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故事

青滢

首页 >> 崇祯故事 >> 崇祯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足球风暴 赵匡胤,你说你老婆是我妈? 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一统大宋 工业中华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无敌六皇子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崇祯故事 青滢 - 崇祯故事全文阅读 - 崇祯故事txt下载 - 崇祯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二十九、晋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二十九、晋商

夜深了,阜财门(南门)的城墙上燃着一堆篝火,几个人影蜷坐在篝火四周取暖,大刀、棍棒、长矛在他们身边横七竖柏搁着,这些人是守城的衙役和民壮,其中还有一个是将军府的军士。顺义城收复后,这城守事务还是由知县衙门负责,杨铭亦不便越俎代庖,只是令丁有三安排了军士参与守城,作为县衙的官方力量和自己的私军力量之间的联络。

那个军士蜷坐在火堆旁,三角眼搭拉着,似乎在打盹,偶尔眼皮撑开,露出呆滞空洞的眼神,一幅失魂落魄的样子。

城门外的黑暗中,七八辆骡马拖着的大车吱吱呀呀地来到城门前,为首一人骑着马,对城墙上高喊:“上面的官爷,的刘四,是王二爷的车队……”一边喊着,一边将手里的东西悠悠地抛上城墙。

一袋东西落到篝火旁,声音沉甸甸的,那是碎银子特有的磨擦碰撞之声。

一名衙役上前捡起碎银袋子,掂拎,估计有一两多银子,顿时眉花眼笑,从城墙上探出头去,吆喝着:“刘掌队,今儿来的晚啊……”

那刘四在下面仰着头笑着回答道:“进城拖了货就走,不过夜,请官爷行个方便。”

几名衙役张罗着要去开城门,蜷坐在火堆旁的军士站了起来,挪到衙役面前问道:“什么情况?”

“乌爷,是王二爷的车队,晋商的人……”那衙役一边回答,一边将一粒银子塞到乌老二手里。

乌老二接过银子便不再言语,又回到火堆旁坐下了,腊黄的脸在火光下阴晴不定地变化,似乎在琢磨犹豫什么事情。

晋商的起源最早是在明初。明朝建国后在北方边境部署了上百万的军队,为了解决军队的物资需要,朝廷以盐引为奖赏,鼓励商人将粮食草料运输到边塞,这就是所谓的“开中制”。“盐引”则是在政府对盐业的专控政策下,获取购买销售食盐额度的许可凭证。

山西商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他们从河南、山东以及江南地区将粮食运往北部边镇,以换得“盐引”,再折身辗转两淮、河东、四川等出产食盐的地方,凭“盐引”购买食盐,最后越全国其他地方出售获利。

通过一这艰难险阻的商业途径,山西商人赚取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盛极一时的商业帮派——晋商。以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八大家为代表的晋商,是全国势力最雄厚的商帮之一。

明代中后期,朝廷对蒙古和后金实行经济封锁,和后金做生意是要冒生命危险的。努尔哈赤统一后金后,在经济上利用和扶持晋商,他向往来于中原和后金之间的山西商人借款,并许以高利,为了表示还款的信誉,努尔哈赤向放款的山西商人出具了盖有龙玺的借票以为凭据,这就是传中的“龙票”。

其后的皇太极更是雄才大略,他继续加强和山西商饶联系,承诺将来入主中原后,所借银钱加利息一并奉还,同时,他还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山西商人来做生意,给他们提供极大的便利,利用他们储备军用战略物资,还发展其中的一部分人为间谍,利用他们刺探大明的军事经济情报,了解和掌握明朝的一举一动。

就这样,晋商凭借着他们庞大的商业网络,与后金勾结合作,将中原的铁器、军火、军用物资、粮草乃至军事经济情报出卖给后金,有力地支持了后金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发展壮大,并最终夺取中原。

紫禁城乾清宫里,御案上的蜡烛已经快燃尽了,一脸憔粹、眼窝发暗的崇祯子手里拿着一份文书,眉头扭动,似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

“啪”的一声,崇祯将手里的文书掷到地上,从龙椅上站起来,背着手在御案前焦虑地来回走了几步,嘴里愤愤地道:

“这帮大臣,视朕为昏瞆之主耶?……”

侍立一旁的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低着头不敢吭声,他知道自从后金军入犯的近两个月来,崇祯每都心急如焚,经常通宵达旦地处理军政事务,脾气也是越来越难以控制。王承恩偷偷瞟视一眼地上的文书,却是顺义知县赵某呈送兵部的一封捷报,隐约可以看到文书写着“虏兵来势甚锐,臣为一县黎民计,不得不虚从之。有壮士名杨铭者,擅五雷法,为臣所感,愿效死力。乃募民壮千余人,以巨炮仰而作雷法,猝而击之,雷发而虏兵齑粉矣。县城乃复,获虏首八百余级,此诚乃我皇上神文圣武,勤政爱民之佑也……”

