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首页 >> 明末辽东从军行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明末之白衣天子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 明末辽东从军行全文阅读 - 明末辽东从军行txt下载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百八十六章 张祝之忧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张祝来找杨林了,张嘴就道:“兄弟,有一个大的坏消息和一个的坏消息,你想先听那个?”

杨林闻言看着张祝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脸,憋不住笑道:“哎呦,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的张守备张大哥什么时候学的也会打马虎眼这套了?你该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吧,不妨出来给兄弟听听。”

张祝一撇嘴道:“唉,我都愁死了,你还乐?我也不和你磨叽了。先的不好的消息,贺军门(对总兵的一种尊称)也不知道听谁的,知道了你上回帮马大人和刘大人组建炮队和打造投石机的事,他很生气,你子不地道这么大的事竟敢不告诉他。不过贺军门话锋一转,等你给他练兵的时候这件事再。肯定要罚你!”

杨林微微点点头道:“这是你与贺大人喝酒时告诉你的,还是酒后告诉你的?”

张祝道:“当然是喝酒的时候。正是众人喧嚷别人不注意的时候,他声告诉我的。”

杨林笑道:“贺大人真是有意思,这事他不和我当面反而在喝酒的时候和你。这事明白摆着要你从中间传话,然后让我欠他的人情。我估计着他肯定要拿这事为借口,让我延长给他练兵的时间。其实就是想白使唤我。”

张祝道:“你的有道理。我当时光顾着和他喝酒了,也没功夫多想。现在你这么一,那就是这么回事儿了。”

杨林调侃道:“那么你的那个大坏消息是什么事?该不会是让你再娶一房媳妇吧?”

张祝回到:“我你心可真大,都什么时候了还拿哥哥我寻开心呢?贺军门我这个人性情豪爽,是可交之人。要把我调到沈阳去他帐下听命。还只要他在,不出两年就让我升到游击。等他任期满了要调走时再在上面运作运作,把我升到副将。”

杨林笑道:“哥哥,这可是一般人做梦都梦不到的好事,你怎么是大坏消息呢?”

张祝拧着眉道:“实话,我也愿意升官发财。但是我不愿意离开叆阳、离开大家。你也知道我这个人,除了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剩下的啥也不会。官场上的那些门道更是一窍不通。我这要是去了沈阳,贺军门那儿倒是好,但是他手下也有一帮人,谁知道那些家伙都是什么心肠?到时候合起来算计排挤我,我想回来都没法回来。所以你这不是坏消息是什么?”

“还有,我在叆阳虽不是本地人,但也算是叆阳的上门女婿啊。这事我和你嫂子了,你嫂子也不愿意去沈阳。去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两眼一抹黑,在咱们这边都是老弟兄什么事都能帮衬着。去那边可就等于从头开始,难道要侍候那些狗屁不是的家伙?”

杨林又是笑道:“哥哥你不能光看眼前这些,等你把官职升上去谁还敢瞧你?”

张祝噘噘嘴道:“兄弟,按照官职来讲你是我上官。可我在你面前也不讲究这些,总是没大没的。你嫂子为此都不知我多少次了,可我叫习惯了总改不了口,也就是你能这么容忍我,这要是换了旁人早就收拾我了。还有官场上那些规矩以我这秉性根本就受不了,肯定早晚要吃亏。”

“再有,沈阳那边官儿大的多,逢年过节的能不去打点?可是哥哥我就靠饷银外加你奖励的几晌地过日子,没别的进项。给人家拿少了人家看不上,拿多了咱又拿不起。所以我是打死也不去沈阳,可不受那媳妇伺候公婆的气儿。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跟贺军门?”

杨林道:“哥哥,平时看你五大三粗的是个糙汉子,可你这想的不也挺周全的吗。这事儿关键是看你的态度,你要是想去,年节给人打点的钱你不用担心,我帮你解决就是了。你要是不想去,就和贺总兵杨游击年轻,现在连打胜仗早晚要被调走,与其去沈阳等着升职不如就在叆阳呆着。等杨游击调走再请贺总兵帮忙升为叆阳游击也不迟,这样既方便又省事儿。”

张祝闻言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暗淡下来:“行啊,我就照你的回复贺军门。可是你真的可能会被上面调走,哥哥我实在是舍不得你离开。真要是那样,哥哥我就申请跟着你一起走。要是不准,大不了官儿不当了,你走哪儿我跟到哪儿。反正你这个兄弟我这辈子是认定了!”

