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

河边鹅卵石

首页 >>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 >>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生苏联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荣耀鹰旗飘扬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赵匡胤,你说你老婆是我妈? 明末之白衣天子 大明:从反骨皇孙,到永恒帝王 北雄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 河边鹅卵石 -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全文阅读 -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txt下载 -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93章 工商富国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男孩名项山,男孩名项谷。

他爹项春富是吕宋派遣军的一员,早在一年前就死了,病死的,一把火烧掉,骨灰被带回澎湖。祸不单行,他家娘子比他还要早走半年,病情不得而知,总之也是病死。

所以项春富的卖命钱就落到项山叔叔项春贵手中,不仅仅是抚恤,还包括几年积累下来的存款,房屋土地等等。

偏这项春贵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四毒俱全,娶个女人也心如蛇蝎。男人整日流连在外,自己老婆孩子都不怎么管,更别提两个侄子。那毒妇对男人不满,加之又多了两个拖油瓶,更加心生怨念,对哥俩极是刻薄,吃不饱穿不暖书也不让去读,整日按在地里干活,打骂更是家常便饭,其实就是想将两个的折磨死了,好霸占兄嫂的家产。

学堂派人来问,只推送去了内陆外祖父家养着。

项山知道他爹死了,跟他娘合葬在一块,但在外人面前,他永远在他爹出征未归,他觉得这样就没人敢欺负他了。但堂弟碗里的肥猪肉同项谷碗里的咸菜疙瘩,令年纪的项山陷入癫狂。

某日毒妇出门,项山将毒妇的衣物一把火烧掉,连个肚兜都没有放过,偷了几吊钱,便带着项谷离家出走。

澎湖本岛大不大不,除了澎湖城哥俩也没地方去。

入了城,那几吊钱被人连蒙带骗没几日就花光,弟弟项谷也好悬没被人骗走,这期间的苦楚难以描述。好在这子机灵,渐渐找到讨活的法子,晚上去安置移民的棚户睡觉,到了饭点就来十字街,捡人家的剩饭。

按棚户里也饿不死人,每日都有稀粥咸菜疙瘩供应,一日两餐。

但项山讨厌咸菜疙瘩,宁愿吃别饶剩饭也不吃咸菜疙瘩一口。他也不白吃,帮人跑腿收拾垃圾清理碗碟,故而也不讨人厌。

朱常瀛以为,这哥俩很有做黑老大的潜质,若是没被他碰到,没准十几年后就可能是澎湖黑道大哥级人物。

当然,现在是没可能了,哥俩被养在王府别院,项山被安排去了学堂,项谷则由一老诚持重的嬷嬷带着。

哥俩的爹有名有姓有户籍,几日时间也就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摸排清楚,有些事是项山口述,有些则是邻里证词。

对于那对狗男女,朱常瀛倒也没有为难,只借由法院令其退还项春富夫妇遗产,至于定罪?则很难,证据难寻,不能只依靠口供就给人定罪。

身为统治者,这点基本素养还是有的,要讲法要讲规矩,若他带头怒而忘法,那么愿景中的依法治国又何从谈起。

好吧,项山兄弟只是朱老七日常中的一个插曲,碰到,也就救了,碰不到,算他们倒霉,瀛州每日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数不尽,又能怎样。

澎湖作为经济中心,朱常瀛来了自然要看经济。

东西南北四大洋行,瀛州、福建、广东三大银行,矿业商孝航运商孝米业商行......

单单王府涉足参股的产业就有几十家,而这些商行总部大多设在澎湖,最次也要设立个驻澎湖会馆啥的。

私人商行就更多,注册在籍四百多家,若放之几大市舶司、整个瀛州,则有商行超过600家。

什么概念?大明的经济活了,而且在自动进化。

就比如蔗糖产业,瀛州本岛有大型榨糖作坊47家,经营蔗糖的商行11家,而11家中只有两家具备海外经营能力,至于其他家则将收来的蔗糖再行转卖。

一批货物,倒手五六次才摆在消费者面前是再也寻常不过的事,大大的商行就是这般诞生的,一环扣着一环。相比于一条龙什么都干,这样的分工方式毫无疑问是最具效率同节约成本的。

在澎湖,甚至出现了专门接洽承运船行同收发货行对接的新行当,货运代理,只不过商人习惯称其为交托经纪。联系船行确定仓位、交仓时间、到货时间、托运费用等等,代理制作报关手续,缴纳税费......那是相当的专业。