王承恩不禁心中暗暗叫苦,心想顺义城的这个七品芝麻县令是不是疯了。自从上次的申甫事件后,朝中舆论大哗,官员们虽不敢直崇祯惑于妖术,误信妄人,但举荐申甫的刘之纶、金声二位翰林却被朝野上下骂得灰头灰脑。崇祯也知道这些官员们骂刘、金二人,其实是在变相指责自己,他那倔脾气就上来了,偏不对刘、金二人作任何处罚,连一句申斥的话都没过,但心里对这件事是非常窝火的,很忌讳别人谈这件事情,知趣的官员们也只敢背后议论,在崇祯面前那是提都不敢提的,可这位赵知县倒好,居然白纸黑字地写了捷报上来,吹嘘什么一记雷法,斩首八百余级,这玩笑开的也太大了。

崇祯急走了几步,猛一跺脚,恨恨地:“既有如此大捷,为何不作紧急军情呈报?这分明是……”

王承恩一惊,他知道崇祯是在恨那些官员们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斩首八百余级,这是何等巨大的捷报?!以前明军与后金交战的几次所谓大捷,斩获的首级都是个位数的,袁崇焕吹上的宁锦大捷,斩首多少?仅仅只有一级!这顺义县上报斩首虏兵八百余级,若那些官员们真的相信,那肯定会作为重大军情头条上报的,显然是他们自己也不相信,不敢就这么报上来,但是却偏偏又不破,以免自己惹上麻烦,于是就夹杂在普通公文里呈报御前,以至于这份“捷报”在宫里搁置了好几,现在才被崇祯看到。

王承恩低头大气不敢出,隐隐约约越想越觉得哪里不对劲。

“陛下,依奴婢看,此事必有蹊跷……”他酙酌着声道。

“蹊跷?这分明是欺朕冲龄幼主……”崇祯跺着脚愈加愤恨不已。

“陛下,这顺义城距北京不过四十里,是虚是实,一探便知。再那知县赵晖中一个多月前投降鞑虏,城中所驻虏兵甚多,虏兵各处掳掠的人口、物资,还有从张家湾抢的漕粮漕银也大多运往顺义屯积……”

王承恩偷偷地看了崇祯一眼,俯下身去将地上的文书拾起,酙酌着字句慢慢道:“如今却又送来这样一份捷报,陛下难道不觉得事情有异吗?”

这王承恩是河北邢台人,年幼进宫做了太监,本来是大太监曹化淳名下的一名太监,在崇祯即位前做信王时,就被派去信王府当差,他是看着崇祯从长大的,一路走来,他和崇祯之间产生了很深的亲情。在崇祯当上皇帝后,王承恩忠心耿耿,一直待在崇祯身边辅佐他,为他排忧解难,凭着对崇祯多年的了解,崇祯有什么心事和脾气,他都揣摩得很透彻,而且崇祯也很信任他,他也誓死保护崇祯,两个人可以是互相依赖。

历史上甲申年国变时,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身边唯一陪伴殉死的人就是王承恩。

崇祯听到王承恩这番话,略一思索,也觉得这事不太对劲,雷法什么的暂且不管,这赵县令敢这么报,必定事出有因。

想到此,他的气头也消了一些,接过王承恩手里的文书,又继续看了起来。

只见下面写道:“首级俱已收捡,伏维皇上速遣大员前来查验,以彰朝廷灭虏之威……”

看来这县令真的是疯了,已经在拿自己全家乃至九族的脑袋开玩笑了,崇祯这么想着,但内心深处,隐隐约约又产生了一种希望——希望这是真的,虽然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叫孙承宗来。”崇祯威严地。

孙承宗此时正负责北京城的防卫,夜里正在内阁当值,按到旨意,立即赶来乾清宫。

接过崇祯递过来的文书看了一眼,他不禁满脸涨得通红,几缕花白胡子气得一翘一翘的。

这份“捷报”孙承宗早已看过,按他的意思,这文书根本就不应该报到崇祯这里,至于那个赵县令,以后再慢慢找他算帐去。当然,阻断圣听的罪名他是担不起的,孙承宗也不能明着指示下面的官员们扣下这份“捷报”,只能暗示着表达自己的意见,谁知这些官员一个比一个滑头,谁也不肯挑这个担子,最终还是把这份文书夹杂在普通公文里上报了事。

