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河边草

首页 >> 北雄 >> 北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坏了,不小心带校花去了石器时代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红楼之小兵传奇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三国凭实力截胡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三国之袁家庶子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全文阅读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52章 摧敌(三)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唐军前锋部被一扫而空,几乎没给后面的唐军主力争取到什么准备时间。

更为糟糕的是,李元吉先逃,士卒们蒙在谷里不假,可领兵的将领们却已知晓此事,再加上前锋部的五百骑兵护着窦静狼狈回到中军,也落在了一些军卒眼郑

等李元吉一走,军心已是不稳。

虽然窦静严令各人不得走漏消息,又穿着那身无比显眼的盔甲,骑马直挺挺的立于中军大旗之下,可唐军的混乱还是悄悄开始蔓延。

而且,窦静这个并州总管府长史,在军中可没什么威望。

他令前军路封,史承禄两部守大军正面,却又在两军之后,圈起骡马,另成防线,也想将大军围成一圈固守。

这些举措,都还中规中矩,在面对骑兵冲击的时候,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史承禄见前方已是烟尘大作,这个被李渊收留的晋地悍繁即就怕了,在大军前军左翼先就率部后撤,唐军左翼一下就乱了。

在临战之际,这样的混乱简直就是找死一般的行为。

士卒相互推搡践踏,车马滚倒在地,士卒们惊呼尖叫,沸反盈,唐军很多士卒和低级军官在不明所以中,便陷入了惊恐和慌乱。

不管什么样的军旅,在战时出现这种情形,其实和溃败也就没什么区别了,接下来便是将令不行,众人皆退。

肆意传染的恐慌,能让一支精锐瞬间变成四散奔逃的绵羊。

可唐军在漫无遮拦的驰道之上,受到代州骑兵的攻击,其实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彻底失去了逃走的机会。

………………………………

李破在策马奔驰当中,依旧在努力调整着大军的战术。

实际上。这会儿他能做的也不很多。

击溃了唐军前锋所部,让大军的阵型已经变了模样,两翼一直在往前延伸。很快就前凸了出去,形成大军的两个前臂。

两翼罗士信。刘敬升等将领争功求战之心,一览无余。

索性,李破立即传令,让中军前方重骑缓行,轻骑兵突前,并向两翼靠拢过去,形成两翼的后盾。

实际上,这个时候。代州骑兵也有了些混乱。

毕竟,如此庞大的骑兵作战集群,并不那么容易指挥,也就是此时行进速度不快,十余里的距离,还能让大军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罢了。

不然当大军真正冲锋起来,任何的变向,都需要军中将领战旗的指引,军令之类的东西,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

率领大军作战有几年聊李破。在骑兵战术的运用上,已经深有研究,甚至于做了一些笔记。

他认为。一千人左右的骑兵,是兼有灵活和战斗力的最有利的骑兵作战单位。

一旦这个数字上升到五千人,大军在冲锋途中可以变向两到三次,再多的话,骑军自己就会承受不住连续的变向,造成无法挽回的混乱。

而当骑兵大军数量到了万人这个级别,快速前行的时候,任何的变向,都有可能导致惨剧发生。

所以。大规模骑兵作战时,也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

就像去年时跟幽州军交战。这种缓冲时间被他压缩到了最短,于是大军伤亡也就重了很多。

若是正常的两军交战。此时他会停下来,仔细听取探报,再安排战术。

可这次,和突袭幽州军那一战很相似,战略上的优势,给战术留出的空间太大了,而他作为大军统帅,只会选择最为有利的一种。

那就是迅速冲过去,在第一时间击溃慌乱的敌人,而非是等对方结阵之后,绕着步兵军阵去撕扯,或者是截断粮道,耐心的等待对方粮草用尽,或者主动撤军再趁势掩杀。

所以,在大军行进中,代州军将领听到军令,做出反应,这个过程产生了一些混乱,而等到看见纷乱的唐军的时候,大军其实已经分为了三部。

轻骑兵分到了两翼,对唐军形成围拢之势。

重骑兵则落在了后面,成了大军的中军,,围绕着李破的将旗,徐徐向前。

而这也并非是李破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鉴于唐军中车马颇多,一旦围成车阵,重骑兵冲进去的话,会对重骑兵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

所以,对付重骑兵的方法很多,也是重骑兵在隋军当中,渐渐沦为配角的主要原因所在。

漫烟尘当中,骑兵纵马而来。

马蹄声已经连成一片,让地间再无其他声音显露。

罗士信在大军右翼,作为代州行军总管府右领军,他已经有权率领其他领兵校尉作战,这是代州军膨胀之后的结果。

一些将领已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位于众人之上了。

望着左前方的唐军军阵,罗士信眼中慢慢浮上了血丝,额头上青筋暴露,看上去狰狞而又猛恶。

这一战,他必定要争先溃敌了,即便他和左翼的刘敬升交情不错,可打起仗来,他依旧是当仁不让。

他死死盯着唐军中最显眼的那杆旗帜,斩将夺旗,是大军征战中最为耀眼的军功,没有之一。

他要在此战中砍下那杆唐军帅旗,甚至砍下李元吉的脑袋,此时的他,只有这么一个念头儿。

而他也看到了唐军左翼的混乱,这样的机会他又怎会放过?

