桥县城已经很难见到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军人,算得上是一座战争堡垒了,还有就是成了物资中转站和伤员疗伤之地……从宝源县城缴获的物资都集中在这里,伤员们也集中在这里,但有意思的是,此时整个三桥县县城的防御,完全由三桥县游击大队负责。

而按照师部的作战计划部署:四个团也有各自重大的任务……

喜欢向胜利前进请大家收藏:(m.6xsz.com)向胜利前进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夫人来得刚刚好 猛鬼故事情怀篇 我独御众敌 工业中华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嫡女她又美又飒 穿成黛玉亲弟,全红楼都在嗑CP 我开的火锅店,鬼差吃了都说好 劫与解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富贵天下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墓宝之城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异世重生:终成万道之尊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 律师:我一句话,立法委修改法条
经典收藏 回到战国当诸侯 还政于朝之归魏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开局签到百万神魔,我在异界称尊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当官哪有种地香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邪眼道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烈虎军 水浒新秩序 重生苏联 在下北地王刘谌 三国武将战秦末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最近更新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梦幻旅游者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神话版三国 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 对弈江山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扶明录 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 曹魏的光与影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如履薄冰的一生,朕能走到对岸吗 戡乱 刚穿越,公主就让我还她清白
向胜利前进 火树 - 向胜利前进txt下载 - 向胜利前进最新章节 - 向胜利前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