“陛下,岂不闻当年郭京之事乎?”孙承宗气头上来,语气也重了。

崇祯自幼熟读史书,这宋代郭京的故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国举全国之力南下攻宋,这郭京原本是汴京城里的一个兵,擅长变戏法,号称自己会“六甲神兵”,所谓“其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排成大阵,号称战无不胜,可生擒金将停按这种鬼话正常人都不会信,可偏偏刚上任的枢密院同知孙傅就信了,以为找到了拯救大宋的神奇法门,便将郭京推荐给了宋钦宗。宋钦宗本来将信将疑,可是他那迷信道术,自封“道君皇帝”的父亲宋徽宗却对此深信不疑。

于是,宋钦宗任命郭京为防御总指挥,并赏赐金帛数万。郭京按照生辰八字选了一批市井无赖之徒入伍抗金,于是,靖康元年冬月的一,汴京城外的金兵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怪事——城门大开,几千三分像道士、七分像难民的宋兵向他们冲了过来。金兵在经过了最初的惊诧之后,随即对这些“神兵”展开了无情地屠杀,然后便是汴京城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连同宗室、后妃以及大臣百姓们被金兵大肆奸淫杀掳,是为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而这郭京呢,金兵破城而入时,坐在城楼督战的郭京借口要出去亲自上阵,找了个机会溜了。后来此人继续招摇撞骗到襄阳,被襄阳守将张思正一刀砍了。

孙承宗此话一出口,崇祯不禁脸色大变。

此前他听信刘之纶、金声的举荐,任命自称曾得嵩山道士秘传古战车兵书、身怀秘术的游民申甫为京营副总兵,拨给内帑十七万两银子让申甫招兵买马,制作战车,结果申甫带着几千募来的乌合之众出城作战,一触即溃,白送给了后金军几千人头,这不就是当年郭京之事的翻版吗?

昔日崇祯读史时,读至郭京此节,也曾感叹北宋钦、徽二宗昏瞆不明,竟被妖韧劣的骗术所惑,以至赔上了整个国家和自己的性命,可是事情落到自己头上,自己又能高明到哪里去?孙承宗一向老成持重,可现在这是把话挑明了,让崇祯千万不要相信这个所谓的“捷报”,以至于误己误国。

王承恩看到崇祯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情知不妙,敢紧出来打圆场。

“孙阁老,这法术固然不可信,可那八百多颗首级,还等着朝廷派人去验呢。”

“什么首级?荒唐!”孙承宗仍在气头上,“派人去验,的轻巧……”

眼下大明的军队都龟缩在城池里,城池之外都是后金军的下,史书载:“塘马尽逃,羽书断绝,兵部侦卒不敢近毳幕,道听风闻还报。”专职传递军事情报的塘马都逃散了,各地之间的信息联络断绝,京城派出去的侦察兵不敢走远,往往是出城在附近转悠转悠,道听途得来一些消息就回京禀报交差。时下京畿各处的联络都是重金赏以死士,趁夜摸到城下,城上的人放下绳子缒上来交接文书。有些派出去送信、传递文书的,半路上就被后金兵截杀了,不仅丢了性命,还会泄露文书机密。仅凭顺义知县这一纸荒唐“捷报”,就派朝廷大员去验首级?这个无意义的险孙承宗不会去冒。

场面一时尴尬了,乾清宫里一阵沉默,突然,一名太监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跪倒伏拜在宫门之内。

“陛下,鞑子……虏兵又来了……”

喜欢崇祯故事请大家收藏:(m.6xsz.com)崇祯故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别乱来 未拾 夫人来得刚刚好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劫与解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恶雌提离婚后,四兽夫夜夜修罗场 宝鉴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罗云秀才传奇 恶龙崽崽三岁半 律师:我一句话,立法委修改法条 洪荒之永恒天帝 从吞噬星空开始垂钓之旅 富贵天下 重生斗破侯府,矜贵世子日日沦陷 世子你别乱来
经典收藏 红楼之小兵传奇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梁臣美景夜公子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扬明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大明:我和建文帝的逃亡之路 当官哪有种地香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重生苏联 立汉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一统大宋 陈武风云 大明第一败家子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会长真男神[全息]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抗清
最近更新 战国帝业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李淳风 玩权谋我真有点内行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大明最强外戚!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宋朝的脊梁 话说史记 大明第一搅屎棍 北军悍卒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崇祯故事 青滢 - 崇祯故事txt下载 - 崇祯故事最新章节 - 崇祯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