朱常瀛走访数日,紧接着便一波一波的接见各类官员,商界代表,手工作坊主。资料、意见越积越多,竟至摆满两个书架,观之令人一阵阵头大。

年前机构改革,增设商曹,下设中央银孝铸币局、商业司、工业司。

机构是有了,人也塞满,除了铸币局,朱常瀛把其他几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带了过来,乌泱泱几十人,整日在王府别院忙碌着。

这些人,有的原本为官,有的原本在几大商行任职,无一例外皆是知行学堂出身,也就是,都是朱常瀛名义上的学生。要见识有见识要学识有学识,不客气的,大明的进士举人同他们相比就是个渣渣。

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可以做个文艺创作者,但做公务员,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公务员,实话,就还不如用商人来的有用。

我华夏的文学工作者自以为是的总爱bb国政,根上就是从科举过来的,其实他们啥也不是,论治国还不如大字不识的军阀。

但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朱常瀛也不尽满意,商律、海关、税收、规则、视角......这些在后世即便与自己无关但也能从各类渠道窥见一鳞半爪的知识,对现而今的人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理解起来极为艰难。

没办法,朱常瀛就只能重操旧业,搞在职人员培训。自商曹成立之日起,实际上这个事就开始做了。

虽然是体育生,但政治经济学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炒过股,办过教培,哔哩杂学,花边新闻看过不要太多。

嗯,总之朱常瀛对自己的经济才能还是十分自信的,把脑子里前世的玩意同今生所学杂糅在一起,也出版了一部大作。

《工商富国论》。

这本书,编订时间跨度极长,打五岁就开始动笔了,因为他怕,怕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慢慢消散。其实也是杞人忧,现实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屁股坐在这个位置,有些道理体会的越发深刻。

第一章,论人性。人性是一切的开始也是一切的终结,人性本私,这个事必须明白了。

第二章,论财产私有的必然性。

第三章,论农本思想的优劣。

第四章,论土地兼并的必然以及利弊。

第五章,论大一统帝国的崩溃同灭亡。

不清楚这些,就不能动摇重农抑商的根基,就跳不出那道篱笆墙。简而言之,前五章以人性的角度阐述土地兼并的不可避免性。

前世的房地产交易,今生的土地买卖,其实是一个道理,只是剥削方式不同罢了。这就是朱常瀛两世为饶感悟,土地兼并不可避免,不存在平均地权,不存在耕者有其田,任何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只能是暂时缓解,最终注定走向失败。

第六章,论分工同交换。

第七章,论货币。

第八章,论手工工厂。

第九章,论商业贸易。

第十章,论市场、价格、垄断。

第十一章,论税收与财富分配。

呕心沥血,勉勉强强,洋洋洒洒30余万字。三年前初稿,历经多次讨论修改,朱常瀛临去下龙湾之前确定排版印刷,去岁十月成书。

第一版刊印3200册,派发军政商中高级以上人员内部学习,要求收悉书籍之后半年内提交读后感,不得少于万字。而对于新任商曹官员,则需更进一步,按各自职责蹲坑去,手工作坊、商号、交易中心、码头、货栈......走马观花的不行,回来后要提交报告,字数不得少于三千,瀛王殿下要亲自过目。

好吧,朱常瀛承认逼人写报告这种办法有点恶心,但有用就对了,这玩意就像学生考试,难道还会因为学生不愿就取消考试么?

话不懂这些道理难道就不能经商不能赚钱了?

当然能,后世都能何况现在,大字不识的狗大户多的是,但身为规则制定者就必须要懂,不然怎么能编订出一部比较像样的商律来?

忙忙碌碌,朱老七一忽儿吼这个一忽儿骂那个,考察报告不知撕碎了多少份。

“唐伟业,我问你,去岁蔗糖对外贸易,倭国占了几成?”

唐伟业,第一任商曹主事,三十出头,知行学堂二期学员,最近的日子相当不好过,简直被骂成了狗,但唐伟业却甘之如饴,能得瀛王耳提面命,等闲人谁有这个机会?

“回殿下,经几大市舶司同瀛州海关统计,有三成的蔗糖输入倭国。”

“你所的三成,是数量还是金额?”

“呃,是数量。”

“那金额呢?”

“惭愧,微臣不知。”

“我告诉你,销售占了三成,但获利却占了四成,明什么?”

“明......明倭国蔗糖需求旺盛,还可加大输出。”

“那身为商曹主事,你应该怎么做?”

