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首页 >> 龙起南洋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宋有毒 苏联1991 最牛妖孽兵王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大明:家妻上将军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异世界的重来人生 明末的王朴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 龙起南洋全文阅读 - 龙起南洋txt下载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对称的战斗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南非和印度发生的叛『乱』,很快就在帝国国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帝国的老百姓们,无不要求帝国尽快出兵平定叛『乱』。现在的国人和二十多年前可不一样了,随着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清楚现在帝国面临的局势,也知道印度和南非的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帝国要维系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就不可避免的要在全世界内占据优势。除鳞国直辖的领土之外,各个殖民地的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印度和南非,无疑就是对帝国很重要的殖民地。

另外还有不少的民众,前往德国驻华使馆进行抗议,抗议德国人挑起南非和印度的叛『乱』。现在帝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势成水火了,连傻子都知道,南非和印度发生的叛『乱』背后,肯定有德国人推波助澜,甚至于德国人还在后面扮演了十分不光彩的角『色』。

德国驻华大使克劳斯为此向帝国外交部表示抗议,要求帝国约束帝国民众,免得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只不过,对篡国外交部的回应这是,帝国民众有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权力。

因为南非和印度发生的叛『乱』,使得中华帝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紧张了起来。不过,德国人对此也不以为意。本来,帝国和德国之间就已经无法避免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决战了,就算关系再坏,也没有关系。赢得战争的胜利,那才是最重要的。

帝国的平叛行动立刻就展开了。参与平叛的部队在接到了命令之后,纷纷开始向预定的位置集结。帝国陆军第1骑兵军。第2骑兵军,第3骑兵军和第4骑兵军快速南下。准备途径阿富汗王国进入印度北部。原本,这四个骑兵军是部署在中亚地区的,等到战争爆发之后,他们就会向东进发,承担相应的作战任务。不过,因为装甲部队的出现,骑兵已经不再被作为撕破敌军的防线的利器使用了。这使得他们在帝国陆军当中的地位下降了很多。用骑兵来平定叛『乱』,正好是做到了物尽其用。

帝国陆军第5骑兵军和第6骑兵军,以及第7、第8骑兵军则是前往帝国的沿海港口。他们将搭乘海军的运输船出海。不过,第5骑兵军和第6骑兵军是前往印度,而第7骑兵军和第8骑兵军则是前往南非。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预计,再过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帝国的平叛战争就会完全打响。到时候,帝国将对印度和南非的反叛势力,发起排山倒海之势的打击。那些反叛势力想要坚持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他们人多势众。但想要和帝国的精锐部队抗衡,根本就是在痴人梦。

1862年6月19日,巴柯.汗和占西女王率领的起义军成功的占领谅里。他们率领的这路起义军已经发展到了上百万的规模。起义军宣布在德里复辟莫卧儿帝国,并且拥立一个莫卧儿帝国皇室的旁系子弟为印度新的皇帝。莫卧儿帝国皇室的直系子弟早已经被杀光了。一个都没有剩下,只能用侥幸逃脱的那些旁系子弟来替代了。

起义军号召所有的印度人都起来反抗中华帝国的殖民统治,重新建立印度人自己的统治。因为生活的困苦。加上一些失去了权势的印度贵族的挑拨,还真是有不少的印度人加入到了起义当郑使得印度起义如火如荼,规模也越来越大。

印度各地的土邦。普遍军事实力比较薄弱,加之又缺乏和起义军对抗的决心。所以,很多的土邦主在起义军杀来的时候,当即选择了弃土而逃,这使得印度起义军的士气更加的高涨。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整个印度西部和一部分中部北部地区都落入到了起义军的掌控之中了。

另外,从孟买东进的起义军,由坦地亚.托比和昆瓦尔.辛格率领,则是向海德拉巴进军。海得拉巴土邦可是印度的第一大土邦,也是人口最多,势力最强大的土邦。如果他们能够打下海得拉巴土邦的话,那么,起义军的影响力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并且,如果有了海得拉巴土邦的财富和人口的支持,那么,起义军的实力也将大增。到时候,他们将有足够的力量和中国*军队对抗了。这也是为什么坦地亚.托比和昆瓦尔.辛格为什么执意好进攻海得拉巴土邦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还和巴柯.汗以及占西女王产生了争议。巴柯.汗和占西女王希望向北进军,攻下德里等印度人口密集的区域。

印度起义从一开始起,就分成了两个派别。巴柯.汗和占西女王代表的是印度那些失势贵族,而坦地亚.托比和昆瓦尔.辛格代表的则是印度下层受苦百姓的利益。两者从跟不上就存在巨大的差别,之前只不过是迫于中华帝国的强大压力,他们在德国饶调和之下,不得不一起合作而已。现在,印度起义初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其中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起义军分裂成为两个阵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这也就为印度起义的彻底失败埋下了一颗种子。如果他们同心协力的话,中华帝国想要镇压印度的起义,恐怕需要费不少的力。但是现在么,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想要镇压印度起义,或许就不是多大的问题了。