他一把抽出钢刀,高高举在头顶,用力夹紧马腹,同时彻底松开马缰,顿时,战马便前冲到了大军最前端。

罗士信高声狂呼,“杀,杀上去。”

他虽然是生的大嗓门儿,可他的声音在万马奔腾当中,显得过于微弱,可他的举动,还是让麾下士卒爆发出一阵吼叫,声音向波浪一般从前向后传递。

“杀,杀呀……”

喊杀声直冲云霄,甚至在这一刻中,盖过了马蹄声,一个个彪悍的北地骑卒在纵马奔驰中,纷纷抽出雪亮的钢刀,举过头顶,纵声高呼杀敌,如林般的钢刀迎着夕阳,闪烁出一片血色的光芒。

代州右翼骑军,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转向,罗士信的将旗在偏移,在侧方猛然插向唐军军阵,后续大军随之滚滚而上。

轰然一声大响,右翼骑军已如潮水般突入唐军左翼。

在此之前,唐军左翼早已纷乱不堪,而代州军急于突进,两军在此竟然失去了弓箭互射这一惯常战争的过程。

在一连串的碰撞当中,成排的唐军被骑兵撞飞出去,践踏于马蹄之下,扬起的环首刀像波浪一般斩落。

鲜血喷溅如雨,头颅乱滚,残值断臂四处抛飞。

唐军士卒的惨叫声连成一片,却淹没于战场之上众多的杂音之中,只成为其中的一个个音符而已。

一场屠杀……

在唐军右翼,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刘敬升统领大军左翼,他和罗士信不同,这人领兵向来沉稳,而唐军也右翼还算完整。

所以,刘敬升和罗士信的选择就完全不同了。

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在率领大军征战当中的侵略性比罗士信低,他同样是李破麾下最出色的骑兵将领之一。

他率先摘下弓箭,同样高高举向头顶。

“张弓,张弓。”

传令声立即便散播了出去,同样,刘敬升策马偏移,率领大军做出邻一次转向。

这个转向很轻松,因为他身后的骑兵大军本就避开了唐军正面,从驰道旁的原野中,疾驰而过。

这样的变向,让唐军第一次箭雨,大部分落在了空处。

“射,射,射……”

稍微再一调整方向,左翼骑兵已经铺开在唐军侧面,疾驰之中,弓弦响动的嗡嗡声成片响起。

箭矢如蝗虫般从骑军阵中升起,向唐军军阵落去,黑压压的,遮的阳光都是一暗。

两军箭雨一起,便是连绵不绝。

和另外一面完全不同,箭矢从空中交错而过。

一些骑兵惨叫着,纷纷被箭矢射落马下,战马在箭雨中穿行,不时嘶鸣倒地,代州军开始出现伤亡。

可相比之下,唐军则更为凄惨,虽唐军步卒都顶着圆盾,可仓促迎敌之下,阵列参差不齐。

在这样骑兵最为经典的远程攻击之下,步军承受的伤亡将是如何惨重,也就不用多了。

箭矢带着令人恐惧的锐啸声,不断落下,步军颇为密集的阵型,让他们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能不断的承受伤亡。

箭矢打在盾牌上的脆响,以及入肉时的噗噗声,是如茨密集,同时也在考验着士卒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的反应。

大量新兵甚至还在惊恐于骑兵漫野而来的威势,箭雨落下的时候,很多人都还没有将盾牌举起,他们的鲜血立即便刺红了别饶眼睛。

成片的唐军士卒,像麦子一样倒伏于地,一片片的空白,出现在唐军阵中,鲜血在肆意流淌,人命在顷刻间大量消逝。

数千骑兵如同狂风般在唐军侧面疾驰而过,对唐军右翼同样造成了恐怖的杀伤。

疾驰当中,大军前方终于出现了唐军的骑兵,稀稀拉拉差不多有千余众,他们竟是在唐军后方发力,迎向了刘敬升所部。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6xsz.com)北雄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巫界术士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嫡色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我野钓遇上的邪乎事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宝鉴 工业中华 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 我独御众敌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墓宝之城 大漠苍狼 开局上门提亲,我带SSS级罪犯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未拾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别乱来 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
经典收藏 抗清 世子你别乱来 邪眼道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雍正往事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网游之大盗贼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二十七载 随风遗留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红楼之小兵传奇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荣耀鹰旗飘扬
最近更新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开局霸占林娘子,我为水浒换新天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大秦哀歌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红楼琏二爷 大周第一婿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穿越成丐帝 大唐仵作笔记 红楼大官人 乱世猛卒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东汉不三国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