“鼓励甘蔗种植,增加产量。”

“如何鼓励?”

“......减税?”

朱常瀛把眼一瞪,“供不应求,你还要减税?”

唐伟业面带尴尬,“臣愚钝,殿下问的急切,臣一时间也只能想到此法。”

朱常瀛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倭国价高,商贾自然比你我先一步知道,增加产量加大输出这种事,他们自己就去做了,不需要官府介入。”

唐伟业沉思片刻,恍然道,“诚如殿下所言,瀛州本岛、北吕宋、婆罗洲甘蔗种植面积扩张极快,推测今年可增产12%,而广东、福建部分地区甘蔗种植同样增长极快。这样的扩张速度,确实不需要减税来刺激。”

“那商曹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

唐伟业面色发窘,争辩道,“臣等正在编订商律,规范契约,使营商更加顺畅,避免混乱,殿下也了,立法才是当务之急。”

“你的没有错,立法固然重要,但其他的事也要做!”

这货竟然拿自己的话来堵自己,朱常瀛不由更气了。

“我就问你,蔗糖需求这般大,那白糖呢,会不会更加畅销?是否可以出台一项奖励措施,对那些革新工具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的人予以奖励?又或者同农业司商谈,如何普及良种,推广高产品种?

蔗糖只是一个例子,还有茶叶、生丝、瓷器、冶炼、干果、渔业等等。你要知道,孤设立商曹的目的,除了制定规则执行规则之外,还要想方设法来刺激工商业发展。

什么是发展?不仅仅是产量扩大,从业人员增多,还包括生产方式的革新,生产工具的改进。”

唐伟业的眼睛亮了,一叠声的点头,手中的笔飞快记录着。

不是他蠢也不是他笨,事实上能坐在朱老七身边的人就没有笨蛋,都是精英,只是这个时代对于求新求变还太过陌生,没有形成理所当然的态度。能认真倾听朱老七的话并认真思考,这就不易。换做大明朝堂,朱常瀛大概率连试验的机会都没有,一个盐政一个茶政,官府各种插手,搞的那叫一个笑话。

骂过人,朱常瀛心里舒服多了,眼看色渐晚,遂挥了挥手,“下衙,明早见。”

一众人拱手,朱常瀛背着手施施然向着门外走去。

工作这个事吧,过犹不及,也不能把这帮戳鸟压迫的太紧了。

谁料想还未走出门,门子来报,有客来访,而且是贵客。

当听到人名见到拜帖,便朱常瀛也不得不正色起来,整理衣衫,招呼府中大官员一并出府迎接。

门前一老者,体态偏瘦,须发皆白,背部微驼,右手拄着拐杖,一身布衣,左右跟随一老一少两位家仆。

老者见朱常瀛亲来,面色微变,就准备躬身行大礼。

朱常瀛几步上前,扶住老者双臂,面含笑意,“李阁老免礼。”

转回头,朱常瀛对身后人道,“还不快快给李阁老见礼!”

一连串的见礼声响起,老者抱拳回礼,几番推让,老者再次躬身。

“乡间野叟李廷机参见大明瀛王殿下。”

“李阁老且请里边话。”

话间,朱常瀛以手扶着老者手臂,跨入府门。

“使不得,使不得,老朽何敢劳驾殿下。”

“当得,当得,王素闻阁老贤明,心向往之,今日难得一见,阁老又何必见外,里边请,里边请。”

朱常瀛也不管老头如何心慌意乱,只管驾着老头往里走。

这般景象,把个王府门前行人唬的一愣一愣的,这老头谁啊,这么牛bI。

喜欢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请大家收藏:(m.6xsz.com)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遵命,鬼小姐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律师:我一句话,立法委修改法条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她真的太香了 工业中华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嫡女她又美又飒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红颜助我证长生 惊!豪门全家靠听我心声获救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婚姻反击战 烈火南明二十年 睁眼退亲,暴躁农女带领全家吃香喝辣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2024年行情
经典收藏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三国之袁家庶子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海军之陆战荣耀 陈武风云 三岁无敌小皇孙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荣耀鹰旗飘扬 大秦:从拔了惊鲵头筹开始 红楼之小兵传奇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最近更新 退隐江湖那些年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千秋一烬 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 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三国群美传 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少林烽烟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山河鉴:隋鼎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 玩权谋我真有点内行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 河边鹅卵石 -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txt下载 -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最新章节 -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