6月22日,坦地亚.托比汗王昆瓦尔.辛格率领的起义军进『逼』海德拉巴,在这之前,海德拉巴已经有大片的领土沦陷了。而起义军的规模也扩大到了上百万。这些起义军犹如蝗虫一样,一路向东席卷,一座座的城镇成为了废墟,所有的粮食和金银财宝都被起义军收刮一空。

在起义军的眼中,海德拉巴无疑就是座装满了粮食和财宝的城剩如果能够打下海德拉巴的话,起义军将过上好日子。

当然,阿萨夫.贾赫四世也不会坐以待毙,在起义军到来之前,海得拉巴土邦的军队已经扩充到了十万人了。并且装备的都是由中国陆军提供的制式武器。除了五万精锐土军之外,其余的五万土军也是经过训练的,这自然使得他们的战斗力比那些起义军要强悍得多。

另外,海得拉巴土邦作为帝国在印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统治支点,海得拉巴土邦能够抵挡住印度起义军的进攻,非常的重要。帝国第11集团军已经从加尔各答快速的向海德拉巴进发了,虽然只派遣了一个步兵军,三万五千余饶兵力。但是,如果有这一个步兵军加入的到,再有海得拉巴土邦的土军的配合,要打垮起义军,完全就不会有问题的。

阿萨夫.贾赫四世的儿子阿夫扎,这个时候也表现出来一个土邦继承者该有的责任和样子,他代替年事已高的阿萨夫.贾赫四世,深入军营,向那些土军们保证,只要打败了印度起义军,那么,所有参战的土军士兵都会得到二十华元的奖励,这对于贫穷的印度人来,已经是一笔不的财富了。

另外,阿夫扎还向土军士兵宣称,如果海德拉巴被攻破的话,那么,等到他们的将是起义军的屠戮,他们的财产将被起义军抢夺,他们的妻女也将被起义军侮辱。这样的事,在之前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作为海德拉巴的人,这些土军官兵自然不希望这样的灾难将领到他们的头上了,一个个的都被激发出了士气。以至于在战斗当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他们的战斗力。

6月23日下午,稍作休整的起义军对海德拉巴发起了进攻。在坦地亚.托比和昆瓦尔.辛格看来,海德拉巴的低矮城墙根本就抵挡不住上百万起义军的进攻,有着十倍的兵力优势,这一战他们是赢定了。一旦攻下海德拉巴,那么,他们的部队就可以全盘接受从海德拉巴的土军那里得到的武器装备,以及贾赫家族数百年来积累的巨额财富。依靠这些武器和财富,他们能够迅速的在印度站稳脚跟,最后,『逼』迫中华帝国承认印度的独*立。让印度的命运回归到他们自己饶手郑

攻击开始之后,起义军在第一波的进攻当中就投入了十万军队。坦地亚.托比和昆瓦尔.辛格希望用强悍的进攻来彻底的打垮海得拉巴土邦的土军。

不过,进攻一开始他们就遭到了海得拉巴土邦的土军的炮击。海得拉巴土邦的土军原本只有五万人,但是,有钱的海得拉巴土邦却购买了相当于中国陆军三个步兵军的制式装备,不仅仅有步枪和机枪等,还包括了大量的迫击炮和轻型火炮。

于是,起义军在进攻的时候,立刻遭到了上百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数百门75毫米野战炮以及数量最多的迫击炮的炮击。(未完待续。。)

ps:第二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汪洋一片、daniel0216、俊14、侠士无双的月票!

喜欢龙起南洋请大家收藏:(m.6xsz.com)龙起南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特战退伍,开启神探人生 掌家小医娘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工业中华 我野钓遇上的邪乎事 大医无疆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玄幻:从狮驼岭配角开始无敌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洪荒之永恒天帝 凌天神帝 妖孽人生 绵羊不吃素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帮你带崽,我直播训兽你眼红什么 末世余光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帝逆洪荒 宝鉴
经典收藏 天命之寻霸记 大明第一败家子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工业中华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还政于朝之归魏 水浒新秩序 足球风暴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 二道贩子的崛起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最强退伍兵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三国之袁家庶子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雍正往事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最近更新 红楼琏二爷 乱世边军一小卒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呢喃诗章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北雄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春秋晋国风云 洛丹伦的黎明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曹魏的光与影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不明不清 京极家的野望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织明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明新命记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 龙起南洋txt下载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 - 龙起南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