杨林笑道:“事情没你想的那样严重,我一时半会儿是调不走的。努尔哈赤虽然没打下咱们叆阳,但是不代表他们会消停下来不打别的地方。我估计就在今年和明年,他肯定要卷土重来,不过目标很可能改在辽阳、沈阳一带。如果战事顺利他很可能还要进犯广宁。所以咱们要趁着这功夫操练人马、加固城池,并且也要为进入虏境作战做准备。”

张祝道:“你的都是真的?那可太好了!兄弟咱们先好喽,他们要是敢再来你不能再拦着我了。老子绝对要亲自出马,不擒个鞑子什么贝勒、旗主回来我张字儿倒着写!”

“还有,要是深入敌境作战你也得带我去,可不能让我留守城池啥的。那活儿贼伤脑筋,我可干不了!我和你,这次你没让我上阵厮杀我现在睡觉都不香。你要是真心疼哥哥,今后就不能不让哥哥上阵杀敌!”

杨林点点头道:“行啊。不过怎么着你也得让嫂子有喜了我才能答应你。这不过分吧?”

张祝摸摸下巴上的胡子道:“别,你的还真有道理。虽然你嫂子给咱带了个闺女过来,但毕竟不是哥哥我的亲骨肉啊。看来哥哥我得抓紧了,这段时间不能闲着了。”

接下来杨林便开始忙碌军民奖励、阵亡抚恤、伤残安置、战利品分配等等事情。这些事情繁杂而细微,每每忙了一也看不到多少成效,要不是有邢云衢、孙广、杨雷等几人帮忙分担,他肯定要累趴下。

军民奖励、阵亡抚恤都有明朝相关制度可循,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些比例,就可以顺利执行下去。

但是对于伤残官兵和壮丁,则没有什么好的先例可循。以往都是给些银钱了事,至于这些伤残人员以后是死是活那就和朝廷没关系了。这么做虽然没什么麻烦,但是伤人心。所以杨林要改变这个规矩。

杨林按照志愿的原则对伤残军民进行安置。有愿意一次性领钱的那么就给钱,不愿要钱的就给安排个差事作。例如环卫清洁、渔场捕鱼、矿场监工、放牛养马、守堡放哨、协助衙门办差,给侦缉队、还乡团、游击将军公署等烧水做饭、打扫卫生等。只不过月钱要少些,但肯定够生活就是了。

如果不愿意领钱也不愿意做差事,那就按照功劳在城外分到不低于十亩的土地,免租免赋五年。现在的辽东地广人稀而且平原多,闲置的荒地有的是,只不过离城要远些。毕竟离城近的都有主儿不是。

另外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杨林还给全城军民优惠政策,只要谁多开垦荒地那么这块地不仅归他个人所有,而且种出来的农作物免租免赋三年。

杨林的政策解决了叆阳标营官兵不是本地饶局面,让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田产,等后金军再来进犯的时候,战斗力和作战意志将与现在不可同而语。

同时这一政策也安置了那些难民,使他们有了归属感,变成了叆阳本地人。另外本地的军民也在这一政策中受益,他们变成了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和富农。

在这个时代,生产力的局限性促使农作物的产出与人口增长率不成正比。只有扩大土地种植面积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也是生存下去的根本需要。

杨林的政策是仿照后世的方法,使广大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提高他们的劳作热情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获得大量的粮食。同时他也借鉴了古罗马帝国对士兵安置优待的政策。例如服役满多少年可以获得自己的土地和奴隶,促使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杨林将这些作为奖励发放的土地称为“功田”,严禁私人之间买卖“功田”,如发现违者将严惩不贷。为了防止土地兼并,保证军民以后不为此流离失所,他专门成立了官办的“叆阳钱庄”,可以用“功田”和名下土地抵押贷款以解燃眉之急。还规定可以直接以实物来缴税,避免百姓在换算银钱的过程中产生损失,减轻他们的负担。

即便地主本人不想要这些“功田”了,也只能按市价回售给官府。但前提是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并有里长、保长签名画押佐证才校如搬迁异地、地主亡故等。否则有些人会钻空子,把土地直接回售给官府然后拿着这些钱不务正业。

喜欢明末辽东从军行请大家收藏:(m.6xsz.com)明末辽东从军行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世子你别乱来 听蛇语,行阴阳 斗罗:穿成唐三妹妹,被迫成神 凌天神帝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斗罗:我开局神灵后裔 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掌家小医娘 恶龙崽崽三岁半 洪荒之永恒天帝 井姐传奇 巫界术士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我独御众敌 宝鉴 开局上门提亲,我带SSS级罪犯
经典收藏 世子你别乱来 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三国之袁家庶子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会长真男神[全息] 三国武将战秦末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宋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邪眼道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三岁无敌小皇孙 穿越中世纪当欧皇
最近更新 民国江湖二十年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风流大宋 黜龙 大唐躺平王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逍遥紫衣侯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织明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鹰视狼顾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刚穿越,公主就让我还她清白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 明末辽东从军行txt下载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 - 明末辽东从军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